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風險很大,對於不了解的要小心投資。第一,銀行(除被忽悠保險類)、某某寶這些大型知名企業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以及年華4%左右的浮動收益理財,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到賬日一般都是該產品到期日後的1到3個工作日,但也有較長的,比如5個工作日。自己要問清楚,因為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本身的到賬日和到期日,清算日等都不是一天的,購買時要問清楚。 第二,券商,基金這類的高風險,高收益,高投入的理財產品。 這種投資不會有跑路問題,但並不一定盈利。第三,民間借貸。第四,看投資書籍,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第五,好好學習,爭取拿更多的獎學金與其他銀行相比,工行的產品性價比更高以上3條外的其他各種五花八門噱頭的極大概率是騙局或龐氏騙局。
㈡ 深圳邁瑞醫療線上理財項目會不會關網跑路
邁瑞這么大一家上市實體老牌公司,會那麼容易跑路嗎?跑路是不存在的,放心干就完事了,關網是不存在的,我們19年年底就開始參與,到項目售馨都是穩穩下車。自己嘗試一下,覺得合適就大幹一場,只要投資提現能及時到賬就行了。
㈢ 保險 醫療意外理財
沒有說一個產品全管的,從產品特性上就不一樣
醫療分意外醫療(消費型,不返還。保費便宜,一般附加在意外險里)
住院醫療(儲蓄型,交多少錢基本有1.5倍左右的保額可以用,用完就完了,跟存錢賬戶一樣,只是不能隨便取)
大病醫療(儲蓄型,返還加給付,得了條款中規定的病才能賠,要是得了糖尿病還賠不到~保費較貴)
意外險完全都是消費型的,不論買主險還是附加險,全國范圍內2塊錢保1000保額,意外險特殊的地方也就是:
和消費型醫療險摻和到一起賣,每年600-1300元之間
和車船險摻和到一起賣,每年50-150元
和消費型大病險摻和到一起賣,每年300-1500元之間
(以上都是用10萬保額計算的)
理財型分的更多,有長期儲蓄型,翹辮子才給的
有長期儲蓄型,不翹辮子定期返你一點點錢,翹辮子了賠錢的
有中長期儲蓄型,存取靈活的投資連接保險
有中長期儲蓄型,存取靈活的投資連接分紅保險
有中長期儲蓄型,存取靈活但運作不透明的萬能險~~
施主,這些東西,很復雜的,別想著買一個全合適~~~~~
別被肚子里沒貨的代理人忽悠了,除了萬能他還會點兒嘛 - -,萬能膠么。。。
找個理財顧問咨詢一下吧,真正的理財顧問會先給你做財務分析再跟你討論什麼財務策略適合你的。
㈣ 香港和諧醫療投資理財靠譜嗎,3%的日利率
3%的日利率,先不算復利,那麼一個月按30天來算,就是90%的收益,基本上33天回本了。別去想著這樣的好事了,你想要收益,這個無可厚非,但是能不能承擔這個風險呢?你想著收益,別人想著你本金。
㈤ 既能投資理財又能保醫療的有哪些
組合險,如果是小孩,可以投理財主險,附加醫療,意外,大病險,可以選擇附加,大人的最好是有限選擇健康加意外的險種,然後還要考慮養老的,最好分開,各買各的,分開保障和理財,以免有的混合險到時候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㈥ 醫療保險理財產品的重要性
1、銀行理財產品不具備保障功能,保險理財則有死亡保險的保障功能。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理財主要是投連險、萬能險和分紅險。這三種產品一般將投保者所繳納的保費分到兩個賬戶中,保單責任准備金賬戶和投資賬戶。前者主要負責實現保單的保障功能,後者實現投資功能。
2、資金收益情況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採取的主要是單利,而且一般期限固定,收益相對穩定。保險理財產品大都採取復利計算,收益也不固定,如分紅險,除了保底收益,在每期末,保險公司還會根據盈利情況分紅。
3、支取的靈活程度不同。銀行理財產品都有固定的期限,如果儲戶因急用需要靈活支取,會有利息損失,但損失一般不大,支取較為靈活。保險理財產品無論是可否靈活支取,都給客戶造成有較大的損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醫療+養老+理財 哪種好
一般來說理財等於養老不等於醫療。
各有好處,醫療保障風險,養老理財保障未來生活品質。
㈧ 聖輝堂醫療健康產業是傳銷嗎,還是投資理財類詐騙公司
是家很坑爹的公司,騙了員工入職,結果第一天就說領導要跳槽,項目不做了,第二天就讓人回家去,領導態度還很強勢。可以想像他們的誠信程度了,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