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觀瀾萬國數據到瓦窯排坐幾路車
公交線路:312路 → m408路,全程約14.6公里
1、從萬國數據步行約10米,到達萬國數據站
2、乘坐312路,經過12站, 到達龍華中心醫院①站
3、步行約10米,到達觀瀾人民醫院①站
4、乘坐m408路,經過13站, 到達瓦窯排站
5、步行約90米,到達瓦窯排
祝您一切順利!!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表示認可,請點一下「採納為最佳答案」,表示對我的鼓勵,謝謝!!!
② 為何觀瀾取名為觀瀾
觀瀾,風光如畫,人傑地靈。相傳在200多年前,一位名震嶺南的風水先生經過羊台山下,看見一條清澈的河流經過此處時波瀾壯闊,便大叫「好風水、好風水」,於是人們就把這方寶地稱為「觀瀾 觀瀾街道
」;另一說為,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很有名氣的地理先生鄧坤,雲游到此建了一座觀音廟,取名觀瀾,後在此集市成圩,圩亦取名觀瀾。「觀瀾」作為地名,史實記載最早見於清嘉慶24年(1819年)《新安縣志》,觀瀾屬官富司管屬。1931年觀瀾劃歸寶安縣第六區管轄,建國後分別改為人民公社、區公所,1986年8月初撤區設立觀瀾鎮。2004年6月15日,廣東省正式批准撤銷觀瀾鎮建制,設立觀瀾街道辦事處,由深圳市寶安區管轄,並於2004年7月1日正式掛牌辦公。
③ GDS萬國數據的理念
公司願景
矢志成為亞太地區數據中心服務的領軍企業
公司使命
提供一流的IT外包服務,助力客戶業務高速成長
專注
專注於IT服務外包,持續提升業務連續管理咨詢能力與災難恢復外包服務能力,為企業提供高可用性的服務
專業
建立中國最專業的IT外包服務管理團隊
建立中國最專業的災難備份中心運營團隊
打造深入了解中國國情的CBCP專家領軍的專業咨詢團隊
吸引並培養對行業有深入理解的專家人才
引入國際IT服務管理的最佳方法和理論,建立滿足客戶高可用性要求的服務體系和規范
建立覆蓋全國的高可用性基礎設施網路,為客戶提供服務水平承諾
協作
在公司內部提倡協作精神,建立一支高服務質量的積極進取的專業團隊
與客戶保持良好的協作關系,提供主動式服務,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目標
跟蹤行業最新發展,與產品廠商保持協作關系,建立學習型組織,不斷提升服務管理水平
成功
成為國內領先的災難恢復服務和業務連續管理服務提供商
成為國內領先的IT外包服務提供商
以高質量的服務水平,降低客戶成本,提升價值,使客戶專注於核心業務,實現雙贏,與客戶共同走向成功
2000年,GDS在深圳觀瀾規劃、設計、開始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商業化災備中心。
2002年,GDS成功為深圳發展銀行提供了災難恢復外包服務,包括業務分析、風險評估、災難恢復系統設計、測試、實施及演練和災難恢復計劃制定等一整套業務連續和災難恢復服務。該項目開創了國內災難恢復外包服務的先例。
2003年5月,GDS首家獲得公安部和人民銀行共同頒發的「銀行數據中心災難備份外包服務資質」證書。
2004年6月,GDS為深圳市政府災難備份及網路交互中心提供災難恢復設計、實施和運營咨詢服務,該項目為國內第一個政府災難恢復咨詢服務案例。
2004年8月,GDS為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實施了遠程異地災難恢復服務,該項目為國內第一個基金管理公司災難恢復外包案例。
2004年9月,GDS作為唯一一家商業機構,受邀與國內八大重點行業協助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起草《重要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指南》。
2004年12月,GDS與國際災難恢復組織DRI Asia結為戰略合作聯盟。
2005年2月,GDS技術、咨詢和運維團隊在美國接受SunGard公司的專業技術培訓,並獲認證。
2005年4月,GDS為首創安泰人壽保險公司提供遠程異地災難恢復外包服務,該項目為國內第一個保險行業災難恢復外包案例。
2005年5月,GDS成功協助舉辦「首屆中國災難恢復行業高層論壇」,配合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宣貫《重要信息系統災難恢復指南》。
2005年5月,GDS被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評為「中國業務連續管理最佳服務商」,這是本屆年會頒發的唯一一個業務聯續性管理獎項。
2005年9月,GDS開始為交通銀行總行實施應急管理咨詢項目。
2005年12月,GDS中標某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連續性BCP咨詢項目,為其提供業務連續管理咨詢服務。
2005年12月,GDS通過英國國際標准協會(BSI)的ISO9001認證,GDS的數據中心也同時通過了BSI的ISO27001認證。
2006年2月,在國家信息化評測中心主辦的「2005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大會」上,GDS萬國數據被評為唯一「最佳災難恢復服務提供商」。
2006年6月,GDS萬國數據中標廣東發展銀行災難備份中心運營外包項目。
2006年7月,國內災難恢復行業第一本專業書籍《信息系統災難恢復的規劃與實施》正式出版。GDS萬國數據的專家參與了此書的編寫。
2006年8月,GDS萬國數據被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推介為石油和化工行業信息化服務單位。
2006年11月,GDS萬國數據中標國家開發銀行數據中心建設及運維和外包服務項目。
2006年11月,GDS萬國數據中標國家稅務總局金稅工程(三期)容災備份系統方案咨詢項目。
2007年2月,在「2006年度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大會」上,GDS萬國數據再度被評為「最佳業務連續與災難恢復服務提供商」;同時,GDS萬國數據和組辦方共同成功舉辦了「首屆大型企業災難恢復模擬演練」,近百名信息化500強企業的代表參與了此次演練。
2007年2月,GDS萬國數據中標華夏銀行大集中工程災難備份咨詢項目。
2007年3月,GDS萬國數據成功獲得國際金融公司(IFC)、軟銀中國和光大控股等著名投資機構的第二輪融資。融資將繼續助力GDS萬國數據領跑於中國災難恢復行業及IT外包服務行業。
2007年4月,GDS萬國數據中標深圳發展銀行新一期災難備份同城和異地服務項目。這是深圳發展銀行對GDS萬國數據從2002年以來提供專業服務的充分肯定。
2007年4月,GDS萬國數據簽署意向協議投資8億在成都開始建設高可用性數據中心,這是亞洲目前為止建設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
2007年6月,GDS萬國數據與西安高新區舉行合作簽約儀式,GDS萬國數據作為西安高新區唯一戰略合作夥伴將在西安高新區建立大型高可用性數據中心。建成的高可用性基礎設施將具備數據處理中心和災難備份中心的功能,為國內電子政務、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境外企業等提供專業的高可用性基礎設施服務。
2007年6月,在「2007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年會」上,GDS萬國數據榮獲 「第三屆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貢獻獎」之「傑出IT外包服務貢獻獎」。
2007年6月,GDS萬國數據BS7799認證成功轉版為ISO27001。
2007年9月,GDS萬國數據為深圳發展銀行實施的災難備份外包項目榮獲2007業務連續性管理十大樣板工程獎。
2008年1月,GDS萬國數據通過了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的審核,成功獲得國家信息安全認證」信息安全服務資質(災難恢復類)一級證書「,這是國內災難恢復行業的第一份信息安全服務資質認證。
④ 如何考察一個IDC商的實力及日後服務
首先,機房的物業產權以及機房建設是不是屬於這個IDC公司的,然後看這個IDC機房運維人員是不是這家公司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這家IDC公司實力可以,有錢且有人員能夠保障機房實力以及後期運維服務保障,像我們華南深圳地區觀瀾數據中心,T3+,物業產權以及自建人員自己的,實力保障和服務保障就比較好,威:x 一8路 把就肆路一吧零散,謝謝
⑤ 這個炮樓的歷史,他的由來。深圳觀瀾鎮牛湖村
觀瀾古墟位於觀瀾街道新瀾社區,起源於清朝早期、興盛於清末民初,距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
觀瀾老街由觀瀾大街、賣布街、新東街、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龍崗頂街、立新巷等十幾條街道、巷道所組成;最長的街道約150多米,最短的街道10米余,最寬處9米,最窄處不足1米。現存碉樓15座、商鋪一百多間、民居數百棟。
街區的建築以清末民國年間的商鋪區、居住區為主體,至今保持著嶺南客家老墟市的繁盛時期的布局和風格。
老街區的商鋪、民居、碉樓的建築形式多樣,早期多為中國傳統建築樣式,晚期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後的中西結合或中西合璧樣式,這些建築本身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對研究嶺南地區的清代中晚期至民國時期建築史具有重要意義。
觀瀾古墟是深圳歷史上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也是「目前深圳地區十餘座古代墟市中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墟市街區」,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會經濟、社會文化、客家民俗風情的實物建築群,堪稱「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在清代中後期,這里曾有「小香港」的美譽。外國商品、國內商品都匯集於此,成為當時寶安、惠陽、粵北地區商貿的集散地。令人驚奇的是,這一街區的建築基本上沒有被翻新、破壞,至今仍保持著繁盛時期的布局和風格。
許多建築,都是在海外發達的華僑回到故鄉後為彰顯榮耀而建,碉樓越建越高。在花紋圖案等裝飾上更是融 合了西方的建築風格,越建越精緻豪華。
在2004年進行的寶安區首次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觀瀾發現114座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古碉樓,這是迄今為止深圳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雕樓群。其中,還有一座8層近30米高的碉樓,在層數和樓高上都創下深圳以往發現之最,十分珍貴。這些碉樓對於研究深圳、寶安從清朝到民國近代史意義重大,同時對於研究粵東南近代建築史提供了最好的實物標本。世界銀行建築專家兩次專程到觀瀾對碉樓進行了現場考察,並給予高度評價。
在這114座碉樓中,年代最早的建於清代嘉慶到道光年間,距今約有200多年,年代最晚的建於上世紀30年代左右。從年代由遠及近縱觀這114座碉樓可以發現,碉樓的建築風格、結構造型逐漸由純客家風格向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演變,鮮明地反映了近代寶安中西文化交流、建築風格互相融合的歷史
中國的炮樓分布最廣的是四川、西藏、雲南,貴州、廣西和廣東等地,少數民族叫做碉樓,漢族都叫炮樓,是中國文化的典型建築代表之一,和其他地方相比,深圳的能保存下550座古炮樓已經是很不容易。
250多年以前,觀瀾墟在寶安、平湖及東莞聲名遠揚,但是卻經常有土匪來到這里搶劫,當時觀瀾有一戶姓陳的大戶人家,他們修建了成昌樓來抵禦和防範土匪的搶劫,在這之後,有錢人建房,最先建的就是能攻能守的炮樓。不同時期的樓建築風格也各異,早期炮樓一般建在居住房屋的四角,以三四層為主,基本沒有窗只有槍眼,完全是中式風格。到了中期,逐漸轉變為生活居住,或者直接用作商鋪;到了晚期,建炮樓成為當地風俗。
早期的炮樓,裡面的樓板都是木製的,高達30米的成昌樓以前的八層樓都是木板搭建的。現在的樓梯雖然依然是木板做成,但樓板已經換上了混泥土。1943年,日本佔領香港後,大量的香港人逃回觀瀾,那時候真可謂村村有炮樓,大戶人家的院子里少不了建一座炮樓來「鎮村壓寨」,歷經百年,雖然經過戰爭和各種原因的拆遷,觀瀾至今仍然保存著深圳最完整的古炮樓群。
觀瀾的炮樓群是目前深圳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炮樓群,這對於研究深圳、寶安從清代到民國近代史意義重大,同時也為研究粵東南近代建築史提供了最好的實物標本。其實類似這樣的炮樓還有很多散布在民間,福田區石廈村就有一座清末建的炮樓,有統計說全深圳的炮樓有550座(另看到有數據觀瀾目前發現114座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古碉樓),每一座都是深圳傳奇。
深圳的炮樓主要又三種建築式樣,獨立式、組合式、庭院式,一種比一種復雜,其中組合式的炮樓最普遍,就是炮樓和旁邊的民房相連相通的;而炮樓建築特點也大致分成雙坡頂式,天台式機種,而獨立式的炮樓就是孤零零的沒有附屬建築。隨著時間的推移,炮樓的炮孔也在逐漸減少,防禦功能逐漸被弱化,最終成了人們居住地地方。
⑥ 深圳觀瀾萬國數據明天招工嗎
深圳觀瀾萬國數據明天招工的!去實地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