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理財方式
個人理財方式還是以平穩為主,主要投資以銀行存款,債券,定期理財為主,少量可投資高風險的權益類投資,股票,基金等。
② 我的個人理財
建議個人開銷及理財:一般情況月收入60%衣食住行日常開銷(1000元/月已經很不錯),月收入30%固定專儲蓄(你屬的生活開銷不多,這部分可適當提高比例,堅持下去),月收入10%以小搏大用來購買適合自己的商業保險做基礎保障。由於你的收入還不是很高,不建議購買股票基金等作為投資。個人及家庭理財根據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規劃,建議有空多看理財方面書籍,心裡有個短期,中長期的理財目標。相信有計劃的生活以後會越來越好!
③ 我的理財方式正確嗎
個人理財規劃最基礎最重要的就是基礎保障,你三人都沒有任何保險那是很可怕的,建議先把保險的事弄好.如果情況也許的話,可以考慮社保+商業保險.至於你和小孩的保險優先順序,當然是先買你的,如再有條件再買你愛人及小孩的.很多人認為小孩重要,其實那是一個誤區,你要知道你才是家庭的支柱,如果你的風險沒保障,小孩的保障就無從談起.
另外,假設你上面的消費都是必要和合理的,定投也是有目的和經過合理計算符合你情況的.那麼,你的計劃里有一個小問題,每個月800元不要一直並且個個月都存入活期帳戶,你可以更靈活些.我給個方案:存一年後你的活期帳戶里有9600元,剛好是你月消費的3倍左右,這個錢就做應急儲備金,以後每個月的800你可以考慮購買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基金,這樣保證了資金流動性又可以比活期得到更多收益.長期累計下來是比較可觀的,相對你活期來說.
④ 怎樣理財適合我
一搬來說我會建議作333法則來分配,也就是說300元用來開銷,300儲蓄或急用,400元基金定投 提供一些基金理財的準備及意見供您參考 基金理財前的准備 一般情況下,基金理財不是一夜暴富。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應更著眼於長期增值,抵禦生活風險,保護和改善未來的生活水平,達成多年後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財務目標,所以要保持平常心。 投資基金前,應留出足夠的現金資產,作為應急准備,一般至少能應付4至6個月家庭的必要支出,還可以做必要的保險。 基金理財的步驟 首先,根據年齡、收支、家庭負擔、性格等,估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變現需求。 然後,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和變現需求,挑選適當基金類型,確定各類型基金的投資比例。 第三,在各類型基金中,精選長期業績穩定良好的基金。 一般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風險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調整激進型理財工具(如:股票基金)和穩健型理財工具(如: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比例。 ●對於55歲以內的工薪族來說,100減自己的年齡,是投資股票基金的參考比例,其餘資金可投資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 ●對於55歲以上、接近或已經退休的年長人士,不妨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為主進行投資,投資股票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長期超過20%。 在此基礎上,個人可根據收支、家庭負擔、性格等具體情況,對自己的基金組合比例做些調整,如:短期支出較多的;家庭負擔重的;或性格非常謹慎、難以承受壓力的;可適當增大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比例,以降低風險,增強變現安全性;反之,贏余資金持有時間長的;或收入高的、或家庭負擔輕的,可適當增大股票基金投資比例,以增強長期增值。 在各類別內挑選基金時,一是優選品牌基金公司,因為一般來說,這類投研團隊人員充足,經過長期磨合、經驗豐富,比較忠誠穩定、並有嚴謹的流程保證,有利於創造長期穩定良好的業績;二是優選品牌基金經理,因為過往基金的長期良好業績記錄,常能體現出穩定優良的投資運作能力;三是選擇適當的細分產品,例如:選擇股票基金時,可適當搭配指數型股票基金;如果利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指數型股票基金,均攤成本的效果也更明顯。 避險增收三原則 對於大部分追求長期增值的投資人來說,長期保持投資、基金組合投資、充分投資,既是增收的法寶,也是控制風險最基本、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1)長期保持投資 基金投資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長期堅持,能持續分享理財碩果、規避風險。 例如:某先生於2005年8月購買了一隻指數型股票基金600萬元,在其後的幾個月內,因市場波動出現10%左右的浮虧。由於這筆資金是他在較長時間內用不著的,就一直持有。2006年12月,他獲得了超過70%的回報,即增值400多萬元。可惜的是,不少投資人因缺乏長期持有理念,早早了結,有的甚至「割肉」出局,白白喪失了增值的機會,甚至還造成了損失。特別是那些剛剛熬過幾年熊市,當基金剛重返面值,就匆匆退出,而沒有享受到隨後翻番收益的投資人,可能更需要調整理財方法。 另外,保持投資也十分必要。低買高賣是不少人實戰中的心態,但這種「擇時」策略對專業人員來說都很不確定。普通人類更會受到「貪婪恐懼」的人性弱點及股市的不確定性影響,難以找到所謂的「低點」或「高點」。實證表明,2006年4月26日至5月15日的9個交易日內,上證指數的漲幅達到2006年上半年總漲幅的1/3,可見保持投資反而簡便有效。 再有,為幫助人們長期投資、保持投資,很多銷售機構推出了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定期定額是指與銀行等銷售機構事先簽好協議,每月某一時間自動扣款,用一個固定金額投資基金,類似零存整取那樣,力爭長期較高回報。比如:對於普通家庭,每月投資基金1000元,假設平均年回報率穩健居中,為10%,20年後可增值200%以上,擁有大約76萬元的資產,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和提升未來的生活水平。 定期定額的好處在於:平均成本、均攤風險;積沙聚塔、復利效果顯著;克服「貪婪恐懼」的人性弱點,保持投資;省時省力,不用去網點排隊。 (2)基金組合投資 既然大部分情況下,基金理財是持久戰,就需要從長計議。牛市時,用很多錢投資股票類資產或股票基金,確實容易很快實現較高回報,但也有較高風險,反而減少了長期增值的本錢和贏利空間。 組合投資能讓不同類型基金取長補短,讓基金組合更好地滿足投資人多樣化的財務需求,幫助投資人以時間換空間,穩定地獲得長期增值。如:股票基金能創造長期較高收益,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基金能有效分散股市風險,力爭高於存款的收益,保持方便的變現和分紅。基金組合投資遵從基本原則,但因人而異。這里列舉幾個典型案例,供個人在此基礎上調整使用: (1)「白骨精」組合:正值財富創造高峰的中青年,特別是白領、骨幹、精英,可參考; (2)懶人族組合:35至45歲,家庭、事業穩定,收入中等以上,工資基本爬在卡上的工薪階層,可參考; (3)夕陽紅-積極組合:55至60歲,或風險承受力較強的年長者,可參考; (4)夕陽紅-保守組合:退休人士,或基本不能承受本金波動性損失的年長者,可參考。 資料來源:嘉實基金產品管理部 (3)充分投資 不少人都在尋找「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法。其實充分、合理的投資,就可以在控制適當風險的情況下,貢獻較高長期收益。 例如:假設有100萬元可投資,如果只拿出10%,即使承擔較大風險,投資股票類資產,獲得10%的收益率,總體收益率也只有1%,獲利1萬元;相反,如果全部投資,通盤布局,即使將較大比例的資金投資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獲得5%的收益率,總體收益也可以達到5萬元。
⑤ 你的理財妙招是什麼
我理財的妙招,那應該就是每天盡量預算著自己的花費,如果自己一些東西不該花就不要花了,把自己省下的錢全部存在銀行裡面,畢竟對於我來說,其他的理財產品都是不可以的,具有一定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