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500元理財

500元理財

發布時間:2020-12-12 12:07:13

❶ 打算一個月存500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方式嗎

若您有招行一卡通,可嘗試辦理「基金智能定投」。您可以參考招行五星之選基金(「主頁」-「基金」-「開放式基金」-「基金篩選」),溫馨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❷ 每個月500元的閑錢,如何理財較好呢

若您有招行一卡通,可通過招行辦理基金智能定投。請登錄網上銀行,點擊「內投資管理容/投資理財→基金→購買基金」,在「基金產品」頁面選擇「產品類別」、「基金公司」、「基金類型」以及「幣種」後進行查詢,如果「操作」下面有「購買」、「定投」,即表示該只基金可以進行購買或定投,具體還需以基金公司的公告為准。
溫馨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❸ 500萬元如何理財

你這去個銀行也是大客戶,不想放銀行那就分散來投一些別的

❹ 理財通500元收益一天多少錢

按照目前理財通的萬元7天年收益率計算,500元大約每天收益在0.05元--0.06元之間。每天的收益率都在波動,不固定的!

❺ 每月500元的投資理財產品

理財其實就是為了讓錢越來越多,你對它打理了,有規劃了,而不是一味的內花花花,就算理財。容
至於月存500,我覺得如果就放銀行里,存個定期或者活期的,在當前我們國家這種狀況下,銀行利率還不能覆蓋掉物價上漲的速度,這種情況下存500帶不來實際的收益,當然也會比不存錢直接花掉要更好一些。
所以,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錢保值升值,在安全的前提下,升值空間越大越好。
在這里比較推薦的是兩種方式,一個是投個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比如P2P,一般來說年化10%,如果不願意承受風險的話,向陸金所這種背靠平安集團的P2P平台,也是比較安全的,雖然利率很低了,但也比存在銀行強。
另一種就是基金定投。一方面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另一方面,根據我國股市的規律,3——7年會完成一個牛熊市的周期,也就是說定投每個月都投入一些錢,就平均買到了一個周期的平均價格,最好在行情比較好的時候賣出,就可以獲利,一般來說,基金定投的年利率可以達到15%左右。
加油!聚少成多,堅持下去才會看到你現在的努力。

❻ 支付理財500元工資理財錢存到天弘基金 500元怎麼取出來

支付寶,選擇我的,然後選擇總資產,點進去就看到你買的理財產品,之後點進去,贖回就可以,如果問題解決,請採納我的建議

❼ 支付寶工資理財 每月轉入500元 9個月後收益是多少啊

很少的,每個月抄500元,九襲個月也才4500元,而支付寶的利息才2.4%左右,也就是說一萬塊錢一天才八毛錢左右,你自己算一下,一個月存五百,可想而知你一天有幾分錢的利息,一個月下來你又有多少錢的利息,很少,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要想利息高可以多存點錢,可以買個基金,支付寶里的基金還可以,但是利息也不高,綜合比較比余額寶里的高。希望你財源滾滾,多多的存錢,利息高高的。

❽ 支付寶的工資理財500元,收益出來了,500元還能回來嗎

支付寶的工資理財是你每個月的工資自動存入支付寶本金,利息都是你個人的,什麼時候需要都能取用。

❾ 500元人民幣的理財,收益率是4%,一年得多少錢

沒多少,按照收益公式:收益=本金*年化利率*期限/365,其中期限以天計算。你這也是投資的一年,所以收益=500*4%*365/365=20元。

❿ 500元如何理財

每月拿出100元存三個月的定期,拿出200元存半年定期,200元存一年定期,這樣的話,基專本上每個月你最少有100元的流屬動資金,如果你不用的話,還可以繼續存上更長時間的定期,從理論上講,三個月的定期,你的利益會最大化。既使你急著用錢,也不會損失多少的。當你存夠2000至3000時,可以償試著買一些股票,3000元買股票也是利益最大化,用最少的資金去進行理財。如果再少的話,就會多掏其它費用了。
當你過10年或20年你會驚喜的發現,你的資產(零花錢)就達五位數了。
祝你開心每一天。早日當上萬元戶。

閱讀全文

與500元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請問美爾雅期貨軟體交易收費嗎 瀏覽:459
關注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漲 瀏覽:636
外匯交易有沒有騙人的 瀏覽:948
放棄期貨改炒股 瀏覽:773
出售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瀏覽:607
股票配資金融 瀏覽:225
博時雙月薪基金份額折算 瀏覽:936
北京玖遠投資 瀏覽:891
外匯年收益計算 瀏覽:281
外匯分享會 瀏覽:196
工行貴金屬屬於期貨嗎 瀏覽:329
885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22
通達信期貨提前布局主圖指標 瀏覽:913
理財通用什麼銀行卡 瀏覽:781
航天產業投資基金管理 瀏覽:262
貴金屬標識狗頭 瀏覽:512
建行貴金屬交易多少優惠 瀏覽:232
買銀行理財怎麼算利息 瀏覽:899
建行外匯簽約 瀏覽:953
2019年鋼鐵產能置換投資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