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動車技術越來越好,但為什麼大部分人還是會質疑電動車里程
現在電動車電池是比以前性能好了很多,出廠標明裡程大多是最好性能和理論上,實際使用會有多種因素造成里程有偏差,同時電池使用後性能也會隨著降低。
㈡ 楊汛橋鎮詳情拜託了各位 謝謝
楊汛橋鎮地處紹興縣西北部,鎮域面積37.85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9個居委會,總人口6.9萬,其中常住人口3.4萬。全鎮以民營經濟為主導,以建築建材、紡織印染、經編家紡、五金機械等產業為依託,擁有工業總資產204.99億元,固定資產83.08億元,境內外上市企業4家,規模以上企業64家,個私企業806家,是全市唯一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中國經編名鎮,先後榮獲省級文明鎮、衛生鎮、環境優美鎮、浙江省「東海明珠」等榮譽稱號。 2006年,全鎮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全省一流全面小康示範鎮的總體目標,務實創新,開拓奮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績。完成生產總值44.08億元,人均GDP超過1.6萬美元;實現全社會總產值231.4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61.35億元,完成工業技改投入4.06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4.8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820元。 村鎮建設呈現新貌,集鎮管理水平顯著提高,新農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累計投入資金高達8000萬元,麒麟村、江桃村通過省級示範村驗收,展望新村建設成效明顯,上孫、和門程等村(居)通過縣級先進村驗收,各村(居)村莊面貌明顯改觀,村級經濟實力大幅增長。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雙創」工作成效顯著。全鎮縣級以上文化村、衛生村創建率分別達69%和90%。文化精品不斷涌現,該鎮選送的情景歌舞《在那紫薇盛開的地方》榮獲全省第二屆鄉鎮文藝匯演創作、表演兩項金獎;積極探索和創新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成立了展望村青少年教育活動中心;創新農村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模式,在全縣率先成立了全鎮文化體育協會,農村文化建設得到了省委和文化部領導的高度肯定。計生衛生和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連續多年榮獲市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雙優」鎮等稱號,大病統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被征地農民保障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等實現村企全覆蓋,並成立了全市首家平價醫院——楊汛橋鎮惠民醫療門診部;社會綜治成績顯著,被評為市級信訪工作「三無」鄉鎮、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和市級「平安鎮街」創建先進單位。 2007年,全鎮上下將瞄準鎮十二屆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現代化新型城鎮」的目標任務,圍繞「經濟國際化、集鎮城市化、社會和諧化」的總體要求,大力開展「五個年」活動(企業提升年、城鎮推進年、平安深化年、文化引領年、作風改進年),致力打造「實力楊汛、人居楊汛、和諧楊汛」,投身楊汛橋鎮由「工業化」向「城市化」邁進的「二次創業」偉大實踐,為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建設步伐而努力奮斗。 [編輯本段]楊汛橋現象 一個鄉鎮一下子冒出3家上市公司,而且還有7家企業正在准備上市,這在全國恐怕都是「第一」—— 有一個數字足以表明楊汛橋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現象」。 一個鄉鎮,一下子冒出3家上市公司,而且多在海外上市,這在全國都是「第一」。比起江陰市因為擁有11家上市公司而成為全國之「最」的佳話來,楊汛橋,這個江南小鎮的迅速崛起不能不令人稱奇。 據了解,楊汛橋鎮現有規模企業(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24家,集團企業9家。現已在境外上市的有「浙江玻璃」和「浙江永隆」、「寶業」將進入「臨詢」,預計12月底前可正式在香港上市;精工集團通過控股「彩虹」而成為「紹興輕紡城」最大的股東;還有6家企業正在抓緊股份制改造以進入上市軌道。 一個面積不足3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2萬的鄉鎮,何以出現眾多民營企業競相上市的局面?這種「民企板塊」的形成對當地經濟將產生什麼影響? 解讀一:「三角地帶」的「雜交優勢」使楊汛橋產業走出一枝獨秀 與紹興縣千軍萬馬發展紡織業的產業結構所不同的是:楊汛橋的產業結構不是「一枝獨秀」,而是「長」出了經編機械、紡織印染、建築建材和皮革機械等幾棵「大樹」。這幾棵「大樹」的前三種產業所佔的份額各為30%,皮革機械為10%,24家規模企業的固定資產達50多億元,年工業銷售額達70億元。 對此,省上市辦副主任顏春友認為:楊汛橋正好處於杭州、蕭山、紹興的「三角地帶」(楊汛橋距紹興縣城15公里,離杭州市區25公里,離蕭山國際機場只有15分鍾車程)。處於這樣的區位,它同時受到三個地方的輻射,因而形成了「三角地帶」的「雜交」優勢。就其產業來看,經編機械、紡織印染與紹興的紡織業有關連,可稱得上是在產業鏈的延伸上作文章;而建築建材等產業又與蕭山、杭州的產業有關聯性。 合理的產業結構使楊汛橋的企業之間少了同業的競爭而多了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切磋。光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光成對記者說:楊汛橋的企業家在觀念上向杭州、蕭山企業家靠近,再加上同業競爭少、互相拆台的少,企業家之間也比較團結;在此氛圍下,「光宇」與「永隆」、「展望」於最近聯手組建了「三鑫化工」,並一起投資25億元的PTA項目。 優越的區域位置,「雜交」的文化、觀念及三地輻射的產業優勢促使楊汛橋涌現出一批優勢民營企業,而這些企業正是上市公司的潛在資源。 解讀二:眾多企業在實踐中悟到,企業要做大做強,上市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世界500強,沒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沒有一家是靠自身積累成為500強的。」光宇集團的馮光成董事長深有感觸地說。他的「浙江玻璃」去年在香港上市,一下子融資6億元,企業的資本金從4億元增加到10億元,按此比例,他們還可以從銀行獲得10億元的貸款。明年,公司還准備在國內A股增發15億元。這樣的融資規模,靠企業自身的積累,起碼得要10年以上時間。為此,他感悟頗深地說:世界500強,沒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沒有一家是靠自身積累發展成500強的。作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營企業,馮光成在融資之外還有更多的收獲。他說,上市使企業的資信程度大大提高,也使人才引進增加了籌碼(「浙江玻璃」上市後,公司專門引進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後為總經理)。上市還使公司在向國際化邁進的道路上進一步規范化。馮光成董事長說,預計到2005年,公司的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20億元。 企業的示範效應是巨大的,楊汛橋鎮翁桂珍鎮長給記者講了這么一則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作為企業改制的試點鎮,楊汛橋於1998年全面鋪開了企業改制工作。「浙江玻璃」於去年12月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後那一夜,許多老總都失眠了。「浙江玻璃」原先在楊汛橋並不是最大的企業,「為什麼它能上市,我們不能?」企業家們內心裡可謂激情涌動。從那以後,「永隆」、「寶業」、「永利」、「展望」等鉚足了勁向上市公司沖刺。 解讀三:政府的一個明智之舉,引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 為了推動企業上市,楊汛橋鎮政府作出了一個明智之舉——退出鎮集體的股份。 據介紹,原來楊汛橋鎮有15家鎮辦企業,企業改制時,鎮集體在這些企業里大致持有20%的股份。為了鼓勵民企上市,從去年起,鎮里決定把鎮集體的股份全盤撤出。 作出這個決定,鎮里有過爭論,有的認為,楊汛橋的這些企業,效益前景都不錯,退出來,不是吃虧了嗎?集體資產不是流失了嗎? 對此,翁桂珍鎮長說:縣里、鎮里都算過一筆大賬。表面上看,集體股份退出了,穩拿的分紅沒有了,但企業上市後,發展更快了,再加上企業上市以後,成為公眾公司,更加規范了,因而稅收也更規范了。地方上得到的稅收也增加了。以楊汛橋為例,鎮政府在「浙江玻璃」退出的股份是420萬元,但「浙江玻璃」今年上交的稅收就超千萬元,該企業的產值今年是10億元,明年預計可達30億元,屆時,企業上交的稅收將是幾千萬元!另外,該鎮去年的財政收入是2.02億元;今年,預計是2.7億元。鎮集體股份退出後,企業的發展反而更快了。 與此同時,鎮政府將拿到的這筆資金,又投向了「四自工程」等新的投資項目,集體的資金依然在增值。 據介紹,該鎮設立了項目代理部,為企業代辦土地、建設等手續,同時在土地和配套費等方面對上市公司給予政策傾斜。 離開紹興時,記者想起紹興縣委書記徐紀平曾這樣概括培育上市公司對區域經濟的作用。他說,如果通過5年的努力,在紹興形成5—10家上市公司,那麼可以融到幾十億元的資金,這對全縣的技改是一個重大的保障。而通過這5—10家上市公司,可形成現代企業制度的示範效應。
㈢ 滴滴順風車沒把我送到目的地,離目的地還差一個小時的路程,車費還要
司機和乘客都有投訴的權利。
司機投訴的乘客,乘客在同等情況下叫車,滴滴會優先推送其他乘客訂單。
而乘客投司機,結果就是最嚴重的封號,取消滴滴司機的資格,鎖定賬號,無法取現。
㈣ 賈躍亭被責令回國 怎麼回事賈躍亭回國路程指南
賈躍亭被責令回國是怎麼回事?賈躍亭回國路程指南
今天一上班領導交代,編寫一份《賈躍亭回國指南》,Email發給在美國的老賈。一聽又是「賈躍亭」三字,我頭都快炸了。原因如下:
《接盤俠是福特》、《5套房產被抵押》、《在美有豪宅》、《孫宏斌說他手上還有好牌》、《樂視投資人信心滿滿》、《照片顯示仍在美國》、《豪宅700平米能眺望太平洋》、《挖寶馬高管出任CTO》、《一家老小在北京》、《吳曉波喊話賈躍亭》、《銀行翻臉手裡沒牌》、《樂視員工建行被限1元》、《鐵粉號召100元支持》、《股份再被凍結》、《上老賴黑名單》、《美國法院起訴顧穎瓊》、《樂視提醒賈躍亭借款》、《樂視第三季度巨虧16億》、《賈躍亭在美金蟬脫殼計劃》、《樂視被套股民自述》、《賈躍亭暫時不回國》、《甘薇不相信賈躍亭》、《只能刷2000塊》、《被索百萬封口費》、《吃泡麵好開森》、《賈躍亭在撒謊》、《FF多位高管離職》、《賈躍亭辭去酷派董事》、《董明珠diss賈躍亭》、《樂視影業更名》、《周鴻禕請老賈吃過飯》、《前員工diss賈躍亭》、《法拉第首席設計師離職》、《賈躍亭不再任法人》、《震驚!獲10億美元融資》、《媽蛋!融資又是假的》《證監局責令改正》、《證監局採取措施》、《FF高管diss賈躍亭》、《賈躍亭不得坐飛機》、《老賴身份登上紐約時報》、《甘薇萬元請家教》、《牛根生牽線融資》、《證監局:賈躍亭12月31日前必須回國》……
這是創業家APP盤點的,自7月7日賈去美國以來,科技媒體發過的那些頭條。像這樣的內容,100多家媒體湊夠了467個。這還都是寫著玩兒的那種,沒算正經新聞。當然,樂視正經新聞主要只有兩種:供應商討債,員工辭職。此外,該公司假新聞也多不勝數,一般人很難分辨。
這次大家又開始號召賈老闆回國了,主要是證監會出手了,責令賈必須在31日前回國。嚇得媒體都趕緊看看日歷,只剩5天了。但前不久不是才說了,以後不準賈躍亭坐飛機嗎,現在突然又要他從大洋彼岸回來,這不給賈老闆為難嗎。
但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大家紛紛給賈老闆出主意:
這位老師建議賈老闆乘坐美國航空或聯合航空的班機,且願意為他報銷3687美元的機票,可以說是很大方了。
這位也提到了美國航空新開的洛杉磯北京航線。
㈤ 做有機蔬菜種植大概20畝左右要投資多少錢
剛好有兩個朋友做這個,給你做個借鑒。
一個做有機蔬菜種植,面積80畝。他的模式:種有機蔬菜給各小區的固定客戶送菜,每天三個品種,每斤全年固定6元。這幾年倒是做得風生水起,准備明年擴大規模。從財政部門也拿了不少補貼。我認為他的成功在於市場定位好,有不少固定的客戶,也長期給許多單位、工廠食堂供菜。至於是否有機,只能呵呵,種過菜的人都知道。
另一個去年剛做,種養結合,綜合經營,也做農家樂,20畝的地,已投入80多萬元了,並不好做。當時剛要做時我就給他講過區位沒優勢。做休閑農業的重點在於怎麼把城裡人吸引來消費,且車程最好在20至30分鍾之內。許多地方同質化競爭很激烈了。而且在這方面國家的補貼基本沒有。
財政補貼政策可網路,農業部每年都會發布。
總之,農業是燒錢的行業,投資要謹慎。
㈥ 新建130萬頓的焦化廠、已經投入了1.3個億現在資金緊缺、貸款跟融資都行、地點在雲南曲靖
您好,目前針對經營用途的貸款,我行有開展生意貸業務,我提供相關信息給您參考。
借款人需要為企業實際控制人:指能夠實際支配、控制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自然人,一般指持有企業50%以上(含)股份/權益性資本的個人股東;或者持股比例雖低於50%,但為單一最大持股股東;或者不符合前兩個條件,但是有股東會決議及法人代表出具的書面證明,證明其是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其中股東會決議簽字人數占總股東人數不低於2/3,且符合公司章程對重大事項決定權要求的比例。法律法規規定不得經商的公職人員和未成年股東不得向我行申請小微企業貸款。
借款人/借款企業實際控制人須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年齡加授信/單筆貸款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60歲,最高不得超過70歲。
3.具備按時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無違法行為,當前未涉及任何刑事案件或對其不利的民事案件。
4.借款人/借款企業實際控制人應有貸款用途所對應行業3年以上(含)持續成功經營經驗,符合以下任一情況的,可放寬至2年:
1)以足額房產抵押的小微企業抵押貸款。
2)追加專業擔保公司連帶保證、自然人連帶保證或自然人聯保的非足額小微企業抵押貸款。
3)擔保方式為專業擔保公司連帶保證、自然人連帶保證或自然人聯保的小微企業配套貸款。
5.借款人/借款企業實際控制人信用記錄應在三級以上(含),無徵信記錄視同信用記錄二級。
6.個人經營貸款中,借款人須為借款人經營實體前三大股東之一且持股10%以上(含),或借款人為企業實際控制人。對從事合法生產經營,但按照當前政策規定無需辦理營業執照的自然人,如農戶、漁民等合法經營且能夠提供合法經營證明材料的自然人也可辦理個人經營貸款。
7. 小微企業對公貸款中,借款企業實際控制人須為貸款提供全程全額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
借款人經營實體/借款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
1.借款人經營實體/借款企業有穩定的贏利模式和穩定的現金流。
2.借款人經營實體/借款企業無不良經營行為或從業記錄。
3.借款人經營實體/借款企業所在地須與貸款經辦機構處於相同城市行政管轄區,且處於貸款經辦機構有效管理半徑內。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不受此限:
1)以足額房產抵押的小微企業貸款,借款人經營實體/借款企業所在地須位於經辦機構相同城市行政管轄區或位於經辦機構2小時汽車車程范圍以內。
2)小微企業供銷流量貸款借款人經營實體/借款企業所在地須位於經辦機構同一省份或位於經辦機構2小時汽車車程范圍以內。
4.小微企業對公貸款借款企業還須符合以下條件:
1)須具備合法的主體資格,持有有效的營業執照,已辦理貸款卡並已經過年審。
2)借款企業信譽良好,貸款申請時貸款卡顯示企業當前無不良貸款,無違法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工商、稅務、物價行政處罰等)。因銀行數據報送錯誤,數據更新延遲等非企業主觀原因造成的逾期或欠息,如能提供書面證明的,可不計入不良貸款記錄。
若您仍有疑問和意見,歡迎登錄在線客服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進行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感謝您對招商銀行的關注與支持!
㈦ 海爾集團的成長路程
一、海爾集團的發展過程
海爾集團公司的前身青島冰箱廠是於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廠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當時人們的質量意識還相當淡漠。1985年4月,冰箱廠當眾砸毀了有嚴重質量問題的76台冰箱,極大地提高了工人們的質量意識,這樣做的結果是1988年榮獲國家質量獎,1990年獲電冰箱行業唯一的國家質量管理獎。到1991年,連續五年被全國消費者評為"最受歡迎的輕工產品電冰箱類"第一名,這時的冰箱廠,無論是品牌的知名度還是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島電冰箱廠為核心企業,以空調器廠、冷櫃廠為緊密層企業,經過改制,組建了海爾集團公司。海爾集團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兼並控股及國際化,使集團公司迅速成長為96年在全國500強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92年到96年五年間,海爾集團銷售收入從8億元飆升至61.6億元,97年1-8月份銷售收入達66億元。目前海爾集團產品包括電冰箱、冷櫃、空調器等13個門類5000餘個規模品種,並批量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海爾商標在96年的無形資產價值達到77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家電第一名牌。
二、資本運營的兩種方式
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史蒂格勒曾說過:縱觀世界上著名的大企業、大公司、沒有一家不同在某個時候以某種方式通過資本運顴發展起來的,也沒有哪一家是單純依靠企業自身利潤的積累發展起來的。海爾集團發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於有效的資本運營模式,抓住有利時機,實現了低成本的資本擴張,其中最顯著的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股權融資,發行海爾冰箱股票,募集社會資金;二是以無形資產兼並有形資產,進行兼並重組,實現高效率的規模擴張。
1993年國家發展資本市場,海爾集團抓住這個機遇,積極籌備冰箱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爾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資金3.69億元,96年通過配股又募集資金1.43億元,這些資金先後用於擴大冰箱產量及相關項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運用。股票的上市也使企業面臨了新的壓力,由過去僅面對用戶、員工,轉變為要面對股東、員工、用戶。股東要求企業每年給他較高的利潤回報,員工要求工作環境不斷改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這樣一來,企業上市後面臨的壓力比上市前大的多,為使壓力轉化為動力,必須形成一個股民、員工、用戶互動的價值鏈,從而保證資產質量的不斷提高。上市三年多,海爾通過改制,使企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冰箱產量是由上市時93年的30多萬台,猛增到96年的151萬台,增長了5倍,企業利潤總額也由93年的8187萬元,增長到96年的20065萬元,增長了2. 5倍,員工的工作環境、工資收入也得到了極大改善和提高,公司股本由93年上市的1.7億元擴張為96年末的3.26億,而公司每股收益卻由上市時的0.41元,增長為96年的0.55元,公司在三年的時間里,股本翻一番,而每股收益不但沒有稀釋,反而有提高,也就是說企業在不斷擴容的同時,資本利潤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從根本上保證了股民的權益。通過股票上市從而轉變企業的機制,形成股民、員工、用戶互動的價值鏈,這是我們在資本市場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成功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外,公司在企業兼並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在這方面,海爾提出了"吃休克魚"的思路。所謂休克魚是指硬體條件很好,管理卻滯後的企業,由於經營不善落到了市場的後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場就能重新站起來。在國內現行體制下,活魚不讓吃,吃死魚會鬧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魚,而海爾擅長的就是管理,還有手中的王牌價值77.36億元的海爾品牌,這樣就找到了海爾與"休克魚"的結合點。在資本運營的實踐中海爾集團堅持"吃休克魚"的策略,十三年來共兼並了虧損總額5. 5億元的十四家企業,盤活了14.2億元資產。
從青島電冰箱總廠發展到現在,隨著企業制度的完善,管理的深化,海爾集團在企業兼並及盤活資產方面,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1988-1990年)主要是投入資金,全盤改造。青島電冰箱總廠通過與德國利勃海爾合資,引進了先進技術,生產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時,狠抓產品質量,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到1985年6月,生產出我國第一台四星級是冰箱,1988年榮獲中國冰箱史上第一枚金牌。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電冰箱總廠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都有所提高。在這各背景下,開始考慮由原來的單一產品經營向多種產品經營轉變。1988年電冰箱總廠兼並了當時的青島電鍍廠,改造為微波電器廠,通過賂微波電器廠注入資金引進生產設備,經營管理和企業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二階段(1991-1994年)主要是投入資金,輸入管理,擴大規模,提高水平。
在這期間,青島電冰箱總廠無論是在器牌的知名度還是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經多年探索後首創的OEC管理獲得了三位副總理的肯定,被國家經貿委向全國推廣,各地企業紛紛競相學習,一時傳為佳話。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其規模還相當小,年產電冰箱共有30萬台,而要在中國家電市場獲得發展並逐步走上國際市場,必須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為了壯大實力,實現強強聯合,電冰箱總廠1991年兼並了原青島空調器廠和青島冷櫃廠,通過投入資金,狠抓企業管理和海爾文化,依託海爾的品牌和服務網路,經濟效益得到了可喜的提高,92年到96年,冷櫃、空調的產量分別提高了4倍14倍。
第二階段兼並方式與第一階段相比,除了投入資金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將海爾的企業文化與OEC管理體系移植到被兼並企業中,創造出一個具有活力的新機制,使企業迅速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1995年至今),此階段的兼並方式主要是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以海爾名牌及OEC管理體系移值到被兼並企業中,轉換機制,實現精神變物質。
這一階段的典型案例是海爾集團兼並原青島紅星電器公司。該公司原來在青島是與青島電冰箱廠齊名的企業,其生產的琴島夏普洗衣機是國內三大名牌洗衣機之一,但由於該企業管理不善,企業缺乏凝聚力,致使企業效益連年滑坡,至1995年企業狀況相當糟糕:總資產為4億元,而總負債達5億多,資不抵債1.33億,負債率高達140%多。當青島市政府決定將紅星電器公司整體劃歸海爾集團的消息一公布,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這么大的包袱背得動嗎?"而海爾集團接管紅星電器公司後,將它改組為海爾洗衣機總公司,在輸入成套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以對人的管理為重中之重,把海爾的"名牌戰略"、"用戶永遠是對的"、"真誠到永遠"、"向服務要市場"、"賣信譽不是賣產品"、"高標准、業績化、零缺陷"、"創造市場"、"人人是人才"一系列企業經營理念貫注於員工身心,由此來統一企業的思想,鍛造員工的意志,重鑄企業的靈魂,這些理念象一隻無形的手將原來的幾乎潰不成軍的職工隊伍凝聚起來,並提升到一種有序、自律、迅捷的作業狀態,使其勃發出強大的生命張力,使企業獲得了超常發展:三個月扭虧,第五個月贏利150萬元,第二年一次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榮獲中國洗衣機"十佳品牌"、消費者購物首選品牌、開箱合格率等8項第一;市場佔有率到1996年底,在全國百家大商場的份額已上升到22%,1997年上半年又上升到28. 31%,比第二名高出5個百分點。國際市場佔有率更是遙遙領先於國內其他名牌,全自動洗衣機出口日本數量已佔到全國出口總量的95%,占日本進口總量的61%……在此基礎上,97年5月兼並後的洗衣機公司以品牌作為投資控股兼並了廣東順德洗衣機廠,組建了順德海爾電器公司,並在兩個月之內恢復生產,創造出了讓"可怕"的順德人都連稱可怕的海爾速度;97年9月又與杭州西湖公司合作,利用海爾無形資產的價值,沒有投入一分錢,控股組建了杭州海爾電器公司,研製開發出海爾牌系列彩電。
由此可以看出,在現代化生產運營中,無形資產管理及企業的培養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通過企業兼並、重組使海爾的產品種類迅速提高,整體競爭力大大增強。海爾集團資本運營的模式就是"吃休克魚",兼並一個企業時主要考慮兼並之後能否帶來效益,而不以該企業的財務報表為依據,為了休克魚的復甦,有時需要付出資金,但如果可以很快在一個領域里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這樣就值得做。兼並紅星電器公司時,它虧損了近2億元,但比起重新建廠還是很劃算,而且紅星的設備、銷售網路還比較完善,這樣只要把經營管理抓好,整個企業很快就能上去。當時,海爾派去的第一個部門,不是財務,不是科研,而是海爾企業文化中心。他們深入紅星員工,耐心講述"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海爾精神,講述OEC管理的深刻內涵,這就是海爾企業文化,其精髓就是"先造人才,再造名牌","造物先造人",正是用這種獨特的企業文化無形資產來盤活有形資產,海爾由此創造了中國大企業集團資本運營里程上的新思路,新模式。
三、海爾的成功之處
海爾集團在十年多的時間里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資本市場及企業兼並重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歸納起來,不外乎兩點:
1、進入資本市場的目的。海爾公司是1993年通過冰箱股票上市才進入到資本市場的,進入資本市場後,我們深深感到進入這一領域,其目的不應簡單地為了籌集資金,而應通過改制使企業的資本利潤率不斷提高,從而保證公司整個資產的保值、增值、使股民的利益從根本上得到保證。
2、在企業兼並重組方面,我們成功之處在於有成功的企業文化和成熟的可擴大推廣的海爾管理模式。海爾通過向被兼並企業注入海爾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從根本上改變員工的思想,把海爾企業精神"敬業報國,追求卓越"以及"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工作作風灌輸到每個員工心裡,使整個企業的精神風貌有一個質的飛躍,使企業形成一種凝聚力。也就是說,海爾進行企業兼並重組,並不是把幾個企業簡單相加,而是通過向被兼並方輸入海爾文化,轉變觀念,轉換機制,實現精神變物質,從而提高"聯合艦隊"的整體戰鬥力。
近年來有的國有企業不太景氣,不能說不與企業沒有良好的管理模式以及企業文化有關,使企業沒有凝聚力,從經營機制上看,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還沒有真正得到轉換,有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只是著眼於籌資,而不是保證企業資本利潤率的逐步提高。我們認為,國企改革在逐漸理順產權關系的同時,逐步轉換經營機制,使企業資產不斷增值,這才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出路所在。
回答者:天空之城四 - 助理 二級 11-5 12:41
海爾集團公司的前身青島冰箱廠是於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廠是一個虧損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當時人們的質量意識還相當淡漠。1985年4月,冰箱廠當眾砸毀了有嚴重質量問題的76台冰箱,極大地提高了工人們的質量意識,這樣做的結果是1988年榮獲國家質量獎,1990年獲電冰箱行業唯一的國家質量管理獎。到1991年,連續五年被全國消費者評為"最受歡迎的輕工產品電冰箱類"第一名,這時的冰箱廠,無論是品牌的知名度還是在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島電冰箱廠為核心企業,以空調器廠、冷櫃廠為緊密層企業,經過改制,組建了海爾集團公司。海爾集團通過技術開發、精細化管理、資本運營、兼並控股及國際化,使集團公司迅速成長為96年在全國500強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92年到96年五年間,海爾集團銷售收入從8億元飆升至61.6億元,97年1-8月份銷售收入達66億元。目前海爾集團產品包括電冰箱、冷櫃、空調器等13個門類5000餘個規模品種,並批量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海爾商標在96年的無形資產價值達到77億,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家電第一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