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銀行理財目的

銀行理財目的

發布時間:2021-03-08 03:18:51

㈠ 銀行發理財產品的目的是什麼

理財產品,,銀行有圈錢的意思,但是相對個人來說,也可以從中獲得一點的利益,就是把閑散的資金聚集起來利用

㈡ 銀行的理財產品能達到理財的目的嗎

大凡去銀行存款的客戶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你去銀行存錢的時候,工作人員一般都會給你推薦某某理財產品。理由是,這種產品的收益遠遠高於你的存款利息。有據相關資料顯示,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的表現還算不俗,成為投資者津津樂道的理財方式之一。年化收益率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但是,有幾個投資者能真正了解銀行的理財產品呢?銀行在產品發行、宣傳實現收益以及風險提示方面往往是滯後的,導致投訴頻頻。 那麼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的劃分種類很多,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QD2型。其中掛鉤型銀行理財產品的標的比較廣泛,有掛鉤個股,掛鉤大宗商品市場如原油、鐵礦石等標的。一般來說,掛鉤型產品和所掛鉤的個股收益是成正比的。但這也不是卻對的,銀行在設計理財產品是,對標的的運行區間是有所限制的,達到這個區間的低值和高值,都可能獲利,如果一旦超過該區間,就會有零收益的情況。也就是說,盡管個股漲幅很大,但由於產品設計的問題,掛鉤個股的理財產品卻收益很低。在此有專家建議,對於投資者應對某一行業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才是理性、正確的投資方式。 銀行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都會評估風險,考核投資的可行性。但如果該產品提前達到了預期的收益,在持續運行下去不一定達到收益。或者風險很大。銀行會提前終止該產品。所以在購買時,看有無提前終止這一條款,如果有,就要全面考慮自己的投資計劃並承擔如果提前終止的投資風險。 銀行工作人員在給客戶推薦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告訴這個產品的預期收益,但預期收益不代表就是實際的收益。而銀行在推銷這個產品的時候往往也會去對客戶的個人投資風險進行評估測試,只是口頭了解。就推薦相關產品。這也是風險之一。 在做銀行理財投資的時候不但要相關的投資知識,更要有投資的風險意識。

㈢ 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什麼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應該有一個目標,人若是沒有目標,那不過就是個浪費糧食的行屍走肉,抑或是會呼吸的木偶罷了,當然此話說的有點嚴厲了,但主要還是告知大家財務自由的重要性,人生目標有三個,第一是實現全面的財務自由,讓自己不為錢所累,第二個是解決好你自己,子女,父母三代有可能會面對的財務困境,第三就是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人生勵志家。 你也可以把以上幾個過程組成一個循環,或者就叫理財環,理財活動就是圍繞以上幾個過程來進行,通過學習與實踐,不斷提高我們自己理財能力,做自己財富的主人。然而,在一百多年錢馬克思就曾試圖揭穿錢生錢的幻想。無論他的結論在今天是否已經過時,資本市場的繁榮也依舊必須以實物經濟的繁榮作為依託。內需不振與牛市並存的結果是否是更多資金從消費領域的退出?由此所帶來的是否又是一個危機的泡沫?這恐怕也是一些人對中國股市前景存下疑問的一個原因。沒有贏利能力的支撐,單靠資金推動的繁榮是不可能持續的。 1、增加收入;每個人的收入高低各不相同,理財首先是開源,通過理財不斷增加財富,創造財富。 2、減少支出;每個人的支出方式習慣也都是不同的,因人而宜,理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是節流。 3、提高生活質量;通過理財以最小的支出獲得最大效用,提高生活質量。 投資理財的目的是善用錢財,是家庭的財務狀況處於最佳狀況,從而滿足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生活所需。投資的終極目的是賺錢,理財的終極目的是生存的更好。 1、風險識別與認識;理財產品應該講都是有風險的,只是大小程度不一樣,控制的水平不一樣,因此客戶首先應該了解你所購買產品的風險情況,按規定,銀行都應向客戶進行產品的風險提示,還有,銀行不允許向客戶承諾保本和保收益。因此,客戶應該對產品做仔細地了解,自主判斷風險的可能性與大小,確認是否能夠承受可能發生的損失。 2、合適的收益;理論上是越高越好,但這也是容易使客戶忽視風險的因素,往往是收益越高風險越高,風險低收益也低,這是規律,因此,客戶應結合風險來看收益。 3、期限的匹配;一是客戶要按照自己的資金閑置的時間來安排理財產品的期限,防止影響資金的使用;二是要考慮在理財期限內市場利率的變化,在目前存款利率向上走的形勢下,建議不要投資期限太長的產品,以三年以內為主,防止在不遠的將來損失更好的投資機會。 4、流動性的考慮;有些理財產品可以提前退出,及時變現,我們稱之為流動性好。因此客戶應根據自己的需要盡量選擇流動性較好,容易變現的產品,以應自己的臨時之需。 5、合理配置;建議客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安排的計劃,將資金按比例分別投向不同的期限,不同收益的產品,形成合理的配置,在自己風險承受力的范圍內,做到高低風險合理搭配,期限長短合理搭配,做到既不影響正常生活,又能獲得最大的收益,一旦遇到風險不至於影響到整體的資金安排。

㈣ 你理財的目的是什麼

理財的目的當然是讓自己的收益更加多了。可以保障自己的資金,又可以讓自己的資金得到合理的利用,我認為理財是個一舉兩得的事情,所以我通常都會選擇一些比較穩定收入的理財產品,這樣的話我也會更加放心了。

㈤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防範風險的目的是什麼

應該是這樣理解: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經過幾年的發展,理財產品回日益豐富,市場規模和客戶答基礎快速增長。但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零利率、負利率甚至清盤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給銀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沖擊,投資者的基本利益也得不到保障。文章詳述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監管法律法規的演變,並從進一步完善監管法規、加強投資者自身教育以及強化理財產品託管機制入手,從保護投資者利益角度,提出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風險防範問題的建議。

㈥ 我聽說銀行推出各種短期理財產品的目的是為了吸收大額存款

理財產品和發行銀行是沒什麼關系的,是某個企業或金融機構需要集資,回銀行只是一個可以提供高信答譽的媒介,起到一個中間橋梁的作用,銀行收取企業或金融機構的手續服務費。這些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是經過風險評估,實力比較雄厚的,只有評估以後銀行才會替其發行理財,一般都不會有風險。你的理解大致是對的O(∩_∩)O~

㈦ 為什麼理財要有目標

猶太人說: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享受兩種快樂。

其實,正確的理財觀念並非以累積越來越多的財富為目的。在賺錢之前,都應該有一個大致的目標。我賺錢用來干什麼?這便是理財的目的,理財只是為達到這個目的的一種手段。

常有人整天眯著眼睛考慮:「有沒有什麼辦法賺大錢」。越是這樣的人,越不容易賺到錢。

有人去問一位著名的富翁:「什麼是生財之道。」那位富翁反問:「我可以教給你,不過,你可否告訴我,你賺到錢之後,准備用來做什麼?」一般情況下求教者會說:「我也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發過大財。」富翁說:「那怎麼行!發財之後要到墨西哥的哥阿卡普可港去玩一趟,賺了錢以後要買房子、買汽車……預先有個詳細的目的,這就是賺錢的規則。」

要想賺大錢,成功的要訣是及早發現「賺錢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預先定好一個目標,再談賺錢的計劃。如果只是糊里糊塗地為錢賣命,那又何談賺錢的意義?」

尤其是年輕人,必須給自己訂立賺錢之後的計劃,並學會用錢。

當然,賺錢之後不一定完全按計劃行事,計劃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起碼的計劃是必要的。

理財有了一個總的目標之後,還要根據具體情況確立不同時期的目標,就一個人的一生而言,在不同階段主活的重心和重要方面是不一樣的,其理財目標也不,樣,根據這個標准,我們可將人生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理財目標也隨之變化。

(1)獨身期

從正式就業起至結婚前的一段時間,稱為獨身期。獨身期大概從20歲左右開始。在獨身期內,要進行的一項重要投資就是:將收入的一部分存/人銀行。開始應存活期,因為該項存款流動性很強,可幫助應急。當活期存款達到較大數額時,可著手存定期以獲取較高的利息。儲蓄不僅可保障未來的生活,而且也可為你進入其他獲利較高的領域奠定基礎。

如果有了一定積蓄後,近期又不想結婚,那麼將多餘的錢用於較高風險的投資,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因為青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最沖動、最愛冒險的時期,思想、家庭負擔都較小,從事有一定程度風險的投資,既可以考驗自己的實力,又能給生活增添一份挑戰,何樂而不為呢?許多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從青年時期就開始寫下輝煌的篇章的。

(2)家庭成長期

是結婚後至孩子受完教育所歷經的一段時期。在這個時期,一方面,家庭開支,尤其是孩子的撫養及教育費用將逐年增加,因而必須存一筆較多的錢,用於應付日常各項開支;最好不要將之用於其他投資。另一方面,收入基本呈穩步上升的趨勢,投資方面的知識也逐年豐富,因而這個時期是從事個人投資的黃金時期。此時,可對你偏好的一些投資做一番嘗試,尋找出自己所擅長的投資工具。

(3)家庭成熟期

就是你的子女受完教育至自己退休的這段時期。在這一時期,你的職業收入基本穩定,不會有太多的增長,但固定開支也明顯減少。你此時的投資可根據前半生的投資經驗而定。

(4)退休期

是退休後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家庭的許多開支尤其是醫療方面的開支將逐漸增多。由於生理的因素,應避免風險高、時間長的投資,而應投資在時間短且收益穩定的資產市場上,好好運用、安排過去積累的財富,過一個舒適的晚年。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理財的目標也不一樣,各種目標有主有次,因此在設定理財目標時必須注意:

(1)此刻所處的階段和具體情況。

(2)要達到的理財目標。

(3)如何達到理財目標。只有將這三個問題弄清楚後,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理財目標。

當然,目標只是一個假設可以達到的位置,因環境的變遷,有時就算是人生的目標也要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修訂,理財的目標當然不可能一成不變。也要隨個人環境因素的變遷而隨時體察實情做出合理的修改,這才是有彈性的、靈活的理財方式。不過在彈性之下,理財的目標修改也應有一個限度,如果今日打算在52歲退休時希望可以儲蓄到15萬,明天卻做出大幅修改,希望32歲退休,到時可儲蓄50萬。這種荒誕的修訂,會遠離合理理財所應有的彈性程度。那些被經常改得面目皆非的理財目標,如同兒戲,而不是理財方法。理財目標在今日改、明日又改的情況下之下,將永遠無法達到。

成功地理財,就是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標,貫徹執行,而在相互適應的前提之下,做出合理的修訂,最終達成目標。

㈧ 銀行理財的目的

讓你獲得比儲蓄更高的收益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