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6中信銀行總行審計部社會招聘-貿易融資審計崗招聘要求有哪些
貿易融資審計崗招聘要求: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35歲以下;具有5年以上銀行從業經歷,從事3年以上銀行國際業務(國際結算、貿易融資等)工作者優先;
2.熟悉金融法律法規和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掌握本行的各項規章制度,有一定的政策、專業水平;
3.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和寫作能力,能熟練操作辦公軟體,具備相應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4.品行端正,無違規違紀記錄;身體健康,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較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勤奮踏實、吃苦耐勞、責任心強;
5.適應審計工作特點,可以經常出差;
6.擁有跟單信用證專家(CDCS)或保理從業人員專家資格(FCI)證書者優先。
② 請問 想從事銀行的貿易融資專員,最好需要有什麼經驗 從事過貿易結算是不是有幫助
一般國有銀行審單科主任負責出口貿易融資業務,進口科負責進口相關的融資業務,保理保函負責另外一塊。一般都是國際業務部,同時也叫結算業務處,也負責國內信用證及國內保理業務辦理。但各行分工有區別,如果能在審單部門積累點實物性的操作經驗,是有幫助的。
③ 誰能介紹一下,金融行業那些崗位最有「錢途」,收入最高是多少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之前在網路上流傳很廣的一份薪資TOP10榜單中,內
貿易融資崗容、資產管理崗、內審崗位列前三,其中投行業務崗月薪在16400元左右。
還有一個崗位:行業研究員,也叫分析師,
剛畢業到工作3年的行業研究員,他們的崗位薪資基本上也是年薪20萬+
如果你對金融投資感興趣,那麼行研可以算是核心崗位。
大多數做主動投資的基金經理,都是從行研工作成長起來的。
但你只需要知道一點:高薪,是這些崗位最無法忽視的標簽。
謝謝!
④ 銀行內部最有出息的崗位是哪個
我覺得有沒有出息,跟你在哪個崗位沒有必然的聯系,是跟你的個人能力和你的資源有關系。
比如我認識一個朋友剛畢業的時候,他也是從銀行的管培生開始做起的。剛進銀行的時候第1份崗位就是櫃台,他在櫃台做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然後慢慢轉做客戶經理,在這個銀行待了6年之後,他慢慢做到了副行長,現在已經是當那個支行行長了。
而這哥們之所以能夠在不到10年的時間從櫃員做到支行行長,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給銀行貢獻了很大的利潤,因為這個人能說會道,而且有很多資源,能給銀行帶來很多存款客戶和貸款客戶。
所以要說銀行哪個崗位最有出息,我覺得沒有一個定論,最關鍵的還是要靠個人的努力。如果你個人不努力也沒有能力,就算把你放在行長的位置上,你也不一定有出息,隨時有可能被端下來。相反,如果你個人能力比較突出,資源比較廣,那就算你剛開始從櫃台做起,你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相對來說,銀行有一些崗位的收入和晉升的機會要比其他崗位多一些。
目前銀行內部有很多崗位,而且總行分行和支行的崗位設置也不一樣,常見的崗位有櫃員類、客戶營銷類、風險控制類、產品支持類、信息科技類、各部門職能類、管培生等等。雖然這些崗位都是銀行內部的,但是不同的崗位晉升機會和收入差距是相對比較大的。
就晉升而言,我認為以下幾個崗位的晉升機會相對來說會比較大一些。
下圖是有人統計到的,銀行各類崗位晉升年限排名。
可以看出、商務拓展、財務分析、企劃、資產評估、銀行合作經理、同業業務、理財顧問、財務、合規、信貸審核這些崗位的工資漲幅是最容易的。
綜合兩個數據之後,我們大概可以看出,如果就薪資水平和晉升而言,資產管理、同業業務、審核、財務、合規這些崗位的前景是最好的。
當然,凡事沒有一個絕對,不論是支行行行長還是銀行櫃員,我覺得大家想要有出路,那就必須想方設法把自己的能力給展現出來,只有為銀行多做貢獻自己才會混得更好,如果自己沒有足夠多的能力,那就要通過其他方法來混,比如家裡有資源的多介紹一些大客戶存款,那個人的發展前景也是比較樂觀的。
⑤ 2016中信銀行總行審計部社會招聘-貿易融資審計崗主要崗位職責有哪些
貿易融資審計崗主要崗位職責:1.收集、匯總、分析貿易融資領域重要審計信息、重大風險事回件、答典型案例以及被審計單位貿易融資領域背景資料,了解我行貿易融資內控架構及崗位職責、風險防範措施;
2.按照項目安排,實施審前准備階段的審計方案制定,確定審計范圍,開展非現場審計分析,選取檢查內容及抽樣,制定審計方法,撰寫審計請示及審計預算,組織審計項目查前培訓或其他專業化培訓等;
3.按照審計方案要求,實施現場審計程序,與被審計單位溝通,記錄審計工作底稿;
4.撰寫審計報告、審計簡報、審計要情、審計專題等審計文書,編制相關附表的工作,及時、如實、完整、准確報告審計發現;
5.復核、整理、上報相關審計項目檔案等資料;
6.開展貿易融資領域審計項目後續跟蹤審計相關工作;
7.梳理貿易融資領域內控風險點,補充、完善風險內控庫。
⑥ 金融行業都有哪些崗位,崗位職責又是什麼
有投融資項目經理,金融顧問,財務總監。
參與項目談判,組織項目的協調與執行。專
積極尋求項屬目資源,負責項目進展情況的跟蹤與聯絡,制定項目可行性報告。
挖掘和引導客戶需求,通過對客戶高層的公關談判,引導客戶接受我公司的服務模式和理念。
⑦ 在銀行如何才能轉崗我現在做的是客戶經理,但覺得不適合,我想憑著自己的努力去貿易融資部,問有經驗的
客戶經理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讓你在儲蓄櫃台咋辦?公司部多學學公司業務,個人認為只要不在零售就不錯。想去國際部只能等機會或找關系,直接去貿易融資部可能性也不大,最好先在國結各崗位干幾年,審單,審證,保函,進口等。只要能進國際部,機會就來了!
⑧ 金融行業都有什麼就業職位
生活中有太多的約定俗成了。
比如,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畢了業,就一定要找到工作。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如果畢業你沒找到工作,不是啃老,就是廢材。
特別對於從北方小縣城靠讀書走出來的小宇來說,這種外界的壓力更大。
當年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雖說不是什麼名校,但在街坊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這兩年,街坊鄰居話鋒一轉「學習可別學傻了」。因為她大學畢業後,在家待業1年了。
小宇說:」沒人能理解畢業未就業的尷尬處境,當年一心想圓名校夢,誰能想要兩年時間,夢醒時分,沒經驗,沒實習,沒學歷。
沒工作沒經驗,自降「身份」去實習,用人單位招未畢業的都不招我...「畢業未就業,不僅要忍受巨大的心裡負擔,還要接受外界的輿論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不受用人單位待見...
01
」拿到畢業證,就不能再做實習生了「小宇從小受父母的影響,認知里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老師也一直教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小宇幾乎在沒踏入大學校門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之後一定要讀研,讀研就是唯一的一條路。
無論同學是在玩社團,還是在實習,小宇都在為圖書館里啃書,學習成績一直也是班級的前幾名。在小宇的規劃里,從沒有沒考上研之後其他的第二條路,第一年面試被刷,雖然有些失落,但一丁點也沒動搖她再考的信念。可,考研(考試)這件事,有時候真的要考慮運氣的因素,今年二戰成績一出,小宇就知道涼了,而且涼的很徹底。
小宇想到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考慮服從調劑(轉在職),就開始著手找工作,而今年的春招情況,不僅延遲了,也少了很多機會。而像小宇這樣的情況,沒有實習經驗,畢業一年,還沒就業,又沒有工作經驗。投了很多簡歷,都沒回復,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小宇甚至投了實習的崗位,沒想到用人單位也直截了當的給拒絕了。為什麼畢了業,就不能做實習了?是這樣的,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除了與學生和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不簽勞動合同外,對其他人員都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所以,用人單位不是不想招,是不敢招,涉及違反勞動法,可是要擔法律責任的。
02
」畢業後,才知道應屆生身份只能用一次「
前兩天#應屆生的身份有多重要#上了熱搜,讓很多同學認識到了應屆生的重要性,政策性傾向、特定的崗位、各地的福利、對企業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路
但,悠悠明白這個道理,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悠悠是19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她的室友都簽了工作,最後就只有她一個人工作還沒著落,一直佛系的她也急了。
因為之前也沒重視找工作這件事,臨近畢業才開始著急,正好當時有家北京(之前學姐入職的)外企來學校補招。
擔心找不到,就趕緊簽了,連工作內容都多問,具體干什麼都沒太搞明白。
因為是製造型企業,所以廠子是在北京郊區,但不得不說工資待遇還挺好試用期5000多,公司有食堂還給租的兩居做員工宿舍,總之,各種福利待遇都算不錯。
但悠悠幹了3個月還是主動辭職了,開始了真的意義上的「北漂」。
搬進了城裡,但也住進了不到10㎡的合租房。為了求職,快跑遍了全北京,雖然剛畢業,但企業已經不認她的應屆生身份了。
到底怎麼判斷自己還是不是應屆生身份?
小編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找到了應屆生身份的官方說法:在一般情況下,由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2年,部分地區延長為3年)未落實其工作單位、檔案及黨團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這么一大段,是不是有點暈。
簡單來說,應屆生分為兩種:1.常規意義上的應屆生: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的同學;2.擇業期沒就業的同學:已經拿到畢業證,在擇業期內,沒就業的同學。那啥叫「擇業期,沒就業」?就是在擇業期。沒正式工作(沒交社保),人才檔案放在學校或者當地就業服務中心,如果參加工作被提檔,社保有過記錄,也就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身份。
所以,已經使用過應屆生身份的悠悠,只能參加社招和有經驗的「社會人」同台競爭了。
社招都很看重經驗,所以,第一份工作還是要慎重一些。像悠悠只做3個月就離職,沒攢下多少經驗不說,又賠了應屆生身份。
03
非」延遲就業「不可,怎麼辦?「如果能就業誰不想就業?」今年馬上畢業的劉放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今年的就業環境多差,考研落榜的大多數,還有大批量留學回來的海歸,都把求職壓在今年的春招。
可是今年春招的情況,疫情的影響,有4成的企業都表示會縮招和停招,即便想就業也沒合適的機會啊。
擺脫焦慮的最好辦法,不是忽略它,而是正視它。
焦慮的原因是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從這點來說,其實是個好事情,至少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
其次,我們焦慮也是因為我們想改變現狀,只是缺少一些方法和耐心。
雖然大環境下機會變少了,但用人單位的要求沒有變,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趁這段時間好好提升求職技能。
個人能力提升了,工作就不會沒著落。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改變?
第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很多同學很悲觀,看不到有哪些機會。其實,轉化一下角度,疫情的影響,也利好了一些企業,比如:線上教育、電商行業、醫療等等。
而且,今明兩年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對應屆生的招聘是有傾向的,很多崗位明確要求只招收應屆生,也是再幫應屆生降低求職難度。
機遇還是挑戰,有時就是一牆之隔。第二,提升自身的求職技能:很多同學一直再說找不到工作啊,簡歷投了沒有回應。那為什麼不看看自己的簡歷是不是可以好好修改一下,語言精煉一點,格式統一一點,崗位明確一點。筆試、面試也是這個道理,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提升。所以,即便就業很難,只要你好好准備,不鬆懈對自己的管理,你就跑贏了80% 的人了。
⑨ 金融從事的崗位有哪些
金融專業可從事的崗位有
1.銀行業: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外資金融機構的櫃台、客服、結算、財務、貸審等。
2.證券業: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協會組成,工作有投資顧問、行政工作、證券經紀人等。
3.保險業:壽險經紀人、保險業務員、核保人員、理賠人員、保險代理人等。
4.基金業:基金研究人員、研究助理、基金助理、基金經理
5.信託業:信託經理、客戶經理、、銷售經理、資金監管、投資經理等。
6.資產管理業:高學歷的資產評估人員和資產經營管理人員。
金融專業主要用計算機來實現數學模型,從而解決金融相關的問題。所以,金融專業不同於MBA和MSP,它主要是培養金融界的技術工作者,也稱作金融專業師。它的職位主要集中在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負責的主要工作根據職位也有很大區別,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別負責衍生品定價模型的建立和應用、模型驗證、模型研究、程序開發和風險管理。總體來說工作相對辛苦,收入比其他行業高很多。
金融專業在職研究生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