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有那些軟體可以看金融新聞
推薦「金十數據」,PC上面是網頁版,手機上有專門的APP,任何經融新聞以及政治新聞都會在上面第一時間進行推送,並且可以自己選擇側重點,給你一個鏈接,可以先進去了解一下:網頁鏈接
② 想每天關注下經濟金融方面的新聞,什麼報紙、網站比較好
每日經濟新聞
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
鳳凰網或者鳳凰衛視看看,那裡的新聞在國內還算不錯的,比較客觀
③ 如何從海量金融資訊中,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金融資訊
都是無用的信息居多,沒必要篩選。
④ 最新金融類資訊哪有
金融資訊APP的話,我推薦兩個, 一個是雪球,一個是今融道。
雪球的話,文章里內專業術語可能更多容一些,金融小白或者入行不久的人看這些文章或許會有些吃力。
今融道的話,每天會實時更新很多金融資訊,板塊分的也比較清晰,還有很多開放群組,裡面的活躍用戶不僅僅是金融圈前輩,也有很多金融小白,如果想認識到更多金融圈的人的話,建議下載這個APP試試看,會有幫助的。
⑤ 財經新聞網站有哪些哪個最好
財經新聞網站有華爾街見聞,巨潮資訊,同花順,東方財富,慧博網,鳳凰財經等,權威性高最好的個人認為是華爾街見聞。
以下為詳細情況:
1、華爾街見聞
華爾街見聞是中國領先的商業和金融信息提供商,首創商業和金融信息「實時模式」重要信息秒級推送。7*24小時全年不間斷為用戶提供資訊、數據、行情、研究和社區等服務。華爾街見聞對於商業資源與金融信息的內容梳理和解讀,走在行業前列。
2、巨潮資訊
證監會制定的信息披露網站,再加上它的東家是深交所,上面的資訊都是第一手的,非常及時和關鍵,所以推薦多去看看,沒有壞處。
3、騰訊網財經頻道
騰訊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致力成為最具傳播力和互動性,權威、主流、時尚的互聯網媒體平台。通過強大的實時新聞和全面深入的信息資訊服務,為中國互聯網用戶提供富有創意的網上新生活。
4、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創建於1999年8月,經過近10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全球華人的首選財經門戶。作為國內大型財經網路媒體,新浪財經打造高端新聞資訊,深度挖掘業內信息,全程報道80%以上的業界重要會議及事件,是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平台。
同時,新浪財經也開發出如金融超市、股市行情、基金篩選器、呼叫中心,金融產品在線查詢等一系列實用產品,幫助網民理財,是最為貼心實用的服務平台。
5、和訊網
和訊擁有的眾多的財經專家、數據分析系統、專業背景的采編隊伍,這讓和訊網的資訊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在海量信息的基礎上整理分析得出的更具價值的資訊。
和訊目前提供包括互動交流、虛擬投資體驗、投資指導、理財咨詢等內容的中國第一財經網路社區——「財道俱樂部」,力圖將其打造成為集交流、休閑、理財、培訓於一體的具有個性化、交互性、娛樂性的大型財經網路互動社區。
6、東方財富網
東方財富網始終堅持網站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打造中國財經航母。網站內容涉及財經、股票、基金、期貨、債券、外匯、銀行、保險等諸多金融資訊與財經信息,全面覆蓋財經領域,每日更新上萬條最新數據及資訊,為用戶提供便利的查詢。
7、鳳凰財經
鳳凰新媒體專注一億高端網民,通過旗下綜合門戶鳳凰網和手機鳳凰網,網台聯動,組合傳播,提供含文圖音視頻的全方位綜合新聞資訊、深度訪談、觀點評論、財經產品、互動應用、分享社區等服務,滿足主流人群瀏覽、表達、交流、分享、娛樂、理財等多元化與個性化的訴求。
⑥ 什麼APP可以看金融新聞
有啊,國誠e融上可以看金融新聞,新聞都是實時更新的,app做的很好,沒有什麼垃圾新聞
⑦ 當今金融業有那些新聞
宏觀經濟降溫 金融業賺錢越來越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30日 03: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方俊 今年上半年,隨著次貸危機的逐步演化,全球金融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而在環球同此涼熱的當今市場,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在A股上市的金融企業在此次危機中也有輕重不等的損失,更可怕的是,次貸危機現在還沒有結束,誰也不知道,這個「地獄」還要下到多少層。 我國經濟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同時要在保持增長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平衡。作為上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之一,金融業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上半年,金融行業的三大子行業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股價均出現了大幅下跌,但從已發布的中報來看,他們各自的表現可說是冷暖不均:銀行業還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暫時處在春天;而股市的迅速降溫讓證券業的業績急劇縮水,已經開始過冬;投資渠道缺乏的保險業也受到波及,與季節同步感受著秋意。 仔細分析這三大子行業各自面臨的風險和機遇,或許可以為投資者把握下半年的機會起到參考作用。 銀行:盈利接近頂峰狀態 隨著中國銀行(601988,收盤價3.70元)周五發布了2008年半年報,銀行股中報披露塵埃落定。今年上半年各家銀行雖然面臨貨幣緊縮政策、實體經濟增速放緩、自然災害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但是在規模、資產質量和經濟效益方面依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利息凈收入和中間業務同時增長 所有上市銀行董事會在解釋業績大增的原因時幾乎眾口一詞:生息資產穩步增長,凈利差和凈息差繼續擴大使凈利息收入快速提高;受信用卡、託管、咨詢顧問等手續費快速提升影響,中間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所得稅稅率下調。 利息凈收入仍然是銀行營業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被稱為全世界最賺錢銀行的工商銀行(601988,收盤價4.93元)1~6月貸款利息總收入高達1484.17億元,占利息總收入的69.0%。其中,對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貸款利息收入分別為1126.33億元和277.69億元,同比增長了34.35%和42.19%。 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21.97元)利息凈收入更是佔到了其營業總收入的90%以上。 新增貸款多投向基建、能源行業 比貸款規模和利息收入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各家銀行貸款結構的變化。在國家宏觀調控趨緊的情況下,各家銀行也「見風使舵」,將貸款更多的投向能源、交通、基建等受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行業;而對房貸則採取了謹慎態度,這方面大型國有銀行一般比中小股份制銀行更為謹慎。 今年上半年建設銀行(601939,收盤價5.48元)新投放的1779.48億元公司類貸款中,基礎設施貸款新增1036.26億元,占公司類貸款新增額的58.23%。 浦發銀行則對地質勘查與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與倉儲及郵電通信業、電力與煤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採掘業進行了大力扶持。這幾類貸款占貸款總額的比例明顯上升,分別較年初上升了0.26、0.27、0.76和0.34個百分點,達到了6.74%、6.78%、6.17%和2.21%;合計在貸款總額中的比重已經超過20%。 多數銀行房貸增速放緩 房貸業務仍然是各家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各家銀行對待房貸的態度明顯出現了分化。 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個人住房貸款銀行之一,建行的房貸業務一直引人關注。截至6月30日,建行個人住房貸款較上年末增加394.15億元至5673.03億元,增幅為7.47%,低於其貸款總額8.11%的增速。而對房地產業貸款為3331.77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由年初的9.71%下降至9.42%。 而交行對於房貸更是採取了明顯的收縮政策。二季度末交行對房地產業貸款為767.81億元,較年初減少了8.38億元,在貸款總額中的比例也由7.03%降至6.18%。 下半年凈息差可能收窄 另外,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由於A股市場長期處於低迷狀態,許多資金開始從股市向銀行迴流。但是與此同時,定期存款增速過快也為上市銀行資金成本上升埋下了隱憂。有不少機構和券商都在銀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下半年凈息差有可能收窄,從而影響銀行業績未來的提升。 深發展存款定期化最為明顯。6月30日,深發展存款余額3431.40億元,較年初增長22.0%。其中定期存款金額為2354.83億元,佔全部存款總額的68.63%。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定期存款比年初分別增加了31.40%和47.00%;而同期活期存款分別只增加了1.80%和6.70%。 近期公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金融機構貸款的平均實際利率在6月份出現了今年以來單月數據的首次下降。1~3年期貸款利率由11.99%降至8.41%,6個月~1年期貸款利率由9.72%降至8.47%,6個月以下則由7.66%降至7.28%。銀行業自2006年以來享受的息差上升盛宴或許已告終結。 保險:暴利時代或已終結 受資本市場深幅調整影響,三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 (601318,收盤價45.93)、中國人壽(601628,收盤價26.35元)、中國太保(601601,收盤價18.84元)的中報表現並不理想。 除了太保半年報業績同比增長44.2%外,平安和人壽業績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下滑。平安上半年凈利潤71.02億元,同比下降11.9%;人壽凈利潤107.72億元,同比減少了36.16%。 保費收入較快增長 保費收入來看,三家公司都有較快增長,特別是壽險業務增幅明顯。平安上半年保費收入達到692.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5%;而其中壽險收入達到545.57億元,同比上升29.14%;為公司貢獻凈利潤61.81億元。 平安將壽險業務具體劃分為個人壽險、銀行保險和團體保險三大類。今年上半年,壽險行業銀行保險渠道銷售增長迅猛。平安也加大了銀行保險渠道的開拓,1~6月公司銀行保險業務保費收入達到68.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6.5%。但是有不少分析師指出,因為銀行渠道銷售的產品結構期限短,中間費用高昂,產品利潤價值相對個險要低很多。 投資收益率出現下滑 在今年A股市場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三家保險公司都加強了穩健型品種的配置,降低了股票投資比例。 截至6月30日,平安投資資產合計4485.29億元。其中,定期存款、債券投資在公司投資組合中的比例明顯上升,金額為496.22億元和2351.84億元,占投資資產總額的11.1%和52.4%;而2007年12月31日,公司定期存款和債券投資的比重分別為7.0%和40.2%。但是即使如此,權益類資產對業績拖累仍然顯而易見。1~6月公司實現投資收益234.45億元,比去年291.08億元下降19.46%;而同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更是高達-187.59億元,這一數據在上年同期是30.94億元。同時,公司還對部分計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股票以及其它權益類投資計提了15.85億元減值准備。經估算1~6月,公司投資資產共計給公司帶來31.01億元收益,而上年同期這一數據為322.02億元。平安董事會指出,由於股票市場出現波動、壽險業務證券投資、基金分紅收益減少等影響,公司壽險業務總投資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8.9%下降至4.2%,盈利能力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中金公司認為,由於加息以及競爭的白熱化,保單資金成本逐漸上升將是各保險公司業績增長面臨的主要難題。而且目前來看國債遭遇了資金的瘋狂搶購,其收益率自去年來成明顯下滑趨勢,這使得像中國平安這種壽險類公司目前不但面臨由於股市暴跌造成的投資收益萎縮,更重要的是資金成本持續上漲的保單無法在債券市場上找到合理的利潤空間。 券商:業績分化將加劇 上半年以來,受市場持續調整因素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和自營業務都受到較大影響。根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8家已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下降20%。其中,國金證券和中信證券凈利潤同比增長175.26%和13.33%,太平洋證券由於證券投資業務巨虧5.45億元,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75.22%,下降幅度最大。 業績整體下降2成經紀、投行業務整體下滑 根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的合計凈利潤同比下降20%。而業績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受股市的持續低迷影響,經紀、投行、自營等各項業務收入下滑。 資料顯示,上半年股票等總成交量為21.17萬億,同比下降25.33%,而傭金率也由2007年末的0.16%下降到0.135%,受成交量和傭金率雙重打壓,券商經紀業務收入都出現了下降。另外,券商上半年保薦承銷業務明顯收縮,據wind統計,上半年A股市場有62個公司完成IPO,共募集資金1255億元,同比發行數量增加13個,但募集資金額卻下降51%,因此也造成了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的下降。 不過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仍有小部分券商的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而那些自營業務收入佔比較高,投資風格激進的券商同比下降幅度較大。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47.69億元凈利潤位於榜首,同比增長13.33%,海通證券以20.72億元凈利潤位居第三位,同比下降0.22%,國金證券則同比大幅增長175.26%,三家券商跑贏了行業平均水平;而其他5家上市券商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40%,其中太平洋證券由於證券投資業務虧損5.45億元,導致上半年公司繼續虧損4.47億元,同比下降幅度最大。 自營業務分化嚴重 股指的大幅下滑使得券商自營業務遭受重創,成為上半年拖累業績的最大負面因素。據WIND資訊統計,上半年8家上市券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全部為負數,合計浮虧達到73.39億元,但是,由於各券商投資風格不同,自營業務分化也比較嚴重。 上半年太平洋自營業務出現虧損5.45億元,同比下降351.53%,而證券投資巨額虧損也是造成上半年凈利潤虧損4.4億元的罪魁禍首。不過,行業龍頭中信證券表現較為穩健,上半年自營業務凈收益為24.19億元,投資收益高達59.23億元。其中,權證注銷和變現證券投資是公司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1-6月公司注銷權證 (交易性金融負債)獲利34.53億元,占投資收益58.30%;出售原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證券投資獲利17.29億元,占投資收益29.19%。 行業資源將逐步向龍頭集中 從經紀業務市場份額來看,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公司半年報顯示,中信證券市場份額增長0.38個百分點至8.26%;上半年公司債券的配置比例明顯上升,股票資產大幅萎縮。分析人士指出,這反映出公司在整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投資理念趨於謹慎,自營業務表現更為穩健。 天相投顧行業分析師張春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受市場持續回調影響,券商的經紀、投行和自營業務的確都受到較大影響,但是由於各個券商規模、抗風險能力不同因此受的影響也不一樣,不過未來業績分化肯定會加劇,這不僅體現在不同券商之間經紀、自營等業務水平上,還體現為業務多元化的程度上。因此行業資源將逐步向優質券商集中。國泰君安分析師董樂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⑧ 誰能給我推薦幾個好的財經、金融新聞的網站。謝謝
東方財富,巨潮資訊網(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網站)。
⑨ 什麼新聞資訊軟體好,能實時彈出資訊的(金融方面的)。國內外重大新金融資訊。
網易新聞客戶端
網易新聞手機應用軟體將為手機用戶提供全天24小時滾動即時的網易新聞資訊,涵蓋新聞、娛樂、體育、財經和時尚等領域。網易新聞手機應用軟體還具有突發新聞推送功能,開啟該功能的用戶,即使未打開軟體也能第一時間收到突發新聞提醒。同時,用戶還能通過手機應用軟體參與網易新聞的跟帖蓋樓,與網易網站保持即時同步
⑩ 請問有沒有可以觀看時事金融新聞的軟體呢
推薦幾個大眾化網站,也是我每天都要看的:
金融界、和訊、新浪財經、搜狐財經,都是很專業的,可以在裡面搜你需要的金融新聞、黃金、股票、基金、外匯、銀行理財等等,而且時效性很不錯。
如果想看更專業一些的,就要安裝一些軟體了,像萬德、世華、彭博等,不過這些軟體就要花錢了,一年要幾百元上千元的服務費,如果不是專業做投資的,上面那幾個網站應該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