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邦理財務

邦理財務

發布時間:2021-07-14 14:26:41

① 浦田媽祖香燭

永福媽祖文化節永福,是漳平市南部一個重鎮,現有人口近四萬八千多人,面積535、5平方公里,東臨官田、華安,南接閩南的漳州南靖,西連龍岩,北靠漳平。集鎮所在地海拔780米。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封建社會,永福地多人少,但經濟、交通、文化落後,素有"永福吊半空,只能種大冬,一年種一季,老少烤火籠"之說。可見,永福人民過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卧";"臉朝黃土,背朝天"。過著清貧的生活,不知外面世界,真有著"世外桃源"一般。但永福早在商殷時期就有陶瓷作坊,生產陶鍋、碗、盤、缽、缸等,還生產竹編斗笠,一些年青人就挑著陶瓷、斗笠、藤器、蘿卜籽到閩西、閩南、閩北和江西、廣東、湖南、浙江等地做起小買賣來,挑出去的是陶瓷、斗笠、藤器、蘿卜籽等農副產品,換回來的是針線、布匹等生活用品及外界的信息和技術等。永福河流雖然不大,但彎多潭深,在封建社會,永福人們白天上山下地幹活,無法照看幼童、老人,常有幼童、老人落入小河潭中溺死、被野獸咬死、病死等,加之防洪措施不到位,常發生水災。十八世紀,到閩南做生意的人看到閩南沿海有供奉媽祖,並了解到媽祖是"海神"、"神女"、"龍女",是會為人們冶病除災救人的"神仙",於是就告訴鄉民,永福人們為了家人和鄉民的平安,大家決定在常發生落水的深潭水患的河段附近擇地興建媽祖廟,雕刻媽祖像,並從龍岩、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割火"(引回香火)回來,從此,永福人們開始供奉媽祖,信仰媽祖。並稱"媽祖"為"媽祖姑婆"。永福媽祖廟(天後宮)有好多處,蘭田、李庄、福興洋、呂坊、後盂、敖頭、龍車等村都有媽祖廟。最早建媽祖廟的是後盂村,建廟在後盂坎下坂與呂坊哈麻坑的大路坑交界的"雙溪口"處,取名"石龍宮",座南朝北,後是大路坑山,前是後盂溪,左是關公廟,右是"石龍橋"。因發大水,媽祖像被水沖走,漂流到福興洋,停在那裡,後盂民眾找到後用"跳神"的法"徵求"媽祖意見是否"回"後盂,結果媽祖"不回","願意住在"福興洋,福興洋民眾就把媽祖留了下來,並在河邊"雙溪口"為媽祖建廟,該廟座北朝南,後邊是永福溪,右邊是福興洋小溪,由福興洋、劉柄、下坂、山兜等民眾負責供奉。後盂民眾又從新塑了個媽祖像,放入廟里,供後盂、呂坊民眾供奉。李庄村民眾為了信仰媽祖,也在李庄村的下樓自然村與福里村的福洋自然村交界的"雙溪口"處建媽祖廟,從後盂的媽祖廟"刮火"進來。該媽祖廟坐北向南,面向李庄村,面前是李庄溪(浙溪上游),左邊隔河對岸是觀音廟,右邊隔路對岸是李庄塔,後左邊是惠寧橋。因發大水,媽祖像被水沖漂流至蘭田村的赤榜盂自然村的"翼仔"(永福集鎮北邊),李庄民眾找到後以"跳神"的方式要"請"媽祖"回去",媽祖"不回","願意留住",永福集鎮民眾把媽祖留下,並為其建廟,處於李庄溪呂坊溪內洪溪三溪(永福集鎮及附近的村莊俗稱"三河底")匯合處(浙溪上游),建於1875年,後經幾次修建,保留至今。該媽祖廟座北朝南,西側是觀音廟、毓秀塔和燕溪橋,東側是赤榜盂自然村,面前是三溪匯合處,面向永福集鎮,背後是蘭田村和秋苑村。李庄村只好重塑一個媽祖像放入李庄媽祖廟內。其它還有:福里村福江自然村的媽祖廟,建在赤榜盂自然村河邊,面對永福集鎮,左邊是歸仁橋,前面是下庄溪;西山村的鰲頭自然村的媽祖廟,坐東向西,在鰲頭村口小溪邊,左是小溪,右是關帝廟,面向鰲頭自然村,背是鰲頭碗廠。龍車村也有媽祖廟。目前香火最旺的是蘭田"翼仔"媽祖廟,該廟是佛教、道教共存,燕溪橋把住永福水口,毓秀塔是鎮妖,觀音廟是保佑永福人們吉祥平安,媽祖廟是救人除災保佑人們平安幸福。永福多數信仰媽祖的民眾在這里供奉媽祖。為了紀念媽祖誕辰,永福人們都在農歷三月中旬開始在這里舉行慶典活動。永福分為三大片,以東向的秋苑溪(浙溪上游)為"東河",轄秋苑、蘭田、紫陽、封候、文星、同村、箭竹、吾坑林、蓋德洋、和豐、穎水、陳村、佳山等村;以南向的李庄溪(下庄溪)為"南河",轄福里、李庄、西山、清源、元沙、嶺下、適榕、古溪等村;以西北向的內洪溪、呂坊溪為"北河",轄石洪、洪坑、大坂、桂洋、可慶、呂坊、新坑、後盂、龍車等村。簡稱"三河",媽祖誕辰慶典活動每年由東、南、北"三河"輪流負責主,即各河每三年輪一次。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永福社會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經濟有著長足的進步,現在是中國著名的杜鵑花之鄉;全省無公害反季節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之一;全國大陸最大的台灣高山茶(軟枝烏龍)生產基地之一;大陸台灣農民創業示範園區之一。因此,永福紀念媽祖誕辰慶典活動更加隆重。每年主"河"都要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准備和籌劃,推薦總指揮(或自我推薦),成立籌委會、設置有關臨時機構,確定參加活動人員職位,組織人們自願加入定職,籌集資金,制定活動方案和活動計劃,定購必要用品,編算活動收支、組織實施紀念活動、收支公布等。一、總指揮的產生:總指揮的產生是由本河上一任活動結束後成立的理事會負責完成的。總指揮可以自我推薦、理事會物色、大家推薦等形式產生。總指揮必須具備:1、信仰媽祖;2、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經濟基礎;3、在本河有較高的威望和民眾基礎;4、本人自願或願意擔任該職;5、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較強的領導能力;6、為人做事比較正直、公正、公道和任勞任怨的;7、有充分的時間參加活動和組織活動;8、有參加過活動實踐和一定的活動經驗。總指揮產生後,由總指揮推薦或邀請他人擔任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等。二、成立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由總指揮、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各組的組長、各村負責人、各自然村負責人、秘書、財務人員等組成。三、臨時機構:成立宣傳組、保安組、宮內組(民俗組)、財務組、後勤組、後勤采購組、文藝組、供電組、景點布置組、龍倪組、上香山組、采購組、接待組、聯絡組、建設組等。1、宣傳組:主要負責標語、氣球、錄像、授帶、胸花、胸牌、媽祖游鄉踩街線路牌、紀念品、報送必需用品給采購組等;2、保安組:主要負責媽祖廟(天後宮)、觀音廟、毓秀塔、燕溪橋、後勤食堂、三個花壇、兩個戲台、媽祖游鄉沿線、踩街沿線、燃放焰火、各橋梁景點等的安全保衛工作、報送所需用品(保安服裝等)給采購組;3、宮內組(民俗組):主要負責宮內民俗活動、聘請道士、組織安排道士、信士參加民俗活動、組織安排培訓抬媽祖扛龍傘龍扇人員、負責媽祖游鄉踩活動、製作米糕架、米糕簽,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4、龍倪組:主要負責聘請糊龍倪師傅、采購糊龍倪所需用品、組織龍倪孩報名、組織培訓抬(踩三輪車)龍倪、扛龍珠、龍頭、龍尾人員、采購龍倪孩服裝、組織龍倪游鄉踩街活動、負責活動結束後龍倪的處理、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5、文藝組:負責確定文藝演出劇種、聘請文藝演出團體、組織聘請戰鼓隊、舞獅隊、腰鼓隊、民樂隊和放銃隊、搭架戲台和玉室洞、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4、供電組:負責媽祖廟、觀音廟、毓秀塔、玉室洞、燕溪橋、媽祖廟前後戲台各橋梁、花壇景點的供電和供電線路的布置、燈光夜景的設施、媽祖廟、玉室洞的音響,報送所需材料給采購組等;5、景點布置組:負責組織人員對媽祖廟、廟前大棚、觀音廟、毓秀塔、玉室洞、羽仔四周、涼亭、燕溪橋、東風橋、水中橋以及其它景點的裝飾(各河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它景點)、報送景點布置必需用品給采購組;6、上香山組:負責組織自願要求上香山人員報名、發放上香山人員必需用品(小燈籠、小紅旗)、組織上香山人員上香山和民俗活動、報送上香山人員必需用品給采購組等;7、接待組:負責接待上級和兄弟河、兄弟鄉鎮以及外縣市來人、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8、聯絡組:負責各組聯絡、內外聯絡、上報大型活動申報審批工作、廣告接洽布置、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9、采購組:根據各組上報所需物品進行綜合,制定采購計劃,報籌委會批准,組織招標采購等。正常需要采購的有:媽祖服裝、桌圍;大小香、燭、紙;大小燈籠、彩旗、各種大小燈具、電線、彩虹管、滿天星;龍倪孩服裝、保安人員、抬媽祖人員、抬龍倪(踩三輪車)人員、扛媽祖游鄉、踩街線路牌人員、扛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員、鑼鼓隊人員、民樂隊人員、放銃人員的服裝;炊事人員圍裙、袖套;胸花、花牌、授帶;紀念品、影蝶等;10、保管組:對采購組采購回來的物品進行驗收、登記保管,和發放,對回收物資進行登記造冊整理保管等;11、後勤組:負責組織炊事人員、設置臨時廚房、灶具、配置廚具、餐具、組織安排炊事人員工作、安排就餐人員就餐,並將所需物品報後勤采購組采購等;12、後勤采購組:負責後勤所需物品的采購;13、財務組:負責活動全過程的財務收支、及時公布財務收支情況。14、建設組:負責公益事業的建設,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四、確定參加人員職位:一般定為:總指揮、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邦理)。以上人員都必須是信仰媽祖,本人自願參加,有一定的經濟能力。1、顧問:一般是由鎮黨政領導、各村領導、有經驗有威望的知名度較高的本人同意的熱心人士擔任,不限名額;2、嘉賓:是指非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的人,不限名額;3、董事長: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經濟基礎較好並自願擔任該職的人,不限名額;4、董事: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經濟基礎較好並自願擔任該職的人,不限名額;5、理事(邦理)由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本人認領的人擔任,不限名額。五、確定捐款額:1、一般總指揮、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董事長同一級別,根據各河的實際情況確定,最高的有定過2980元的,也有1980元、1280元、980元等。總指揮一般捐款最多,具體由其本人自願確定。2、董事有定1980元、1280元、980元、680元等。3、理事(或邦理)有定1280元、980元、680元、380元、280元等。4、顧問、嘉賓原則上不定捐款額,由其自願確定捐款額,一般與董事長一樣。六、下達工作任務:籌委會根據本河實際情況,下達具體任務,1、各村各自然村捐款總額;2、緣佛首人數(緣首、佛首、頭首、滿首、中斗首、福首、祿首、壽首、全首、三界首、天竹首、春首、夏首、秋首、冬首、梅首、蘭首、菊首、竹首等簡稱緣佛首,根據報名人數從緣首排起依次排下);保安人數;3、抬媽祖人數;4、扛線路牌、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數;5、抬龍倪(踩三輪車)人數;6、鑼鼓隊隊數;7、放銃人數;8、確定道士、場(段)師人員,9、確定廚師;10、幫廚人數等。七、宣傳發動信士自願參加,認領捐款數額。各村各自然村的負責人根據分配的任務,發動信士涌躍報名參加,自願認職和捐款數,上報籌委會,由籌委會匯總,確定各個職位的參加人數。把緣佛首、保安、抬媽祖人、扛線路牌、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抬龍倪(踩三輪車)人、鑼鼓隊隊、放銃人、道士、場(段)師、廚師、幫廚人等落實到人頭,並報籌委會。在報以上人員時,必需將他們的姓名報准確,並註明其住址、門牌號、電話號碼、手機號碼、服裝號碼等。並將各自認可的捐款數收齊交到財務組。八、觀音生日活動:由於永福媽祖廟隔壁是觀音廟,按永福民俗,當年媽祖文化節主河應在觀音生日即農歷六月九日為觀音做生日,還要邀請下年媽祖文化節主河的籌委會人員參加,其費用由當年主河負責。九、媽祖升天日(祀日)活動:當年媽祖文化節主河應在媽祖升天日即農歷六月九日為媽祖升天日做祀事,還要邀請下年媽祖文化節主河的籌委會人員參加,其費用由當年主河負責。十、觀音出家日活動:當年媽祖文化節主河應在觀音出家日即農歷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出家日做紀念活動,還要邀請下年媽祖文化節主河的籌委會人員參加,其費用由當年主河負責。十一、媽祖誕辰紀念活動的實施:農歷三月二十日前應做好以下工作:1、把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各村各自然村各片負責人、龍倪孩、上香山人員、扛線路牌、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員、抬龍倪人員、指揮車、載媽祖車、載鑼鼓隊車、載上香山人員車、彩車、緣佛首、鑼鼓隊人員、放銃人員、保安人員、防火人員、食堂衛生檢查人員、各工作組人員、放煙花爆竹人員、後勤食堂人員、秘書、財務人員等所有參加人員落實好,組織好,安排好,分工好並列印成冊;2、把兩個戲台、媽祖廟前大棚和玉室洞架好;3、把毓秀塔、燕溪橋、涼亭、媽祖廟前大棚、玉室洞、水中橋、步雲橋、茶花仙子花壇、升隆堂門口花壇、三角線花壇等景點裝飾好;4、供電線路裝好;5、後勤食堂炊具、餐具、必用食品准備好;6、龍倪轎、龍傘、龍扇、龍珠糊好;7、道士、場(段)師請好;8、媽祖游鄉踩街線路安排好、做好線路牌並通知把媽祖游鄉的村的時間地點通知各村,讓各村做好迎接媽祖的准備(准備好供品);9、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龍倪孩、上香山人員捐款收齊;10、應采購的物質采購好,並把應發放到各種對象人員的物資發放到各組和相應的人員;11、文藝演出人員全部落實到位;12、准備好煙花爆竹、放銃用的黑硝;13、把燈籠送到街道各店讓他們掛好,並將各店捐款收好登記好,讓街道、各景點張燈結綵,進入節日氣氛;14、米糕架釘好並把緣佛首的米糕擺設裝飾好;15、准備好三根大香和四根大蠟燭以及其它小香小蠟燭、紙和其它必用物品;16、打掃好媽祖廟、觀音廟、毓秀塔、涼亭四周的環境衛生,清理羽仔附近的河床;17、准備媽祖廟和玉室洞用的音響電視等;18、攝像人員落實到位;19、各種廣告布置好;20、其它應做好准備的工作應全部做好;21、芳名錄石碑刻好並樹好;22、有做公益事業的要做好。十二、伙食供應:從農歷三月十九日開始,至二十六日。十九日至二十日供參加准備工作的人員用餐,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供參加活動的所有人和部份外來人員用餐,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供清理人員用餐。十三、紀念媽祖誕辰活動正式開始,三月二十一(或二十)日晚上舉行紀念媽祖誕辰活動開始方式,俗稱"起鼓",鳴炮、鼓樂齊奏,先由道士"清醮"。請道士法師開始對上年吉日所許願的祈安謝恩植福保民清醮答謝,把永福全鎮所有庵廟里的各路"神仙""邀請"來一起參加慶祝赴宴,就如人間做生日發請柬一樣。"起鼓"前要先給媽祖穿好新服裝,把媽祖(像)請(抬)出媽祖廟,放在廟前大棚前正中案上,圍好桌圍,同時把燕溪橋上的真普公(菩薩)用簡單的方式請(抬)到放在媽祖左邊,右邊擺放,媽祖像前是一桌的供品,媽祖像後和左右擺上緣佛首的米糕塔,米糕塔後是總指揮和緣佛首的"米斗火"、小香爐和少量供品等。各河根據實際,如安排在二十一日晚上起鼓,二十二日媽祖游鄉,有的邊遠的村來不及就必需提前安排在二十一日上午開始,提前把媽祖請出來抬著上車出巡,這時必需由道士做一個法事,稱"起馬供",回來後再做"起鼓"。如二十日晚上起鼓,就不用做"起馬供"。二十二日,媽祖正式游鄉,媽祖游鄉和踩街是由指揮車、線路牌、龍傘、龍扇、媽祖轎、龍珠、龍頭、龍倪轎、龍尾、上香山車、鑼鼓隊、文藝隊(舞獅隊、腰鼓隊等)、彩車隊,放銃隊等組成。媽祖游鄉踩街沿途各店各戶都放鞭炮,到達各自然村指定地點後,各自然村統一擺好供品(有的是幾戶或幾個村民小組聯合擺一桌),迎接媽祖到來,先放鞭炮,媽祖到後,擺好,由道士"打醮",全村信士參拜,再放鞭炮。媽祖繼續出巡到下一個自然村。途中媽祖在抬媽祖轎人員和道士鑼鼓隊人員保護乘大彩車走。十四、媽祖(像)前供品和"打醮":媽祖廟前供品擺在媽祖(像)前,具體位置前後左右由各河自己商定。擺放時間分三河輪流進行,主河一般定二十四日下午,其它兩河定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下午。緣佛首的米糕塔從開始到結束,擺四天四夜,緣佛首的供品可以各自單獨一桌,也可以聯合共擺一桌,一般安排最後一天,即二十四日下午。其它供品以各自然村(或村、單位)為單位各擺一桌,也可以聯合擺一桌。供品由信士具備"上等名香蠟燭、南山綠水茗茶、良田米果、米糕、全豬全羊、夜鳴啼雞、山珍海味、各色清芹果品、壺中美灑、奉獻醮筵列聖,師於壇啟建道場於中化奉珍財馬匹文疏上奏天地神祗、日月星三光、玉皇上帝、天上聖母、供筵列聖、界內神明、仁天宗師、伏願聖恩採納、乞伸庇佑、弟子家門吉慶、男添百福、女納千祥、身體康泰、壽命延長、人物繁興、財源來似水、福海集如山、出門紅雲蓋頭、紫雲蓋足、腳踏四方、方方吉利、東去求財財便到、西去求寶寶便來。一帆風順、財源滾滾、進寶郎君日日來,一年四季出入平安,萬事如意,事事亨通。"道士必需到每桌前"打醮"。從開始到結束全體參加人員(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緣佛首、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依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緣佛首、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順序在媽祖廟前帶好胸花、胸牌、授帶,集體列隊,由道士"打醮",領隊參拜。其它信士也可以參加。緣佛首必需至始至終參加,其它可早晚參加。領醮:意在所有的醮筵列聖承領眾信士的虔誠敬奉。謝恩:答謝聖恩庇佑、並勾銷無重見之禮。三獻:對聖恩及天地神祗三次獻灑。七獻:備香燭水茶、果食灑寶獻於聖明。拜醮:十拜、十願、十贊諸聖恩。出法:意在把所有的妖魔外道驅送出外境。十五、龍倪孩、上香山兒童參加媽祖游鄉踩街後,由道士"打醮",並在兒童的上衣背上蓋一個法章,就算完成。(有參加龍倪孩上香山的兒童,以後就不用再做"分花"法事)。龍倪轎上糊的紙布和竹片在二十四日下午集中在媽祖廟邊由道士做完法事後燒毀,並將其灰揚入溪中。十六、文藝演出:媽祖廟前一台戲是閩南戲,媽祖廟後一台戲是其它戲,和電影,兩台戲從"起鼓"開始到呈謝辭,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演出,有的河上午也有演出,電影是晚上放映,其它舞獅、舞蹈等穿插進行,也可在媽祖廟後廣場進行。十七、送太子。媽祖廟前一台閩南戲,在演出中途由演員走下台來到媽祖像前"送太子"給總指揮或祈求生好子女的人,接"太子"的人要送紅包給演員。十八、商業、娛樂:在媽祖廟前後左右四周由籌委會統一安排,擺一些來自自願的或特邀請的小商攤和娛樂設施,增加熱鬧氣氛。十九、呈辭:二十四晚上,舉行呈辭儀式,全體參加活動人員依舊列隊,道士"打醮",要求全體人員今後要行善事,不做壞事,媽祖保佑信士健康平安、發財至富、和諧幸福、興旺發達等,稱(分咐好話),把"請"來的各路神仙"送"回去,中途要息燈由先生(有一定知名人士)把全體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緣佛首、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姓名念一遍。至十一點多道士做完全部法事,整個紀念活動就結束。由總指揮等人將媽祖(像)等請(抱或抬)回原處放好。二十、善後工作:1、二十五日上午各組按原有分工將各景點布置的燈具、燈籠、彩旗等物品拆除下來,統一收回整理好放好;2、清掃媽祖廟四周;3、妥善處理回收物品,拍賣部份回收物品;交待保管好可再用的物品,清理食堂,拍賣剩餘食品;4、發放紀念品、影蝶等;5、財務進行結算並張貼公布。二十一、公益事業未完成的要繼續完善。二十二、做好當年觀音生日、出家日和媽祖升天日紀念准備工作,到時付之實施。二十三、推薦下一任總指揮,並將剩餘資金和物資移交給下一任總指揮。

② 永福2016媽祖文化節作文。

永福媽祖文化節

永福,是漳平市南部一個重鎮,現有人口近四萬八千多人,面積535、5平方公里,東臨官田、華安,南接閩南的漳州南靖,西連龍岩,北靠漳平。集鎮所在地海拔780米。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封建社會,永福地多人少,但經濟、交通、文化落後,素有"永福吊半空,只能種大冬,一年種一季,老少烤火籠"之說。可見,永福人民過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卧";"臉朝黃土,背朝天"。過著清貧的生活,不知外面世界,真有著"世外桃源"一般。但永福早在商殷時期就有陶瓷作坊,生產陶鍋、碗、盤、缽、缸等,還生產竹編斗笠,一些年青人就挑著陶瓷、斗笠、藤器、蘿卜籽到閩西、閩南、閩北和江西、廣東、湖南、浙江等地做起小買賣來,挑出去的是陶瓷、斗笠、藤器、蘿卜籽等農副產品,換回來的是針線、布匹等生活用品及外界的信息和技術等。

永福河流雖然不大,但彎多潭深,在封建社會,永福人們白天上山下地幹活,無法照看幼童、老人,常有幼童、老人落入小河潭中溺死、被野獸咬死、病死等,加之防洪措施不到位,常發生水災。十八世紀,到閩南做生意的人看到閩南沿海有供奉媽祖,並了解到媽祖是"海神"、"神女"、"龍女",是會為人們冶病除災救人的"神仙",於是就告訴鄉民,永福人們為了家人和鄉民的平安,大家決定在常發生落水的深潭水患的河段附近擇地興建媽祖廟,雕刻媽祖像,並從龍岩、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割火"(引回香火)回來,從此,永福人們開始供奉媽祖,信仰媽祖。並稱"媽祖"為"媽祖姑婆"。永福媽祖廟(天後宮)有好多處,蘭田、李庄、福興洋、呂坊、後盂、敖頭、龍車等村都有媽祖廟。最早建媽祖廟的是後盂村,建廟在後盂坎下坂與呂坊哈麻坑的大路坑交界的"雙溪口" 處,取名"石龍宮",座南朝北,後是大路坑山,前是後盂溪,左是關公廟,右是"石龍橋"。因發大水,媽祖像被水沖走,漂流到福興洋,停在那裡,後盂民眾找到後用"跳神"的辦法"徵求"媽祖意見是否"回"後盂,結果媽祖"不回","願意住在"福興洋,福興洋民眾就把媽祖留了下來,並在河邊"雙溪口"為媽祖建廟,該廟座北朝南,後邊是永福溪,右邊是福興洋小溪,由福興洋、劉柄、下坂、山兜等民眾負責供奉。後盂民眾又從新塑了個媽祖像,放入廟里,供後盂、呂坊民眾供奉。李庄村民眾為了信仰媽祖,也在李庄村的下樓自然村與福里村的福洋自然村交界的"雙溪口"處建媽祖廟,從後盂的媽祖廟"刮火"進來。該媽祖廟坐北向南,面向李庄村,面前是李庄溪(浙溪上游),左邊隔河對岸是觀音廟,右邊隔路對岸是李庄塔,後左邊是惠寧橋。因發大水,媽祖像被水沖漂流至蘭田村的赤榜盂自然村的"翼仔"(永福集鎮北邊),李庄民眾找到後以"跳神"的方式要"請"媽祖"回去",媽祖"不回","願意留住",永福集鎮民眾把媽祖留下,並為其建廟,處於李庄溪呂坊溪內洪溪三溪(永福集鎮及附近的村莊俗稱"三河底")匯合處(浙溪上游),建於1875年,後經幾次修建,保留至今。該媽祖廟座北朝南,西側是觀音廟、毓秀塔和燕溪橋,東側是赤榜盂自然村,面前是三溪匯合處,面向永福集鎮,背後是蘭田村和秋苑村。李庄村只好重塑一個媽祖像放入李庄媽祖廟內。其它還有:福里村福江自然村的媽祖廟,建在赤榜盂自然村河邊,面對永福集鎮,左邊是歸仁橋,前面是下庄溪;西山村的鰲頭自然村的媽祖廟,坐東向西,在鰲頭村口小溪邊,左是小溪,右是關帝廟,面向鰲頭自然村,背是鰲頭碗廠。龍車村也有媽祖廟。目前香火最旺的是蘭田"翼仔"媽祖廟,該廟是佛教、道教共存,燕溪橋把住永福水口,毓秀塔是鎮妖,觀音廟是保佑永福人們吉祥平安,媽祖廟是救人除災保佑人們平安幸福。永福多數信仰媽祖的民眾在這里供奉媽祖。為了紀念媽祖誕辰,永福人們都在農歷三月中旬開始在這里舉行慶典活動。永福分為三大片,以東向的秋苑溪(浙溪上游)為"東河",轄秋苑、蘭田、紫陽、封候、文星、同村、箭竹、吾坑林、蓋德洋、和豐、穎水、陳村、佳山等村;以南向的李庄溪(下庄溪)為"南河",轄福里、李庄、西山、清源、元沙、嶺下、適榕、古溪等村;以西北向的內洪溪、呂坊溪為"北河",轄石洪、洪坑、大坂、桂洋、可慶、呂坊、新坑、後盂、龍車等村。簡稱"三河",媽祖誕辰慶典活動每年由東、南、北"三河"輪流負責主辦,即各河每三年輪一次。

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永福社會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經濟有著長足的進步,現在是中國著名的杜鵑花之鄉;全省無公害反季節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之一;全國大陸最大的台灣高山茶(軟枝烏龍)生產基地之一;大陸台灣農民創業示範園區之一。因此,永福紀念媽祖誕辰慶典活動更加隆重。每年主辦"河"都要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准備和籌劃,推薦總指揮(或自我推薦),成立籌委會、設置有關臨時機構,確定參加活動人員職位,組織人們自願加入定職,籌集資金,制定活動方案和活動計劃,定購必要用品,編算活動收支、組織實施紀念活動、收支公布等。

一、總指揮的產生:總指揮的產生是由本河上一任活動結束後成立的理事會負責完成的。總指揮可以自我推薦、理事會物色、大家推薦等形式產生。總指揮必須具備:1、信仰媽祖;2、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經濟基礎;3、在本河有較高的威望和民眾基礎;4、本人自願或願意擔任該職;5、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較強的領導能力;6、為人做事比較正直、公正、公道和任勞任怨的;7、有充分的時間參加活動和組織活動;8、有參加過活動實踐和一定的活動經驗。總指揮產生後,由總指揮推薦或邀請他人擔任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等。

二、成立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由總指揮、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各組的組長、各村負責人、各自然村負責人、秘書、財務人員等組成。

三、臨時機構:成立宣傳組、保安組、宮內組(民俗組)、財務組、後勤組、後勤采購組、文藝組、供電組、景點布置組、龍倪組、上香山組、采購組、接待組、聯絡組、建設組等。
1、宣傳組:主要負責標語、氣球、錄像、授帶、胸花、胸牌、媽祖游鄉踩街線路牌、紀念品、報送必需用品給采購組等;
2、保安組:主要負責媽祖廟(天後宮)、觀音廟、毓秀塔、燕溪橋、後勤食堂、三個花壇、兩個戲台、媽祖游鄉沿線、踩街沿線、燃放焰火、各橋梁景點等的安全保衛工作、報送所需用品(保安服裝等)給采購組;
3、宮內組(民俗組):主要負責宮內民俗活動、聘請道士、組織安排道士、信士參加民俗活動、組織安排培訓抬媽祖扛龍傘龍扇人員、負責媽祖游鄉踩活動、製作米糕架、米糕簽,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
4、龍倪組:主要負責聘請糊龍倪師傅、采購糊龍倪所需用品、組織龍倪孩報名、組織培訓抬(踩三輪車)龍倪、扛龍珠、龍頭、龍尾人員、采購龍倪孩服裝、組織龍倪游鄉踩街活動、負責活動結束後龍倪的處理、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
5、文藝組:負責確定文藝演出劇種、聘請文藝演出團體、組織聘請戰鼓隊、舞獅隊、腰鼓隊、民樂隊和放銃隊、搭架戲台和玉室洞、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
4、供電組:負責媽祖廟、觀音廟、毓秀塔、玉室洞、燕溪橋、媽祖廟前後戲台各橋梁、花壇景點的供電和供電線路的布置、燈光夜景的設施、媽祖廟、玉室洞的音響,報送所需材料給采購組等;
5、景點布置組:負責組織人員對媽祖廟、廟前大棚、觀音廟、毓秀塔、玉室洞、羽仔四周、涼亭、燕溪橋、東風橋、水中橋以及其它景點的裝飾(各河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其它景點)、報送景點布置必需用品給采購組;
6、上香山組:負責組織自願要求上香山人員報名、發放上香山人員必需用品(小燈籠、小紅旗)、組織上香山人員上香山和民俗活動、報送上香山人員必需用品給采購組等;
7、接待組:負責接待上級和兄弟河、兄弟鄉鎮以及外縣市來人、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
8、聯絡組:負責各組聯絡、內外聯絡、上報大型活動申報審批工作、廣告接洽布置、報送所需用品給采購組等;
9、采購組:根據各組上報所需物品進行綜合,制定采購計劃,報籌委會批准,組織招標采購等。正常需要采購的有:媽祖服裝、桌圍;大小香、燭、紙;大小燈籠、彩旗、各種大小燈具、電線、彩虹管、滿天星;龍倪孩服裝、保安人員、抬媽祖人員、抬龍倪(踩三輪車)人員、扛媽祖游鄉、踩街線路牌人員、扛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員、鑼鼓隊人員、民樂隊人員、放銃人員的服裝;炊事人員圍裙、袖套;胸花、花牌、授帶;紀念品、影蝶等;
10、保管組:對采購組采購回來的物品進行驗收、登記保管,和發放,對回收物資進行登記造冊整理保管等;
11、後勤組:負責組織炊事人員、設置臨時廚房、灶具、配置廚具、餐具、組織安排炊事人員工作、安排就餐人員就餐,並將所需物品報後勤采購組采購等;
12、後勤采購組:負責後勤所需物品的采購;
13、財務組:負責活動全過程的財務收支、及時公布財務收支情況。
14、建設組:負責公益事業的建設,制定計劃,組織實施。

四、確定參加人員職位:一般定為:總指揮、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邦理)。以上人員都必須是信仰媽祖,本人自願參加,有一定的經濟能力。
1、顧問:一般是由鎮黨政領導、各村領導、有經驗有威望的知名度較高的本人同意的熱心人士擔任,不限名額;
2、嘉賓:是指非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的人,不限名額;
3、董事長: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經濟基礎較好並自願擔任該職的人,不限名額;
4、董事: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經濟基礎較好並自願擔任該職的人,不限名額;
5、理事(邦理)由本河信仰媽祖自願參加本人認領的人擔任,不限名額。

五、確定捐款額:
1、一般總指揮、副總指揮(或助理總指揮)、指揮(或副指揮)、董事長同一級別,根據各河的實際情況確定,最高的有定過2980元的,也有1980元、1280元、980元等。總指揮一般捐款最多,具體由其本人自願確定。
2、董事有定1980元、1280元、980元、680元等。
3、理事(或邦理)有定1280元、980元、680元、380元、280元等。
4、顧問、嘉賓原則上不定捐款額,由其自願確定捐款額,一般與董事長一樣。

六、下達工作任務:
籌委會根據本河實際情況,下達具體任務,1、各村各自然村捐款總額;2、緣佛首人數(緣首、佛首、頭首、滿首、中斗首、福首、祿首、壽首、全首、三界首、天竹首、春首、夏首、秋首、冬首、梅首、蘭首、菊首、竹首等簡稱緣佛首,根據報名人數從緣首排起依次排下);保安人數;3、抬媽祖人數;4、扛線路牌、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數;5、抬龍倪(踩三輪車)人數;6、鑼鼓隊隊數;7、放銃人數;8、確定道士、場(段)師人員,9、確定廚師;10、幫廚人數等。

七、宣傳發動信士自願參加,認領捐款數額。各村各自然村的負責人根據分配的任務,發動信士涌躍報名參加,自願認職和捐款數,上報籌委會,由籌委會匯總,確定各個職位的參加人數。把緣佛首、保安、抬媽祖人、扛線路牌、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抬龍倪(踩三輪車)人、鑼鼓隊隊、放銃人、道士、場(段)師、廚師、幫廚人等落實到人頭,並報籌委會。在報以上人員時,必需將他們的姓名報准確,並註明其住址、門牌號、電話號碼、手機號碼、服裝號碼等。並將各自認可的捐款數收齊交到財務組。

八、觀音生日活動:由於永福媽祖廟隔壁是觀音廟,按永福民俗,當年媽祖文化節主辦河應在觀音生日即農歷六月九日為觀音做生日,還要邀請下年媽祖文化節主辦河的籌委會人員參加,其費用由當年主辦河負責。

九、媽祖升天日(祀日)活動:當年媽祖文化節主辦河應在媽祖升天日即農歷六月九日為媽祖升天日做祀事,還要邀請下年媽祖文化節主辦河的籌委會人員參加,其費用由當年主辦河負責。

十、 觀音出家日活動:當年媽祖文化節主辦河應在觀音出家日即農歷九月十九日為觀音出家日做紀念活動,還要邀請下年媽祖文化節主辦河的籌委會人員參加,其費用由當年主辦河負責。

十一、媽祖誕辰紀念活動的實施:農歷三月二十日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1、把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各村各自然村各片負責人、龍倪孩、上香山人員、扛線路牌、龍傘、龍扇、龍珠、龍頭、龍尾人員、抬龍倪人員、指揮車、載媽祖車、載鑼鼓隊車、載上香山人員車、彩車、緣佛首、鑼鼓隊人員、放銃人員、保安人員、防火人員、食堂衛生檢查人員、各工作組人員、放煙花爆竹人員、後勤食堂人員、秘書、財務人員等所有參加人員落實好,組織好,安排好,分工好並列印成冊;
2、把兩個戲台、媽祖廟前大棚和玉室洞架好;
3、把毓秀塔、燕溪橋、涼亭、媽祖廟前大棚、玉室洞、水中橋、步雲橋、茶花仙子花壇、升隆堂門口花壇、三角線花壇等景點裝飾好;
4、供電線路裝好;
5、後勤食堂炊具、餐具、必用食品准備好;
6、龍倪轎、龍傘、龍扇、龍珠糊好;
7、道士、場(段)師請好;
8、媽祖游鄉踩街線路安排好、做好線路牌並通知把媽祖游鄉的村的時間地點通知各村,讓各村做好迎接媽祖的准備(准備好供品);
9、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龍倪孩、上香山人員捐款收齊;
10、應采購的物質采購好,並把應發放到各種對象人員的物資發放到各組和相應的人員;
11、文藝演出人員全部落實到位;
12、准備好煙花爆竹、放銃用的黑硝;
13、把燈籠送到街道各店讓他們掛好,並將各店捐款收好登記好,讓街道、各景點張燈結綵,進入節日氣氛;
14、米糕架釘好並把緣佛首的米糕擺設裝飾好;
15、准備好三根大香和四根大蠟燭以及其它小香小蠟燭、紙和其它必用物品;
16、打掃好媽祖廟、觀音廟、毓秀塔、涼亭四周的環境衛生,清理羽仔附近的河床;
17、准備媽祖廟和玉室洞用的音響電視等;
18、攝像人員落實到位;
19、各種廣告布置好;
20、其它應做好准備的工作應全部做好;
21、芳名錄石碑刻好並樹好;
22、有做公益事業的要做好。

十二、伙食供應:從農歷三月十九日開始,至二十六日。十九日至二十日供參加准備工作的人員用餐,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供參加活動的所有人和部份外來人員用餐,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供清理人員用餐。

十三、紀念媽祖誕辰活動正式開始,三月二十一(或二十)日晚上舉行紀念媽祖誕辰活動開始方式,俗稱"起鼓",鳴炮、鼓樂齊奏,先由道士"清醮"。請道士法師開始對上年吉日所許願的祈安謝恩植福保民清醮答謝,把永福全鎮所有庵廟里的各路"神仙""邀請"來一起參加慶祝赴宴,就如人間做生日發請柬一樣。"起鼓"前要先給媽祖穿好新服裝,把媽祖(像)請(抬)出媽祖廟,放在廟前大棚前正中案上,圍好桌圍,同時把燕溪橋上的真普公(菩薩)用簡單的方式請(抬)到放在媽祖左邊,右邊擺放,媽祖像前是一桌的供品,媽祖像後和左右擺上緣佛首的米糕塔,米糕塔後是總指揮和緣佛首的"米斗火"、小香爐和少量供品等。各河根據實際,如安排在二十一日晚上起鼓,二十二日媽祖游鄉,有的邊遠的村來不及就必需提前安排在二十一日上午開始,提前把媽祖請出來抬著上車出巡,這時必需由道士做一個法事,稱"起馬供",回來後再做"起鼓"。如二十日晚上起鼓,就不用做"起馬供"。二十二日,媽祖正式游鄉,媽祖游鄉和踩街是由指揮車、線路牌、龍傘、龍扇、媽祖轎、龍珠、龍頭、龍倪轎、龍尾、上香山車、鑼鼓隊、文藝隊(舞獅隊、腰鼓隊等)、彩車隊,放銃隊等組成。媽祖游鄉踩街沿途各店各戶都放鞭炮,到達各自然村指定地點後,各自然村統一擺好供品(有的是幾戶或幾個村民小組聯合擺一桌),迎接媽祖到來,先放鞭炮,媽祖到後,擺好,由道士"打醮",全村信士參拜,再放鞭炮。媽祖繼續出巡到下一個自然村。途中媽祖在抬媽祖轎人員和道士鑼鼓隊人員保護乘大彩車走。

十四、媽祖(像)前供品和"打醮":媽祖廟前供品擺在媽祖(像)前,具體位置前後左右由各河自己商定。擺放時間分三河輪流進行,主辦河一般定二十四日下午,其它兩河定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下午。緣佛首的米糕塔從開始到結束,擺四天四夜,緣佛首的供品可以各自單獨一桌,也可以聯合共擺一桌,一般安排最後一天,即二十四日下午。其它供品以各自然村(或村、單位)為單位各擺一桌,也可以聯合擺一桌。供品由信士具備"上等名香蠟燭、南山綠水茗茶、良田米果、米糕、全豬全羊、夜鳴啼雞、山珍海味、各色清芹果品、壺中美灑、奉獻醮筵列聖,師於壇啟建道場於中化奉珍財馬匹文疏上奏天地神祗、日月星三光、玉皇上帝、天上聖母、供筵列聖、界內神明、仁天宗師、伏願聖恩採納、乞伸庇佑、弟子家門吉慶、男添百福、女納千祥、身體康泰、壽命延長、人物繁興、財源來似水、福海集如山、出門紅雲蓋頭、紫雲蓋足、腳踏四方、方方吉利、東去求財財便到、西去求寶寶便來。一帆風順、財源滾滾、進寶郎君日日來,一年四季出入平安,萬事如意,事事亨通。"道士必需到每桌前"打醮"。從開始到結束全體參加人員(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緣佛首、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依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緣佛首、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順序在媽祖廟前帶好胸花、胸牌、授帶,集體列隊,由道士"打醮",領隊參拜。其它信士也可以參加。緣佛首必需至始至終參加,其它可早晚參加。
領醮:意在所有的醮筵列聖承領眾信士的虔誠敬奉。
謝恩:答謝聖恩庇佑、並勾銷無重見之禮。
三獻:對聖恩及天地神祗三次獻灑。
七獻:備香燭水茶、果食灑寶獻於聖明。
拜醮:十拜、十願、十贊諸聖恩。
出法:意在把所有的妖魔外道驅送出外境。

十五、龍倪孩、上香山兒童參加媽祖游鄉踩街後,由道士"打醮",並在兒童的上衣背上蓋一個法章,就算完成。(有參加龍倪孩上香山的兒童,以後就不用再做"分花"法事)。龍倪轎上糊的紙布和竹片在二十四日下午集中在媽祖廟邊由道士做完法事後燒毀,並將其灰揚入溪中。

十六、文藝演出:媽祖廟前一台戲是閩南戲,媽祖廟後一台戲是其它戲,和電影,兩台戲從"起鼓"開始到呈謝辭,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演出,有的河上午也有演出,電影是晚上放映,其它舞獅、舞蹈等穿插進行,也可在媽祖廟後廣場進行。

十七、送太子。媽祖廟前一台閩南戲,在演出中途由演員走下台來到媽祖像前"送太子"給總指揮或祈求生好子女的人,接"太子"的人要送紅包給演員。

十八、商業、娛樂:在媽祖廟前後左右四周由籌委會統一安排,擺一些來自自願的或特邀請的小商攤和娛樂設施,增加熱鬧氣氛。

十九、呈辭:二十四晚上,舉行呈辭儀式,全體參加活動人員依舊列隊,道士"打醮",要求全體人員今後要行善事,不做壞事,媽祖保佑信士健康平安、發財至富、和諧幸福、興旺發達等,稱(分咐好話),把"請" 來的各路神仙"送"回去,中途要息燈由先生(有一定知名人士)把全體總指揮、副總指揮(助理總指揮)、指揮(副指揮)、緣佛首、顧問、嘉賓、董事長、董事、理事(幫理)姓名念一遍。至十一點多道士做完全部法事,整個紀念活動就結束。由總指揮等人將媽祖(像)等請(抱或抬)回原處放好。

二十、善後工作:
1、二十五日上午各組按原有分工將各景點布置的燈具、燈籠、彩旗等物品拆除下來,統一收回整理好放好;
2、清掃媽祖廟四周;
3、妥善處理回收物品,拍賣部份回收物品;交待保管好可再用的物品,清理食堂,拍賣剩餘食品;
4、發放紀念品、影蝶等;
5、財務進行結算並張貼公布。

二十一、公益事業未完成的要繼續完善。

二十二、做好當年觀音生日、出家日和媽祖升天日紀念准備工作,到時付之實施。

二十三、推薦下一任總指揮,並將剩餘資金和物資移交給下一任總指揮。

閱讀全文

與邦理財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