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里巴巴能從亞馬遜和谷歌的IPO中借鑒哪些經驗
阿里巴巴到底價值幾何?回顧一下亞馬遜(Amazon.com)的IPO會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1997年上市時,亞馬遜還只是一家在線書籍零售商。如果投資者只把它視為美國的一家書商,那麼要想讓首發價格達到18美元,亞馬遜就得迅速占據美國圖書市場90%以上的份額並且一直保持這樣的水平!不過,這樣的衡量標准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當年亞馬遜具有的實物期權價值。
最初,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佐斯列出了20種有可能在線銷售的商品,包括書籍、軟體和CD。雖然從圖書起步,但如果他的經營模式獲得成功,就可以推廣到其他產品上,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事後證明,這種規模擴張期權蘊含著極大的價值。當這些期權兌現時,不僅證明了亞馬遜的IPO價物有所值,還證明了該公司的股價應該遠高於首發價格,2014年9月15日亞馬遜的收盤價為323.89美元,按照12比1的整體股票拆分比例復權後,亞馬遜的市值為1500億美元,而上市當天市值僅為4.38億美元,也就是說亞馬遜這些年來的年均資本增長率高達41%!
和亞馬遜一樣,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收入也來自在線交易,該公司佔有中國約80%的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其第一個交易平台Alibaba.com把中國的製造商和小型企業聯系在了一起。淘寶網是它的C2C平台,類似於eBay,是一個虛擬市場。天貓是B2C平台,是一個虛擬購物中心,中國購物者可在此買到跨國公司的產品。支付寶則是阿里巴巴的在線支付業務,類似於eBay的PayPal,為每一筆交易提供擔保。
科技與市場調研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在線零售行業的規模已經突破3000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將增長80%。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著重強調了這一增長機會。該公司還有一條兌現實物期權的途徑,那就是跨越國界的國際性擴張,包括向美國消費者的延伸,因為他們是世界上在線購物消費最高的群體。從亞馬遜的IPO中可以看出,實物期權兌現時的規模將極大地影響阿里巴巴的最終估值水平。
如果要推測阿里巴巴的上市對IPO市場有何影響,我們就應該回顧一下谷歌(Google)的首發過程。周二,阿里巴巴對提交給美國證監會(SEC)的F1表格進行了第7次修正。修正後的信息顯示,該公司將3.201億份美國存托憑證的詢價區間從60-66美元調整為66-68美元。本次IPO的規模預計將達到211-217.7億美元,超過2008年Visa首發時的197億美元,預計將在美國市場創下新的紀錄。從歷史上看,重大IPO能夠保證隨後的IPO市場處於炙手可熱的狀態嗎?未必。
2004年穀歌的首發規模為16.7億美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且與之前那些通過修改後的荷蘭式招標[又稱單一價格招標,是指按照投標人所報買價自高向低(或者利率、利差由低而高)的順序中標,直至滿足預定發行額為止,中標的承銷機構以相同的價格(所有中標價格中的最低價格)來認購中標的國債數額。——譯注]上市的公司相比,谷歌的IPO規模要大得多(在它之前的10次荷蘭式招標的總融資額只有3.13億美元)。然而,谷歌的IPO並未引發新股洶涌而來的局面,在這之後也一直沒有公司用荷蘭式招標首發上市,直到2005年才出現了晨星(Morningstar)1.40億美元的IPO,隨後是2007年5月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 Group)12億美元的IPO。
關鍵的一點不同可能是路演過程揭示的需求情況。我曾在案例分析文章《別作惡:記2004年穀歌通過荷蘭式招標首發上市》(Don』t Be Evil: Google』s 2004 Dutch Auctio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由哥倫比亞商學院CaseWorks項目出版)中明確指出,谷歌原計劃融資27億美元。該公司原定發行股票2460萬股,詢價區間為每股108-135美元;隨後,發行數量提高到了2570萬股。但接下來,谷歌調整了自己對需求的樂觀預期。由於路演遇到困難,谷歌的IPO再三推遲。最終,該公司只發行了1960萬股,詢價區間也降至85-95美元;最終確定的發行價為85美元,籌集資金16.7億美元。需求萎縮也許不僅意味著對這支新股的興趣減弱,而意味著對所有新股的整體興趣減弱;它所體現的可能不僅僅是投資者對這家公司的增長前景信心下降,他們對所有新上市公司可能都是如此。
和谷歌的遭遇相反,阿里巴巴的股票一直非常受歡迎,而且早早就完成了申購。周二收盤後,阿里巴巴提高了詢價區間,發行價上限從66美元升至68美元,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們對新股變得更有興趣,投資者對其他公司的增長前景也更有信心。許多互聯網和科技公司都已經提交了首發上市申請文件,但還沒有開始公開招股,其中包括雲存儲服務商Box Inc.、網路域名供應商GoDaddy Inc.、集客式營銷軟體製造商HubSpot、個人貸款公司LendingClub Corp.以及太陽能企業Vivint Solar。這些公司都等著看阿里巴巴的表現,然後再進行自己的發行。
B. 今天新聞說阿里巴巴要在美國融資200億美元,為什麼要在美國融資,在國內不行嗎
阿里想走全球戰略,所以選擇國外上市,謀求募集更多的資金用於自身發展,另外國內回的話要求答太高,被ZF限制的太死。甚至連香港都沒接受阿里的上市。他只能去國外了。那斯達克上次出了問題。他只能去紐約交易所了。那裡是上市條件非常寬松的。
C. 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歷程
1999年9月,馬雲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 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
2004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一線投資機構融資8200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屆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於中國雅虎簽訂合作協議,收購並接管中國雅虎。
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雅虎初步的股份回購並重組與雅虎的關系。
2016年4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與紐西蘭政府指定機構紐西蘭貿易發展局(NZTE)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阿里巴巴能否完成這樣一個融資交易並且超過google為什麼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排名300位。
D. 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
簡單的說,盈利模式就是企業賺錢的渠道,通過怎樣的模式和渠道來賺錢。
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人們談論很多,我想可否總結為:它是組合盈利拳,是進化盈利鏈,是動態發展的盈利模式。將其歸結到企業戰略和核心競爭力的一個共同點上,就是「難以模仿」。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是難以模仿的一個典型。
它的關鍵的棋步,如果算上准備出台的,有以下4步:
阿里巴巴成功的第一步是搶先快速圈地。1988年馬雲以5萬元起家時,中國互聯網先鋒贏海威已經創辦了3年。贏海威採用美國AOL的收費入網模式,這對於經濟發展水平的高的國家本身經濟實力強而且網路信息豐富的AOL是適用的。馬運並沒有採用贏海威的收入模式,而採用了免費大量爭取企業的方式,這對於一個個人出資的公司,是非常有洞見和魄力的。(記得1997年,我曾經向贏海威建議為福建省獲評企業贈送免費的電子郵件信箱被婉拒)。堅持這樣一種模式是需要堅毅的精神的。在遭遇互聯網寒冬的2001年馬雲給公司定了一個目標,要做最後一個站著的人。他說: 「今天是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都看不到後天,因為他們死在明天的晚上」。 這種搶先圈地的模式堅持下來並貫徹至今,現在阿里巴巴在中國的企業會員是700萬家,海外是200多萬家。時機本身是最不可模仿的。現在如果誰還重復阿里巴巴的這一戰略,還可能佔有這么多的企業嗎?
如果僅僅逗留在圈地上,可以斷定阿里巴巴無法獲得4次私募融資了,早就灰飛煙滅了。馬雲成功的第二步是利用第一步的成功開展企業的信用認證,敲開了創收的大門。信用對於重建市場經濟和經濟剛起飛的是中國市場交易是攔路虎,電子商務尤為突出。馬雲抓住了這個關鍵問題,2002年力排眾議創新了中國的互聯網上的企業誠信認證方式。如果說,這種方式在普遍講誠信的發達國家,是多餘的,在中國則是恰逢其時了。阿里巴巴既依靠了國內外的信用評價機構的優勢,又結合了企業網上行為的評價,恰當配合了國家和社會對於信用的提倡。由於有了創收的渠道,2002年馬雲給公司提出一個目標,全年賺一塊錢。到03年的時候,就達到一天有100萬了。現在這個項目,阿里巴巴帶來每年幾千萬元的不斷增加的收入。
這里要特別指出,中國信用問題突出,不等於企業就願意參與你阿里巴巴的誠信通認證。在誘導企業繳費加入「誠信通」方面阿里巴巴巧妙利用了它搶先圈地的成果。幾百萬的企業為它提供了大量的企業需求信息。這對於60%加工能力過剩的中國企業是非常寶貴的信息。阿里巴巴僅僅對於通過誠信通的企業提供需求信息,還通過電子郵件一年提供3600條。這些需求信息對於眾多千方百計尋求訂單的企業來說,其價值不言而喻,最起碼也有把握現實的市場動態的參考價值。用圈地中換取的關鍵信息作為企業進入創收項目的「誘餌」,這也是難以模仿的無的招術。
阿里巴巴的第三部就是他掌握5000家的外商采購企業的名單,可以實實在在幫助中國企業出口。對於每家企業收費4-6萬元這又為阿里巴巴帶來每年大幾千萬元的收入,並帶來國內外的知名度。這一招其他單位也可以學,但阿里巴巴等於外商的采購有最大規模的供給信息和誠信通為基礎的優勢,其他單位是難以模仿的。
阿里巴巴的第四招,是他今年8月收購雅虎中國後准備推出的電子商務搜索。今年3月阿里巴巴的已經推出自己的關鍵字競價搜索。雅虎的搜索在中國僅低於網路3個百分點,超過全球龍頭google8個百分點。現在阿里巴巴依靠雅虎每年幾十億美元技術開發投入形成的技術實力必然要有所創新。創建全球首個有影響力和創收力的專業化搜索應當是合理選擇。電子商務搜索可以將電子商務的涉及的產品信息、企業信息,還有物流、支付有關信息都串通起來。可以逐步自然形成一種電子商務信息的標准。可以首先推進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並統領全國的電子商務。中國去年的出口額是1萬億美元,通過阿里巴巴做的只有100億美元是1%,還有99%的企業並沒有使用電子商務,這裡面的生意潛力可就太大了。這一招將又是以前三招為基礎而難以模仿的。
阿里巴巴的關鍵的招術並不多,但招術的單純性、連貫性、組合性和有效性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1年間,馬雲也險些迷失了方向。獲得兩輪風險投資後,「想做大」的馬雲邀請了多名在海外有優秀履歷的人才。「在阿里巴巴內部,堅持各種生意模式的人都有。終於,到2002年底,馬雲將他們一一清退,同時,他把當時占據公司收入60%的系統集成業務一刀砍下,以保證公司繼續按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
E. 阿里巴巴網站為什麼能成功
阿里巴巴網站運營模式
作者:未知 來源:未知 網路營銷手冊www.tomx.com 加入時間:2006-3-9
阿里巴巴網站的目標是建立全球最大最活躍的網上貿易市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它從一開始創建就有明確的商業模式,這一點不同於早期的互聯網公司主要是以技術作為驅動的,創始人都是計算機或通訊技術等方面的人才或愛好者,由自娛自樂到創造出有特色的網站,進而摸索可能的網路服務模式。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經歷使其網站能有明確的定位。他於1995-1997 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站「中國黃頁」,1997-1999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並成功運作該中心所屬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開發了外經貿部官方站點、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和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站點。1999年自立門戶在杭州設立研究開發中心,以香港為總部,創辦阿里巴巴網站。
阿里巴巴從純粹的商業模式出發,與大量的風險資本和商業合作夥伴相關聯構成網上貿易市場,其運營模式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的原因:
首先,專做信息流,匯聚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本人曾參加過今年阿里巴巴在廣交會期間主辦的電子商務研討會,在會上,馬雲闡述了以下觀點,即中國電子商務將經歷三個階段,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階段。目前還停留在信息流階段。交易平台在技術上雖然不難,但沒有人使用,企業對在線交易基本上還沒有需求,因此做在線交易意義不大。這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今天能做到的事,循序漸進發展電子商務。
阿里巴巴在充分調研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將企業登錄匯聚的信息整合分類,形成網站獨具特色的欄目,使企業用戶獲得有效的信息和服務。阿里巴巴主要信息服務欄目包括:①商業機會,有27個行業700多個產品分類的商業機會供查閱,通常提供大約50萬供求信息②產品展示:按產品分類陳列展示阿里巴巴會員的各類圖文並茂的產品信息庫③公司全庫:公司網站大全,目前已經匯聚4萬多家公司網頁。用戶可以通過搜索尋找貿易夥伴,了解公司詳細資訊。會員也可以免費申請自己的公司加入到阿里巴巴「公司全庫」中,並鏈接到公司全庫的相關類目中方便會員有機會了解公司全貌。④行業資訊:按各類行業分類發布最新動態信息,會員還可以分類訂閱最新信息,直接通過電子郵件接受。⑤價格行情:按行業提供企業最新報價和市場價格動態信息⑥以商會友:商人俱樂部。在這里會員交流行業見解,談天說地。其中咖啡時間為會員每天提供新話題,為會員分析如何做網上營銷等話題。⑦商業服務:航運、外幣轉換、信用調查、保險、稅務、貿易代理等咨詢和服務。這些欄目為用戶提供了充滿現代商業氣息,豐富實用的信息,構成了網上交易市場的主體。
第二,阿里巴巴採用本土化的網站建設方式,針對不同國家採用當地的語言,簡易可讀,這種便利性和親和力將各國市場有機地融為一體。阿里巴巴已經建立運作四個相互關聯的網站:英文的國際網站(http://www.alibaba.com)面向全球商人提供專業服務;簡體中文的中國網站(http://china.aliaba.com)主要為中國大陸市場服務;全球性的繁體中文網站
(http://chinese.alibaba.com)則為台灣、香港、東南亞及遍及全球的華商服務;韓文的韓國網站(http://kr.alibaba.com)針對韓文用戶服務。而且即將推出針對當地市場的日文、歐洲語言和南美網站。這些網站相互鏈接,內容相互交融,為會員提供一個整合一體的國際貿易平台,匯集全球178個國家(地區)的商業信息和個性化的商人社區。
第三,在起步階段,網站放低會員准入門檻,以免費會員制吸引企業登錄平台注冊用戶,從而匯聚商流,活躍市場,會員在瀏覽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和創造無限商機。截至2001年7月,阿里巴巴會員數目已達73萬,分別來自202個國家和地區,每天登記成為阿里巴巴的商人會員超過1500名。阿里巴巴會員多數為中小企業,免費會員制是吸引中小企業的最主要因素。在市場競爭將日趨復雜激烈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當然不肯錯過這個成本低廉的機遇,利用網上市場來抓住企業商機。大大小小的企業活躍於網上市場,反過來為阿里巴巴帶來了各類供需,壯大了網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每月頁面瀏覽量超過4500萬,信息庫存買賣類商業機會信息達50萬條,每天新增買賣信息超過3000條,每月有超過30萬個詢盤,平均每條買賣信息會得到四個反饋。
第四,阿里巴巴通過增值服務為會員提供了優越的市場服務,增值服務一方面加強了這個網上交易市場的服務項目功能,另一方面又使網站能有多種方式實現直接贏利。盡管目前阿里巴巴不向會員收費,但據馬雲介紹,阿里巴巴網站目前是贏利的。阿里巴巴的贏利欄目主要是:中國供應商、委託設計公司網站、網上推廣項目和誠信通。中國供應商是通過ALIBABA的交易信息平台,給中國的商家提供來自各國國際買家的特別詢盤。客戶可以委託阿里巴巴作一次性的投資建設公司網站,這個項目主要是alibaba幫助企業建立擁有獨立域名網站,並且與alibaba鏈接。網上推廣項目,是由郵件廣告、旗幟廣告、文字鏈接和模塊廣告組成。郵件廣告由網站每天向商人發送的最新商情特快郵件插播商家的廣告;文字鏈接將廣告置於文字鏈接中。新推出的誠信通項目能幫助用戶了解潛在客戶的資信狀況,找到真正的網上貿易夥伴;進行權威資信機構的認證,確認會員公司的合法性和聯絡人的業務身份;展現公司的證書和榮譽,用業務夥伴的好評成為公司實力的最好證明。
第五,適度但比較成功的市場運作,比如福布斯評選,提升了阿里巴巴的品牌價值和融資能力。阿里巴巴與日本互聯網投資公司軟庫(Softbank)結盟,請軟庫公司首席執行官、亞洲首富孫正義擔任阿里巴巴的首席顧問,請世界貿易組織前任總幹事、現任高盛國際集團主席兼總裁彼得?薩瑟蘭擔任阿里巴巴的特別顧問。通過各類成功的宣傳運作,阿里巴巴多次被選為全球最佳B2B站點之一。2000年10月,阿里巴巴榮獲二十一世紀首屆中國百佳品牌網站評選"最佳貿易網"。
阿里巴巴憑據其可行的、具有說服力的商業模式在快速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成功地締造了被譽為經典的網上交易市場。
中國發展E-Marketplace電子市場的存在的問題、戰略定位和措施
阿里巴巴網上交易市場的發展並不是照搬美國的商業模型,它主要針對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情況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阿里巴巴根據目前中國網路發展現狀,集中力量做好信息流來構築網上貿易市場,避開了資金流、物流這些近期國內電子商務現實狀況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總的看來,我國電子商務目前尚處於初級階段,許多問題有待解決,發展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市場不能照搬美國的模式。那麼當前中國發展E-Marketplace電子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什麼?針對中國的現狀,在中國發展E-Marketplace應採取什麼樣的戰略和措施?
首先,在中國發展E-Marketplace要以信息中介為基礎,以豐富實用的專業信息構築市場平台。由於電子商務在中國是剛剛起步,許多企業對電子商務的初步認識是在網上基於信息查詢。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由於信息閉塞,無法及時掌握供求方面的信息,因此企業渴望從網上獲得實用的信息。E-Marketplace首先必須成為供需雙方之間一個信息的橋梁,讓產品供應商能夠迅速找到買家,讓需求方也能根據自已的需求進行選擇,這樣才能贏得企業對網上交易市場的信賴。同時,必須採用本地化的手法處理網站信息流,如分別採用中文和外文的界面去面對國內和國外的市場。還必須不斷進行調研了解客戶需求,及時更新網站信息,體現現代商業節奏和文化。
第二,將網上結算和物流配送等功能模塊列入未來擴展規劃,不作為當前平台任務。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網路支付、配送體系和安全認證體系遠沒有完善。網路安全缺乏保障,物流現代化水平低,電子貨幣尚未普及,在網路上直接進行交易,以及在貿易過程中通過與金融網連接來支付和收費都需要時間去建設完善。在中國這樣需要當面交易才比較放心的國度,買賣雙方之間的信任程度以及對支付手段的安全性的信任度不高。因此中國E-Marketplace現在不能將精力放在網上結算和物流配送方面。交易時可採用網上查詢、網下交易的辦法以避開不必要的麻煩。
第三,要將市場機會定位於中小企業。我國是一個正在高速成長的市場,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分布廣泛,潛力巨大,成長迅速,是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我國中小企業所創造的工業總產值已佔整個社會工業總產值的60%,利潤也佔到40%。由於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中小企業反應迅速,行動靈敏,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我國85%在網上經商的都是中小企業,這同美國網站以大企業為主有別,那裡是成熟的市場,大企業佔主導地位。在中國,要想在電子商務領域有所突破,就不能完全照搬歐美的做法,而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抓住了中小企業,大企業自然就會來了。因為大企業都是靠中小企業養活的!正如阿里巴巴定位在為小公司或小批發商提供服務上。正是這種戰略,使阿里巴巴迅速發展成有來自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成千上萬的商人買賣各種商品的大市場。
第四,提倡設定由低至高的市場准入規則,當前仍宜實行免費會員制,盡量吸引商家用戶參與網上交易市場。對於交易平台來說,為保證交易雙方的誠意和平台自身的成長,可以對入網會員收取一定的會員費。而對大多企業來說,在沒有得到實際利益時就要付費是難於接受的。這就使得交易平台網站在其人氣聚集上已先輸一局。然而網上交易平台的關鍵是客戶和人氣。現在,企業間電子商務(B2B)在我國還不夠普及,中小企業由於資金問題或沒有意識到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而沒有加入到B2B行列。如果設置規則繁瑣,技術要求較高的准入機制,這樣的E-market無非是在拒絕客戶。對於中小企業參與電子商務,必須逐步引導,使其認識到與參與網上交易市場所能帶來的效益相比,在企業間電子商務方面的那點投入是微不足道的。當前在中國E-Marketplace仍應推行免費會員制和相關服務來吸引企業會員的加入。免費會員制並不意味著沒有收益,市場運營者通過為會員用戶提供虛擬的交易場所以及制定規范和機制,逐步成為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大大增強其行業影響力,同時通過提供各種增值服務獲取利潤。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在初級階段,E-marketplace鼓勵中小企業免費加入,體現了網上交易市場的開放性和公平競爭的原則。以後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普及,E-marketplace再逐步提高自身的技術壁壘,要求進入網上交易市場的企業必須獲得一定的資格。這個資格就是企業內部必須先有一套合格的電子化生產管理系統,並且這套系統能與外部信息流無縫對接,從而實現企業生產、采購、銷售全過程的整合信息化。網上交易市場准入規則的設定必須遵循由低至高的規律,才不會把客戶都嚇跑。
第五,建立各類輔助服務項目實現網站的增值和廣告收益。網上交易市場可以提供政策法規、關稅、報關、商檢、航運、保險、進出口業務、外匯換算等咨詢代理服務,豐富市場中介功能,實現網站增值收益。
在信息網路日益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B2B網站必須把握中國獨特的本土化競爭優勢資源,信息服務與本地特性相結合的E-marketplace模式才可能更有生命力,也才更有機會贏得海外資本市場的青睞。
F. 阿里巴巴融資兩百多億為什麼市值兩千多億
阿里巴巴此次融資共發行3.2億股,每股65美金,合計二百多億;
阿里巴巴總股本原有25億股,加在一起,再乘以股票價格~差不多二千多億。
G. 有誰知道阿里巴巴融資歷史嗎
阿里巴巴是1999年9月9日注冊成立,這個日子也是真好,5個9,中國文化好講究個吉利數字,百年難得一見的時間點,阿里能有今日的成績和這個時間點有關系嗎?
這次雅虎帶來了10億美元的資金,雅虎也把雅虎中國作為嫁妝給了阿里巴巴(這個事件後來又牽涉到了另一位互聯網大佬周鴻禕,這又是後話了),雅虎獲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阿里巴巴用了這10億美元的現金,為日後的戰役准備了充足的彈葯。如果沒有這10億美金,淘寶的免費戰略就無法實施,也很難說未來就會在競爭中能夠獲勝!
第六次融資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終於迎來IPO,其B2B部分在香港上市,融資15億美元,合計116億港元,創下港股融資歷史記錄。這次發行價是13.5港元,5年後的2012年6月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私有化,15億美元無償使用5年,這次阿里巴巴的上市並未給二級市場的股東帶來什麼回報。
第七次融資2010年3月,紅杉資本戰略投資阿里巴巴,具體金額不詳。
第八次融資2011年9月,阿里巴巴獲得E輪融資,融資金額16億美元,投資機構主要有銀湖資本、DST Global、Temasek淡馬錫、雲鋒基金。
第九次融資2012年8月,阿里巴巴獲得Pre-IPO輪融資,融資金額為42.88億美元,投資機構 有中投公司、中信資本、創業工場、Temasek淡馬錫等機構(這次牽涉到回購雅虎持有的股份問題,比較復雜)。第十次融資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融資250億美元,創下當時全球IPO募資記錄。
H. 阿里巴巴的融資方式是什麼
阿里巴巴的融資方式是企業融資的渠道;
它可以分為兩類:債務性融資和權益性融資。前者包括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後者主要指股票融資。債務性融資構成負債,企業要按期償還約定的本息,債權人一般不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對資金的運用也沒有決策權。
(8)阿里巴巴能否完成這樣一個融資交易並且超過google為什麼擴展閱讀:
融資資金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推動力、持續推動力。企業能否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及時足額籌集到生產要素組合所需要的資金,對經營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是融資困境。
我國的民營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低技術的行業為主,僅製造業、批發零售餐飲業就集中了民營企業的75%。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其初創期,還是發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積累、自我籌資發展起來的。
但是,由於這些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規模小、創利能力弱,要進一步發展,仍受到資金嚴重不足的制約。民營企業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然而,從銀行所得到的貸款,尚不足銀行貸款總量的2%;通過發行股票融資的民營企業在我國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中約只佔9%左右,這里還不包括那些以較高昂的代價購買別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線上市的;
在債券市場上佔有的份額則幾乎為零。民營企業的融資難,突出表現為中小企業難、中西部地區難、小城鎮難,而這又恰恰是我們經濟發展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的重要環節。
I. 誰能給我解釋下,為什麼阿里巴巴A論融資過去了,孫正義給他拿錢4000W美元。馬雲堅持只要2000W,為什麼
錢不是白給的,而是按出資比例占股份的。
具體我不清楚,假設馬雲的資產作價2000W,那麼拿孫回正義兩千萬,兩人各佔一半答,以後掙的錢馬雲可以分一半。如果拿4000W,那末馬雲的資產僅占融資後總資產的三分之一,孫佔三分之二,不單馬雲只能拿到收益的三分之一,而且重大事項的決定權也落到孫的手上。
所以,大多數創業者,在引進投資基金的時候,都是比較謹慎的,因為搞不好自己的孩子就變成別人的了。
J. 為什麼阿里巴巴要融資
優化企業運營資金:一般像這樣的大型集團企業務太多,實際上也很需要新增流回動資金的支持,通過融資答適度延長應付賬款期限,縮短應收賬期,減少流動資金佔用量,減輕運營資金壓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穩定供應鏈:通過融資渠道,穩定與供應商的業務關系,同時可獲得更多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保證股東利潤:阿里巴巴都是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所有的利潤都是歸股東所有,簡單的說就是,騰訊以及阿里巴巴盡管每年都賺很多,但是每年、每個季度都要給股東分紅。但是,阿里巴巴要擴張、要發展,手裡資金緊張,並不會從股東身上掏錢,而且尋求銀行貸款或者舉債,簡單的說就是用別人的錢去賺錢,實現利潤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