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管理題,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公司需要向外部融資金額的計算。
財務管理題,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公司需要向外部融資金額的計算
1、敏感資產百分比回=60/30=2 敏感負債答百分比=30/30=1
2、2001內部留存=40*10%*(1-30%)=2.8
3、2001外部融資金額=(40-30)*(2-1)-2.8=7.2
Ⅱ 外部融資需要量的計算EFN
EFN的計算公式如下:
( 公式可單擊打開新窗口查看)
這里的「△銷售額」是指銷售額的增量,「自發增長的負債」是指由於應付賬款的增加(Account Payable)而增長的那部分,這些數據都會在資產負債表中有所體現,「PM(Profit Margin)」是指銷售利潤率,即:凈利潤(Net income)/銷售收入。d表示股利(dividend)占凈利潤的比重,而(1-d)通常也被看做是留存收益(rentention)占凈利潤的比重。
Ⅲ 財務管理 會計 外部融資額計算問題
外部籌資額的計算來中涉及源的資產數,是隨銷售收入變動而同比例變動的資產項目基期數。比如廠房,你銷售額1000W時需要一個廠房,而銷售額2000W還是只需要一個廠房,那個著固定資產就和籌資額無關了。而有的資產的需求量和銷售額成正比,比如原材料啊,某些設備啊,這些就需要代入計算。無論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產,都要看是否和銷售收入變動有關聯,來決定是否代入計算。
Ⅳ 外部融資需求
解:(1)確定敏感項目的銷售百分比
流動資產÷銷售收入=1200÷6000=20%
應付賬款÷銷售額=300÷6000=5%
應付票據÷銷售額=60÷6000=1%
(2)計算2001年留存收益
6000×(1+30%)× ×(1-60%)=156
(3)計算外部融資需求
外部融資需求=6000×30%×(20%-6%)-156=96(萬元)
Ⅳ 追加外部籌資計算
真難,想了半天,都算不出來,結果怎麼出負數了,暈,你這是哪的題啊
Ⅵ 如何理解外部融資需求量計算公式的總額法
最近看AHP,應該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吧
Ⅶ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如何計算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是外部融資額占銷售增長額的比例。是指銷售額每增加一元需版要追加的外部融資額。如權果企業內部資金較少,需要外部融資,它就會大於零;否則,它就會小於零;如果不需要外部融資,它就等於零。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計算公式: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外部融資額÷銷售增長額
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比=資產銷售百分比-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凈利率× [(1+增長率)/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
式中,A----基期末變動資產
B----基期末變動負債
S1----基期銷售額
P----計劃銷售凈利率
E----股利支付率
Ⅷ 計算外部融資需要量
需要量是整體的 需要量減去內部能籌到的就是外部的
Ⅸ 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在資產負債表上分別表現為什麼
一、外部融資和內部融資在資產負債表上分別表現為:
1、外部融資在資產負債表中表現為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其他應付款、應付債券等。外部融資指企業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使之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主要包括銀行貸款、股權融資、租賃融資、商業信用、開發銀行貸款和非正規金融機構等六種來源。
2、內部融資在資產負債表中表現為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內部融資是將自己的儲蓄(留存盈利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
二、外部融資就是向別人借款,表現未負債(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其他應付款等);
內部融資是想股東融資,表現為所有者權益(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
(9)外部融資計算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的項目有:
「開發支出」項目,應根據「研發支出」科目中所屬的「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期末余額填列;
「應付賬款」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預收款項」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應根據有關非流動資產或負債項目的明細科目余額分析填列;
「未分配利潤」項目,應根據「利潤分配」科目中所屬的「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期末余額填列。
Ⅹ 財管中,若有可動用的金融資產,計算外部融資額時,是不是就不可以套用外部銷售增長比計算公式感謝!
是的,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的推導過程並沒有計算可動用的金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