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假的黃金來抵押算不算詐騙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用假黃金做抵押明顯是隱瞞真相騙取財物的行為,應可以認定為詐騙罪
B. 用假的黃金來抵押算不算詐騙罪
你好!利用假黃金冒充真的,騙取財物的構成詐騙。
C. 武漢金凰假黃金案保險公司要不要賠法院怎麼判
據目前的消息來看,陝西高院判處人保公司賠付長安信託8.3億人民幣。但是最終判審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一切尚不能蓋棺定論。那麼這件武漢金凰假黃金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經過吧。珠寶公司與多家信託公司
至於最後判審結果如何,還得看法院對此案的看法,目前此案的判審法庭已經轉移了多個省份,畢竟涉及金額過大,保險公司與信託公司都不想承受這樣的損失。但是當初進行融資時,為什麼就不能擦亮眼睛呢。一切都是自己結下的惡果吧。
D. 假黃金騙貸案涉事銀行被罰多少萬元
一起橫跨豫陝兩省涉及19家銀行190億元貸款的假黃金騙貸大案被銀監會曝光。昨天,銀監會披露,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復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河南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工商銀行河南三門峽靈寶支行處以罰款250萬元,對該支行及工商銀行三門峽分行9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職資格,對4名高管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工商銀行對省、市、縣三級分支機構48名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E.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金融機構200億是什麼事件
拿83噸假黃金騙11家頂級機構的是21家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賈志宏,背景強大的他卻拿黃銅合金的“黃金”騙了11家的機構,毋庸置疑,這無疑就是一件故意詐騙事件,是什麼目的讓他能有膽量做出這么膽大包天的事情?這背後是否存在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難道是就像電視劇中的壞人一樣對錢的魅力無窮盡嗎?
回歸到這件事情上,83噸黃金不是小數目,賈志宏沒有完善了自己的事情還把11家機構拉下水,這個大型故意詐騙事件後續最終會怎麼解決,還是要看賈志宏這個主要責任人怎麼處理。
F. 有多少銀行捲入190億黃金大案
一起橫跨豫陝兩省涉及19家銀行190億元貸款的假黃金騙貸大案被銀監會曝光。
據媒體此前報道,2016年5月初,潼關信合因一筆約2000萬元的黃金質押貸款逾期而聯系借款人張某,但張某一直未接電話。隨後,潼關信合工作人員將張某堵在辦公室,他借打電話機會逃脫,從此杳無音信。因為催款無果,潼關信合決定處置質押黃金,結果在處置過程中發現黃金摻假。一起橫跨豫陝兩省的假黃金騙貸案浮出水面。
隨著陝西金融機構隨後的自身盤查以及公安機關的偵查,潼關信合發現更多的質押用的是假黃金,隨後西安市長安信合也發現了質押用假黃金。
據悉,這些被抵押給金融機構的假黃金,鎢的含量佔62%左右,黃金約佔38%。金磚外表是標准金,裡面則裹包著鎢塊。不法分子選擇鎢來造假,主要是因為鎢的密度與黃金接近,鎢的密度為19.25克/立方厘米,黃金密度19.3克/立方厘米,兩者僅相差0.05克/立方厘米,普通儀器很難測出如此細微的差別。因此,這種以鎢塊為「核心」的假金磚,如不用熔煉和打鑽的檢測方法很難查出破綻。此外,鎢與黃金之間熔點差距很大。黃金的熔點是1064 ,而鎢的熔點高達3410,不法分子從銀行收回假金磚後,只要溫度達到黃金熔點,很容易將兩者分離。
據報道,制假團伙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從材料選購、加工、運輸,以及辦理質押貸款業務,都有專人負責,且核心團隊成員均已離異。在黃金價格上漲的最初幾年,他們憑借「炒金模式」和利用假黃金質押貸款投資的方式賺取上億元,再次入場後,因金價持續走低難以抽身,只能用假黃金持續從多家銀行質押騙貸,用於還清利息,最後難以為繼,徹底崩盤。
據悉,陝西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1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罰款合計5000萬元,其中對陝西省聯社及潼關縣聯社等11家縣級農信社聯社罰款3600萬元,對郵儲銀行陝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市分行、潼關縣支行罰款1000萬元,對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及其渭南分行、潼關縣支行罰款400萬元。對上述機構的95名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8人1年至終身高管任職資格,對87人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相關機構按照黨紀、政紀和內部規章,對262名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此外,陝西銀監局對內部監管履職不力人員進行了執紀問責。
河南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工商銀行河南三門峽靈寶支行處以罰款250萬元,對該支行及工商銀行三門峽分行9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職資格,對4名高管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工商銀行對省、市、縣三級分支機構48名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G. 武漢金凰質押假黃金,騙貸200億,黃金入庫為何不檢測
當時黃金入庫應該是檢查了的,但是83噸黃金如此的多,難做到都檢查到。再加上個黃金買了保險,就是“黃金質押+保單增信”雙保險。“黃金質押+保單增信”就是我拿黃金做抵押,並且給黃金買了一份保險,保險的受益人是你。簡直就是雙保險信託機構估計是覺得很保險,在黃金入庫的時候的檢測就有了疏忽。
2015年,金凰珠寶准時還本付息,但是金凰珠寶就是從2015年開始瘋狂借貸。
在2020年5月16日,民生信託有個6億的借貸需要在一個月後還款,民生信託要求對金凰質押的黃金進行開箱檢測。
賈志宏強烈拒絕黃金開箱檢測,但是被拒絕。第二天各大機構就接到賈志宏的簡訊,大意是感謝這么多年來機構對金凰的支持,最後來了個“別了 ”。
收到這個簡訊的機構負責人但是就想著:糟了,黃金十有八九是假的。結果一檢測,果然是假的。
隨後6月24日,上海 黃金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取消了武漢金凰的會員資格。
這一宣布,所有給金凰借貸的機構全部翻車,拿不回借貸。民生機構申請了保險索賠但是被保險公司拒絕了,稱不符合索賠要求。那到底誰該為這件事負責呢,那些牽扯其中的機構何去何從?
H. 如何看待金凰假黃金的案件呢
對於武漢金凰假黃金事件大家如何看呢?從這件事發生開始,市場從未停止對它的議論。沒有人會想到黃金也能造假,所以這件事一發生就如同驚雷一般給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型波動。
希望金融從業者要學會嚴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用責任感來弘揚金融事業,杜絕類似風險再次發生!
I. 83噸假黃金騙多家機構200億,這樣打劫銀行的見過嗎
賈志宏,讓我們驚了,一招點銅成金”,瞞天過海。由賈志宏的“金凰珠寶 ”用83噸假黃金做抵押,從十多家信託公司套取了近200億元的借款,騙過了銀行、保險、信託這些大牌金融機構!這次事件之所以會被揭曉,還得從今年2月份東莞信託向法院申請對金凰珠寶抵押品——83噸黃金展開清算,因後者2019年底信貸逾期兌付。在對質押的黃金進行檢測之後,發現金條的表面是黃金,內部是銅合金。也就是說,賈志宏用83噸銅合金質押。拿到了多家機構資金累計200億。
大規模造假必定會受到處罰,金凰珠寶妄圖通過造假的方式讓企業公司發展起來,無疑是在建造空中閣樓,總有倒塌的一天!
J. 83噸「假黃金案」迷局:入庫有錄像,誰在造假
武漢金凰珠寶老闆賈志宏一句 “別了”,留下涉事信託、銀行、保險公司多方糾結。目前,200億元假黃金騙局仍未揭開迷局。
《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報道了83噸“假金案”之謎。黃金珠寶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製造商之一,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利用假黃金作為抵押品,向十多家信託金融機構借入近200億元人民幣。黃金珠寶多次通過“黃金質押政策”從信託等金融機構獲得200億元融資。目前,仍有160億未償融資,涉及十餘家金融機構。與這160億美元融資相對應的承諾目標是重達83噸的金條。
賈志宏對信託機構鑒定結果矢口否認,稱“黃金是早年收購的一批老人民銀行金子,成色不太好” ,否認黃金有人為造假可能性。暫時造假黃金的始作俑者還是沒有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