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投資理財?」所謂的生活,不就是找個好工作、努力賺錢、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然後王子與公主就能一生幸福快樂嗎?理財勞心又勞神,何必理財?——因為,只有學會聰明理財,才能幫助我們創造美好生活。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投資是什麼?理財又是什麼?要麼有這方面興趣的人都會覺得投資理財這東西離自己遙不可及,或者說自己都沒錢,還理什麼財、投什麼資。還有一種更加可怕的想法就是我現在又工資拿,生活過得無憂或者稍微富裕,沒有心思去做這些,有錢我就多花點,沒錢我就少花點,不是很好嗎,又省事又不用操心,還不用擔心虧損。
其實抱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就錯了,就像你把錢存在銀行時候,你是有目的的存進去嗎?還是說你只是為了身上不要帶那麼多現金,存在銀行安全一些,就是因為國內很多人都有著同樣的想法,所以中國的銀行業是全世界中最暴利的行業,「這些年,整個銀行業數字確實非常靚麗,尤其像今年,有家銀行業一枝獨秀、利潤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點為富不仁的感覺,企業利潤那麼低,銀行利潤那麼高,所以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前不久,另一家銀行行長在媒體發表這樣的一番感嘆,才將哪家銀行業暴利的內幕公之於眾。
一般而言,企業有高盈利總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中國的銀行則反而顯得有些「羞於啟齒」。 大家都只會存錢在銀行,那你知道銀行為什麼要給你利息嗎?我相信沒有多少人知道,利差是銀行最大的收入來源,換句話說銀行就是一個高利貸商,全國的錢都存在銀行,那麼銀行就有了資金的來源,於是銀行就把錢以放貸的形式貸款給企業、個人,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放貸和企業貸款等。收取貸款人的高額利息,支付低額的存款利率,中國銀監會對2010年銀行年報的統計顯示,凈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是銀行業收入構成的三個主要部分,其中凈利息收入佔比依然高達66%。
投資者把錢的放在銀行,給銀行業高收益,自己拿到少的可憐的那一份,我們有沒有看到或者想到銀行存款的年利率是2.25%,而CPI指數(平均物價漲幅)是2.9%。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我們原先用100塊就能買到的東西,到現在我們要花102.9塊才能購買到相同的東西了。而我們把錢放到銀行里呢,如果按銀行2.25%一年期的固定存款利率計算,我們每存100元放銀行里一年後拿出來變成102.25元,這相當於在這一年中我們就損失了0.65元(2.8%—2.25%=0.65%)。就是說我們即使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之後我們還是不能買到同樣的東西了。我要拿什麼保值你,我的財富?
一、對抗通貨膨脹
很多不想為理財傷腦筋的人總以為:把錢放定存就好了,每年有固定利息,又不用為理財忙東忙西,何樂而不為?其實這種觀念真是大錯特錯。
因為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會使得金錢的「實質購買力」下降。當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定存利率時,就代表金錢的價值縮水了。或許你會懷疑:這種現象真的常發生嗎?
沒錯,發生的機率可是很高的。尤其2001年,全球吹起降息風,利率越來越低,但物價卻節節升高。所以,可千萬不要再以為錢放銀行就沒事了!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您的財富一天天縮水,一段時間以後您或許已經由富人變為窮人了!
二、聰明累積財富
理財除消極的對抗通膨之外,還可積極地幫薪水族創造財富。理財就是懂得如何以錢賺錢,這樣累積財富的速度會遠比靠著每月微薄薪水,節省度日來的有效。
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一向以簡朴的個人風格著稱,他住的房子也不例外,是1958年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以3.15萬美元買下的。他一位朋友說,巴菲特太太蘇茜最近花了1.5萬美元裝修這幢房子,巴菲特埋怨說:「這筆錢拿來復利生息,你知道20年會有多少錢嗎?」
巴菲特的財富當然不僅僅是靠節省度日得來的,關鍵是他玩儲蓄游戲的高超技巧,能使財富聚沙成塔。
三、理財真的這么難嗎?
理財工具林林總總,投資人其實可從中挑選對自己最方便的工具來使用。例如:一些基金、零風險資金投資配置。
總而言之,理財手法也需與人的個性相搭配。懶人絕對也有懶人投資法,但至少大家先得搞清楚自己的理財目標與風險承擔力,這樣才有辦法控管自己的財務狀況。
如果你還有其它理財目標的話,你都可以向你比較信任的理財師去咨詢和請教,他們會樂此不彼、不厭其煩的同你講解,因為這是他們分內之事,並且同時還能顯示他們在事業中的才華。他們會很願意去為您服務。比如你要養老;你要子女教育;你要購房,甚至你要做人生的財務規劃都行。因為這些是他們的專業,他們都會熱情的幫助你;指導你,引領你逐漸走上真正的理財之路。讓你能夠充分享受到快樂而美好的生活。您財富人生的自由、自主和自在的目標同時也是他們所從事的事業為之奮斗的更高境界。而這些都需要您的配合,有一個長期的對自己的財產有一個系統籌劃和准備。要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一生和對家庭的財務狀況的合理分配。那麼你就要算計著自己的錢該怎麼花銷。需要建立一個短、中、長期的花錢目標。眼下該做什麼?長遠一些該做什麼?都應該好好想一想,籌劃籌劃。其實這個就是投資和理財了嘛!
『貳』 我們為什麼要投資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就像上面所說的,投資理財就是錢生錢,以賺錢為目的,一種賺錢的方式,相比較腦力活,體力活,類似、
『叄』 什麼叫投資理財
投資理財,投來資理財是指投資者自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而是一個可持續循環的過程。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肆』 為什麼都說我們需要理財,對年輕人很重要嗎
我認為理財的目的就是更早(更快)、更好(花更少的成本)、更可靠(增加確定性)地達成財富目標。舉例來說,我現在有10萬可支配儲蓄,今年底可以新增結余的儲蓄是5萬,明年底可以再結餘5萬。我的財務目標是,買一輛20萬的汽車(為了簡化,不考慮其他稅費)。進一步說,汽車這樣的使用品,能夠給我心裡帶來滿足的順序是:一定要買到、能夠盡早買到、能夠盡量便宜買到。
這里可以有好幾種理財的方法:1. 把10萬元存起來,把隨後每年的5萬元也存起來。這樣,在十分接近明年底時,我就可以買到20萬的車了。
2. 把10萬元做理財產品,隨後的資金也是,假設理財產品收益足夠高,我可以很快就買到車,比如無界財富,銀行存管,1年下來也有1萬多元的穩定收益,那這樣下來,我可以買到車的希望就更近了。
3. 把資金投入股市,運氣好的話今年就能翻番買車,同樣,也可能輸得血本無歸,買車的事情成為泡影。
總結來說,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小部分,理財的目的就是更早更好更確定的達成財務目的。許多人的習慣想法是先掙錢再說,再來制定目標。掙錢是沒錯,但是可能錯過了一些事半功倍的機會。因此要學習理財,就要從先制定明確的財務目標,再發散思考可能達成目標的方法做起,不再唯投資論。而投入理財這件事對我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可以從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比如為了安全感,無論是為自己著想,還是為日漸年老的父母。當媽媽在電話里告訴你,最近檢查自己的血壓有些高時,你還能在心安理得的月光嗎?當然我指的是普通家庭。很多人都說財務自由,也是我理財的最終目標,但自由這樣的終極價值,給不了我很大的動力,安全、保障的迫切性,才能讓我每天不斷的行動。
『伍』 為什麼要做投資理財
為什麼要投資理財?這是很多人埋在心底的疑問,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多掙點、少花點比費盡心機地賺那不到5%的年化收益率靠譜得多,其實投資的理由很簡單!你最好為自己多打算下,因為說不定一場大病或者意外,就能讓自己風雨飄搖,即使你目前的收入足夠多,看不上投資的那點額外收入,但有能多賺錢的機會,為何要自動放棄呢?
P2P投資可以抵抗通脹
很多人把錢放銀行,認為每年有固定的預期收益,又不用為投資,忙東忙西,何樂而不為?其實這種觀念真是大錯特錯,因為每年的通貨膨脹率,會使得金錢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按中國的現狀,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定存利率是幾乎肯定的,那就意味著你的金錢價值縮水了。如果你選擇P2P投資,還有戰勝通脹的機會,而如果選擇坐以待斃,那無疑意味著自己的財富在減少。
P2P投資可以積累財富
股神巴菲特一向以簡朴的個人風格著稱,他住的房子也不例外,是1958年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以3.15萬美元買下的,他一位朋友說,巴菲特太太蘇茜最近花了1.5萬美元裝修這幢房子,巴菲特埋怨說,這筆錢拿來復利生息,你知道20年會有多少錢嗎?關於復利,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如果你每年可以堅持32%的速度,堅持30年以上,你的財富就可以從25萬到10億,如果你可以堅持50年23%呢?那你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以上的兩個成績,曾經是索羅斯和巴菲特先生真實成長軌跡。
其實,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我們理財的目的就是「使性價比更高、負債更少、錢包更鼓、生活更有品味!」。在我們的人生中,不管是從出生還是到老年,都需要「使用財富和創造財富」,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我們理財就是賺取更多的財富,財富具體來說就是金錢,在經濟社會下,我們無論做什麼都離不開金錢的支持與保障。而且如今,人民幣貶值速度越來越快,想想十年前的一萬塊和現在的一萬塊,你就明白了。所以說,不管普通人還是企業法人,只有做一人會理財的人,才可能是「最有錢的人」。
『陸』 6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要投資理財
為什麼理財?抄理財的目的是什麼?我相信絕對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後才會有主動理財的行為,除非是從小受到父母影響,耳濡目染。而我們為什麼需要理財?是被長輩的要求?還是對目前自己的財務狀況的不滿?或者說是對自己以後生活的一個規劃?工作三到五年的人為什麼要理財?
或者你正在面臨結婚,買房,買車等等各方面的壓力,而又囊中羞澀。苦於想盡早實現財務自由,而當下又忙於償還各種信用卡,再加上不斷的接收到別人通過理財而取得不菲的收益的信息,慢慢地,你也開始蠢蠢欲動,開始去了解p2p,股票,基金等等的理財產品,但是理財的關鍵還是在於本金的多少。所以你會開始定存,開始記賬,開始去學習理財的知識。這些都是你主動理財的表現,不需要別人去督促,完全自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