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陸金所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陸金所安不安全不知道,但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來簡單分析下:
1.是否有實體門店。
不少網貸就是一個網站,投資了也不見公司人是誰?在哪?出問題了也不知道找誰?投資後錢到底去哪了也不知道,活不見人、死不見錢心裡就容易沒底,一旦跑路找誰說理都不知道。
如果有個實體門店,至少自己可以有個心理備案,時不時也可以去資訊查一下(不管是不是真管用,總比沒有強)。而且有自己門店,至少說明他們是在踏實做客服或者徵信、風險管理之類的事,也能說明他們在業務上是有下血本投入的,這樣他們為了點蠅頭小利跑路的概率就很小。就算跑路,因為實體門店有注冊、有法人,你報案也方便立案偵查。
2.規模多大?
這里可能會自賣自誇一下,不要介意。
上面說到實體門店,但是僅有實體門店還不夠,如果實體門店就那麼幾個人在那撐場面,你也說不好他就是騙子,因為也花不了幾個錢嘛。所以還要看他實體辦公場所的工作人員有多少。比如一些大的平台或者運作規范的新平台,職場上千號員工,光工資就需付出很大成本,就很難為了點蠅頭小利去下這么大血本,而且其中還有一大批線下門店的信審員和風控團隊去做風險定價的事,還花錢建立量化風控模型,引進風控決策引擎系統,還引進專業金融人才來做風控把關,騙子很難會為了騙錢做這種專業事的。
3.是否透明?
在上文某位魏總的論述里只有這點我是沒有任何疑問贊同的。正如他說的「P2P是什麼?借貸雙方的交易撮合,既然是撮合,平台就不該有太多自身利益夾在其中。既然沒有自身利益,信息透明就沒什麼可怕的:平台運作要透明、信息披露要徹底。讓投資者充分了解風險,了解過程,撮合方才算盡到了責任。」
我再補充點,作為P2P的一部分,網貸如果不公開借款人信息和借款項目信息,難免對出借端存在隱瞞甚至欺詐現象;如果不公開交易記錄,則客戶無法確認賬戶資金的安全性;如果不公開平台運營數據,在難以掌握平台健康狀況下,甚至平台出現跑路、倒閉時,客戶都被蒙在鼓中,成為最終受害者。在互聯網虛擬世界,如果不能做到透明,什麼安全承諾都很容易被客戶當成一句空口白話理解,可謂無透明不安全。
另外,從務虛的角度,國家號召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什麼?就是要打破原先金融體系的信息不對稱,讓更多人能參與到金融交易。所以,如果P2P不透明,投資者就沒有信息對稱一說,信息不對稱他們就掌握不了金融交易決策權,掌握不了決策權就還是要依賴金融機構替他們做決定,那普惠金融就成了一紙空文了。
4.業務模式是否合乎P2P行業規律。
別的不說,P2P行業最大的一個規律就是小額和風險,如何秉承堅持做這個小額市場的初衷、如何降低風險,還是小額分散是最簡單的辦法。
首先,你做大額做不過傳統銀行市場,人家有最權威的徵信數據、有國家信用背書、有成熟的抵押機制、有信貸市場最優質的穩定借款者、有強大的信審團隊、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哪一樣你都比不過。你只能做一些資質差一些、銀行不願做的大額業務,這樣風險就會上升,甚至有些很容易涉嫌監管層明令禁止的自融。
其次,要做分散,分散借款的一個好處就是能把風險也分散,避免系統性風險沖擊。比如你借款給醫葯、地產、酒店、零售、娛樂等十個行業,那無論是地產還是酒店任何一個單獨行業出現危機,都很難大范圍影響到你整體借款的逾期率;再比如,你借款給十個人,可能這十個人類別屬性(地域、性別等)較接近,那一個違約很可能其他人也都會違約,如果是借給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域的幾千個人,那其中某一個、兩個違約,其他的很難受到影響,各自還款的情況就能保持獨立,出借人的資金也能很好的得到保證。
5.收益率過高的別碰。
高收益意味著高成本,一旦借款人意識到無法確保通過P2P平台融得的資金收益高於融資成本的收益,那麼他們自然不會再選擇這種融資借貸方式。沒有了好的借款標的,那些動輒提供20%以上收益的平台就有玩龐氏騙局的危險。
還有一個法律門檻的問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銀行一年貸款基準利率6%計算,如果某P2P平台給出借人許諾的年化收益超出24%,那這類平台的借貸利率就已經超出法律規定允許的范疇。而一旦發生違約、還款逾期現象,出借人的權利也很難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所以如果你碰到一個出借利率動輒20%以上的平台,朋友,還是別碰了,掙點血汗錢不容易。
希望以上回答能有所幫助,如有偏頗,歡迎指正,謝謝!
推薦使用了3年多的理財平台——無界財富,銀行存管,比較可靠,最近剛好有注冊送100元紅包+投資送500元京東卡的活動,點擊進入官網
Ⅱ 陸金寶理財安全嗎
理財本身就有一定很小的風險,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大證券公司的產品靠回譜,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同答風險級別的產品收益一般差不多。所以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的產品
總看電視上老人被騙,那麼相信不合理的收益理財,不和老人被騙一樣么?
你就這么想吧,你現在房貸利息才多一點,你存個理財給你收益百分之十幾你相信沒風險么?就算有也就是給你一點甜頭就一次兩次或者很短期限,要麼就騙你讓你投錢然後一下子跑路
實業的平均收益率還沒有10%收益多少合理你自己想一下。
合理的沒有什麼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應該是在銀行貸款利率之下的,否者這么麻煩發理財還不如直接去銀行借錢,否者連銀行的風控都通過不了,還談什麼安全
Ⅲ 陸金服理財可靠嗎
建議您通過銀行渠道進行理財。目前,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專、受託理財、基金、黃金、信託屬、保險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建議您可以到招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Ⅳ 在探探裡面認識了一個網友,他讓我做陸基金,陸基金金融致富可靠嗎
我在陸基金里下不了分怎麼辦,客服還要我充值兩萬才可以下分
Ⅳ 平安理財產品陸基金為什麼天天賠錢
因為目前市場下行,有眾多不缺定因素。所以天天賠錢。
市場下行時,按照自己的投資計劃,適當地加減倉位。控制好情緒。有大跌就有機會暴漲。
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Ⅵ 平安銀行陸全所理財
1、如您是指、陸金所,陸金所產品不屬於平安銀行業務,陸金所業務可以致電陸金所客服熱線4008666618,服務時間8:00-22:00。
2、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每種理財產品不一樣,按是否保本分為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具體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理財,搜索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查看詳細的產品說明書進行了解及購買我行理財產品。
應答時間:2020-08-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Ⅶ 600億理財產品騙局曝光多少人被捕
自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雲又在互聯網上開設「善林財富」、「善林寶」、「幸福錢庄」、「廣群金融」等線上理財平台,對外大肆銷售非法理財產品,涉案金額600餘億元。
4月24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發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雲等8人今被批捕》。
善林金融微信公眾號歷史文章分為善林動態、行業聚焦、國際形勢、正能量類(雞湯文)等多個類型,而在4月11日,也就是在善林金融董事長周伯雲自首後,該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類型就變為正能量類「雞湯文」一種。
善林金融官方認證的微信公眾號目前依然每日更新,而內容都是類似的「雞湯文」。
錢砸進去了。能不抱希望嗎?
消息來自網易。
Ⅷ 我2018年4月投了14萬買水之美,告訴兩年反本,到現在利息錢都沒拿到。這個公司靠譜嗎
不光不靠譜,而且抄不合法。簡單襲說,是傳銷手段的一種。略微復雜的來講,水之屬於金融拆分的詐騙。除了所謂的首批發起者,估計還沒人能從中賺到錢。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找到答案,或者說本身就不應該相信。因為在2017年,就已經有人陸續在網上揭發這個騙局。現在隨意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許多案例。
這種事,說實話,報警想要解決的難度也比較大。只能提醒題主,面對誘惑別沖動,別貪婪。尤其是聽上去特別美,收益大的超出平常人想像的所謂各種項目。只要別總想著快速發財,這種騙局是欺騙不了你的。
Ⅸ 陸金所理財可靠嗎
陸金所當然是抄可靠的,陸金所被美國最大的P2P研究機構評為中國領先並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台,其P2P線上交易服務已經位列全球三甲。 陸金所是上海唯一一家通過國務院交易場所清理整頓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台 。
收益方面,如果追求短期資金滾動最為理想的狀態就是每期回款後都買貨幣基金,半年後在陸金所的平台把剩餘債權轉讓,然後再次進行投資,半年後再把投資在平台上的資金進行債權轉讓。收益至少8個點! 另外投資「富盈人生"等,收益就是陸金所網站上面寫出的收益,一般8.5左右!
順帶補充一下,如果你選擇在陸金所投資,有這么幾個注意事項:
第一,陸金所的投資項目,在持有了60天之後,就可以轉讓,按照項目剩餘本息的千分之二的轉讓費。
第二,不建議你滿兩個月就立刻轉讓,而是開通陸金寶,是陸金所的貨幣基金,和余額寶的收益差不多,目前是5.4%的樣子。每月回款可以自動轉入陸金寶。
第三,在持有4到6個月後再轉讓你的項目最經濟。
第四,如果你有短期資金需求,最好確保你的資金在5個月內是不需要動的,因為兩個月不能轉讓,加上萬一撞上預期80天,這里一共就可能會達到接近5個月的時間。所以請特別注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