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融資性售後回租增值稅率6%怎麼做會計分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是指承租方以融資為目的將資產出售給經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後,又將該項資產從該融資租賃企業租回的行為。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時,資產所有權以及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報酬和風險並未完全轉移。」 「根據現行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的行為,不屬於增值稅和營業稅徵收范圍,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因此,售後回租協議不是判定實質是否為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唯一條件,只有具備了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實質,可以按照規定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另外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收入確定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所以也不產生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
例:甲公司為一家運輸企業,主要從事貨物運輸業務,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資金緊張,與經相關部門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乙公司(一般納稅人)簽訂了融資性售後回租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首先以480萬元的價格將一批大貨車銷售給乙公司取得資金,然後再將這批大貨車從乙公司租回,租賃期為2015年1月1日 ~ 2017年12月31日,共計3年,甲公司於每年的12月31日向乙公司支付租金200萬元,合同約定利率為8%,租賃期滿這批大貨車歸甲公司所有。乙公司每年需對外支付16.6萬元與該業務相關的借款利息。假設不存在其他相關稅費。
該批大貨車是甲公司於2013年12月31日購入,購入時已抵扣進項稅額,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為720萬元;預計這批大貨車的使用年限為4年,與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相同,凈殘值為零,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不考慮資產減值損失。出售時已提折舊180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凈值為540萬元,公允價值為510萬元。
動產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涉及增值稅,乙公司對增值稅稅額的確認是業務處理研究的起點,故從乙公司開始展開研究。甲、乙公司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均為25%。
一、乙公司對動產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財稅處理
(一)乙公司(出租人)的稅務處理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規定:「經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或者商務部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性售後回租服務,以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動產價款本金,以及對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匯借款和人民幣借款利息)、發行債券利息後的余額為銷售額。試點納稅人提供融資性售後回租服務,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動產價款本金,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開具普通發票。」
根據上述規定,乙公司每年收到的200萬元租金,可以扣除有形動產價款本金160萬元(480÷3)和16.6萬元的借款利息,所得23.4萬元(200-160-16.6)為增值稅含稅銷售額,假設這部分價款乙公司向甲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
每年確認的不含稅銷售額=23.4÷(1+17%)=20(萬元)
每年確認的增值稅銷項稅額=20×17%=3.4(萬元)
該業務使乙公司每年確認租賃收入20萬元,三年共計60萬元(20×3)。上述收入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乙公司(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1. 乙公司取得資產的所有權。
借:融資租賃資產 480
貸:銀行存款 480
2. 乙公司採用融資租賃方式將資產租賃給甲公司。
借: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600
貸:融資租賃資產 480
未實現融資收益 120乙公司只是形式上取得資產的所有權,不需要進行核算,在租賃業務發生時,將融資租賃資產從賬面轉出。
3. 乙公司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並將其確認為租賃收入。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採用實際利率法,在租賃期內分配確認各期的租賃收入。這部分會計處理與單純的融資租賃業務相同,故計算過程省略。通過計算,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實際分配率為12.045%。2015年12月31日分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為57.81萬元,2016年為40.69萬元,2017年為21.5萬元,共計120萬元。未實現融資收益包含增值稅,故確認的租賃收入應扣除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列示的稅額。2015年確認的租賃收入為54.41萬元,2016年為37.29萬元,2017年為18.1萬元。
2015年12月31日確認租賃收入: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57.81
貸:租賃收入 54.4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2016年和2017年的會計處理相同,只是各年分攤的未實現融資收益和確認的租賃收入金額不同,相關會計處理略。
乙公司每年支付16.6萬元與該業務相關的借款利息,確認租賃成本:
借:租賃成本 16.6
貸:銀行存款 16.6
整個租賃業務對應納稅所得額的影響如下:
2015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54.41-16.6=37.81(萬元)
2016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37.29-16.6=20.69(萬元)
2017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18.1-16.6=1.5(萬元)
三年合計增加應納稅所得額=37.81+20.69+1.5=60(萬元)
4. 乙公司確認核算暫時性差異。對於未實現融資收益,稅務處理是將收款金額扣除相關成本支出後確認為收入,在租賃期內平均確認租賃收入,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影響;會計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根據融資賬面余額確認租賃收入,准確地反映了融資租賃的特點。由於兩種處理方式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不同,使得在總體金額相同的情況下,各期確認的租賃收入不同,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差異額與所得稅稅率的乘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該負債將在以後期間轉回,增加企業的應交所得稅。
二、甲公司對動產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財稅處理
(一)甲公司(承租人)的稅務處理
甲公司的稅務處理主要遵循《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的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的行為,不屬於增值稅和營業稅徵收范圍,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1. 出售資產環節對增值稅的處理。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資產,不確認資產轉讓收入,不徵收增值稅。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開具普通發票,作為資產所有權變更的依據,但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2. 計提折舊、確認融資利息對企業所得稅的處理。甲公司將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
每年的折舊額=720÷4(或:540÷3)=180(萬元)
應確認的融資利息=600-480=120(萬元)
每年確認的財務費用=120÷3-3.4=36.6(萬元)
兩項合計每年減少應納稅所得額=180+36.6=216.6(萬元)
三年合計減少應納稅所得額=216.6×3=649.8(萬元)
(二)甲公司(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1. 甲公司將資產銷售給乙公司取得資金。甲公司應將售出資產的凈值轉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由於售出行為只是形式上轉讓了資產的所有權,與資產所有權相關的全部報酬和風險並未轉移,不應確認資產轉讓的當期損益。「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的金額與售價之間的差額記入「遞延收益」科目,確認為未實現售後回租損益,作為今後折舊費用的調整。
借:銀行存款 480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回租損益 6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40
出售環節不確認收入,不徵收增值稅,會計處理和稅務處理一致。
2. 甲公司將售出資產從乙公司租回。租回資產滿足融資租賃條件,應確認下列金額再編制會計分錄:
最低租賃付款額=200×3=600(萬元)
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200×(P/A,8%,3)=515.42(萬元)
由於租回資產的公允價值為510萬元,按照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與公允價值孰低的計量原則,應按510萬元確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並計算未確認融資費用。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510
未確認融資費用 90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600
3. 甲公司按年計提折舊並攤銷未實現售後回租損益。
借:營運成本——折舊費 190
貸:累計折舊 170(510÷3)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回租損益 20(60÷3)
每年計提折舊,攤銷未實現售後回租損益的會計處理相同。
4. 甲公司按年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分攤。企業會計准則要求對未確認融資費用按實際利率法進行分攤,這部分會計處理與單純的融資租賃業務相同,故計算過程省略。通過計算,融資費用的實際分攤率為8.59%。2015年12月31日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為43.81萬元,2016年為30.38萬元,2017年為15.81萬元,共計90萬元。甲公司每年支付200萬元的融資租賃費,可以取得3.4萬元進項稅額,每年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扣除進項稅額後確認為財務費用,2015年為40.41萬元,2016年為26.98萬元,2017年為12.41萬元。
2015年12月31日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進行分攤:
借:財務費用 40.4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43.81
2016年和2017年的會計處理相同,只是各年確認的財務費用和攤銷的未確認融資費用金額不同,相關會計處理略。
5. 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對甲公司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2015年減少應納稅所得額=190+40.41=230.41(萬元)
2016年減少應納稅所得額=190+26.98=216.98(萬元)
2017年減少應納稅所得額=190+12.41=202.41(萬元)
三年合計減少應納稅所得額=230.41+216.98+202.41=649.8(萬元)
6. 甲公司確認核算暫時性差異。動產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稅務處理是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計提折舊,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在租賃期平均計入企業財務費用;會計處理是按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計提折舊,攤銷未實現售後回租損益並作為折舊的調整,按實際利率法在租賃期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由於對折舊和融資費用的財稅處理不同,使得在總體影響金額相同的情況下,各期的影響金額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差異額與所得稅稅率的乘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其將在以後期間轉回,減少企業應交所得稅。因折舊和融資費用財稅處理不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㈡ 好項目該怎樣融資
一、買彩票 (有點不切實際)
二、找個有能力、有眼光的有錢人,說服他,讓他投資
三、去銀行申請創業貸款
㈢ 企業融資需要注意哪些法律的問題
1.華民共外貿易 19945月12頒布 2.華民共信託 20014月28頒布 3.華民共統計 198312月8頒布 4.華民共統計(修) 19965月15頒布 5.華民共招標投標 19998月20頒布 6.華民共票據 19955月10頒布 7.華民共擔保 19956月30頒布 8.華民共證券 1999頒布 9.華民共民銀行 200312月27頒布 10.華民共商業銀行 200312月27頒布 11.華民共標准化 198812月29頒布 12.華民共保險 200210月28頒布 13.華民共科技術進步 19937月2頒布 14.華民共科技轉化 15.經紀管理辦 199510月26頒布 16.華民共審計 19948月31頒布 17.華民共合同 19993月15頒布 18.華民共廣告 199410月27頒布 19.華民共電力 199512月28頒布 20.華民共拍賣 19967月5頒布 21.華民共價格 199712月29頒布 22.華民共計量 19859月26頒布 23.華民共海商 199211月7頒布 24.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資金融機構管理辦 200312月8頒布 25.證券監督管理委員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暫行辦 200312月5頒布 26.家外匯管理局關於發《際收支統計間接申報核查制度(試行)》通知 20031月3頒布 27.民經濟行業類與代碼(GB/T4754-94) 28.企業效績評價操作細則(修訂) 200204月18頒布 29.貸款通則 199606月28頒布 3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 20033月24頒布 31.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印發《進口收付匯逾期未核銷行處理暫行辦》通知 20033月13頒布 32.民銀行假幣收繳、鑒定管理辦 20034月9頒布 33.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 34.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金融爭議仲裁規則 20034月4頒布 35.關於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履行原由民銀行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決定 20034月26頒布 36.家發展改革委員價格監測規定 20034月9頒布 37.華民共企業破產(試行) 198612月2頒布 38.華民共產品質量 19932月22頒布 39.全民所制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 19885月18頒布 40.金融許證管理辦 20035月26頒布 41.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 20036月26頒布 42.保險公司高級管理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 20023月1頒布 43.證券業業員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2003頒布 44.公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第3號 20036月24頒布 45.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 19925月15頒布 46.社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47.制止價格壟斷行暫行規定 20036月18頒布 48.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 2003頒布 49.證券業業員資格考試辦(試行) 50.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 20038月29頒布 51.攜帶外幣現鈔入境管理暫行辦 20038月28頒布 52.企業清產核資辦 20039月9頒布 53.邊境貿易外匯管理辦 20039月22頒布 54.企業資產損失財務處理暫行辦 200309月03頒布 55.農村信用社省(自治區、直轄市)聯合社管理暫行規定 20039月18頒布 56.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 200310月3頒布 57.證券業協員誠信信息管理暫行辦 200310月16頒布 58.華民共證券投資基金 200310月28頒布 59.外幣代兌機構管理暫行辦 20035月28頒布 60.華民共仲裁 19948月31頒布 61.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實施細則 200311月12頒布 62.宜流通民幣挑剔標准 200312月01頒布 63.公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9號-財務信息更及相關披露 200312月1頒布 64.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 20039月29頒布 65.證券監督管理委員股票發行審核委員工作細則 200312月11頒布 66.證券發行市保薦制度暫行辦 2003 10月9頒布 67.證券公司治理准則(試行) 200312月15頒布 68.民銀行殘缺污損民幣兌換辦 200312月15頒布 69.華民共銀行業監督管理 200312月27頒布 70.銀聯入中國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配辦 71.關於設立外商投資口采購管理辦 20039月29頒布 72.《關於設立外合資外貿易公司暫行辦》補充規定 200312月7頒布 73.《外商投資際貨物運輸中國企業管理辦》補充規定 200312月7頒布 74.企業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 200312月31頒布 75.《外商投資城市規劃服務企業管理規定》補充規定 200312月9頒布 76.《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管理規定》補充規定 200312月9頒布 77.金融機構衍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 20042月4頒布 78.外保險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 20041月15 頒布 79.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項目)管理辦 200312月25頒布 8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 200111月16頒布 81.央企業財務決算報告管理辦 20042月12頒布 82.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試行) 20044月1頒布 83.企業資產統計報告辦 20042月14頒布 84.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 20043月1頒布 85.基金管理條例 20043月8頒布 86.外資銀行並表監管管理辦 2004頒布 87.民航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案 20048月17頒布 88.商業銀行良資產監測考核暫行辦 20043月25頒布 89.商業銀行與內部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 20044月2頒布 90.華民共外貿易 20044月6頒布 91.企業金試行辦 200312月30頒布 92.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 2004頒布 93.企業金基金管理試行辦 20042月23頒布 94.全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買斷式購業務管理規定 20044月12頒布 95.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實施央財政非稅收入監督管理暫行辦 20041月13頒布 96.華民共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045月13頒布 97.外援助套項目施工任務實施企業資格認定辦(試行) 2004頒布 98.外援助物資項目實施企業資格認定辦(試行) 2004頒布 99.重點家禽養殖、加工企業流資金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管理辦 20044月8頒布 100.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 20045月27頒布 101.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 20046月8頒布 102.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 20046月19頒布 103.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20046月14頒布 104.基金名稱管理規定 20046月23頒布 105.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監督管理辦 20046月11頒布 106.華民共農業機械化促進 20046月25頒布 107.商業銀行級債券發行管理辦 20046月17頒布 108.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 20046月4頒布 109.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管理暫行辦 20048月9頒布 110.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 20047月27頒布 111.汽車貸款管理辦 20048月16頒布 112.商務部內貿易標准化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 20048月9頒布 113.華民共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047月26頒布 114.華民共證券 20048月28頒布 115.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管理辦 20047月15頒布 116.貨幣市場基金管理暫行規定 20048月16 頒布 117.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結確認暫行辦 20048月25 頒布 118.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 20048月11 頒布 119.政府采購貨物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 20048月11 頒布 120.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 20048月11 頒布 121.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管理暫行辦 20048月23頒布 122.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 20048月23頒布 123.全經濟普查條例 20049月5頒布 124.民銀行行政許實施辦 20049月17頒布 125.銀行業監管統計管理暫行辦 20049月15頒布 126.務院資產監督管理委員行業協工作暫行辦 20048月30頒布 127.經紀管理辦 20048月28頒布 128.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 20049月15頒布 129.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高級管理員任職管理辦 20049月22頒布 130.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 20049月16頒布 131.家發展改革委委託投資咨詢評估管理辦 20049月15頒布 132.保險公司級定期債務管理暫行辦 20049月29頒布 133.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 20049月29頒布 134.保險統計管理暫行規定 20049月29頒布 135.金融機構額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實施細則 200410月12頒布 136.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管理辦 200410月18頒布 137.證券公司高級管理員管理辦 200410月9頒布 138.證券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 200410月18頒布 139.證券投資基金行業高級管理員任職管理辦 20049月23頒布 140.保險統計管理暫行規定 20049月29頒布 141.財產外轉移售付匯管理暫行辦 200411月8頒布 142.企業資產產權登記業務辦理規則 200410月30頒布 143.別投資經營障礙報告制度 200411月11頒布 144.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准備金管理規定 200410月29頒布 145.外匯領域反洗錢信息類管理核查工作管理規定 200410月27頒布 146.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託管業務關財務管理問題規定 200410月30頒布 147.拍賣管理辦 200412月2頒布 148.全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流通審核規則 200412月7頒布 149.投資公司計核算辦 200410月25頒布 150.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200411月30頒布 151.華民共統計實施細則 20006月2頒布 152.基層口計專干特困家庭救助專項資金管理辦(暫行) 200410月12頒布 153.保險中國機構管理規定 200412月1頒布 154.保險經紀機構管理規定 200412月15頒布 155.民間非營利組織新舊計制度關銜接問題處理規定 200410月19頒布 156.財政違行處罰處條例 200411月5頒布 157.保險政務信息工作管理辦 200412月20頒布 158.廣告經營許證管理辦 200411月30頒布 159.家環境保護總局政府采購管理實施細則 200412月7頒布 160.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准備金管理辦(試行) 200412月15頒布 161.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 200412月30頒布 162.商業特許經營管理辦 200412月30頒布 163.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 200412月29頒布 164.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行政復議辦 200412月28頒布 165.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行政處罰辦 200412月28頒布 166.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 200412月25頒布 167.進口付匯差額核銷管理辦 200412月3頒布 168.貨物自進口許管理辦 200411月10頒布 169.貨物口許證管理辦 200412月10頒布 170.信託投資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 171.煤炭經營監管辦 200412月27頒布 172.化肥淡季商業儲備管理辦 20051月12頒布
㈣ 什麼叫三農資金
為支持三農政策而准備的專項資金
「三農」問題,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
針對三農問題的相關政策:
1、加大減免農業稅改革力度。2004年,全縣農業稅平均稅率由7%降到4%,降低3個百分點。在降低農業稅稅率的同時,同比例降低農業稅附加。
2、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堅持向糧食主產區和種糧多、產量高的農民傾斜的原則,2004年,按照國家規定的籌措比例,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安排541.3萬元,對全縣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民進行直接補貼。縣政府成立以縣長張業為組長的糧食直補工作領導小組,財政、發展和計劃、農業、物價、糧食、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參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兌現給種糧農民,6月15日公布補貼結果。
3、對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補貼。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的補貼政策,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購機戶手中。同時,縣安排一定財政資金對農民購機給予補貼。
4、增加良種補貼投入。縣財政用縣長備用金50萬元,建設20個糧食生產示範村,鼓勵土地向種糧能手集中。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管理,強化種子市場監督檢查,嚴格控制種子價格,積極開展送種上門服務,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子。
5、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認真落實支持化肥生產的稅收和價格優惠政策,繼續執行化肥生產企業電價優惠政策。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繼續由政府指導定價,核定中准出廠價,企業出廠價上浮不得超過中准出廠價的10%。物價局要加強對化肥出廠價和流通環節進銷差率、批零差率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流通環節的加價幅度,降低化肥最終零售價格,真正讓利於民。農業、工商、質檢部門要嚴厲查處擾亂市場的不法行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6、認真落實國家和省稅費減免及物價控制政策。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對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給予支持。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有關稅費。進一步完善涉農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對能夠給農民帶來實惠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管哪種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一視同仁的支持。
意義: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的革命其實質上是農民的革命。農民一直就佔中國人口的大部分,農民的生活狀況關系著中國的社會穩定。在現在生產建設時代,農業也是工業、服務業等的基礎和支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難點和重點都在「三農」。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還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不足、農民收入增長困難問題還很突出,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在現階段,只有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才能切實優化經濟結構和實現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因此,取消農業稅,絕不僅僅是為了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富裕,而是關繫到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㈤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何融資的最新相關信息
化肥和農家肥。
一、農家肥的種類繁多而且來源廣、數量大,便於就地取材,就地使用,成本也比較低。有機肥料的特點是所含營養物質比較全面,它不僅含有氮、磷、鉀,而且還含有鈣、鎂、硫、鐵以及一些微量元素。
二、化學肥料是指用化學方法製造或者開采礦石,經過加工製成的肥料,也稱無機肥料,
1、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微肥、復合肥料等,它們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點:成分單純,養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勁猛;某些肥料有酸鹼反應;一般不含有機質,無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學肥料種類較多,性質和施用方法差異較大。
2、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B、Mn、Mo、Zn、Cu、Fe等微量元素的化學肥料。近年來,農業生產上,微量元素的缺乏日趨嚴重,許多作物都出現了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如玉米、水稻缺鋅,果樹缺鐵、缺硼,油菜缺硼等。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經獲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全國各地的農業部門都相繼將微肥的施用納入了議事日程。
生物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使農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應的製品,也被稱之為接種劑或菌肥,它本身不含營養元素,不能代替化肥。
㈥ 我們公司是商業,賣化肥,為什麼稅率是9%,商業的稅率不是13%嗎有沒有會計老師回答下
一、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3%。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9%: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增值稅稅率表
稅目 4月1前稅率 4月1後稅率
陸路運輸服務 10% 9%
水路運輸服務 10% 9%
航空運輸服務 10% 9%
管道運輸服務 10% 9%
郵政普遍服務 10% 9%
郵政特殊服務 10% 9%
其他郵政服務 10% 9%
基礎電信服務 10% 9%
增值電信服務 6% 6%
工程服務 10% 9%
安裝服務 10% 9%
修繕服務 10% 9%
裝飾服務 10% 9%
其他建築服務 10% 9%
貸款服務 6% 6%
直接收費金融服務 6% 6%
保險服務 6% 6%
金融商品轉讓 6% 6%
研發和技術服務 6% 6%
信息技術服務 6% 6%
文化創意服務 6% 6%
物流輔助服務 6% 6%
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16% 13%
不動產租賃服務 10% 9%
鑒證咨詢服務 6% 6%
廣播影視服務 6% 6%
商務輔助服務 6% 6%
其他現代服務 6% 6%
文化體育服務 6% 6%
教育醫療服務 6% 6%
旅遊娛樂服務 6% 6%
餐飲住宿服務 6% 6%
居民日常服務 6% 6%
其他生活服務 6% 6%
銷售無形資產 6% 6%
轉讓土地使用權 10% 9%
銷售不動產 10% 9%
在境內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出境 0% 0%
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入境 0% 0%
在境外載運旅客或者貨物 0% 0%
航天運輸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研發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設計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的製作和發行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軟體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信息系統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業務流程管理服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 0% 0%
向境外單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費的轉讓技術 0% 0%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服務 0% 0%
銷售或者進口貨物 16% 13%
糧食、食用植物油 10% 9%
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10% 9%
圖書、報紙、雜志 10% 9%
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10% 9%
農產品 10% 9%
音像製品 10% 9%
電子出版物 10% 9%
二甲醚 10% 9%
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10% 9%
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16% 13%
出口貨物 0% 0%
二、增值稅徵收率(簡易計稅)
小規模納稅人簡易計稅適用增值稅徵收率;另一般納稅人發生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特定應稅行為,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但一經選擇,36個月內不得變更,適用增值稅徵收率。
(一)增值稅徵收率為3%和5%
(二)適用徵收率5%特殊情況
主要有銷售不動產,不動產租賃,轉讓土地使用權,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安全保護服務選擇差額納稅的。
(三)兩種特殊情況:
1.個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徵收率減按1.5%計算應納稅額。
2.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舊貨,按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
增值稅徵收率表
稅目 徵收率
陸路運輸服務 3%
水路運輸服務 3%
航空運輸服務 3%
管道運輸服務 3%
郵政普遍服務 3%
郵政特殊服務 3%
其他郵政服務 3%
基礎電信服務 3%
增值電信服務 3%
工程服務 3%
安裝服務 3%
修繕服務 3%
裝飾服務 3%
其他建築服務 3%
貸款服務 3%
直接收費金融服務 3%
保險服務 3%
金融商品轉讓 3%
研發和技術服務 3%
信息技術服務 3%
文化創意服務 3%
物流輔助服務 3%
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3%
不動產租賃服務 5%
鑒證咨詢服務 3%
廣播影視服務 3%
商務輔助服務 3%
其他現代服務 3%
文化體育服務 3%
教育醫療服務 3%
旅遊娛樂服務 3%
餐飲住宿服務 3%
居民日常服務 3%
其他生活服務 3%
銷售無形資產 3%
轉讓土地使用權 5%
銷售不動產 5%
銷售或者進口貨物 3%
糧食、食用植物油 3%
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
圖書、報紙、雜志 3%
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3%
農產品 3%
音像製品 3%
電子出版物 3%
二甲醚 3%
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3%
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3%
一般納稅人提供建築服務選擇適用簡易計稅辦法的 3%
小規模納稅人轉讓其取得的不動產 5%
個人轉讓其購買的住房 5%
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5%
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 5%
一般納稅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 5%
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出租不動產(個體工商戶出租住房減按1.5%計算應納稅額) 5%
其他個人出租不動產(出租住房減按1.5%計算應納稅額) 5%
一般納稅人轉讓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 5%
車輛停放服務、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通行服務(包括過路費、過橋費、過閘費等) 5%
附:徵收率特殊情況
(一)一般納稅人可選擇s適用5%徵收率
1、出租、銷售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
2、一般納稅人將2016年4月30日之前租入的不動產對外轉租的,可選擇簡易辦法征稅;將5月1日之後租入的不動產對外轉租的,不能選擇簡易辦法征稅。
3、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安全保護服務(含提供武裝守護押運服務)選擇差額納稅的。
4、收取試點前開工的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橋、閘通行費。
5、提供人力資源外包服務。
6、轉讓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原價後的余額為銷售額。
7、2016年4月30日前簽訂的不動產融資租賃合同。
8、以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提供的融資租賃服務。
9、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租、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
10、車輛停放服務、高速公路以外的道路通行服務(包括過路費、過橋費、過閘費等)
(二)一般納稅人可選擇3%徵收率的有
1、銷售自產的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謝產物、動物毒素、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製成的生物製品。
2、寄售商店代銷寄售物品(包括居民個人寄售的物品在內)。
3、典當業銷售死當物品。
4、銷售自產的縣級及縣級以下小型水力發電單位生產的電力。
5、銷售自產的自來水。
6、銷售自產的建築用和生產建築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
7、銷售自產的以自己採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礦物連續生產的磚、瓦、石灰(不含粘土實心磚、瓦)。
8、銷售自產的商品混凝土(僅限於以水泥為原料生產的水泥混凝土)。
9、單采血漿站銷售非臨床用人體血液。
10、葯品經營企業銷售生物製品,獸用葯品經營企業銷售獸用生物製品,銷售抗癌罕見病葯品
11、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納稅人,向服務接受方收取的自來水水費,以扣除其對外支付的自來水水費後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3%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除以上1-11項為銷售貨物,以下為銷售服務。
12、經認定的動漫企業為開發動漫產品提供的服務,以及在境內轉讓動漫版權。
13、提供城市電影放映服務。
14、公路經營企業收取試點前開工的高速公路的車輛通行費。
15、提供非學歷教育服務。
16、提供教育輔助服務。
17、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包括輪客渡、公交客運、地鐵、城市輕軌、計程車、長途客運、班車。
18、電影放映服務、倉儲服務、裝卸搬運服務、收派服務和文化體育服務(含納稅人在游覽場所經營索道、擺渡車、電瓶車、遊船等取得的收入)。
19、以納入營改增試點之日前取得的有形動產為標的物提供的經營租賃服務。
20、納入營改增試點之日前簽訂的尚未執行完畢的有形動產租賃合同。
21、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為甲供工程提供的、為建築工程老項目提供的建築服務。
22、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為房屋建築的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提供工程服務,建設單位自行采購全部或部分鋼材、混凝土、砌體材料、預制構件的,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不是可選擇)
23、一般納稅人銷售電梯的同時提供安裝服務,其安裝服務可以按照甲供工程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24、一般納稅人銷售自產機器設備的同時提供安裝服務,應分別核算機器設備和安裝服務的銷售額,安裝服務可以按照甲供工程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25、一般納稅人銷售外購機器設備的同時提供安裝服務,如果已經按照兼營的有關規定,分別核算機器設備和安裝服務的銷售額,安裝服務可以按照甲供工程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26、對中國農業銀行納入「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下轄的縣域支行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行下轄的縣域支行(也稱縣事業部),提供農戶貸款、農村企業和農村各類組織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27、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暫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
28、非企業性單位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的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鑒證咨詢服務,以及銷售技術、著作權等無形資產。
29、非企業性單位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30、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及其各分支機構提供涉農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31、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由銀行業機構全資發起設立的貸款公司、法人機構在縣(縣級市、區、旗)及縣以下地區的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提供金融服務收入。
(三)按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
1、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
2、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納入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的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在本地區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以前購進或者自製的固定資產。
3、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屬於條例第十條規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
4、納稅人購進或者自製固定資產時為小規模納稅人,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後銷售該固定資產。
5、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納入營改增試點之日前取得的固定資產。
以上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適用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政策的,可以放棄減稅,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繳納增值稅,並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6、納稅人銷售舊貨。
(四)按照5%徵收率減按1.5%徵收
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出租住房減按1.5%計算應納稅額。
㈦ 融資租賃繳納什麼稅及稅率
售後回租按照融資租賃納稅,適用17%的稅率。36號文附件一《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內釋》將「融資容性售後回租」歸入「金融服務」中的「貸款服務」。
根據36號文,「融資性售後回租,是指承租方以融資為目的,將資產出售給從事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企業後,從事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企業將資產出租給承租方的業務活動。」
二戰以後,美國工業化生產出現過剩,生產廠商為了推銷自己生產的設備,開始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即:以分期付款、寄售、賒銷等方式銷售自己的設備。由於所有權和使用權同時轉移,資金回收的風險比較大。
於是有人開始借用傳統租賃的做法,將銷售的物件所有權保留在銷售方,購買人只享有使用權,直到出租人融通的資金全部以租金的方式收回後,才將所有權以象徵性的價格轉移給購買人。
㈧ 公司創新成功改革的例子
2004年1月,交大銘泰(北京)信息技術公司,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
7年來,為適應客戶和市場的需求,何恩培和他的公司不斷調整業務方向和公司理念,公司名稱也因資本的介入而幾次變化。有人批評何恩培和他企業總在「變臉」。
何恩培卻認為,正是由於不斷地自我否定和創新,才使得公司有今日的成就。
「我小學的時候想當飛行員,初中、高中想當老師,大學一年級想當科學家,畢業後想當一個企業家。」何恩培坦率地說,他自己的理想也隨著歲月的延伸而不斷改變。
2008年,交大銘泰主要有三大股東,一個是公司總裁何恩培為首的創業者團隊,約持有30%的股份;二是上海交通大學,占據20%的市場股份;三是香港實達和實達集團,占據40%的股份,為交大銘泰最大的股東。
有人說,一面在企業每次融資中不斷稀釋自己的股份,一面一直在融資後的公司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像何恩培這樣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創業者太少了。
1998年6月從實達集團引進600萬元後,2002年4月,何恩培又從上海交大引入1000多萬元,並以優良的業績促使交大銘泰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1998年底,何恩培還並購了當時在漢化翻譯軟體市場中獨占鰲頭的南京月亮公司,並於2008年8月收購了香港博漢語文漢化公司。
何恩培表示,從實達集團融到600萬元的產業資本時,「創業才一年多,企業剛推出新產品,營業額很小,沒有成規模,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管理思路,沒有什麼資源去進行跳躍式發展,實達資本進入把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都解決了。」
談到自己屢次成功融資的感受,何恩培說,投資者主要看團隊,也就是看人,具體的項目並不是太重要。
另外,在1998年左右,很少有人明白資本,誰明白資本誰就佔有了先機。「現在競爭的層面和規模與當初不一樣了,以前可能幾十萬元就能起家的,現在動輒的幾百萬元、上千萬元,創業或成功的成本也高了」。
一、摸著石頭過河
1月9日的上市,令交大銘泰連續創造了幾個第一:國內第一個通用軟體上市公司、亞洲首隻「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第一家上市企業。
在交大銘泰的2004年戰略發布會上,何恩培指出:「信息本地化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實力的標准之一。要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須發展信息本地化產業。」
盡管公司的轉型現在看來很成功,但讓何恩培一直難以釋懷的是soyou網的失敗。這個連老員工都不願意再談的項目和往事,這個在互聯網第一輪投資浪潮中的興起而又破滅的夢幻,讓何恩培至今都感到可惜。
「互聯網的出現確實改變了整個世界,我認為所有的商業模式也會通過互聯網再生和重演。可由於片面追求現金流,不願意對soyou網持續投入,從而放棄了這個很好的機會。」
何恩培反思說,「1999年開始做的soyou網是我們推出的一個目錄式服務,由於我們的不成熟,放棄了。如果能堅持到今天,soyou的結果會比google還要好。」
soyou網整個項目的投資達到2000萬元,融資來源於香港實達。在今天看來這是個不小的數目,但和當時互聯網一燒就是上億元的項目相比,soyou網的投資並不算大。
soyou網的失敗和當時的網路大環境密切相關,但除此之外,何恩培分析,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團隊自身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者。
但何恩培至今只是感到可惜,而並不後悔。他認為,帶領企業向前發展就如摸著石頭過河,有時難免出現錯誤,關鍵是怎麼讓企業生存下來和更好地發展。「我們認為機會是不斷有的,只要我們不斷地進步。」
二、做好一面鏡子
何恩培1995年從華中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後,放棄了去日本讀博士的機會,到了珠海一家台資企業。沒想到技術出身的他,一個月後,就被老闆安排去做管理了。
1997年,為了更好地發展,何恩培來到北京的中關村,在一家軟體企業任副總經理。那家公司是個家族企業,老闆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而他希望能參與決策。這一矛盾的無法解決導致了他的離開。
正是由於這種經歷,讓何恩培深深地體會到,企業領導一定要勇於承認錯誤,同時要學會包容。「我認為自己的領導能力並不一定比其他領導者更強,但我最擅長做團隊中每個人的一面鏡子。
比方說領帶打歪了自己不知道,面對鏡子的時候就知道了。因此並不需要我絕頂聰明,我只要做好一面鏡子,做好一個交流者,溝通者。」
為了更廣泛地聽取管理團隊的建議,1999年,何恩培提出每一個管理人員都必須有3個顧問,第一個必須是行業的老大,第二個必須不在自己的行業,第三個至少在某一方面有特長。
在外人看來,何恩培和他的公司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一步一個台階,但他卻說:「當你從遠處看海的時候,海只有一條線;但你走到近處看的時候,會發現有各種波浪。
當你離我們很遠的時候,就會看到一步一個腳印,因為你只看得到腳印;但你近看的時候,才會看到我們遇到的很多挫折和問題,以及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何恩培立志使交大銘泰成為翻譯行業的聯想和戴爾,到2008年做到銷售額10億元人民幣。
「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帶領別人去成功。我不希望是做一件具體的事情而成功,而是希望我能幫助他們搭平台,協助他們成功。」 他說。
(8)化肥企業融資擴展閱讀:
何恩培,傳神公司總裁,何恩培1995年獲華中理工大學固體電子學碩士學位,曾創立銘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交大銘泰軟體有限公司)並任總裁,現任傳神聯合(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從1997年開始,帶領公司從一個4名員工的「小螞蟻」,發展到擁有億元資產的「大象」。他既有從商的智慧,也有科學的頭腦,中國翻譯工具軟體市場品牌「東方快車」就是出自何恩培之手。
從「北京銘泰」到「實達銘泰」再到「交大銘泰」,何恩培經歷了數次波折,但是福禍相依,億萬富翁何恩培的成功之路仍具有「標本」意義。
交大銘泰(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交大銘泰)的通用軟體上市公司、亞洲「信息本地化概念股」、2004年香港股市上市企業。
1997年,從4名員工、不足9平米的地下室開始創業,8年後,交大銘泰已擁有億元巨額資產,員工150餘人。何恩培打造了他的軟體:翻譯軟體(東方快車)、播放軟體(東方影都)和網路軟體(東方三王、東方虹)。
2005年, 創立傳神聯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成為客戶的虛擬語言部門(V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