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謝冰的民間借貸與危機過渡
事發的漢唐當時未受查處,當地宣傳部官員說,「領導受到了麻痹」
雖然儲戶等不斷與漢唐沖突,但漢唐公司當時未受到查處。去年年底,漢唐公司的集資行為被政府定性為「民間借貸」。
達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唐志坤稱,當時謝冰跑到主管市領導辦公室,說漢唐的融資款只不到600萬,而且都來自同學、朋友。「領導還比較樂觀,覺得那麼大一個企業,應該說幾百萬不算什麼。」唐志坤說,「領導受到麻痹了」。
儲戶劉平稱,漢唐出事後,他多次找馮斌要錢一直沒要到。去年9月,劉平等一批儲戶請求達州市政府查處漢唐,並向達州市公安局經偵大隊報案,對方沒受理。
儲戶多次強行關閉漢唐超市,而警方也多次出警。儲戶肖仕勇向通川區法院起訴,要求漢唐返還借款70餘萬元,法院未受理。
2008年1月,達州市由商務局、工商聯等有關部門組成維穩協調組,協助漢唐處理融資風波。達州市工商聯出面,協調了600萬元資金,幫助漢唐處理危機。
2008年3月,謝冰再次被達州市推薦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隨後又被確定為奧運火炬手。
漢唐出事後,一度停止供貨的供貨商們稱,當時他們也不知道漢唐實際的欠債數目,既然政府定性為民間借貸,覺得好像沒什麼大的問題。隨著謝冰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供貨商又開始供貨了。而當地媒體關於謝冰的報道也開始增多。
據馮定林講,此間,為了彌補資金缺口,漢唐曾重新吸納存款,月利息最高達10%。
⑵ 簡述民間借貸高利貸的風險必然性
民間借貸高利貸最大的風險是約定利息超過法律規定的上限,不被法律承認和保護。
高利貸屬於違法,故借款人只償還本金及法律規定范圍內利息即可,另因高利貸多辦法索取債務時的暴力犯罪,故不建議當事人考慮此種借款方式。
民間借貸屬於民事行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約束和保護。
但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⑶ 如何管理徐州民間借貸危機
金額最大的8338萬元,最小的僅為4萬元,如何來管理民貸危機?第一,根據不超過基準利率4倍來看,年利率不得超過25%,月利率不得超過2%,超過2%的月利變成放貸者和貸款者均構成犯罪。所以,放貸者的權益是得不到保護的。第二,國家一直在進行民間借貸的透明化,但是這一塊還有很多功課需要做。1、我認為滿100萬元的單筆民間借貸必須到公證處公證,否則視為違法。2、對所有公證處的貸款者進行電腦聯網登記,一方面查貸款者的過往貸款總額及其投向,另一方面登記本次貸款數量和投向,同時追蹤貸款項目進展。第三, 公證處貸款累計佔到資產的40%就不得進行借貸,防止債務過大。第四,根據民間借貸公證處網站信息,每個參與者可以發布相關借貸信息,這樣可以讓借貸信息透明化。第五,民間借貸只允許自己使用,不允許再進行借貸,這種商業行為會催生套利,進而搞亂市場,用借貸的錢借貸是違法行為。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借錢給馮玉法?我認為,由於出借者根本不了解馮到底借了多少的錢,以為馮只是不湊手偶借,如果他知道馮玉法借了幾十人的錢和數億借款,就不會再借錢給馮。正是這種信息黑箱導致出借者上當受騙。同時又被高利誘惑,終於被騙。所以,單筆超過100萬元借貸必須在公證處進行,這樣便於披露信息,讓後面的借款者的出借方可以參考。所以,單筆超100萬元公證,否則判違法是有現實需求的。同時,把4倍利率分攤到月,按月均來進行評定違法的依據。綜上所述,我從民間借貸總利率、月利率、單筆數量、公證聯網、大額借貸佔比不得用於轉貸等方面進行規范,國家應該出台一部民間借貸法規,規范民間借貸行為。
⑷ 什麼是溫州民間借貸危機
:「最早的形式叫『呈會』。比如一個單位的科室里有20多個人,由一個最急需錢用的人來牽頭。每月每人都拿出10塊錢,把錢湊起來給需要用錢的人。領錢的順序由所有人商量確定,不同的人每月會有不同的事,最後會排出一個資金領用表,牽頭的人就排在這個表的第一位。所有人都輪過一遍後,『呈會』就結束了。這和按揭買房有一些相似,但資金沒有利息,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個科室也不大,最多20多個人,大家一年輪一次,有時候兩年輪一次,最多一個輪回不超過5年時間。」「呈會」是最原始的民間資金流動模式,也是溫州民間金融的基礎,它的基本特徵是熟人網路、信用基礎和資金的封閉式循環。後來「呈會」慢慢產生一些變種。「大約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五六歲的時候,家裡人都會參與『抬會』。有一年我家造房子,我母親就搞了個『抬會』。比方說,母親每個月要拿出990塊,第一筆錢就全部歸她了。第二個月使用這筆錢的人,每個月要拿出980塊。輪到最後一個人是不等用錢的,他每個月交的錢也最少,最後一次性把錢拿回來,也挺劃算。」溫州民間資本投資中心董事長黃偉建對本刊記者說。但這種以熟人互助為主的私人拆借與陳時升他們的科室互助相比,已經有了一個最大的差別——資金以一種隱性的方式產生利息。「每個參與的人,付出的資金量不同。緊張用錢的人,出最多,也得到最優先使用資金的權利。」但這些優勢也是它的風險所在——為滿足實用性,民間借貸犧牲了契約的完整性。借款因為是基於一種人情關系,所以很可能借錢的人家裡急用錢,又隨時把借款收回。這條環環相扣的資金鏈條龐大卻脆弱,它利用的是所有參與這場逐利游戲的個體使用資金的時間差。信心是游戲根本——一旦信心喪失,所有人都害怕有限的資金被別人拿走,同時提款,形成擠兌,資金使用的時間差就喪失掉了。民間擠兌之後,你願意給再高的利息,也沒有人願意把錢借給你。即便民間還有龐大的存量資金,都無法補充進這個已經出現缺口的鏈條中。「這是一個信心的問題。」也會陷入借貸的危機之中。
⑸ 83年對民間借貸危機
不可能再有了
⑹ 對於民間借貸的危機如何處理
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不僅僅是中國才有也是世界性的難題,如何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借貸、融資,民間借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隱藏了一些問題,在面對矛盾越來愈凸顯的時候,導致了紛紛倒下也為民間借貸埋下了隱患。想要解決好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就要加快對民間借貸的陽關化、正規化,還有加大對其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對管理、控制風險都非常的有意義。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於民間借貸的問題也帶來了很多的制約,很多民間借貸由於受到了政策的限制,無法提供更加寬廣的服務領域,還有對民間借貸也缺乏一定的優惠政策,不利於監管,容易導致風險失控。對於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風險加大,要適當的放寬制約,給予優惠的稅收政策,讓小額貸款公司更加好的服務於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再通過樹立示範效應,讓更多的小額貸款公司消防,從而改變整個局面。對於民間借貸不同的優惠政策還有更多的監督管理制度,也要加快建立,同時還要避免偷梁換柱的借貸行為。
⑺ 金融危機對民間借貸其造成的影響
由於金融危機,現在我國實行的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拉大內需,保證經濟增長。
因此,銀行將會一定額度的降息,鼓勵房市,鼓勵證券市場,鼓勵企業技術改造和發展。這樣就會支持企業貸款,支持資金向證券市場和房市流動。
只是在政府幹預上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將會加大監管,但並不意味著對貸款將有很大的控制。
⑻ 國家對房地產呢民間融資危機何時解決
在民間借貸危機中倒下的基本都是那些瘋狂炒地、炒...而正規信貸困難,因此一些民營企業為解決資金一時之需...與此同時,國家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
民間融資行為也存在效率邊界問題。非組織化的民間融資行為一旦突破了熟人社會網路的界限,就會面臨規模、范圍和法律方面的劣勢,產生極高的信息成本和交易風險。近年來頻頻發生的企業倒閉潮、部分企業及民間資本因資金鏈斷裂問題而出現關停或「跑路」現象,惡意逃債的行為出現,就是非組織化民間金融發展中面臨的巨大風險的體現。2011年在我國很多地區出現了民間融資信用危機,其後果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在溫州依然存在大量「融資難」問題,企業家跑路現象也不斷發生,同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依然居高不下。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溫州市不良貸款率為379%,個別銀行甚至一度突破8%,遠遠高於全國銀行業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商業銀行在對效益與防風險的權衡中,天平往往會向後者傾斜。銀行惜貸使得原先缺錢的企業更為步履維艱。溫州危機所帶來的損失不僅是傷害了實體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溫州的信用體系。企業與融資機構之間的信用度越來越低,融資機構不相信企業,企業也同樣不相信融資機構。②更為嚴重的是,就連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任基礎,也在不斷削弱。同時由於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與高額回報的誘惑,在民間融資尤其是民間借貸無序發展,全民放貸的背景下,民間借貸儼然成了諸多投資者新的「投資渠道」。如果資信狀況差且負債率較高的中小企業在融資後產生經營風險與信用風險,必將損害投資者利益與投資的積極性,並將民間融資領域的風險向正規金融部門滲透和傳遞,加之民間融資領域的風險具有隱蔽性,更加劇了對其監管的難度。③盡管民間資本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但由於缺乏對其有效引導規范發展的制度約束,使其往往只能游離在非法集資和投機炒作的邊緣地帶。在民間融資隱藏下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⑼ 防範和化解民間借貸危機的舉措: 降低上市門檻,使企業能夠通過發行股票公開籌集資金 為什麼不行
防範和化解民間借貸危機的舉措,一定要通過降低上市門檻實現嗎?企業胡亂圈錢,讓股民受損的事還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