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生銀行的理財產品出事了嗎
你好,摘用李達康書記的一句話「永遠不要透支身邊的人對你信任,失去信任=終身破內產」,銀行自身需要反省容如何整頓和改革,嚴控風險,為百姓推出更好的服務;當然投資者也需要吸取教訓,做任何投資都需要警惕風險,自身對理財騙術和風險的識別能力要加強,不要跟風投資。
❷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有出事了嗎
2015歲末,不少理財跑路了關張了,所以如果不是知名度極其高的安全理財產品,還是不要參與,畢竟是自己的血汗錢,無論如何小心總是對的,不要忘記我們只是要賺點小利息,而某些理財產品是盯著我們的本錢來的。
❸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落錘什麼結果
時隔半年,曾轟動一時的銀行理財「飛單」大案——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16.5億「假理財」案監管處罰落錘。罰款2750萬,3名責任人被給予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但事實上,這些客戶購買的根本不是民生銀行理財產品。此後,民生銀行官方發布一則「關於理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朋友圈海報指出:「截至目前,我行『非凡資產管理系列』個人理財產品均按照合同約定按時兌付了本金及收益。」
由此或可推斷,前述「份額轉讓」產品中所包含的理財,應該不是類似的民生銀行自營或總行審批合規代銷的理財產品。
民生銀行事後公開表示,根據民生銀行初步掌握的線索,民生銀行「假理財」案系張穎通過控制他人賬戶作為資金歸集賬戶,編造虛假投資理財產品和理財轉讓產品,其本人或指使支行個別員工尋找目標客戶,非法募集客戶資金用於個人支配,有一部分用於投資房產、文物、珠寶等領域,所募集資金未進入民生銀行賬務體系。
內控機制存在漏洞
案件發生後,民生銀行副行長石傑表示,北京分行根據客戶反映的信息排查發現,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使用偽造的理財合同和銀行印章,騙取客戶的理財資金,是一起由個人道德風險引發的操作風險事件,涉嫌違法犯罪。
一位接近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航天橋支行案件爆發並非「爆倉」,而是民生銀行內部自查發現的。他稱,這反映出民生銀行在內控方面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總行打不開分行、支行的「黑匣子」。
在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看來,幾百萬的理財產品,資金一旦進入銀行賬戶,銀行中後台不可能沒有監控,此外對於大額資金的轉出也有監控。由此可見,「假理財」案的資金很可能根本就沒通過銀行賬戶;而如果是用別的銀行卡,在民生銀行網點刷POS機買理財也令人匪夷所思。
民生銀行事後公開表示,造成此案的主要原因,一是個別基層單位內控機制和內控管理存在漏洞,合規意識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合規體系建設和合規文化培育也有待持續強化。二是個別人違反制度,違規操作是此案件的主因。這也反映出分行日常業務檢查的力度和頻率不夠,檢查的及時性不強,對風險隱患缺乏必要的敏感度。三是分行對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未能發揮應有的防範和制約作用,特別是對關鍵崗位和人員的道德風險管理有所缺失。
石傑表示,民生銀行內部已經召開全行專項會議,要求全體員工吸取教訓,高度重視案件背後的問題,認真落實銀監會「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銀行業市場亂象」等專項治理要求,嚴格執行制度,徹底堵塞漏洞,深入排查隱患,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了解,目前,民生銀行內部迎來一場復雜的系統改革,包括私人銀行管戶系統嵌入理財產品中,全流程監控客戶在分行、支行的情況;客戶投資額度到一定層級後會交給在總行私人銀行中心登記備案監控,以杜絕「飛單」情況。
騙子就應該收到懲罰。
❹ 民生銀行理財事件張穎去哪兒了
好咯儒雅的了不起啊哈
❺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倒底怎麼回事
自始至終,來其實理財都源是一件難度不小的事情,如果沒有特別專業的知識,至少你還是要知道理財的坑在哪裡,民生銀行這樣的飛單事件可謂是防不勝防,但是一般的理財風險大家還是應該知道的。
互聯網理財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資金的流動,什麼是資金的流動呢?就是你這里有閑錢,別的地方有人需要用錢,互聯網金融平台的作用就是將你的閑錢收集起來,借給需要用錢的人,從而從中賺取手續費和差價,但是這就有個很大的問題了,因為借款人並不都是信用很好的人,萬一有人信用不好,賴賬不還這就出現了所謂壞賬風險,而壞賬風險就成為了很多投資者投資理財虧損的根源。
❻ 民生銀行理財出事了嗎
是理財都有不見陽陽的。
❼ 民生銀行理財被封是真的嗎
違規了。可能是。你可以嘗試下以下理財產品不錯 1:淘寶推出的余額寶或網路推出的百內賺(收益容4%)左右
2:股票最近行情不錯 但是風險性比較大(收益未知)
3:理財型基金產品(10%) 國金證券(9%)左右
4:匯凱財富理財計劃(16%左右) 保本保收益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的問題有幫助請採納 謝謝.....
❽ 民生銀行出事了,理財基金有影響嗎
你好,目前國內銀行還是分業經營,所以不存在「民生直銷銀行貨幣基金專」,銀行的所有貨屬幣基金都是代銷的。
至於理財產品好還是貨幣基金好,要看你個人的需求,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收益比較穩定,以目前的實際操作看,多數情況下是可以達到其標稱的「預期收益率」的,當然,要看具體理財產品的種類,如果是票據型、債券型的理財產品,比較起投資標的相對接近的貨幣基金的收益這個「預期收益率」通常都只多不少。理財產品的缺點是期限通常有一定限制,除了「每天開放式」產品,多數是固定期限的,不想貨幣基金只要交易日就可以申購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