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貓哥理財

貓哥理財

發布時間:2021-07-16 02:35:35

❶ 財務自由的潛規則是什麼

2016年3月,王可可同名寵物店「王可可是個碧池」在淘寶上線,主營寵物糧食、零食、用品等周邊。最近一年多,它已經從零做到3千萬銷售額,成為寵物網紅第一店。

王可可這個收入水平、這個生活質量,不僅超越了絕大多數狗族,亦超越了絕大多數人,貓哥奮斗一年,收入還比不過這只狗,這也就是多數人的現狀。

此前有個耿直富二代嚴昊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就是「生的好」,王可可的經驗也差不多。有人說,其實你沒必要這么自虐,非要找個狗中貴族做比較。其實貓哥是想借用這個話題討論一個問題:像王可可超過99%的同類也是很多人類的夢想,但究竟怎樣才能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

講真,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跟王可可被王思聰看中的概率差不多,都很低。

只是這個話題太有誘惑力,人們願意裝腔作勢的談論這個,實際甘苦自知。大數定律早就證明,大多數人的生活會過得波瀾不驚,大富大貴很難,不管你願不願意,規律很難打破,因為財務自由也是有潛規則的,很多人沒搞懂,所以只能不斷yy,永遠實現不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01、財務自由有標准嗎?

有不靠譜的標准,比如:

有朋友說,我每月房租收入5000,全家支出3000塊,不用上班也過得不錯,我算財務自由了吧?貓哥覺得這叫活著,離財務自由還遠。

還有人說,五千萬夠嗎?一個億夠嗎?這個標準是沒法評價的,因為不知道你的家庭支出、保障情況和生活預期,五千萬夠很多人活好幾輩子,但在有些人眼中也就一年生活費,所以這個標准沒法一概而論。

客觀的標準是存在的:

入門標准:被動收入覆蓋支出。被動收入貓哥已經普及了很多次,通俗的講就是不需要你投入時間和精力也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收入,比如你的投資

高級標准:時間花在想花的地方叫做財富自由。這個是中國的投資大神段永平的總結,略抽象,但細一想很有道理,標准很高,一下把很多薪資很高但時間不自由的人群排除在外了。為方便起見,下文我們統一用這個標准。

02、財務自由有潛規則嗎?

有,最典型的嫌貧愛富。馬太效應大家都知道,像昨天的兩個消息:

巴菲特的公司賬面價值可能因特朗普的稅收改革計劃提振約370億美元。

亞馬遜的貝索斯因為最近公司交易強勁股價大漲,成為歷史上第二個個人財富突破1000億美元的人,第一個是鼎盛時期的比爾蓋茨。

財務自由的潛規則主要體現在收入分配的鄙視鏈上:

第一層級:高風險+資本

第二層級:低風險+資本

第三層級:勞動所得

第一層級:高風險+資本

巴菲特、貝索斯、比爾蓋茨,包括中國的馬雲馬化騰等等,都處於「高風險+資本」這個收入分配鄙視鏈的頂層,資本資產的定價繞不開風險這一要素,或者說資產的定價,就是對風險的定價。不承擔風險,是不可能獲得高回報的。

創業者占據各類富豪榜的位置,屬於利用其承擔的風險,參與對價值的分配。這個結果很合理,因為創業者這個物種本身就是異類,內心的掙扎糾結彷徨不安只有自己清楚,沒試過就真的不理解,因為all in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事業,高風險高失敗率伴隨著高回報。

低風險+資本

有些資本風險偏好低,也可能有特殊的渠道,所以可以穩穩的賺錢。

比如權力尋租,因為通過權力拿到市場上無法得到的資源,賺錢是大概率;

再比如有些資本傾向於中後期的投資,下注那些已經發展很好的公司,在ipo之前入局,賺錢是一定的,不確定的是賺多少;

再舉個身邊的例子:360回歸A股。雖然周鴻禕有很多的理由,比如安全事大,還是在國內好之類的,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證券化獲利的誘惑太大,退市前,360的市值93億美元,不到700億人民幣

雖然回歸路上各種回歸的各類費用很多,成本很高,時間很長,但效果驚人,按最近的股價估算,360的市值在3500-4000億之間,三年時間市值增加了五六倍,老老實實靠業績增長,得把老周累個好歹。

這種事雖然折騰,但是風險不高,操作得當獲利可觀。

不論風險高低,結合資本操作得當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最高,這是分配的規律。

勞動所得

勞動所得處在收入分配的最底層,這也是我們這類芸芸蟻族的宿命。

為什麼企業的利潤大部分是由員工創造的,但是利潤基本是老闆的?

因為作為員工並不承擔企業經營風險,也不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無論公司經營情況如何,勞動者總會獲得規定的報酬。

無風險收益怎麼可能高?

打工者創造的價值,大部分轉移給了老闆。這可以看成是員工放棄大部分的收入分配的索取權,來對沖可能承擔的經營風險,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公平的交易。

所以在打工的人看來,老闆大部分是有病的,因就是不同的思維產生的結果。

如果你打定打工的信念,那就更務實一點,不要老做財務自由的夢了,除非意外發生,比如拆遷,中獎。

對風險的承擔其實是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關鍵之所在,以承擔風險的多少來決定最終的報酬分配,也是整個經濟和商業體系運轉最公平的保障機制。

03、以下這些弱點超過三個,那基本就是沒戲了!

一些跨學科的統計對這個問題也有一些總結,結論比較有趣,比如以下幾個弱點如果在你身上超過三個,並且不能改善,那財務自由這個事跟你基本沒啥關系。

猶豫不決。比魯莽更糟糕的是猶豫不決。

拖延症。拖延症有很多後遺症,比如會產生強烈的負罪感和自我否定。

三分鍾熱度。世界上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惡勞。

害怕被拒絕。堅持不要臉是成功秘訣。

自我設限。通常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經常會列出五六個反對的理由,各種條件不具備所以先否定了自己。

逃避現實。

總找借口。人一旦犯了錯誤,往往就把責任推卸掉,常說錯不在自己。

恐懼。在意別人的評價,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鈍感力很重要,可惜多數人沒有。

拒絕學習,觀念陳舊。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帶著五千年的腐朽氣息堅持己見,貓哥有個親戚就屬於被上帝挑選中的,因為祖上在北京頤和園附近有大房,所以趕上拆遷拿了一筆巨款,我們建議他做一些資產配置,但他堅定的認為「保險是騙人的」、「理財都是騙子」、「銀行也有不靠譜的時候」……但是他認為賭博是可以發家的,結果就是三年內,拆遷的現金輸沒了,名下的三套房也都抵押了去回本,可怎麼能回來呢。

04、如果沒啥希望,那我們這么拚命干嗎?

頂尖人群的財富數量會極大的拉昇平均數的水品,我們多數人拚命努力的全部意義在於過上平均水平的生活,如果在平均數之下,生活的質量會掉好幾個層次。因為人本身是風險厭惡者,謹小慎微地生活和嘗試新鮮事物,害怕嘗試之後的失敗。

大部分人選擇的低風險路徑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時間是個好朋友,你會發現不論中間有多少不同的選擇,大多數同學最後的生活狀態差別不會特別大,橄欖形的分布是大概率,多數人最終都會定位在粗壯的腰部。

為了在競爭中有優勢地位,所以我們不斷在學識、履歷、外表方面美化自我,這些努力也多是在去除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風險。

如果你希望自己超越99%的同類,就需要跳出一般人的思維,從而跳出競爭的紅海。一般人的思維里,最重要的是放棄自己創造的價值,來對沖風險,從而實現穩定的生活。所以你需要兩個東西,一是具備風險思維,二是具備風險對沖的能力,也就是控制風險和承擔冒險後果的能力。

簡單一點說,膽子大的人比懂得多的人更容易賺錢。如果你貪圖安逸,生性保守,那你最好趁早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人們最大的痛苦,往往來源於知道得太多,而做到得太少。知道一萬個財務自由的方法,但腳底板一直沒有邁出舒適區,那你只能繼續焦慮下去了。

❷ 投資理財書籍入門

綜合理財讀物

1. 入門級:《金融知識國民讀本》

各類書單中基本沒人推薦這本書,如果你僅僅是想了解下金融理財市場,那看這本書就足夠了。這本書是2007年出版的,央行主編的,是一本用心良苦但完全被忽略的書。基本上你關心的金融知識都有普及,完全是普及,寫的淺顯易懂,如果你想嘗試理財又不太懂,這本書適合做你的第一本入門書籍。至少,你知道每個產品的作用是什麼,不會被一些錯誤的觀念左右,你也會大概知道什麼產品有什麼樣的風險。

近幾年理財的書出了很多,但多數也是跟本書體例類似,不外是換下寫法,貓哥沒能全看,看過的基本都不如這本質朴,強烈推薦。

2. 升級版:《躺著賺錢:一看就懂的懶人理財盈利技巧》

市面上寫給入門用戶的書很多,貓哥基本都看過了,很多書真的沒必要看,錯誤百出。綜合比較來說,推薦這一本。

這本書的好處就是淺顯易懂,比上面的國民讀本更深入一些,p2p之類的新的理財方式也都有涉及,基本上市面上有的理財方式都有涉及,寫作方式比較年輕化,更易入手,適合有一點基礎的用戶。

3. 高級版:《個人理財》

這本書適合高階讀者。一般人就不要挑戰了。

這書長得像教材。對,它就是本教材,是美國個人理財領域最受歡迎的書,也是考美國個人理財規劃師最常用的參考書。全書從理財規劃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金錢、如何利用保險保護自己、如何更好地進行投資管理以及需要注意的生命周期內財務事件等方面出發,對個人理財的各種技巧 和方法進行深入淺出而又細致全面的講解,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理財框架體系。

不過!因為是主講美國為主,所以很多內容和國情不一致,這點事要注意的。

因為這本書太成功,現在引入的都是第六版了,國內也有很多的同名作品,注意分辨,這本書的作者是阿瑟·J·基翁(Arthur J. Keown)...

本書還有個缺點,就是太貴。

財商教育類,推薦兩個套裝

這類書有幾個特點:

就是你讀了有點豁然開朗;

然後發現沒啥用,對操作影響有限;

不過未來某個時刻這本書中觀點可能會影響你投資決策,進而影響你的一切。

我們推薦的這兩個比較熱的套裝:

1.《小狗錢錢》+《財務自由之路》

博多·舍費爾最廣為人知的書是《小狗錢錢》,投資理財理念界的心靈雞湯。適合小孩子的財商讀物,可以翻翻,實操作用不大;

舍費爾的《財務自由之路》針對成年人,目的性更明確,書從自我反思、基本原則、儲蓄、債務、增加收入、復利等幾個方面闡釋了最基礎但又最實用的理財方式。
2. 富爸爸系列

青崎的富爸爸系列是中國最成功的理財啟蒙讀物,但出版機構為了盈利,把一個ip的價值壓榨到極致,生生的做了十本書出來,很多書籍完全為了銷售。對於每本書的價值,不同讀者有不同境遇所以體會各不相同,貓哥推薦《富爸爸窮爸爸》《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和《富爸爸投資指南》。

貸款買房、創業、投資實體構成了富爸爸的永恆三部曲。語言淺顯易懂,金融術語表達通俗,讀起來不費力氣。

《富爸爸窮爸爸》最重要的是講清楚了資產和負債的關系;

《富爸爸財務自由之路》立意之初是為了給一個叫《現金流》的游戲寫的小冊子,非常直觀;《富爸爸投資指南》是一些具體的投資指南,略顯枯燥,但也值得了解。

其實貓哥建議出版社推出這個系列的第11本書,就是對前十本書做個干貨版出來,書籍太冗長了。

垂直門類理財讀物

對於一般用戶來說,通過系列學習把自己打造成某個領域的投資專家,其實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理財的機構化趨勢非常明顯,但這么說是不是大家就不用再去讀這些書呢?

非常需要。如果你偏好於某一領域的投資,那麼這個領域基本的產品邏輯、風險控制、競爭格局、大趨勢你還是需要了解一些的,至少當某些專家或者理財師跟您推薦產品的時候,您知道怎麼提問,應該關注那些要點,這就需要具備這個門類的基礎知識。

投資品的種類很多。

有些比如大宗、期貨、債、外匯貴金屬這類的基本跟散戶沒啥關系,要麼就是機構玩的,要麼基本就是騙子為主,如果想初步了解,有本文的第一本書足以。

類似的情形還有銀行理財、信託這類產品,基本沒有適合普通用戶讀的書籍,這類產品在前面推薦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或者《躺著賺錢》兩本書中都有談及。

❸ 不是所有金融界的人都能做風險投資,這是為什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往往定投後才發現,定投不至是技術活,還是心理戰,自己和自己打架。其實很多定投達人能堅持並且賺錢,也是摸爬滾打過來的,嘗到了微笑曲線的甜頭,才形成了過硬的心理素質。

❹ 投資理財類書籍

1. 入門級:《金融知識國民讀本》

各類書單中基本沒人推薦這本書,如果你僅僅是想了解下金融理財市場,那看這本書就足夠了。這本書是2007年出版的,央行主編的,是一本用心良苦但完全被忽略的書。基本上你關心的金融知識都有普及,完全是普及,寫的淺顯易懂,如果你想嘗試理財又不太懂,這本書適合做你的第一本入門書籍。至少,你知道每個產品的作用是什麼,不會被一些錯誤的觀念左右,你也會大概知道什麼產品有什麼樣的風險。
2. 升級版:《躺著賺錢:一看就懂的懶人理財盈利技巧》

市面上寫給入門用戶的書很多,貓哥基本都看過了,很多書真的沒必要看,錯誤百出。綜合比較來說,推薦這一本。
這本書的好處就是淺顯易懂,比上面的國民讀本更深入一些,p2p之類的新的理財方式也都有涉及,基本上市面上有的理財方式都有涉及,寫作方式比較年輕化,更易入手,適合有一點基礎的用戶。

3. 高級版:《個人理財》

這本書適合高階讀者。一般人就不要挑戰了。
這書長得像教材。對,它就是本教材,是美國個人理財領域最受歡迎的書,也是考美國個人理財規劃師最常用的參考書。全書從理財規劃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金錢、如何利用保險保護自己、如何更好地進行投資管理以及需要注意的生命周期內財務事件等方面出發,對個人理財的各種技巧 和方法進行深入淺出而又細致全面的講解,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理財框架體系。

❺ 為什麼現在好多人寧願把錢存在銀行也不拿去理財

這個其實是很多金融公司都面臨的一個問題,現在中國的金融市場還不夠完善,投資者教育沒有普及,就算是我周圍的人,都有對理財、投資這些字眼充滿抗拒、抵觸心理的。

也就是說,在存錢的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理財越來越方便,購買理財產品的網民也在逐步增多。

閱讀全文

與貓哥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