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理財是致富的一條道路嗎
第一回答是,是一條道路,而且可行。第二回答是,這一條道路,並不適合絕大多數大部分人。非常殘酷。~工作么,即使比較殘酷的制度,也就是末尾淘汰吧。一年淘汰10%的人。你博士,名校,有輝煌履歷,總要給你幾分面子。你爸是王健林。總會有幾分人情。但是股票不一樣,股票任何國家時期,不管你學歷智商錢財,你爸是誰,股市直接淘汰90%的人。股市七虧二平一賺是鐵律。二平因為有無風險理財存在,所以也是虧損。至少虧了利息。所以股市就是這么一個地方。因此註定不適合大部分人。~至於你室友的所謂成功人士。的確客觀存在。我見過一些。而且其交往的程度時間也不少。但是這種成功,是基於一種認識的存在。沒有這種認識,就好像,比如說菲爾普斯,你如果是他兒子,但是你木有對於游泳的認識與訓練,你丟下水裡,估計很難活著回來。別說成為冠軍了。可能直接姓陳名到底了。同樣,王健林的兒子,玩商業游戲,最後什麼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作為成功人士的獨苗,老王無論從資金,還是經驗,人脈,等等方面,對於兒子不會有所保留,結果如此,證明了投資的確很難。稍微不慎就全軍覆沒還欠一屁股債。王思聰還是強過大部分人的。有人說他是紈絝。他即使是紈絝,也是個不一般的紈絝吧。一級市場投資就如此困難。二級市場呢?打個不怎麼恰當,但是形象的比喻。這個是一個牛散說給我聽的。他的業績十年來傲視大部分基金經理。是真正那種起家幾十萬,十年賺了八位數的人。他說投資表面看起來非常容易,就好像當小偷,任何人,只要你豁得出去,你就可以偷東西。沒有什麼准入的限制。你賣個煎餅都要衛生許可,你掃個馬路都要健康證明。唯獨當小偷與炒股沒有任何要求。但為什麼這個世界小偷沒有泛濫?因為有絞刑架存在。所以只有高明的小偷才能活下來,賺大錢。不然這世界亂套了。一級市場,王思聰玩的那種天使投資,門檻很高很高,一般人玩不轉的,連門都摸不到。但是絞刑架也不少。王思聰不是有老爸續命,只怕現在比羅永浩強不了多少。二級市場門檻很低很低,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了。為什麼成功人士,成功的人那麼少。別說成功人士了,就是活下來的股民都不多。因為絞刑架很多。你不成功就被消滅了。
㈡ 正確的理財習慣會使人致富嗎
一個人的財富很大程度上與其性格有關。在生活中,使人們陷入麻煩的往往不是那些人們不知道的事,而是一些人們知道但卻認為不可能的事。投資理財可以使每個人發財致富,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地去做。
舉例來說:假定從現在開始,你能夠每年存下1.4萬元,持續40年,如果你將每年所存下的錢都用於投資股票或房地產,並且每年可獲得平均20%的投資報酬率,那麼40年後,你能知道你將積累多少財富嗎?
你認為是200萬元還是500萬元或者是更多。事實上,答案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一個可能會令所有人都吃驚的數字——10281萬元。以一個25歲的上班族為例,從現在開始,每年只要能存下1.4萬元,也就是說每個月存1200元,40年能夠存下56萬元,若將這些存下來的錢投資股票或房地產,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報酬率,到了65歲退休時,就能成為億萬富翁。這不是憑空想像,更不是痴心妄想,這完全可以依照財務學或投資學上計算年金未來值的公式計算出來。
從理論上講,一個人只要從年輕開始,有致富的慾望,並且善於投資理財,再加上以下三點:第一,每一年存1.4萬元;第二,將存下來的錢投資在股票或房地產上;第三,耐心等待40年。不管目前的經濟狀況如何,都可以在有生之年利用理財而致富。而這三點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理由如下:
(1)每年存1.4萬元,平均每個月存1200元,相信對每個人而言,應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如果你現在每年存不了1.4萬元,你理財的當務之急是儲蓄,而非投資。)
(2)近幾年來股票、房地產的長期平均報酬率都在20%以上,換言之,只要有錢,便分散投資於股票與房地產,並且長期持有,要獲取平均20%的報酬率不是什麼難事。
(3)40年,對於每個健康的人而言並不是苛求。
現在的年輕人,一般在20~25歲開始工作,這時就可以開始儲蓄與理財,到了65歲退休時,剛好40年。也許你埋怨上帝不公,為什麼有人生而富有,有人卻天生貧窮,但在理財的時間上,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實際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擁有40年以上的理財時間。上帝賦予了每個人公平的理財致富機會。
只要投資觀念正確,理財方法得當,每個人都可以藉助投資理財而致富。善於理財的人往往能減少10年的奮斗。
許多人認為投資理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善於掌握時機,還要懂得財務知識,總之,只有懂得理財知識之後才能開始投資理財,如此理財才能成功。
一個人只要做事方法正確,他不需要多少金錢,可以藉由投資而成為富人,而且過程輕松愉快。投資理財需要的不是天才,只要善於運用常識,並能身體力行就會有所成就。因此,投資根本不需要依賴所謂的專家,只要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你可能比專家賺得更多。
投資理財沒什麼不可告人的技巧,最關鍵的是觀念。每一個通過理財致富的人,只不過是養成平常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你是否相信理財可以創造財富且可以致富?如果你相信,你是否願意去嘗試?
財富就是在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理財習慣中產生的,如果你想投資理財,就從建立正確的理財習慣做起吧!
㈢ 做理財真的能賺錢嗎
能賺錢,但賺不了大錢。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閑錢】保值增值,至於賺多少收益,其實和你本金是息息相關的。
如果你是一個剛畢業的毛頭小夥子,本來本金只有幾萬元,如果按年化10%來算的話, 一年的收益也就幾千元,而你需要付出的成本是:這筆錢的流動性差,同時要對投資的平台進行考察和分析,還需要時不時的花費精力操心。
通過對投資理財的規劃, 可以讓我們知道,錢應該花在什麼地方,規避不合理的消費方式,盡量躲開花唄,借唄,信用卡這些超前消費工具。
綜上所述,理財可以賺錢,但和本金多少有很大關系,同時理財不能一夜暴富,賺到大錢,同時還有一定風險,但通過投資理財,可以讓自己正視自己的金錢觀,管理自己的現金流,防止不合理的消費,嚮往美好生活。
㈣ 做理財可以掙錢嗎
這幾年復大家都被逼的去理制財,為什麼?因為錢存在銀行里就不斷得貶值,過去的十年,如果你的錢沒有張五倍,那麼你就是一直在賠錢!社會就是這么殘酷,今天五塊錢能吃飽飯,明天五塊錢都買不了一個饅頭了,你說你不理睬行么?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財的心得,雖然不是特別專業,但是也算是經驗之談,希望對你有些啟發。
㈤ 投資理財真的能致富嗎
至今還沒有一家公司可以達到連續40年投資回報率以20%的速度增加,這不過是個數學模型,是個夢想罷了,如果你聽過傳銷,他們會告訴你更誘人的結果,年輕人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呀!
㈥ 理財可以怎麼賺錢
理財有股票,基金,期貨,理財險等產品,大多數產品基本伴隨著風險,也伴隨著爭專議。屬㈦ 理財能致富嗎
一般人理財也就是抗通貨膨脹,不讓自己的財富貶值。至於說讓自己發家致富也到不了那個地步。 當然不乏理財能手致富的,但是也都是很小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