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純的信託 詩歌 歌詞
單純的信託
歌手:台灣福音書房
作詞:台灣福音書房
作曲:內台灣福音書房
歌詞:
為這一天,我獻感謝容
全人再次交託與主聯結,他是生命活水
使我滿足歡暢,從我靈里向外流淌
將我溢漫且從我顯彰,無須憂慮無須懷疑
惟尋求他的國和他的義,每天都有需要
凡事向他訴說,他賜平安深且廣闊
時時保守使我永穩妥,常常喜樂
不住禱告,凡事謝恩無何比這更美好
(1)穆斯林信託詞擴展閱讀:
1949年李常受受倪柝聲差遣前往台灣開展工作後創辦的一個有廣泛影響的著名基督教出版機構——台灣福音書房。
台灣福音書房的倪柝聲、李常受二人的著作不僅數量繁多,而且內容遠較一般基督教著作深奧。
注重信徒內里屬靈生命的功課、高峰真理、教會團體事奉與建造等。
其中大部頭的套裝詩歌就有《單純的信託》、《新舊約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生命課程》等等。
② 伊斯蘭教的信徒叫什麼
信仰伊斯蘭教的無論男女通稱是「穆斯林」或「穆民」;穆斯林是阿拉伯語『穆斯力目』的音譯,『穆斯林』的意思是:和平者,順從者。穆民也是阿拉伯語『穆俄米奴』的音譯,原意是『信仰者』,『歸信者』! 希望可以幫助你!!
③ 信託中都涉及哪些名詞
信託類型 資金用途 委託人 委託人年化收益率 還款來源 受託方 風險控制內措施 受益人 責任容有限制 責任無限制
信託理財 安全穩健 收益率8.5%-12% 詳細咨詢可以Hi我
④ 什麼是伊斯蘭融資
一、伊斯蘭金融概覽
伊斯蘭金融是一種特殊的金融體系,具有濃厚的宗教背景,遵照古蘭經、聖訓等伊斯蘭教義。伊斯蘭教提倡勤勞致富,鄙視依靠投機手段來獲取財物的行為,認為人們應當保持誠實、勤懇、儉朴的作風,這也就從原則上排斥了賭博、投機以及投資任何可以抑制不確定性的金融衍生類工具等活動。因此,伊斯蘭金融嚴格遵循「禁止利息、禁止投機行為、禁止投資於伊斯蘭教義不允許的產業」等原則,並有專門機構對金融機構恪守教義情況進行監督。
回顧伊斯蘭金融的發展歷程,從1963年成立首家伊斯蘭銀行,到2007年伊斯蘭金融資產達到3000億美元,伊斯蘭金融發展迅速。在過去10年裡,伊斯蘭金融資產的年增長率高達10%~15%。事實上,不少金融中心已經在關注伊斯蘭金融的發展機會。2006年6月,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布朗公開表明,欲將倫敦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伊斯蘭金融中心,允許各銀行在英國銷售伊斯蘭金融產品並制訂一系列措施,使包括符合伊斯蘭法的儲蓄賬戶和抵押服務合法化,香港政府2007年提出要大力發展伊斯蘭金融,並於當年1 1月發行了首隻向零售投資者發售的伊斯蘭基金,而在2009年3月初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民革中央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了關於我國「發展伊斯蘭金融」的建議。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我國正籌備在寧夏銀行開展伊斯蘭金融試點。
由於伊斯蘭金融的宗教背景,其產品也較為簡單,主要有利潤分享協議( Mudaraba)、股本參與協議( MusHarakah)、成本加利潤銷售合約(MurabahaH)、租賃合約(ljarah)、伊斯蘭債券(Sukuk)、伊斯蘭保險(Takaful)、商品貨幣化融資協議(Tawarruq)、製造加利潤許可協議(lstisna'a)等八種產品。雖然沒有復雜的金融杠桿和衍生工具,但這些產品覆蓋了融資租賃、產品製造和銷售、債券融資、保險等多個領域,旨在滿足當地的金融需求,而其產品無一例外地遵循伊斯蘭教義,對應實物資產,收益不是利息形式,而是設計成租賃收入或利潤分成。
二、伊斯蘭債券與資產支持證券的比較
由於篇幅有限,考慮到近期的迪拜世界的債務危機引發了國內很多專家學者對伊斯蘭債券(Sukuk)的討論,本文將重點剖析一下伊斯蘭債券與資產支持證券的異同。伊斯蘭債券主要包括政府債券(Sovereign)和公司債券( Corporate)。目前,馬來西亞占據了伊斯蘭債券市場的最大份額。以發行量計,全球67%的伊斯蘭債券在馬來西亞發行。2004年至2007年,全球伊斯蘭債券發行呈穩步增長態勢。
從最基本機理上,應該說伊斯蘭債券與傳統債券是相似的,顯著不同之處在於伊斯蘭債券的持有人分享的是相關資產的收益,而非傳統債券的利息支付責任。這種法律機制安排也許會讓投資者感到困惑,下面筆者就「解剖麻雀」,以迪拜世界2007年5月發行的lSIN代碼為030740815的伊斯蘭債券為例,探討伊斯蘭債券的基本結構。
該債券的利潤分享方和債務人均為迪拜世界有限公司(DP World Limited),發行方和受託人為迪拜世界債券有限公司(DP World Sukuk Limited),發行規模為15億美元,2007年發行,2017年到期,「預期稅後年收益」6.35%。
利潤分享協議規定了利潤的分享比例,受託人分得99%,利潤分享方獲得1%,再由利潤分享方發放利潤。也就是說,投資者可以獲得6.29%的收益率。有意思的是,受託人同意協議的前提是投資計劃中的期望收益是可以得到的,但他們不以任何方式擔保期望收益。發行人、聯席牽頭經辦人、交易管理人也對利潤分享協議資產的收益不負責。如果利潤高於定期分配數額,受託人應退回超過的部分給利潤分享方,作為利潤分享方的激勵費用。如果凈利潤沒有達到定期分配數額,利潤分享方將提供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流動資金,以確保在發放日受託人的資金足以支付定期的利息發放。
利潤分享協議自交割日開始生效,在201 7年7月2日債券到期贖回,或者201 7年7月2日前債券贖回當日終止協議。債券銷售所得即為受託人和利潤分享方的資本金,該資本金被投入到利潤分享方制定的遵循伊斯蘭教義的投資計劃項目中。
通過條款分析可以發現,伊斯蘭債券在法律設計上引入了所謂」受託人」的概念,就是投資銀行通常意義上的「特殊項目機構(SPV, Special PurposeVehicle)」,這與結構化的「資產支持證券(ABS,Asset-Backed Security)」是一樣的。為了釐清兩個SPV之間的異同,下面以國家開發銀行2008年第一期開元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託為例,進行具體比較。
第一期開元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託主要由發起機構(國開行)、受託機構(平安信託)、貸款服務機構(國開行)、承銷商(中信證券)、資金保管機構(中國銀行)、登記結算機構(中債登)等組成。
國家開發銀行作為發起機構以部分信貸資產作為信託財產委託給受託人,以平安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為受託人,設立一個專項信託。受託人向投資人發行該期證券,並以信託財產所產生的現金為限支付該期證券的本息及其他收益。證券的發行由主承銷商組建的承銷團來完成。信託有效期內,受託人委託貸款服務機構對於信託財產的日常回收進行管理和服務。
該證券分為四檔,分別為優先Al檔、優先A2檔、優先B檔和次級檔證券。其中,優先Al檔5億元採用固定利率方式發行,A2檔27.03億元和8檔3.43億元採用利率基準+利差的浮動利率方式發行,次級檔證券2.201 7億元無票面利率,投資者獲得收益賬下和本金賬下的剩餘資金。
對於信託財產所產生的現金流,受託人委託資金保管機構提供資金保管服務。優先A檔及優先B檔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交易,次級檔證券在認購人之間通過協議進行轉讓。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證券登記託管機構,負責對證券進行登記託管,並向投資者轉付由資金保管機構劃入的到期應付信託利益。
通過對比迪拜世界發行的伊斯蘭債券與國開行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的結構,筆者發現,雖然兩種證券在形式上都引入了SPV,但其存在著根本的差別
(1)抵押資產的方式不同。國開行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將用於抵押的資產真實出售給了受託機構,而迪拜世界發行的伊斯蘭債券則採用「出售後租賃」的方式,賣方以固定價格出售特定資產給受託人,而後又回租,受託人可以分享抵押資產帶來的利潤。
(2)抵押資產的結構不同。國開行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由一籃子信貸資產組成,又根據其信用等級分為了四檔,而迪拜世界發行的伊斯蘭債券,其抵押資產為Mudaraba的所有資產,卻並未細分評級。
(3)發行人的義務不同。在資產支持證券中,由於國開行的資產實現了真實的轉移,發行人對於債券的償付不再承擔義務,債券的持有人沒有對發行人的追索權;在伊斯蘭債券中,如果受託人(DP WorldSukuk Limited)的凈利潤沒有達到定期分配數額,發行人將提供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流動資金,以確保其資金足以支付定期的利息發放。
(4)利息的界定不同。國開行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將不同級別的資產對應不同級別的利息,其利息是有保證的:而迪拜世界發行的伊斯蘭債券中,任何人均不擔保債券的期望收益,並且其利息來自於符合伊斯蘭教義的資產投資的利潤分成,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資本使用權讓渡收益。
(5)債券約束效力的不同。通過兩種債券的結構圖不難看出,資產支持證券通過一系列條款的設計,包括引入評級機構、承銷機構、資金保管機構等,對債券進行動態全方位的監測:迪拜世界發行的伊斯蘭債券雖然也引入SPV以實現資產隔離,但其SPV為迪拜世界的子公司,其職能主要是債券發行,契約的約束其實是形式大於實質,而伊斯蘭教義才是真正的行為准則。
三、伊斯蘭金融的未來前景討論
受全球信貸緊縮,以及經濟環境不利的影響,伊斯蘭金融去年增長放緩,2009年新發行的伊斯蘭債券規模萎縮達55%,至140億美元;但2010年已計劃及宣布發行的債券規模將逾450億美元。這看似矛盾的數據引起了筆者對伊斯蘭金融未來、乃至伊斯蘭社會發展的深度思考。
還是從迪拜債務危機說起。筆者前文解析了一支典型迪拜世界債券的債權結構關系,不難發現其實伊斯蘭債券無外乎是在伊斯蘭教義允許的范圍之內,構建市場化的法律關系,進而解決世界金融主流融資模式的兼容性問題。這種中間路線未嘗不是解決「伊斯蘭民族融資習慣與國際金融監管之間矛盾」的積極探索。從更宏觀的角度上,以國際資本為依託的「迪拜模式」對伊斯蘭社會發展的影響也許會是深遠的。國內很多學者把迪拜債務危機看作是」國家經濟過分依賴房地產」的反面典型案例,而我們更願意通過迪拜的發展模式,理解伊斯蘭社會尋求自身發展的一種新模式探索。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4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地處海灣的伊斯蘭國家由於天賦的石油資源,在過去幾十年中積攢了大量的財富,形成了大規模的「石油美元」和「主權基金」,投資於國際金融市場。但是,這種投資更多的還是以證券組合的形式存在並發展,伊斯蘭的商業精英並沒有直接參與所投資上市公司的管理,伊斯蘭商業文化對全球化的影響也沒有隨著財富所有權比例的增加而增強。加之固有的地緣政治矛盾引發的局部戰爭,伊斯蘭文明如何融入全球化的大潮,成為21世紀最核心的國際問題之一。
有人戲稱,假若未來「西方基督教文明」和「東方伊斯蘭文明」之間發出對抗,倡導中庸之道的「中華文明」將成為救世主。筆者姑且把這種「戲說」當作一種善意的提醒,而尋找文明沖突解決之道才是更現實的考量。其實,伊斯蘭文明本身也是熱愛和平的,而「伊斯蘭」這個詞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
全球化是解決文明融合問題的最好辦法。具體的妥協和努力需要來自文明沖突的兩個方面,本文所討論的所謂」伊斯蘭金融」,就是這種融合的具體體現,是傳統伊斯蘭融資體系適應全球化經濟下的一種新模式探索;迪拜就是地緣位置的交匯處,以英國銀行為主體的西方現代金融體系和以迪拜酋長國主導的企業集團,共同構建迪拜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夢想。逐漸成熟的西方現代經濟學體系、現代金融學理論和市場經濟制度,必將是21世紀全球化的主流,已經創造了過去半個世紀全球人類生活水平大躍進的奇跡,伊斯蘭社會當然可以借鑒。
始自19世紀的所謂的「伊斯蘭現代主義」,就是伊斯蘭世界內部,以宗教改革為基本內容的具有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社會思潮。伊斯蘭現代主義主張對伊斯蘭教實行某種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主張在堅持伊斯蘭教基本信仰的前提下,使宗教和科學、信仰和理性相協調;主張採用新的思想和科學方法,對政治、經濟和社會弊端進行適度的改良。筆者期待著伊斯蘭現代主義能夠促進伊斯蘭金融的發展和成熟,促進伊斯蘭社會更好地融合到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中。
回到迪拜的具體發展模式討論,筆者不得不承認在具體操作上,「迪拜模式」確實在環境保護、特別是淡水採集上,有持續性發展的問題,而且過度依賴舉債融資和房地產支撐經濟。但是,迪拜模式中對非伊斯蘭世界開放的投資環境,以及不依賴石油資源為基礎的長期發展設想,應該值得國際社會的肯定。畢竟,石油資源不是無窮無盡的,整個伊斯蘭世界都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和倡導者,中國也應該鼓勵這種積極的新模式探索,鼓勵文明間通過交流而彼此接受。
⑤ 名詞解釋:特權信託
國內沒有搞「特權信託內」基容金
http://www.jijincom.com.cn/jijincom/jijinchangshi/20070930478.shtml
⑥ 穆斯林該怎麼信仰真主(安拉)
伊瑪尼(正信)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以瑪(尼正)信與生產
馬恩信 譯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生產,是指特殊性的經濟生產,即物質生產和普遍性的精神生產。因為有一部分人認為信仰宗教,奉行宗教信條,也許會使物質生產的車輪運轉與進程緩慢,或者產生障礙。因為宗教信仰,在他們看來將扼殺人們熱愛人生和渴望物質勞動生產的心情,在人們的心靈里投下認為人只是被驅動而非自由的觀念,以及在現世生活中,是不值得去勞動生產。這種信仰色彩,如果一旦在人生中蔓延的話,那麼,社會將會遭到敗壞,生活將會滯後,這是由於無知宗教信仰而傳播的想法。其實,伊斯蘭的信仰——伊瑪尼,如果人們認真思考和以公平態度對待的話,他們會發現這種信仰是生產的最大推動力。因為只有人們竭盡努力和勞動,以及伴隨著勞動的精確與完善,生產才會發展和擴大,要實現這一目的,勞動者又必須要忠誠於職守和具有強烈的動機,那麼,除了正信以外,是否還有什麼動機有更強烈的作用呢?
一、〃伊瑪尼〃(正信)與〃爾麥里〃(實踐或勞動)
真誠的信仰,並非是一種單純智力知識,或心頭上的誠信,而無需伴隨著在生活中的實踐作用。不然,真誠的信仰,必定是〃伊阿提戈德〃(堅信)、〃爾麥里〃(實踐或實行)、〃伊赫拉斯〃(誠懇)三者的結合。
盡管教義學家們關於信仰——〃伊瑪尼〃的內容,以及信仰與行為的關系的爭論各有分歧,但是,他們卻一致認為〃爾麥里〃(實踐或實行),確實是與完整的信仰不可分割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聖訓中,確有給我們描述了信仰實質的記載:〃信仰絕不是幻想,也絕不是裝飾,但是,信仰是在人心裡根深蒂固,並有』爾麥里』(實踐、實行)所證實。〃(艾奈斯所傳聖訓)
至於《古蘭經》里,論及伊瑪尼(信仰)與〃爾麥里〃(實踐,實行)相並提的地方,竟有七十多節經文,而且還不僅僅說〃爾麥里〃(實踐、實行)一詞,在〃爾麥里〃這一動詞後,還緊接著一個以復數形式而表達的〃薩里哈梯〃,而〃薩里哈梯〃是《古蘭經》警句中的一個綜合性單詞,它包括了所有改善現世方面和宗教方面,以及使個人和社會都進步,並使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同時藉此而優良的一切善行。
二、推動穆民(信士)行善的力量,是自身的動力
信仰一般宗教的人,特別是信仰伊斯蘭的信士,決不至於象羊群一樣,被牧人吆喝驅趕著去做現世的工作,也不至於被政府的強制,或被外來的壓力,或在行政命令的監督下以飢餓或剝奪自由權,或遭受辱刑等手段來威脅,而被強迫去勞動,從事現世的工作。
信士之所以從事勞動工作,只是出於自身的動力和源於內部的覺悟,絕不是因外部的鞭策。信士自身的動力,便是信仰和信仰天啟的使命,以及信仰者自己負有治理大地管理萬物的職責。
信士堅信,欲在今生成功,後世幸福,一定有賴於勞動生產;後世的樂園,不會賞給游手好閑,好吃懶做,悠閑自在的人,而是對辛勤勞動,改進工作,勇於創新的人們的報賞。安拉說:〃這是你們因自己的善行而得繼承的樂園。〃(《古蘭經》43:72)〃任何人也不知道已為他們貯藏了什麼慰藉,以報酬他們的行為。〃(《古蘭經》32:17)
三、後世的成功,取決於善行,不憑妄想
伊斯蘭的信仰已經推翻了艾史阿布式的貪婪(註:艾史阿布是麥地那人,以貪婪著稱)和荒誕的幻想——它使一部分人,認為樂園是屬他們所獨占,或者認為是他們從自己的先輩方面繼承來的地產,只需使自己為屬於某一特定的宗教,或標上某種專門的名稱,那麼,他們就可享有樂園了。
伊斯蘭廢除了這種異想天開的觀念,使人生的整個事物,訴諸於信仰是否真誠和行為是否優良來判定。〃他們說:』除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外,別的人絕不得入樂園。』這是他們的妄想。你說:』如果你們是誠實的,那麼,你們拿出證據來吧!』不然,凡全體歸順安拉,而且行善者,將在主那裡享受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沒有憂愁。〃(《古蘭經》2:111-112)
據此,伊斯蘭規劃了通向樂園之道路——全部身心都歸順安拉和行善,這種態度不僅僅是針對猶太教和基督教徒而言,也同時是針對穆斯林內部中那些艾史阿布類型的人物所持的態度,這類糊塗人,順從自己的私慾,對安拉妄存一些非分的想法,他們以為說上幾句伊斯蘭的術語,或者稱呼穆斯林們的一些名號,就足以為他們打開樂園的大門,然後,平平安安地就進入樂園。但是《古蘭經》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安拉在報償方面的法律,對其全體僕人來說,是普遍性的,不存在愛憎和厚此薄彼之說。
《古蘭經》的註疏家們傳說:曾經有一個會議,有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以及穆斯林中的群眾參加,三教中的每伙人都稱述他們自己是最有資格進入樂園的人。猶太教徒說:〃我們是穆薩的信徒,而穆薩是安拉以其使命和語言所特選的使者。〃基督教徒說:〃我們是爾薩的信徒,而爾薩是安拉的聖靈和真言。〃穆斯林們則說:〃我們是穆罕默德的信徒,而穆罕默德是列聖的封印,他的教生是為世人而被選拔出來的最優秀的民族。〃然而,《古蘭經》並沒有讓他們各自妄稱和標榜的經文作出鮮明,公正的判斷,以明白無誤的原文向一切順服安拉的人們說道: 〃安拉的許應,不是借你們的妄想可以獲得,也不是借信奉天經者的妄想可以獲得,誰作惡,誰受惡報,除安拉外,他不能為自己找到任何保護者和任何援助者。信士和信女,誰行善誰得入樂園,他們不受絲毫的虧枉。〃(《古蘭經》4:123 - 124)
四、現世的成功,是藉助於勞動而實現
猜測和幻想對任何人都不會消失,所以有的人,以為幸福和成功兩者與善行的關系,僅僅是限於後世一方面。其實,安拉的報酬規則是一致的,化育現世與後世的主宰是一個。安拉說:〃信道而且行善者,我必不使他們的善行徒勞無酬。〃(《古蘭經》18:30)〃行善者們的報酬真優美!〃(《古蘭經》39:74)〃行一個小螞蟻重的善事者,將見其善報;作一個小螞蟻重的惡事者,將見其惡報。〃(《古蘭經》99:7 - 8)
安拉的常道,正如《古蘭經》所告訴我們的,是不會變更的,它不會允許游手好閑,坐享其成,或者懶惰成性的人獲得其所意欲的,或實現其希望的。但是安拉在現世的常道,對於勞動的酬報,不論是信道的,或不信道的,都不分別對待,所以勞動者,受酬報,懶惰者,無福分,不論其宗教信仰如何。因此,信士常常被自己的正信推動去勞動,以免自己與安拉在宇宙間的常道相沖突,而淪為自我毀滅者。
五、穆民(信士)為自己的勞動、工作兢兢業業,敬主法聖,使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作為一名真正的信士,還不滿足於以自身的動力去工作,而且他還注意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為此,他竭盡全力,兢兢業業。因為他深深地感到和堅定地相信安拉在默默中監察著自己所從事的勞動工作,無論自己是在工廠,或在農場,或在其他任何環境中,安拉都在注視著自己。〃安拉對每件事物,都註定必須以善對待。〃(《穆斯林聖訓實錄》)穆聖在解釋功修方面的完善時,說道:〃行善,就是你在崇拜安拉時,猶如你在眼見安拉一樣,如果你眼見不到安拉,而安拉卻在注視著你。〃(伽伯利所傳述的著名聖訓)
其實信士不僅僅是在宗教功修方面如此,敬畏安拉,就是在做其他任何一種勞動工作時,都深感到自己是在安拉的監督、觀察下來完成任務,克盡守職的;如果信士達不到這種品格,那麼他至少也要感到安拉在注視著自己。信士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時,其口號往往都是這樣的:〃我確是為博取安拉的喜悅而勞動工作的。〃而且,要博得安拉的喜悅,也就使所從事的工作,做得完美求精時,才能實現,這也就是穆聖教導眾信士們的:〃你們中任何人不論從事什麼工作,安拉必定喜歡他把那項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伯伊赫格所傳聖訓,載《信仰之分支》)
工作要做得優良,生產要發展得完善,有賴於兩種純正的品格,一是忠於職守;二是誠懇工作。對於信士這兩種品格是有完美的形式和光輝的範例的,比如一個有正確信仰的工人,他的志向並不是僅僅從自己的勞作方面去取得一份物質的收益,或者為博取廠主的歡心,而得到較多的酬勞;但是他是忠於自己的作業,勤勤懇懇,竭盡全力,接受安拉的監察維護教胞們——他們是自己的盟友和監護人——的權利,希望在後世獲得安拉的報酬。〃你說:』你們工作吧!安拉及其使者和信士們都要看見你們的工作,你們將被送到全知幽明者那裡去,而他要將你們的工作告訴你們。』〃(《古蘭經》9:105)
我們經常從報刊上讀到,或者從人們的言行中耳聞目睹到,許多企業所遭遇的情況:嶄新的設備卻停止運轉,堅固的機械受到毀壞,群眾急需的種種福利,卻閑置荒廢,需要花費若干時日才能完成的工作,一天就草草了事。出現這些弊端的結果必然是:許多有益的計劃失敗了;大量忠誠的努力付諸東流,成批的資金無謂地浪費掉;公共生產隨之而任其頹廢。究其原因,只為那些不敬畏安拉不考慮後世清算的人們缺乏忠於職守和誠懇工作的態度,以及良心敗壞所造成的。
六、心靈的安定對於生產的影響
前面我們已經認識到,信士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能享受到心靈安定,心境平靜,心懷舒暢,以及擁有微笑的希望,滿意安拉的恩典,仁愛和赤誠的精神。毫無疑問,這些心理上的優良狀態,對於生產具有積極的影響。因為一個人,如果是漫不經心,或者是動盪不安,或者是憂心忡忡,或者是悲觀失望,或者是對他人、對人生懷恨不滿,那麼,這種類型的人物,要把自己受託的工作做好,或者把他所進行的生產搞得令人滿意,那是罕有的,這種事情的惡果,也就無需學者去統計和哲學家的論證了。
七、正直的品格對生產的影響
一位信仰真誠的信士一向是嚴守安拉的法度,不致讓自身去干犯大罪,陷入非法的境地,縱欲為惡。因為他的純正信仰,不允許他把他的精力耗費在無謂的不眠和非法的娛樂中,不允許他涉足杯盤狼藉的酒宴,或者以賭博旋轉的桌前,或者以色情為誘惑者的身邊。信士藉此維護著自己旺盛的生機,和強健的體力,飽滿的精力,敏銳的智力,使其只用之於善功方面,或者有助於他擺脫無益的娛樂。
這就是對信士個人及其家庭和子女,以及他所生存的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生存,都是一份巨大的收獲。
假若我們去統計一下,那些被非法的慾望和嚴禁的罪惡,以及誘人犯罪的娛樂場所——這些都是真誠的信士們所規避的——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達到的程度,必定超過毀滅性的戰爭和致命的瘟疫,以及天災人禍所吞食的數量還要大。但是,這種每天甚至每時都給人類遭受到的重大損失,人們在習慣上卻易於容忍和接受。據報紙披露,在美國有七千二百萬人喝酒,其中有二百萬人,由於他們工作落後,而給國家每年負擔二十億美元的損失。這僅僅是因喝酒造成的債務,至於因其他罪惡而造成的債務及給生產造成的惡劣影響那是不言而喻了。
八、穆民(信士)深感時間的價值
對於時間的價值,信士是最能深刻感覺的,因為在審判日要質問每個人:〃你的一生是怎樣耗盡的?你的青春是用於什麼地方……〃因此,信士是捨不得將自己的時間作無謂地浪費,或者消耗在惹是生非的去處。因為在信士看來,時間是自己唯一的資本,怎能隨便將它浪費,使自己變成赤手空拳的人呢?時間,確是一種恩典,應當把它充分利用,以此對安拉表示感恩圖報,不可以浪費時間而對安拉忘恩負義。信士在每天清晨太陽升起之前,就感到時間似乎用高聲向他呼喊說:〃人啊!我,時光是一新奇的品格,是你的言行的證明者,故你當向我取得給養,你當以力行種種善功來利用我,因為,當我一旦走了,我就永遠不再回來。〃
信士恐怕時光從自己面前白白地溜走,自己卻什麼工作、什麼生產也沒有做到,所以信士不會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推遲到明天去做,因為明天有明天要和他競爭的事情要做。同樣地,信士力圖使自己的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又比今天好,進而一天比一天好,希望以自己持久性的善行,縱然在自己死後,也能繼續讓它的生命延續下去。信士還渴求在自己身後有子嗣來繼承有益的知識,優良的德行,或者有成效的計劃,或川流不息的施濟,或者培養優秀的後生;並且根據以上的延續的情況,和所繼承的成效,以及人們利用的程度,使自己在安拉那裡獲得回賜。這種精神,促使象先知穆聖的弟子艾卜•德爾達伊一樣的人物,在其風燭殘年之際還去栽培核桃樹。有人問他:〃你這樣的高齡人,還要栽培核桃樹嗎?而核桃樹,要在若干年後,才會結果呀!〃艾卜•德爾達伊回答說:〃讓後來的人,享用這核桃的果實,難道我沒有其回賜嗎?〃
還有一位聖門弟子,也是由於那種精神所驅使,在他的暮年栽種欖橄樹。他說:〃前人已經給我們栽種了許多果樹,讓我們享用了它們的果實,我們也應當栽種一些果樹,給我們的後人同樣享受到果實。〃
九、善功與生產
有時人們會說:〃所有的宗教信仰,都對信教者責成一些功修和種種貢獻及儀式。根據各宗教的不同功修的差異,都要佔據信教者一些時間。比如伊斯蘭制定的拜功,每天履行五次,在這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節奏快速、競爭劇烈的時代,每天禮五次拜,難道不耽誤生產,妨礙工人工作嗎?〃
其實,所有天啟宗教中的功修,只要信教者不強制自身去做一些安拉未曾命令他做的功修,那未,法定的功修,並不需要信教者花費多少時間,所以在功修上付出少量時間,對生活和生產都不算是浪費。相反,宗教功修最能擴充力量,磨煉意志,使人們更有能力去對待人生。
用直接的、可見的物質作用來衡量一件事物,而忽視潛在的、對精神和物質都同時有指導意義的有效作用,那是對事實的不公做法。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人是個未知數》的作者艾勒克西斯•卡勒爾說得多麼真實。他說:〃直到目前,我們才認識到禮拜也許是促使人產生活潑的最大力量。作為醫生,我曾目睹過許多病人,在葯物治療他們的疾病宣告失敗,醫學束手無策的時候,拜功介入他們,於是使他們從禮拜中獲得治療,而恢復健康。
〃的確,拜功就象鐳錠一樣,是放射的源泉,使人產生自發的活躍;人們在禮拜時努力與一種無限的力量交談時,憑拜功來增強有限的活力。〃
〃當我們禮拜的時候,我們必定是把自己的身心與監護宇宙的一個巨大力量聯系起來,並懇切地哀求他從拜功中賜予我們光明,以便用它來照亮人生,驅逐黑暗。但是,我們僅僅哀求,只不過給我們增加力量和活躍,何況任何人向上帝只哀求一次是沒有成果的,只有反復哀求才會帶來美滿的善果。〃
一般宗教的拜功,既然有如此作用。那麼伊斯蘭的拜功,就更富有深遠的影響。因為伊斯蘭的禮拜,不僅僅是一種功修或者缺乏人生意義的一種哀求;伊斯蘭的禮拜,在伴隨著哀求與功修的同時,又是一種清潔,一種文化,一種體操,一種道德培訓。根據伊斯蘭所制定的集體性規則,拜功還是實施最理想的社會原理教育的學校,和培養人們友愛和平等的科學教育學院。
一個男子在太陽未東升之前,就早早蘇醒起床;做了小凈,禮了晨拜,然後身體活潑、心情舒暢、信心十足、高興愉快地去迎接自己白天的工作。但願我知道這樣的人,是會給生產造成損失呢?又或者給生產帶來利益?
有一位專家研究伊斯蘭的集體禮拜對穆斯林的生活產生的影響所作的評論,是十分真實的。他說:
〃人們處於今天這個被斗爭和戰亂所蔓延的世界裡,以及矛盾成為一種樂趣的制度情況下,很多人在熱衷於鼓吹仇恨和充滿日常生活的爭論、絕交的氛圍里,每天能夠享受五次(即晨、晌、晡、昏、宵五次拜功)充分的和平,這確是一種巨大恩典。真的,禮拜確是一種極其巨大的天恩,因為拜功是最能使人脫離塵世紛擾的一種訓導,因為人們不可避免地要在諸多矛盾和斗爭中以及相互憎恨、吵鬧的場合下生活與工作。那麼,通過拜功,人們就能把自身從以上這些外來的困擾與煩惱方面擺脫出來。從而與平等、友好、互愛的實質交織起來。因為拜功是人類幸福的真實源泉。
因此,人們禮拜所需要的時間,從對人有效應的善德和實際的利益來看,並不是無謂地浪費,相反,而是最好地利用了時間,因為在禮拜當中學習到許多重要的教誨,它們使人成為真正值得生存於其中。而那些有關友誼、平等和互愛的教誨,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五次的實踐,便成了人類團結和持久文明的支柱。
十、穆民(信士)以優秀的勞作來建設安拉的大地
有時,人們會陷入幻想之中,於是他們把信士想像成是伊斯蘭修道院里的苦修者,或者是象寺廟里的僧侶、尼姑一樣,脫離紅塵、隱居起來,不娶不嫁、整日潛心功修,這是對工作和生產的一種災害。這種想像,如果在部分宗教的某種環境中確有此情況出現的話,那麼,在伊斯蘭的信仰環境中,是不允許的。伊斯蘭只認同真信士,必定是勞動者,工作者,在人生中,克盡自己的作用;對人間的事物,既有取,也有舍;在安拉使人類成為大地的治理者之時起,信士就積極響應對此作出的召喚:〃他用地上的土創造了你們,並使你們在大地上居住。〃(《古蘭經》11:61)
伊斯蘭信仰,從來不承認一周之間有哪一天要人們停止生活中的一切事務和工作,而專門去修功辦道,比如猶太教那樣,有什麼安息日之說。在伊斯蘭中,一年之間,天天都是工作的日子;世俗性的工作,只要出自善意,在伊斯蘭看來,也可能成為是一種〃歐巴德〃(對安拉的崇拜)的范疇。
比如聚禮日(星期五),是伊斯蘭每周的節日,安拉對此節日而召示信士們說:〃信道的人們啊!當聚禮日召人禮拜的時候,你們應當趕快去記念安拉,放下買賣,那對於你們是更好的,如果你們知道。當禮拜完畢的時候,你們當散布在地方上,尋求安拉的恩惠,你們應當多多記念安拉,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62:9 - 10
這就是聚禮日穆斯林的生活。這一天,在禮拜前有工作,有生意買賣,有其他事務。然後禮拜時間一到,就趕快去記念安拉,作聚禮拜功。拜功完畢,就散布在各地,去尋求安拉的恩惠。
據傳述,歐麥爾•本•漢托布見到一群人,在作完聚禮拜之後,坐在禮拜堂的一個角落處,無所事事。歐麥爾問他們:〃你們是一些什麼人?老在這里干什麼?〃他們回答:〃我們是托靠安拉的人。〃歐麥爾聽後十分生氣,斥責道:〃你們中不論任何人,都不要坐在這里尋求生計,向安拉祈禱說:』我們的主啊!求你賜給我生活資料啊!』其實,他們明明知道,天上不會降下金子或銀子的,而且,安拉還昭示:』當禮拜完畢的時候,你們當散布在地方上,去尋求安拉的恩惠。』(《古蘭經》62:10)……〃
十一、確信後世,不致廢弛今世
有一部分人妄言,或者猜測:確信後世和面向後世會使今生的工作、以及為促進今生的繁榮、進步的努力,變得廢弛。因為今世與後世,就象天秤的兩個稱盤一樣,其中一個稱盤側重的時候,只是因為一個稱盤所承裝的數量不足以對稱。今世與後世,也如同東方與西方一樣,如果你接近東方,那你就遠離西方。既然如此,人們確信後世,並為後世而進行功修,那麼,必然就要以迴避今世來相對待。
這些話,如果我們從人們的心理,目的,意念來看似乎是不錯。因為誰以今世為目的、為意念、為興趣的話,那麼,誰便根據他們的心情與今世相關的深淺程度不同,而與後世便有遠近之別。但是,與此大相徑庭的是信士;教法要求每位信士,在今世要努力、要奮斗、要建設、要發展,同時,後世也是他們的意念、目的和希望。
作為真正的信士,一向以今世為後世的農場;農場則需要農業工人的勞作和勤奮。但是信士的勤勞在今世只會得到部分收成,全面的豐收只有到後世才可能實現。正如安拉所應許的:〃你說:』那些成果為信道者在今世所共有,在復活日所獨享的。』我為有知識的民眾這樣解釋一切跡象。〃(《古蘭經》7:32)那就是信士,他要驅使塵世為自己服務,不會強制自己為塵世效勞;更不至於以塵世為主宰,讓塵世把自己作為僕人。但是信士在伊斯蘭民族的軀體中,是一個有作用的肢體,是它血脈里流動著的血液,他給伊斯蘭民族以力量、活力和發展。信士如果是農民,他會善於精耕細作;如果是工人,他會擅於勞動而獲利。總之,信士在人生的每個方面,都是很聰明的,優秀的。穆聖的門弟子中,有農民,有商人,有工人,他們在自己所從事的業務方面,都很出色。但是,他們既未因自己的業務而妨礙自己的信仰,又未因自己對後世的確信,而停止今世的工作。大家都秉承穆聖的教導,積極對待人生。穆聖說:〃如果復生日一旦來臨,而在你們無論誰的手中還拿著一株棗樹幼苗的話,而在那時,他還能夠把它栽下時,他應該栽下。〃(艾罕默德和布哈里所輯聖訓)在復生日即將發生,栽下一株棗樹苗,任何人也不會希望從那樹苗上獲得利益,穆聖為什麼還要主張和命令手握幼苗的人把它栽下呢?這是為了尊重那種植棗人的勞動,即使栽下以後,也不存在有任何裨益。
十二、信託的意思,不是依賴他人
〃天上確實不會降下金銀。〃僅僅憑歐麥爾上面這句話的回答,就可以把縈繞於人們心胸間的那些疑慮完全推開了。因為信託安拉,萬事順從安拉,是信士的特性之一。《古蘭經》說:〃你當信託安拉,安拉足為信託者。〃(4:81)〃你們只應該信託安拉,如果你們是信士的話。〃(5:23)〃誰信託安拉,他將使誰滿足。〃(65:3)
但是,〃信託的意思是什麼呢〃?信託,並不意味把人拋向安拉所制定的一切因素方面。依賴安拉為他創造各種利益,成天仰觀著天空,等著金銀降下來;或者整日凝視著腳下的大地,為自己生長出麵包、奶油、蜂蜜和調味品,無需辛苦、努力、思考和行動,就可獲得生活資料和用品。
信託的意思是,人們無論做什麼,先提前安排好,然後,將事情的結果託付給安拉,比如農民將種子播下土地後,經過精耕細作等勞動,然後希望安拉賞賜好的收成;或者竭盡自己人為方面的努力,其餘的事情,全部歸安拉去決定。人們把要從事的一切因素、條件作了充分准備,把前進的路上存在的障礙盡可能將其排除。但是,人們不知道事情成敗的結果,以及妨礙事情進程的障礙也許是很多的,何況要駕馭它們,談何容易!
有一位游牧的阿拉伯人來見穆聖,他把自己騎來的一頭駱駝未用繩索栓起,而讓它在清真寺門前自由地走動;他認為這樣做,是信託安拉,安拉會給他照料著那頭駱駝的。可是,穆聖向他說了一句至今一直在穆斯林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言:〃拴起來,又信託!〃還有一段聖訓這樣說道:〃假若你們切實地信託安拉,安拉必定會供給你們,正如他供給鳥兒一樣,鳥兒清早空腹而出,傍晚果腹而歸。〃可是,一些不務正業的懶漢,對此聖訓斷章取義,只講後句,不論前句,事實上,聖訓不是對他們的怠惰辯護,卻是抗議。因為鳥兒如果清早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不早早飛出去,尋找食物,老是呆在窩巢,安拉怎麼會保證他們在傍晚時吃飽而歸呢?
⑦ 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教的區別是什麼
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被稱為穆斯林。
區別1:
「伊斯蘭」是宗教名稱。
「穆斯林」是「伊斯蘭」一詞的派生名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
區別2:
「伊斯蘭」是宗教信仰。
「穆斯林」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群體。
區別3:
「伊斯蘭」的意思是順從真主,實現和平。
「穆斯林」是「伊斯蘭」意為「順從真主者」,「實現和平者」。
(7)穆斯林信託詞擴展閱讀:
穆斯林名稱來源:
穆斯林(al-Muslim)伊斯蘭教信仰者的統稱。阿拉伯語音譯,意為「順從者」。教義學家稱「順主順聖的人」,即口誦「清真言」,內心誠信,認主獨一的人。原指一切服從安拉的人,即凡順服安拉,服從歷代先知者,如易卜拉欣、爾撒(即耶穌)的教民等,均統稱為「穆斯林」,後專指信奉伊斯蘭教者。
《古蘭經》雲:「你們應當遵循你們的祖先易卜拉欣的宗教,以前真主稱他們為穆斯林,在這部經典里他也稱你們為穆斯林,以便使者為你們作證,而你們為世人作證。你們當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信託真主」(22:78)。
劉智《天方至聖實錄》凡例:「中稱穆民、穆士,乃吾人天方之本稱,蓋以穆罕默德聖人之教也。穆民本曰『穆我』(Mu』min),穆士本曰『穆士林』。稱『穆民』、『穆士』,省文易呼也。曰穆人、穆眾、穆軍皆是。」
教義規定,穆斯林必須誠信伊斯蘭教六大信仰,在行動上遵循五項宗教功課,在日常生活中行善止惡。現代阿拉伯學者認為,在伊斯蘭教國家,穆斯林即穆斯林民族;非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被稱為「穆斯林少數」。
在中國有回、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柯爾克孜、塔吉克、東鄉、撒拉、保安等10個少數民族信奉伊斯蘭教,統稱「中國穆斯林」。
中國古籍對穆斯林有多種稱謂:《元史》譯為「謀速魯蠻」、「木速蠻」、「答失蠻」,《長春真人西遊記》譯為「鋪速蠻」、「大石馬」,《歸潛志》、《北使記》譯為「沒速魯蠻」,《至正辨偽錄》譯為「達失蠻」,《至正岳廟碑》譯為「達識蠻」;清代至辛亥革命前後時期譯為「穆士林」。
參考資料:網路-穆斯林
⑧ 穆斯林的聖訓百段
1.教育孩子一次,強於施糧一升。2.求學是每個男女穆斯林必盡的主命。3.你們教人知識,給人方便,報人喜訓,不可恐嚇,若生氣動怒時應當沉默。4.哲理是:信士的遺失物,無論在哪裡發現它,信士必當拾取。5.愚昧是最卑賤的貧窮;智慧是最寶貴的財富;驕傲是最令人難受的孤獨。6.求學從搖籃開始直到墳墓。7.求學,哪怕遠在中國。8.修辭中有魔力;知識中有愚昧;詩歌中中哲理。二勤勞儉朴9.你辦現世的工作當為長遠公益勤奮正常。你辦後世的工作猶如明天死亡一般,爭先忙辦。10.遠大的志向出自正信。11.你們尋求真主的給養,開采大地的寶藏。真主喜愛高尚,尊貴,而不愛卑鄙下賤。12.求助於真主者不失望;協商者不後悔;節約者不貧困。13.施捨的手高強於接受的手。14.計劃是生活在一半。15.勤儉持家是生活的保障;殷勤待人是明智的表現;善問是治學的決策。16.工作落伍的人,其高貴的門弟不能使他榮貴。17.你們當悄悄地去解決問題,不要誇富,以免受嫉妒。三信用盟約18.不講信用者沒正信;不守盟約者無正教。19.騙子不是我的教民。20.坐談務必要忠實,守密,說話算話。21.協商者當互相忠誠信任。22.最大的欺騙是給同胞談話,他信任你,你卻說自己不會信的話。23.偽信士的特徵有三:撒謊,失信,奸詐。24.受信託要忠,不可以欺還欺。25.堅守盟約屬於正信。26.有錢拖債是迫害。27.苛扣工資是大罪。四正義工作28.凡是善功都是施濟。29.多談正義獲勝利,不談妄言得平安。30.聯絡斷交者,善待虐待者。31.引人行善如同自己行善,誘人作惡如同自己作惡。32.孝順父母者必會得到子女的孝敬。33.最好的人是最能善待其家屬的人。34.饒人者愈高貴,虛心者愈進步,施濟者愈富有。35.莫嫌善小而不為。五仁慈憐憫36.慈愛生物,必得真主的慈愛。即使宰牲也當減輕其痛苦。37.慘殺生物必遭真主的懲罰。38.凡是動物,愛護必得報酬。39.當扶危解困,響應邀請,款待飢餓者,探望病殘人。40.優越在於:他拒絕你,你賞賜他;聯絡斷絕者;原諒迫害者。41.虐待孤兒家遭災禍;善待孤兒家庭幸福。六維護人權42.維護安全,人人放心者才是穆斯林。43.保護弟兄的名節者,必得真主的保護。44.不害人,也不報復。45.不讓鄰居安寧者,絕不是穆民。46.犯罪者自害其身。47.最壞的人是人們怕受其害而尊重他的人。48.不害人也是施捨。49.寧願孤獨,也不與惡人為伍。七民主與獨裁50.人人都是管理者,對其所管,必受審判。51.主持關鍵時刻的公正,強於七十年的副功。52.交人不虧,談話無欺,結約不爽者,才是人格高尚,道德顯著,宜當為友的人。53.當警惕被壓迫者的申冤,如果他向真主申訴,有求必應。54.理智的使命是敬主愛人;主觀者貧乏;協商者不失敗;獨裁者終滅亡。八平等,團結,友愛55.愛人如愛己,才是真信士。56.人類都是真主的家屬,真主最喜愛為他的家屬謀幸福者。57.人類皆兄弟,無論願意與否。58.人類一律平等。59.誰欺侮了和平共處的異教徒,便欺負了我聖人。60.真主援助的是群體,狼所吃的是離群的羊。61.友人多固然好,但不知義務者,交之無益。62.人類都是真主的僕人,互為手足弟兄,勿挑錯,勿相爭,勿嫉妒,勿背棄,勿懷恨。九宣揚真理63.當說真理,不怕苦辣。64.雖不利己,也當說真理。65.誰有理,誰就有發言權。十覺悟警惕66.要做清白人,莫做懷疑事。67.遠離禁區,以防陷入。68.以別人吸取教訓人是幸遠之人。69.兵不厭詐。70.先協商,再決議,後執行。71.人生最大的虧折是不顧客觀,抱著幻想,虛度年華,畢生無獲,終遭痛苦。72.要住房,先擇鄰。73.友誼,仇恨莫過分,以防變化而悔恨。⑾講究衛生74.我們這個民族,不飢不食,食不過飽。75.胃是不百病之府,重食是百病之源,節食是百葯之首。⑿論美德76.我的使命是完成一切美德。77.計劃是最聰明的理智;謹慎是最堅固的防禦;美德是最高尚的門弟。78.人的賢德就是正教;人格就是理智;美德就是祖光。79.劣性是凶兆,品質敗壞者是最惡劣的人。80.默忍禍患,是正義的寶藏之一。81.莫與奸人為伍,因為他是你的說明。82.你們不能以錢廣濟人,可用美德廣濟人。83.害羞屬於正信。84.惡性破壞善功,猶如醋壞蜜。85.最好的人是品德優秀者。86.鎮定是勝利的象徵;急躁是失敗的預兆。87.酌情去拜望,會使友誼深遠。88.樂園在母親的腳下。89.拋棄無益之事是穆斯林的美德。90.優禮待人便是施濟。91.幸災樂禍者警惕禍福轉移。92.勸教者,當以哲理善勸服人。93.溫和是幸福,粗暴是災難。94.若你不顧羞恥的話,就任意妄為吧!95.堅忍貴在禍患之初。⒀正教本質96.堅信真主,嚴守正教,中正不偏,便是伊斯蘭。97.理智是人的本質,不理智者無正教。98.伊斯蘭是簡易朴實的生活規范。凡奉教者無不勝任之,故你們當指明正道,平易近人。99.正教只是盡忠。100.正教是解決社會問題。
⑨ 信託的名詞解釋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9)穆斯林信託詞擴展閱讀
原始的信託行為發源於數千年前古埃及的「遺囑託孤」。信託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前2548年古埃及人寫的遺囑,其中指定其妻繼承財產,其子為受益人,並為其子指定了監護人。
從法律的角度講,信託源於羅馬法「信託遺贈」制度。《羅馬法》中規定:在按遺囑劃分財產時,可以把遺囑直接授予繼承人,若繼承人無力或無權承受時,可以按信託遺贈制度,把財產委託或轉讓給第三者處理。古羅馬的「信託遺贈」已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信託概念,並且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定。
從操作的層面上說,現代信託起源於英國的「尤斯制」。
英國在封建時代,人們普遍信奉宗教,按照當時的基督教義,信徒「活著要多捐獻,死後才可以升入天堂」。這使得教會的土地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