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投資策略分析
主要內容就是你論文的思路
你要明白你想寫關於你本專業的哪塊東內西,也就是論文容題目,在確定這個之後,這個很關鍵,一個好的選題,不僅關系著你論文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它對於你完成這個論題的成敗,很多畢業生在寫論文說的時候在答辯的環節都出現過拿回重新選題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最好不要有,那樣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最主要的是實習和論文答辯幾乎處在同一時段對於有些專業,不知道你屬於哪種情況。在選完題目後,你就可以收集相關資料來著手寫論文了,當然,這裡面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在網上查一下就有詳細的格式和必需應該有的項目。還有一點要注意,在論文中避免說空話、大話,這樣在你答辯的時候老師會抓住把柄,到時回答不上來就麻煩多了。
㈡ 家庭理財投資應該如何做
目前就超額寶小編對理財市場的了解來看,很多家庭開始對家庭理財重視起內來了。
首先:家庭理容財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個人理財更多,影響因素也更復雜,同時家庭理財要根據家庭成員年齡的不同,在不同階段要做不同的調整。
其次,家中有老人,孩子的,需要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的養老問題,以及年輕人的保險問題,都需要根據家庭需求不同,定製不同的理財策略。
然後就是基本的常用的備用金需要流出來,孩子教育的專項基金,老人需要看病的錢等等,這些和個人理財考慮的因素類似。
最後,就是保險的配置了,其中小孩子也需要配置相對應的保險哦,老人和家庭經濟支柱也要配置保險。
總之,就是備用金,儲蓄,投資理財,保險等板塊,在家庭理財中需要著重考慮,希望你能採納超額寶小編的回答啊。
㈢ 家庭投資理財規劃方案怎麼制定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理財了,可以讓自己的閑錢為自己賺到更多的收益,不過在理財的時候我們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那麼家庭投資理財規劃方案怎麼制定呢?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對於家庭理財的方案,在制定的時候最好兩個人商量著來,彼此參考雙方的意見,不會因為理財產生分歧,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還會影響夫妻的感情。
家庭在規劃理財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不能降低我們的生活水平和超出我們承擔風險的能力,這是一定要謹記的,非常的重要。只有這樣我們的家庭小船才能勇往直前,自己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和美滿。
㈣ 家庭理財的基本原則
家庭理財五原則:
原則1:應急支出。建立家庭保障應急支出賬戶,款項應足內以應付家容庭4~6個月生活中的各項支出。這樣家庭在面臨變故或收入危機時,仍有較充裕的資金。
原則2:保障家庭主要收入者。可通過對家庭主要收入者進行人身保險的方式,分散其發生變故的風險。
原則3:知己知彼。「知己」指對家庭的財務狀況全面了解,包括每年收入、支出及理財目標等。「知彼」指了解各種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原則4:制定理財策略。理財策略是使家庭現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前提,盡早制定出適合家庭的儲蓄、投資和資產管理等理財策略,以實現家庭資產的最佳配置。
原則5:明確未來需求規劃。家庭理財的明確目標之一是針對未來的家庭財務需求預作規劃,這些未來需求大致包括子女教育費用、購房費用、養老費用三大類,提前為計劃做准備。
健康投資是最佳的首選投資項目,生命是人生的根基,而投資理財的最佳顧問是你自己不要盲從別人。總之,聰明理財、科學投資,能讓你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滿。
㈤ 家庭長期理財策略
個人建議,夫妻倆都買商業保險-主要買養老保險,按照你的情況,掙得不少,花的版更多,缺乏權長期理財規劃,汽車就不要再買了,純消費,盡量節約開支,增加對未來尤其是養老的投資,建議你看一本書——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裡面的情況和你的類似,可以參考下,我不是托,只是想幫到您,銀行的存款,可以分五個存摺,分別為1 2 3 4 5 年期,這樣每過一年,你就可以多一個5年的定期存款,又不影響應急使用,總的建議:雖然不缺錢,但要省著花,多投資,少消費,因為孩子未來消費急速增加,而你不能保證那時候你的收入還能維持高消費
㈥ 家庭理財規劃方案.
投資分紅保險劃算么?重疾分紅險,投資保障兩不誤。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第二是目標,目標也變成了我們的負債,要有高品質的生活,讓你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動態的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最核心的理念。 家庭理財是一門新興的實用科學,它是以經濟學為指導(追求極大化目標)、以會計學為基礎(客觀忠實記錄)、以財務學為手段(計劃與滿足未來財務需求、維持資產負債平衡)的邊緣科學。既然家庭理財是門科學,我們就必須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對待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財的目標。 風險與婚姻及家庭狀況密不可分。一個未婚的女性,她可以全權去分配自己的錢財,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因此,不少獨身女性都會選擇較高回報的財富增值方案。但是,當一個女性已婚的話,她所考慮的,就會牽涉到丈夫以及子女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樣,她們就應該先尋求穩定,風險系數也需要略微調低。 很多人都抱有這種想法。覺得自己收入不錯,不會理財也無所謂。其實不然,要知道理財能力跟掙錢能力往往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有著高收入的人應該有更好的理財方法來打理自己的財產。 有些人認為,自己雖然不懂理財,但也不會每月都把錢花光,有時還能剩出些錢,因此不需要理財。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無論你的收入是否真的很充足,都有必要理財。因為收入越高,理財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也就更大。合理的理財能增強你和你的家庭抵禦意外風險的能力,也能使你的生活質量更高。 所謂家庭理財從概念上講,就是學會有效、合理地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花費發揮最大的效用,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簡而言之,家庭理財就是利用企業理財和金融得方法對家庭經濟(主要只家庭收入和支出)進行計劃和管理,增強家庭經濟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增大家庭效用。從廣義的角度來 講,合理的家庭理財也會節省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福利,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 從技術的角度講,家庭理財就是利用開源節流的原則,增加收入,節省支出,用最合理的方式來達到一個家庭所希望達到的經濟目標。這樣的目標小到增添家電設備,外出旅遊,大到買車、購屋、儲備子女的教育經費,直至安排退休後的晚年生活等等。就家庭理財規劃的整體來看,它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是設定家庭理財目標;其次是掌握現時收支及資產債務狀況;最後是如何利用投資渠道來增加家庭財富。 慧擇提示:以上為您介紹的是家庭理財規劃的方法和實施過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一個家庭若沒有起碼的經濟能力以負擔各種家庭的需求,家庭勢必解體,家庭成員也無法在家庭內生存下去。理財規劃是分擔危機的一個重要法寶。
㈦ 普通家庭如何進行投資理財規劃
可以參考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標准普爾公司推出的家庭資產配置分布:
總之,科學的理財,是在風險可接受的情況下,對時間和現金流進行管理,保證資金的合理配置,以及與目標的匹配。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㈧ 如何制定家庭理財策略
40%房貸和投資
31定律:每月房貸還款數不宜超總收入1/3 例如,家庭月收入為10000元,月供數額的上限最好為3333元,一旦超過這個標准,家庭資產比例結構發生變化,面對突發狀況(疾病、失業、有孩子等等)的應變能力會有所下降,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按照31定律設置承受范圍內的房貸價錢,有助於小家庭保持穩定的財產狀況。
80法則: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80-自己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那麼根據這個法則,你投資於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不能超過50%,假設個人資產為100萬元,那麼最多隻能拿出50萬元投資於股票或股票型基金,超過這個比例就等於超過了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利於財務健康。
30%家庭生活開支
發工資前先做好下個月的花銷預算 也就是說,先把儲蓄的錢扣除,剩下的才是你能花的錢,做好預算的同時也要抑制不理性消費,把消費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20%銀行存款
大多數情況下由社保來實現。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或全職太太,應該在繳足社保的 前提下適當配置商業保險。
3-6個月的基本生活費,比如每個月生活開支2000元,房貸每月2000元,那麼應急基金為 4000x3~4000x6 ,即 12,000~24,000 元
10%保險
雙10定律是一個關於家庭保險投資的比例設置,指的是保險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總保費支出應占家庭年收入10%為宜。比如一個年收入10萬的白領,她的壽險保障總額度可簡單界定在100萬元以下,在能力范圍內可買足100萬元額度,能力有限就可以減半。而保費支出的恰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與4321定律的財產配置結構也相互吻合。
記住雙10定律有利於我們合理進行保險的配置,一方面是保費支出不要超出能力范圍以外,有助於幫助我們規劃合理的保費限額;另一方面是衡量選擇的保險產品是否合理,簡單的標准就是判斷其保障數額是否達到保費支出的100倍以上。
㈨ 為自己的家庭理性投資提出合理化建議
1、充分了解個人情況和家庭情況。
在開始投資理財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情況進行了解,包括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等。只有對這些情況都做了了解,才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這一步是實現投資理財的基礎。
比如,保守的人不代表不可以配置風險資產,他需要的是保守的配置,而不是投資一堆保守的產品。而激進的投資者,也需要配置債券、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等相對保守的產品,否則在突發事件的沖擊之下,就只能對風險資產進行割肉了。
2、制定明確的理財目標。
在制定目標時,一定要做到越具體越好。目標必須具有數字化,落到點。比如自己的目標是買房,那就要確定是一年、三年還是五年後買房,且要估算一下心理預期價位是多少。比如每年家庭可以出國旅遊一次,這次旅遊需要花多少錢,需要如何投資才能賺到旅遊經費,不要太過於籠統,這樣沒有實質上的目標,達不到期望的效果。只有將這些目標都量化,才更有利於實現。
3、對金融產品充分了解。
如今的市場上,理財產品琳琅滿目,讓不少投資者無從下手,不知道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產品。
在開始投資前,投資者需要多了解各種產品,包括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並進行比較,清楚各種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程度。
4、確定投資方案和投資組合。
有了對自己的了解和理財目標的明確規劃後,就要開始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了。每個投資者都要根據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將資金進行分配。同時,在進行投資時,要注意風險的控制。比如,家庭處於成熟期,在投資配置上可以選擇風險較高的產品,成長期自然還是資金安全第一。
每個家庭的理財方式不一樣,有的選擇保險作為一種理財方式,有的選擇高收益的理財方式,作為低收入家庭很多甚至都不曾考慮過理財,其實理財很簡單,遵循一個目標就好了。
5、定期檢視並調整策略。
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每個人的收入、支出及目標等可能隨著自己工作生活狀態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所以,每次制定的投資理財策略並不能適用終身。大家還是要定期檢視,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才能保障自己的投資有持續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