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邵逸夫信託

邵逸夫信託

發布時間:2021-07-14 22:20:12

㈠ 什麼是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是由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邵逸夫先生於2002年11月創立。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邵逸夫獎基金會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並設有數學獎、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共三個獎項;它是個國際性獎項,形式模仿諾貝爾獎,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作管理。
獎項
邵逸夫數學獎、邵逸夫天文學及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於每年九月提名提名及評審,結果在翌年夏季宣布及在秋季舉行頒獎典禮。各獎均由邵逸夫獎基金會下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2004年的邵逸夫獎各得獎者得到一百萬美元獎金、一面獎牌及一張證書。
「邵逸夫獎」1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足以媲美被視為國際最高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獎」,因而被稱之為「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瑞典化學家諾貝爾(1833—1896)臨終前立下遺囑用他的遺產所設立的獎項,首頒於1901年,影響了整個20世紀,對世界基礎科學研究的促進功不可沒。上世紀總的來說歐美比東方更重視科學技術,科技發展迅速,諾貝爾科學獎的得主也多為西方科學家。新世紀不同了,東方人也在與時俱進,在科技上追趕世界先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中國深入人心,巨龍要騰飛,中華民族要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再作貢獻。邵逸夫先生因此說:「我相信人類的偉大在於追求、研究、傳授學問、造福人類。」
迢逸夫先生祖籍寧波鎮海,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先後在上海、香港投身電影製作業,七十年代起出任香港最大的電視台「無線」的行政主席。他成立的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和邵氏基金有限公司,致力於資助發展教育科研、醫療福利事業及文化事業,僅捐助內地教科文衛事業的資金就超過25億港元。早在1985年他就已有獎勵傑出科學家之意,後在中大原校長馬臨教授倡議下,終於設立了「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與「諾貝爾獎」是什麼關系?據「邵逸夫獎」成立儀式上宣布,該獎目前設立數學科學、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3個獎項,與「諾貝爾獎」所設立的3個科學獎項並不重復。數學與天文學都是基礎科學,諾貝爾獎沒有此兩項獎顯然是有缺陷的。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基礎語言,社會科學、經濟活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21世紀數學的地位更重要。天文學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極年輕的,21世紀將是探索宇宙的黃金時代。「邵逸夫獎」的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比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范疇更廣闊,要為新世紀的人類帶來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質。「邵逸夫獎」是彌補「諾貝爾獎」的不足,兩者關系是並駕齊驅、相得益彰。
有人認為,諾貝爾獎是西方的,因而獲獎者歐美人士居多;現在邵逸夫獎是東方的,獲獎者將以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及海外華人為主。這不僅是極大的誤解,而且這種想法也很幼稚。國際科學界普遍認為,諾貝爾科學獎的評審是公平公正的,比如日本科學家也是東方人,他們的新發現新創造一樣也能獲獎,並無歧視。「邵逸夫獎」籌委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楊汝萬在成立儀式上明確宣布,該獎頒獎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獲得突破成果,且該成果對人類生活有意義深遠的影響為旨要。」
根據章程,「邵逸夫獎基金會」(設在香港)由董事會、理事會、評審會和秘書處四個部分組成。評審會負責選出得獎人;其下設3個獎項委員會,各設一名首席評審和4位評審,負責候選人的提名及評選工作。據悉,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將出任評審會主席,評審人員從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評審工作從每年6月開始,翌年6月宣布得獎者名單,8月頒獎。
得獎者表列
數學獎
2004年 陳省身
2005年 安德魯·維爾斯
2006年 吳文俊 ,大衛·曼福德
2007年:羅伯特‧朗蘭茲和理察‧泰勒
2008年:弗拉基米爾·阿諾德,路德維希·費迪夫
2009年:西蒙·唐納森,克利福·陶布斯
天文學獎
2004年 詹姆斯皮·布爾斯
2005年 傑弗里·馬西與米歇爾·麥耶
2006年 索爾·普密特,亞當·利斯,布萊·施米茲
2007年:彼得‧高里
2008年:賴因哈德·根策爾
2009年:徐遐生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04年 一等獎:簡悅威、史丹利·科恩與赫伯特·布瓦耶
二等獎:理查·多爾
2005年 邁克爾·貝里奇爵士
2006年 王曉東
2007年:羅伯特‧尼科威
2008年:伊恩·威爾穆特,基思·坎貝爾,山中真也
2009年:道格拉斯·高爾曼,傑弗里·弗理德曼

㈡ 邵逸夫107歲去世,留下2子2女,為何他的商業帝國無人繼承

TVB就是香港的廣播電視台簡稱,TVB可以說是在上個世紀大獲成功,捧紅了很多的香港電視明星,同時還創作了很多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劇,即使是大陸的觀眾也備受影響。

TVB是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在1967年創辦的,雖然近幾年來香港電視台已經沒有過去那麼輝煌了,但是它依然是一個標志和一個時代的記憶。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TVB 的創始人之一邵逸夫,來了解一下他打造的商業版圖和他的家庭生活。

邵逸夫艱難的創業歷程,打造了輝煌的邵氏帝國

邵逸夫1907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親曾經在上海經營著一家顏料公司,在邵逸夫剛剛出生的幾年,父親的生意做得是非常紅火,在上海商界也是頗有聲望的。而且他的父親不僅是商人,還是孫中山先生革命的擁護者。

1970年,邵氏兄弟開始將目光投入到了新崛起的電視行業,他們和無線電視台合作,在1973年舉辦了首屆香港小姐的選美比賽,並且這一比賽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了香港非常有影響力的盛會。1980年邵逸夫成為了無線電台最大的股東,他們的電影產業也逐漸收縮,並最終停止了電影的出版。

邵逸夫和妻子艱難相愛,走過了五十年歲月

邵氏家族之所以可以在電影電視行業大獲成功,一定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邵逸夫在剛剛進入電影行業時,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堅持每天都要看九部電影。即使是之後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他還是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邵逸夫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無線電視的創辦中,都一定是做到最好,邵氏公司拍攝的電影有一千多部,斬獲了很多的電影大獎。當然他最為人知曉的無線電視的創建,更是打造了無數的香港知名演員,在這個領域邵逸夫已經是做到了最好。

邵逸夫一生一共有兩任妻子,邵逸夫作為常年混跡在電影電視行業的人,他身邊的美女無數,也經常會拍到他和很多的女明星吃飯、逛街。邵逸夫的第一任妻子是黃美珍,黃美珍的父親是新加坡富商,邵逸夫當時在新加坡創辦自己的事業,認識了新加坡的一個富商余東璇,兩個人還是很好的朋友,而黃美珍當時就是余東璇的女朋友。

邵逸夫在見到黃美珍第一眼就愛上了她,通過短暫的接觸,兩個人就墜入了愛河。但是礙於朋友,礙於商業上的投資,邵逸夫的哥哥堅決不同意兩個人往來,後來他們一直在私下偷偷交往。

終於有一天,邵逸夫和黃美珍向余東璇坦白了兩個人的關系,並得到了余東璇的原諒。1937年,兩個人結婚了,婚後育有兩男兩女。兩個人的婚姻維持了五十年,最終黃美珍在1987年病逝。

邵逸夫的婚外情,使他和子女們反目成仇

邵逸夫和黃美珍的婚姻雖然是維持了五十年,但是其實邵逸夫是有一段婚外情的,1952年的時候,邵逸夫認識了方逸華。方逸華出生於上海,在南洋一帶是當紅的歌星,兩個人在劇院中相見。之後邵逸夫就一直帶著方逸華讓她共同打理邵氏的業務,兩個人就這樣一直維持著婚外情的狀況四十多年。

邵逸夫的這種行為自然是引起了子女們的不滿,再加上邵逸夫的孩子們都是跟著邵逸夫的哥哥長大的,本就生疏的家庭關系,讓他們的關系更加尷尬。

黃美珍去世的第十年,邵逸夫和方逸華結婚了,當時邵逸夫已經是九十歲,方逸華六十三歲。

邵逸夫的四個子女都沒有繼承他的事業,本來他的長子是從小當作繼承人培養的,但是婚外情卻讓父子關系惡化,邵逸夫的大兒子後來到新加坡做起了房地產生意。邵逸夫的二兒子和兩個女兒也同樣是移居海外,做著自己的事業,沒有接受父親的產業。


2014年邵逸夫去世了,享年107歲,邵逸夫在去世之後,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資產轉化為了信託基金,既然沒有人願意接受自己的事業,邵逸夫就將這些資產用在慈善上,這樣也算是讓自己的資產有一個很好的歸宿。

邵逸夫一生都投入在了自己的事業上,忽略了家庭,甚至是有愧於妻子,四個子女也都不親近甚至是怨恨父親,這樣的結局難免讓人遺憾。

㈢ 邵逸夫107歲仙逝時,百億遺產無子女願意繼承,這是為何

邵逸夫的一生,可以被稱作一部傳奇史。1925年,他與三個哥哥抱團闖進無人踏足的電影娛樂領域,並在當年就拍出了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後來拍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

邵逸夫在1957年決定將事業重心逐漸轉回香港,憑借著自己早年間的原始積累,他在香港清水灣建造了氣勢恢宏的邵氏影城。70年代,邵氏踏入電視領域,並很快通過與無線電視的合作培養了一系列人才,為1967創辦TVB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3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基金會,想要用自己前半生的積累為慈善事業做出一點屬於自己的貢獻。據各方機構的不完全統計,邵逸夫多年來為社會福利事業和慈善機構的捐款超過一百億港元。

這一年的台慶亮燈儀式,仍由邵逸夫親自主持。他並不需要人攙扶,穩步上台,微笑著頻頻揮手致意。台下歡呼聲迭起,整場晚會星光熠熠,濃濃的懷舊情緒貫穿始終。當庾澄慶一曲歌罷,拱手祝福道:「祝六叔越來越勁!」邵逸夫與大家一起含笑鼓掌。

在星輝的璀璨里,萬人的祝福中,百歲老人邵逸夫卻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似乎這一切都離他很遠。這位經歷了百歲光陰的老人,像一部厚重的史書,沉穩平靜,卻滿滿地書寫著傳奇。

㈣ 邵逸夫獎的獎項簡介


邵逸夫數學獎、邵逸夫天文學及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於每年九月提名及評審,結果在翌年夏季宣布及在秋季舉行頒獎典禮。各獎均由邵逸夫獎基金會下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2004年的邵逸夫獎各得獎者得到一百萬美元獎金、一面獎牌及一張證書。「邵逸夫獎」1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足以媲美被視為國際最高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獎」,因而被稱之為「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 邵逸夫先生祖籍寧波鎮海,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先後在上海、香港投身電影製作業,七十年代起出任香港最大的電視台「無線」的行政主席。他成立的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和邵氏基金有限公司,致力於資助發展教育科研、醫療福利事業及文化事業,僅捐助內地教科文衛事業的資金就超過25億港元。早在1985年他就已有獎勵傑出科學家之意,後在中大原校長馬臨教授倡議下,終於設立了「邵逸夫獎」。
根據章程,「邵逸夫獎基金會」(設在香港)由董事會、理事會、評審會和秘書處四個部分組成。評審會負責選出得獎人;其下設3個獎項委員會,各設一名首席評審和4位評審,負責候選人的提名及評選工作。由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出任評審會主席,評審人員從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評審工作從每年6月開始,翌年6月宣布得獎者名單,8月頒獎。
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 獎牌的正面為邵逸夫先生的浮雕肖像,旁邊是英文The Shaw Prize和中國文字的「邵逸夫獎」稱號。獎牌背面展示了獎項,相關頒獎年度及當年獲獎者的名字。在右上角為中國名句「制天命,而用之」的印章(引述自荀子 -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思想家 - 公元前313-238年),意為「把握自然規律,並利用他」。

㈤ 邵逸夫仙逝時,四個兒女卻無人願繼承他的遺產,這是為何

當邵逸夫的四個兒女知道這件事兒後,內心憤怒,也很不滿,於是子女與父親的關系因此漸漸疏遠了。

黃美珍去世十年後,邵逸夫與方逸華結婚,這件事也加速邵逸夫與子女間關系的破裂。曾被作為家產繼承人的長子邵維銘也與父親決裂了。最終,邵逸夫的資產被轉換成了信託基金,繼續發揮著他慈善家的光芒。

邵逸夫傳奇的一生,從艱難歲月走過來,打造自己的影視帝國,事業上算是圓滿。唯一遺憾的也許是他一生子女緣薄,親戚情淡吧。

㈥ 如何評價邵逸夫先生的家族信託結構

本身「信託公司」在中國大陸法律和監管框架下的含義,和其他管轄區域是不一樣的。境內的信託公司是金融機構,需要持牌經營,從業務經營方式上類似於日本的信託銀行——既可以當受託人,也有銀行資金融通提供信用的功能

㈦ 2018年邵逸夫獎名單公布都有誰獲獎了

5月14日消息,邵逸夫獎基金會於5月14日(星期一)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屆共有三位科學家獲頒獎項,得獎者名單如下。


背景資料
「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而設,於2002年11月宣告成立,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意義深遠影響的科學家,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
「邵逸夫獎」是國際性獎項,由邵逸夫獎基金會管理及執行。邵逸夫先生亦為邵氏基金會和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的創辦人,這兩個慈善組織主要發展教育、科研、推廣醫療福利及推動文化藝術。

來源:澎湃新聞

㈧ 邵逸夫獎的組織架構

邵方逸華女士 :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邵氏基金會(香港)及邵逸夫獎基金會主席
馬臨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校董會主席
楊振寧教授 :邵逸夫獎理事會理事及評審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
楊綱凱教授 :邵逸夫獎評審會副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譚尚渭教授 :香港公開大學榮休校長 (2007-2009)
主席: 楊振寧教授
副主席: 楊綱凱教授
委員:陳建生教授: 天文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
簡悅威教授: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
邁克爾·阿蒂亞爵士 :數學科學獎遴選委員會主席 (2009-2011) 邵逸夫天文學獎 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閱讀全文

與邵逸夫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