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漫畫--------壓歲錢怎麼花
過年發壓歲錢是我們歷來的傳統,一聲清脆的童音「恭喜發財」後,大人們便掏出了早已准備好的紅包。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節節攀升,本報隨機在一個20多名孩子的班裡做調查,發現壓歲錢的平均數額超過2千元,個別孩子甚至拿到近萬元壓歲錢。
不少家長也表示,那麼多錢不可能全部交給十來歲的孩子打理,有的家長毫不客氣地收繳了孩子所有的壓歲錢,有的則把壓歲錢暫時放入家庭小金庫,承諾等孩子長大以後歸還……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大家對壓歲錢各式各樣的處理方法。
訂「親子協議」借壓歲錢
常靚(閘北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5200元支出計劃:我要把錢分為四部分:捐給希望工程;買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一部分存銀行;再留一部分零用。常靚的家長(王珏):我女兒去年拿到4200元壓歲錢,她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數一數錢,我怕她心思老是在這個上面,影響學習,今年就打算跟她訂一個「親子協議」:常靚的壓歲錢暫時借給媽媽,平時所需的零用錢媽媽照常支付。媽媽將常靚的壓歲錢用於家庭小金庫的投資,比如買股票、基金、保險等等。
為了保證這份「親子協議」的有效性,媽媽還將簽上一張家庭支票給常靚。這樣靚靚既可以一覽無余自己的財富,而且也不用因經常去數這筆錢而浪費時間了。靚靚本人也非常同意這種做法,而且讓她感到興奮的是這是自己第一次收到支票。
建立帳目合理支出
朱亦菁(教育學院附小):今年壓歲錢預期:3000元支出計劃:我覺得可以把壓歲錢積累起來,然後在必要的時候用。比如捐款、買書、買文具、送禮品……朱亦菁的家長(吳少清):菁菁每年至少可以收到3000元壓歲錢,我想壓歲錢顧名思義是給孩子的,所以完全由她自由支配。但是,壓歲錢來得太容易,為了防止孩子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沒有顧忌,我總是要求女兒對自己的每項支出記帳,空下來我也會去翻一翻,並且跟女兒分析哪些支出是不合理的。
讓女兒記帳,同時也讓她習慣預算與結算。在新學期到來前,我會幫助女兒開列生活學慣用品的物品清單,對這些物品的價格作出估計並與自己的「壓歲錢」相比較,如果出現超支情況,那麼女兒就要自主決定裁減支出了。媽媽覺得從小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相信女兒不僅會在理財水平上有所提高,整體的學習能力也會有所進步。
家長做好理財榜樣
尹沁婕(子長學校)今年壓歲錢預期:1000元支出計劃: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病了,可以為他們付醫葯費,買補品。尹沁婕的家長(周萍):壓歲錢一方面有傳統節日里避邪的意義,另一方面作為切實的一筆財富,在經濟上也有很多用途。我覺得作為一個家長,有必要做好孩子理財上的榜樣。
每年孩子獲得的壓歲錢基本上都是自己保管,但是我在消費的時候總是會不經意地提示孩子,為什麼要花這筆錢,慢慢培養孩子在財務上的獨立決策能力。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發現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培養,女兒儼然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管家,學習更努力了,家庭責任感也增強了。遇上節日還會把自己省下的錢給外婆買禮物。所以周媽媽建議其實很多家長都可以拿壓歲錢為契機,鍛煉孩子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心。
二年級孩子也學理財
趙陽(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600元支出計劃:我准備用錢買一本英語書和一本英語練習冊,其它的錢我就放在錢盒裡。趙陽的家長(金飛涓):我的孩子每年可支配的壓歲錢大概有五六百元。以前孩子對壓歲錢沒有什麼概念,經常隨手一放就忘記了。我覺得西方國家有一點值得借鑒,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理財意識,甚至通過為父母打工來豐富自己的小金庫。
我並不是要中國的孩子也去盲目仿效,但我們可以通過壓歲錢這個形式讓孩子有基本的物價常識。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責任心,花錢不大手大腳,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在日常中零打碎敲地花掉了,我要求孩子不僅要會節約,同時也要慢慢學會理財,使財富增值,這樣壓歲錢才更顯得有意義。
窮了家長富了孩子
章程(聚奎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5000元支出計劃:我不會一次用完,這樣以後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可以買了。章程的家長(章萬晶):每年長輩都給孩子發壓歲錢,東家出西家進,轉了一圈發現其實只是各家的錢轉了一圈,不過孩子們的兜里鼓了起來。
我個人覺得壓歲錢的風氣並不值得特別鼓吹,因為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與其直接給孩子發錢,不如送一些有意義的「壓歲書」、「壓歲片」。
每年我會收繳孩子為數頗多的壓歲錢,但會象徵性地給她一些,因為我覺得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還不適合打理大量財富。而這筆壓歲錢其實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樣用於節日消費,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海洋館游覽等等。
❷ 孩子應不應該做家務活,暑期如何讓孩子正確做家務
讓孩子做「有酬家務」的家長不在少數。對這一做法,很多人都表達了不同的看法。在銀行上班的李先生認為,孩子做家務得報酬,是家庭對於社會勞務交易的一種模擬,體現出家長對孩子勞動的肯定和贊揚,有利於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價值觀,幫助其樹立「勞動換取收入」、「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經濟意識。而孩子的這些錢是因為自己勞動「賺」來的,就會自覺地不亂花。他認為,這種做法能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值得提倡。他說,如今不少年輕人不知道精打細算,花起錢來大手大腳,理財教育要從孩子抓起,循序漸進。也有不少人對這種「有酬家務」表示反對。在機關單位工作的周萍認為,「有酬家務」並不能幫助孩子樹立經濟意識,反而會造成孩子斤斤計較、惟利是圖等惡果,等於是在腐蝕孩子的心靈。她說,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做家務的義務,對於孩子來說,偶爾有一點物質上的獎勵未嘗不可。但是,如果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勞動的驅動,恐怕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好處。父母急功近利的物質獎勵,並不是教育孩子的好辦法。教育專家指出,少年兒童心智尚不健全,此時對他們正確觀念形成的引導和培養,比物質刺激更重要。家長和學校應該讓孩子們知道人生中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要使他們盡量少受攀比和享受之風的侵擾,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加強精神方面的鼓勵,以立足長遠而又較為務實的態度去教育孩子,應該會收到好的效果和回報。
❸ 給小學生三千塊錢打算怎麼花
壓歲錢怎麼花
------------------------------------------
過年發壓歲錢是我們歷來的傳統,一聲清脆的童音「恭喜發財」後,大人們便掏出了早已准備好的紅包。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節節攀升,本報隨機在一個20多名孩子的班裡做調查,發現壓歲錢的平均數額超過2千元,個別孩子甚至拿到近萬元壓歲錢。
不少家長也表示,那麼多錢不可能全部交給十來歲的孩子打理,有的家長毫不客氣地收繳了孩子所有的壓歲錢,有的則把壓歲錢暫時放入家庭小金庫,承諾等孩子長大以後歸還……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大家對壓歲錢各式各樣的處理方法。
訂「親子協議」借壓歲錢
常靚(閘北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元支出計劃:我要把錢分為四部分:捐給希望工程;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一部分存銀行;再留一部分零用。常靚的家長(王珏):我女兒去年拿到元壓歲錢,她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數一數錢,我怕她心思老是在這個上面,影響學習,今年就打算跟她訂一個「親子協議」:常靚的壓歲錢暫時借給媽媽,平時所需的零用錢媽媽照常支付。媽媽將常靚的壓歲錢用於家庭小金庫的投資,比如股票、基金、保險等等。
為了保證這份「親子協議」的有效性,媽媽還將簽上一張家庭支票給常靚。這樣靚靚既可以一覽無余自己的財富,而且也不用因經常去數這筆錢而浪費時間了。靚靚本人也非常同意這種做法,而且讓她感到興奮的是這是自己第一次收到支票。
建立帳目合理支出
朱亦菁(教育學院附小):今年壓歲錢預期:元支出計劃:我覺得可以把壓歲錢積累起來,然後在必要的時候用。比如捐款、書、文具、送禮品……朱亦菁的家長(吳少清):菁菁每年至少可以收到元壓歲錢,我想壓歲錢顧名思義是給孩子的,所以完全由她支配。但是,壓歲錢來得太容易,為了防止孩子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沒有顧忌,我總是要求女兒對自己的每項支出記帳,空下來我也會去翻一翻,並且跟女兒哪些支出是不合理的。
讓女兒記帳,同時也讓她習慣預算與結算。在新學期到來前,我會幫助女兒開列生活學慣用品的物品清單,對這些物品的價格作出估計並與自己的「壓歲錢」相比較,如果出現超支情況,那麼女兒就要自主決定裁減支出了。媽媽覺得從小鍛煉孩子思考判斷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相信女兒不僅會在理財水平上有所提高,整體的學習能力也會有所進步。
家長做好理財榜樣
尹沁婕(子長學校)今年壓歲錢預期:元支出計劃: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病了,可以為他們付醫葯費,補品。尹沁婕的家長(周萍):壓歲錢一方面有傳統節日里避邪的意義,另一方面作為切實的一筆財富,在經濟上也有很多用途。我覺得作為一個家長,有必要做好孩子理財上的榜樣。
每年孩子獲得的壓歲錢基本上都是自己保管,但是我在消費的時候總是會不經意地提示孩子,為什麼要花這筆錢,慢慢培養孩子在財務上的決策能力。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發現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培養,女兒儼然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管家,學習更努力了,家庭責任感也增強了。遇上節日還會把自己省下的錢給外婆禮物。所以周媽媽建議其實很多家長都可以拿壓歲錢為契機,鍛煉孩子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心。
二年級孩子也學理財
趙陽(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元支出計劃:我准備用錢一本英語書和一本英語練習冊,其它的錢我就放在錢盒裡。趙陽的家長(金飛涓):我的孩子每年可支配的壓歲錢大概有五六百元。以前孩子對壓歲錢沒有什麼概念,經常隨手一放就忘記了。我覺得西方國家有一點值得借鑒,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理財意識,甚至通過為父母打工來豐富自己的小金庫。
我並不是要中國的孩子也去盲目仿效,但我們可以通過壓歲錢這個形式讓孩子有基本的物價常識。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責任心,花錢不大手大腳,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在日常中零打碎敲地花掉了,我要求孩子不僅要會節約,同時也要慢慢學會理財,使財富增值,這樣壓歲錢才更顯得有意義。
窮了家長富了孩子
章程(聚奎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元支出計劃:我不會一次用完,這樣以後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可以了。章程的家長(章萬晶):每年長輩都給孩子發壓歲錢,東家出西家進,轉了一圈發現其實只是各家的錢轉了一圈,不過孩子們的兜里鼓了起來。
我個人覺得壓歲錢的風氣並不值得特別鼓吹,因為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與其直接給孩子發錢,不如送一些有意義的「壓歲書」、「壓歲片」。
每年我會收繳孩子為數頗多的壓歲錢,但會象徵性地給她一些,因為我覺得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還不適合打理大量財富。而這筆壓歲錢其實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樣用於節日消費,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海洋館游覽等等。
❹ 寫一封450字的建議書∶建議小學生如何使用壓歲錢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新的一年又要來臨了,首先,我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會收到親戚們給的壓歲錢。有些同學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些壓歲錢,而有的同學卻拿著這些壓歲錢去網吧,亂買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把長輩給的壓歲錢花了個精光。有的同學用這些錢買了一些槍等危險物品,打了一些公共物品,使這些公共物品受到嚴重的危害,有時還會打到自己的身體,從而使自己的家庭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造成這些事的原因正是因為這些孩子不聽大人的話,亂花錢的。
對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 有了壓歲錢要合理利用,比如買一些練習本,文具等。
2 可以把這些錢咱攢起來,買一些有用物品。
3 可以把這些錢捐給希望小學或困難地區。
4 用壓歲錢保護環境,熱愛動物。
5 要聽家長的話。
作壓歲錢 怎麼花
過年發壓歲錢是我們歷來的傳統,一聲清脆的童音「恭喜發財」後,大人們便掏出了早已准備好的紅包。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節節攀升,本報隨機在一個20多名孩子的班裡做調查,發現壓歲錢的平均數額超過2千元,個別孩子甚至拿到近萬元壓歲錢。
不少家長也表示,那麼多錢不可能全部交給十來歲的孩子打理,有的家長毫不客氣地收繳了孩子所有的壓歲錢,有的則把壓歲錢暫時放入家庭小金庫,承諾等孩子長大以後歸還……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大家對壓歲錢各式各樣的處理方法。
訂「親子協議」借壓歲錢
常靚(閘北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5200元支出計劃:我要把錢分為四部分:捐給希望工程;買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一部分存銀行;再留一部分零用。常靚的家長(王珏):我女兒去年拿到4200元壓歲錢,她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數一數錢,我怕她心思老是在這個上面,影響學習,今年就打算跟她訂一個「親子協議」:常靚的壓歲錢暫時借給媽媽,平時所需的零用錢媽媽照常支付。媽媽將常靚的壓歲錢用於家庭小金庫的投資,比如買股票、基金、保險等等。
為了保證這份「親子協議」的有效性,媽媽還將簽上一張家庭支票給常靚。這樣靚靚既可以一覽無余自己的財富,而且也不用因經常去數這筆錢而浪費時間了。靚靚本人也非常同意這種做法,而且讓她感到興奮的是這是自己第一次收到支票。
建立帳目合理支出
朱亦菁(教育學院附小):今年壓歲錢預期:3000元支出計劃:我覺得可以把壓歲錢積累起來,然後在必要的時候用。比如捐款、買書、買文具、送禮品……朱亦菁的家長(吳少清):菁菁每年至少可以收到3000元壓歲錢,我想壓歲錢顧名思義是給孩子的,所以完全由她自由支配。但是,壓歲錢來得太容易,為了防止孩子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沒有顧忌,我總是要求女兒對自己的每項支出記帳,空下來我也會去翻一翻,並且跟女兒分析哪些支出是不合理的。
讓女兒記帳,同時也讓她習慣預算與結算。在新學期到來前,我會幫助女兒開列生活學慣用品的物品清單,對這些物品的價格作出估計並與自己的「壓歲錢」相比較,如果出現超支情況,那麼女兒就要自主決定裁減支出了。媽媽覺得從小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相信女兒不僅會在理財水平上有所提高,整體的學習能力也會有所進步。
家長做好理財榜樣
尹沁婕(子長學校)今年壓歲錢預期:1000元支出計劃: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病了,可以為他們付醫葯費,買補品。尹沁婕的家長(周萍):壓歲錢一方面有傳統節日里避邪的意義,另一方面作為切實的一筆財富,在經濟上也有很多用途。我覺得作為一個家長,有必要做好孩子理財上的榜樣。
每年孩子獲得的壓歲錢基本上都是自己保管,但是我在消費的時候總是會不經意地提示孩子,為什麼要花這筆錢,慢慢培養孩子在財務上的獨立決策能力。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發現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培養,女兒儼然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管家,學習更努力了,家庭責任感也增強了。遇上節日還會把自己省下的錢給外婆買禮物。所以周媽媽建議其實很多家長都可以拿壓歲錢為契機,鍛煉孩子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心。
二年級孩子也學理財
趙陽(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600元支出計劃:我准備用錢買一本英語書和一本英語練習冊,其它的錢我就放在錢盒裡。趙陽的家長(金飛涓):我的孩子每年可支配的壓歲錢大概有五六百元。以前孩子對壓歲錢沒有什麼概念,經常隨手一放就忘記了。我覺得西方國家有一點值得借鑒,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理財意識,甚至通過為父母打工來豐富自己的小金庫。
我並不是要中國的孩子也去盲目仿效,但我們可以通過壓歲錢這個形式讓孩子有基本的物價常識。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責任心,花錢不大手大腳,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在日常中零打碎敲地花掉了,我要求孩子不僅要會節約,同時也要慢慢學會理財,使財富增值,這樣壓歲錢才更顯得有意義。
窮了家長富了孩子
章程(聚奎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5000元支出計劃:我不會一次用完,這樣以後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可以買了。章程的家長(章萬晶):每年長輩都給孩子發壓歲錢,東家出西家進,轉了一圈發現其實只是各家的錢轉了一圈,不過孩子們的兜里鼓了起來。
我個人覺得壓歲錢的風氣並不值得特別鼓吹,因為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與其直接給孩子發錢,不如送一些有意義的「壓歲書」、「壓歲片」。
每年我會收繳孩子為數頗多的壓歲錢,但會象徵性地給她一些,因為我覺得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還不適合打理大量財富。而這筆壓歲錢其實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樣用於節日消費,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海洋館游覽等等。為小學生,要學會合理利用錢.。希望採取我的建議.
❺ 壓歲錢怎麼花作文
伴隨著此起彼落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你打算怎樣度過這個盼望已久的假期呢?
新年的衣服、食物、晚會……還有壓歲錢。過年了,許多小朋友的壓歲錢一定是源源不斷地滾來吧!能建成一個小銀行呢!當你拿到大家給你的壓歲錢時,你腦海中最先浮現出來的應該是怎麼花吧!以前,我先到的就是買東西,不過,今年,我得好好打算。
1、一部分錢用來看望老人做禮物。去敬老院帶上自己的心意向孤寡老人慰問。
2、幫助殘疾人。我們是小康生活,過的無憂無慮。可生活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帆風順的,遇上老人、殘疾人或生活有困難的人,我們要動員大家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也能體現我們的愛心,敬老助殘才能創建和諧的社區氛圍。
3、自己去銀行存起來。每逢節日,都會收到爸爸媽媽給我的驚喜,今年,等爸爸媽媽過生日時,我也要買一點小禮物獻給父母,送上深深的祝福。的確,他們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並且,我不在向父母要錢,要好好孝敬他們。
4、給自己買點禮物。我當讓要快快樂樂的過年,買點禮物擺在家裡做做裝飾,也是不錯的選擇。
怎麼樣,我今年的壓歲錢安排還不錯吧!
❻ 小學生倡議書,題目: 壓歲錢怎麼花
壓歲錢 怎麼花
------------------------------------------
過年發壓歲錢是我們歷來的傳統,一聲清脆的童音「恭喜發財」後,大人們便掏出了早已准備好的紅包。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是節節攀升,本報隨機在一個20多名孩子的班裡做調查,發現壓歲錢的平均數額超過2千元,個別孩子甚至拿到近萬元壓歲錢。
不少家長也表示,那麼多錢不可能全部交給十來歲的孩子打理,有的家長毫不客氣地收繳了孩子所有的壓歲錢,有的則把壓歲錢暫時放入家庭小金庫,承諾等孩子長大以後歸還……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大家對壓歲錢各式各樣的處理方法。
訂「親子協議」借壓歲錢
常靚(閘北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5200元支出計劃:我要把錢分為四部分:捐給希望工程;買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一部分存銀行;再留一部分零用。常靚的家長(王珏):我女兒去年拿到4200元壓歲錢,她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去數一數錢,我怕她心思老是在這個上面,影響學習,今年就打算跟她訂一個「親子協議」:常靚的壓歲錢暫時借給媽媽,平時所需的零用錢媽媽照常支付。媽媽將常靚的壓歲錢用於家庭小金庫的投資,比如買股票、基金、保險等等。
為了保證這份「親子協議」的有效性,媽媽還將簽上一張家庭支票給常靚。這樣靚靚既可以一覽無余自己的財富,而且也不用因經常去數這筆錢而浪費時間了。靚靚本人也非常同意這種做法,而且讓她感到興奮的是這是自己第一次收到支票。
建立帳目合理支出
朱亦菁(教育學院附小):今年壓歲錢預期:3000元支出計劃:我覺得可以把壓歲錢積累起來,然後在必要的時候用。比如捐款、買書、買文具、送禮品……朱亦菁的家長(吳少清):菁菁每年至少可以收到3000元壓歲錢,我想壓歲錢顧名思義是給孩子的,所以完全由她自由支配。但是,壓歲錢來得太容易,為了防止孩子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沒有顧忌,我總是要求女兒對自己的每項支出記帳,空下來我也會去翻一翻,並且跟女兒分析哪些支出是不合理的。
讓女兒記帳,同時也讓她習慣預算與結算。在新學期到來前,我會幫助女兒開列生活學慣用品的物品清單,對這些物品的價格作出估計並與自己的「壓歲錢」相比較,如果出現超支情況,那麼女兒就要自主決定裁減支出了。媽媽覺得從小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非常重要,而且相信女兒不僅會在理財水平上有所提高,整體的學習能力也會有所進步。
家長做好理財榜樣
尹沁婕(子長學校)今年壓歲錢預期:1000元支出計劃: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病了,可以為他們付醫葯費,買補品。尹沁婕的家長(周萍):壓歲錢一方面有傳統節日里避邪的意義,另一方面作為切實的一筆財富,在經濟上也有很多用途。我覺得作為一個家長,有必要做好孩子理財上的榜樣。
每年孩子獲得的壓歲錢基本上都是自己保管,但是我在消費的時候總是會不經意地提示孩子,為什麼要花這筆錢,慢慢培養孩子在財務上的獨立決策能力。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發現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培養,女兒儼然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管家,學習更努力了,家庭責任感也增強了。遇上節日還會把自己省下的錢給外婆買禮物。所以周媽媽建議其實很多家長都可以拿壓歲錢為契機,鍛煉孩子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心。
二年級孩子也學理財
趙陽(實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600元支出計劃:我准備用錢買一本英語書和一本英語練習冊,其它的錢我就放在錢盒裡。趙陽的家長(金飛涓):我的孩子每年可支配的壓歲錢大概有五六百元。以前孩子對壓歲錢沒有什麼概念,經常隨手一放就忘記了。我覺得西方國家有一點值得借鑒,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理財意識,甚至通過為父母打工來豐富自己的小金庫。
我並不是要中國的孩子也去盲目仿效,但我們可以通過壓歲錢這個形式讓孩子有基本的物價常識。
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責任心,花錢不大手大腳,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在日常中零打碎敲地花掉了,我要求孩子不僅要會節約,同時也要慢慢學會理財,使財富增值,這樣壓歲錢才更顯得有意義。
窮了家長富了孩子
章程(聚奎街小學):今年壓歲錢預期:5000元支出計劃:我不會一次用完,這樣以後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可以買了。章程的家長(章萬晶):每年長輩都給孩子發壓歲錢,東家出西家進,轉了一圈發現其實只是各家的錢轉了一圈,不過孩子們的兜里鼓了起來。
我個人覺得壓歲錢的風氣並不值得特別鼓吹,因為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與其直接給孩子發錢,不如送一些有意義的「壓歲書」、「壓歲片」。
每年我會收繳孩子為數頗多的壓歲錢,但會象徵性地給她一些,因為我覺得對於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還不適合打理大量財富。而這筆壓歲錢其實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樣用於節日消費,比如帶孩子去科技館、海洋館游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