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銀行理財術語

銀行理財術語

發布時間:2021-04-20 19:11:45

1. 什麼叫銀行理財基金信託,p2p理財

銀行理財一來般是很行用於短期源資金回籠等推出的理財產品,期限一般在一內以內,年化收益一般5%到7%,起點一般5萬。
基金,按類型可以投資於貨幣,年化收益4%左右,投資於債券,年化收益5%左右,或者投資於股票,收益不確定,可以高,也可能虧本。起點低,幾百塊就可以。像最近比較活的余額寶就是貨幣基金,幾塊錢都可以買 。

信託一般投資於房地產或者與房地產有關的項目,一般所化收益8%,100萬起投。
P2P是最近比較火的理財方式,學術語是個人對個人的債權轉讓協議,簡單點講就是通過平台把錢借出去收利息。這個年化收益一般8%到15%,期限幾個月到二年不等,一般5萬起投,有的網貸可能幾百就可以。

2. 銀行的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率」是什麼意思

年化收益復率:指將當前收益制率換算成年化收益率的一種理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當日凈值-一年前的凈值)/一年前的凈值。
若是招行理財產品,不同的產品,計算方式不同,
預期收益型:到期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

3. 理財是什麼意思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內金增值,在一定容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合夥,就是兩人或者兩人以上的群體,發揮各自優勢,一同去做一些可以給其帶來經濟利益的事情。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合夥, 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為經營共同事業,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分險的營利性組織.其包括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簡單來說,投資只是出錢,不參與公司的管理,從中獲利,而合夥是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分享利益。

4. 理財的專業術語有哪些求科普

你必須懂的理財專業術語:
1、預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是指期望的收益率,就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的初期,對產品的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並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另外,理財師表示,此預期收益率,也不能說明投資風險有多高,需要投資者進行多方面的考察,比如產品的投資標的,一般涉及到股票、期貨外匯等方面,投資風險高,預期收益率不宜達到。
2、年收益率
年收益率,是指進行一筆投資,1 年的實際收益率,而年化收益率與年收益率不同,它是變動的,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 ( 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
)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理財師解釋,比如說某款 90 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 5%,10 萬元投資,到期的實際收益為 10
萬*5%*90365=1232.87 元,絕對不是 5000 元。
3、潛在收益率
經常銀行推銷產品時稱:"1
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賬戶到期潛在收益最高年化近50%"。潛在收益率是指有可能達到的最高收益率。這種術語在金融衍生品中比較常見,比如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這類產品風險高、收益高,潛在收益率也有可能很高。
4、募集期
募集期,是指投資者可以購買產品的時間階段。銀行理財產品的募集期長短不一。同時,理財師表示,產品的募集期內,投資者的資金是不計息的。因此,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時,要避免募集期帶來的收益折損,募集期越少越好。
5、到期日
到期日不等於到賬日,投資者要弄清楚,到期日,只是說產品的投資截止日,但產品到期後的資金到賬日大概還需 2 ? 7 個工作日。
6、清算期
清算期,就是銀行理財專業術語說的『 T+N 』,T
指的是產品到期日,N指天數,即產品到期後,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並不能當天到賬,而是進入一個產品清算期。但是理財師表示,在清算期內,這部分資金是 " 零收益
",而且 N越大,投資者的損失就越大。

5. 銀行理財產品金融術語有哪些

1、預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顧名思義,跟實際結果無關。只是單純的一個預估、期望的收益率。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就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的初期,對產品的最終收益率的一個估值,並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此預期收益率,也不能說明投資風險有多高,需要投資者進行多方面的考察,比如產品的投資標的,一般涉及到股票、期貨、外匯等方面,投資風險高,預期收益率不宜達到。
2、年化收益率
年收益率,是指我們進行一筆投資,這筆投資進行一年到期後這1年的實際收益率,而年化收益率與年收益率不同,它是變動的,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舉個例子,比如說某款90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5%,10萬元投資,到期的實際收益為10萬*5%*90/365=1232.87元,絕對不是5000元。
3、潛在收益率
什麼是潛在收益率,我們經常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理財經理推銷產品都喜歡說:「1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賬戶到期潛在收益最高年化近50%」。潛在收益率是指有可能達到的最高收益率。這種術語在金融衍生品中比較常見,比如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所謂結構性理財產品,很多時候都是投資於股票、黃金、外匯等高風險產品的。這類結構型產品風險高、收益高,當然潛在收益率也有可能很高。所以,如果客戶經理是用潛在收益率較高的產品提醒你,那麼你就要考慮一下這款產品的風險,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4、募集期
募集期,就是產品實際銷售期,也指投資者可以購買產品的時間階段。銀行理財產品現在發行越來越多樣化的募集期長短不一,最短的有按天計算的,如平安銀行的日添利系列。最長的有幾年的。如果你提前購買了這款產品,產品的募集期內,投資者的資金是不計息的。因此,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時,如果你想得到最大的收益。要避免募集期帶來的收益折損,募集期越少越好。或者,如果你要購買這款產品,可以在募集期的最後一天入手。這樣就將無息的日期縮短到最短
5、到期日
到期日不等於到賬日,你的錢還在銀行賬號,收益也還未分配給你。這點需要投資者弄清楚,到期日,只是說產品的投資截止日,但產品到期後的資金到賬日大概還需2—7個工作日。
6、清算期
清算期,就是銀行理財專業術語說的『T+N』 ,T指的是產品到期日,N指天數,即產品到期後,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並不能當天到賬,而是進入一個產品清算期。在清算期內,這部分資金是「零收益」,而且N越大,投資者的損失就越大。目前理財產品的清算期最短的是貨幣基金類產品了,大部分都實現了T+0或T+1贖回機制。
此外,封閉型。表示該銀行理財產品不能贖回,只能等產品到期後贖回。開放型表示該理財產品會有固定可贖回日期。在這種日期內客戶可以提交贖回申請。

6. 理財產品名詞解釋。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一般根據本金與收益是否保證,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7. 銀行理財產品中的一個英文術語,求高手翻譯: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ct is up and out

期權:一種觸碰失效期權(knockout option),在標的資產市價升至約定水平時即失效的期權。參見Option(期權), Barrier Option(界限期權)。
A knockout option that is cancelled when the price of the underlying instrument or commodity rises above a pre-determined level.

8. 什麼是理財

理財 ,是在對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的基礎上,根據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結合預定目標運用諸如儲蓄、保險、證券、外匯、收藏、住房投資等多種手段管理資產和負債,合理安排資金,從而在風險可以接受范圍內實現資產增值的最大化的過程。

個人理財是指如何制訂合理利用財務資源、實現個人人生目標的程序。理財是為了實現個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而制定、安排、實施和管理的一個各方面總體協調的財務計劃的過程。

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8)銀行理財術語擴展閱讀:

一、概念解釋

理財(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二、理財途徑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9. 民生銀行買理財技術術語下一開放曰是什麼意思

民生銀行買理財技術術語下一開放曰的意思是,說這個理財產品的下一個的正常購買和贖回的時間,一般是工作日。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術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
商業住房貸款保險費率表 瀏覽:383
秋石投資背景 瀏覽:971
融資年利率和融資年費率 瀏覽:837
中國國旅是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27
山推股票診斷 瀏覽:80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 瀏覽:399
外匯怎樣贏 瀏覽: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