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基因融資

基因融資

發布時間:2021-07-23 00:23:29

1. 基因檢測十大公司排名有哪些

國內基因檢測十大公司排名分別有華大基因BGI、貝瑞和康、葯明康德、博奧生物、達安基因、華因康HYK、碳雲iCarbonX、西比曼CBMG、中源協和、安諾優達ANOROAD,以下是較好的公司介紹:

1、華大基因BGI

華大基因屬於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基因檢測機構,成立於1999年從事高端儀器研發和製造以及基因組研發等領域在國內基因檢測十大公司排名第一主要應用於資源保存以及醫學健康等多個領域造福於廣大市民。

是專門從事生命科學的科技前沿機構。以學、研、用為主的科研方式。涉及人類、醫學、瀕危動物保護等分子遺傳層面的科技研究。

3、葯明康德

葯明康德屬於上海葯明康德新葯開發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是成立於2000年主要以生物技術和制葯以及醫療器材為一體的研發技術平台公司主要業務有生物分析、基因組服務、生物制劑生產、葯物代謝等多個領域的研發與服務。

4、博奧生物

公司以生物晶元為核心技術平台,擁有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所服務為一體的大醫學完整產業鏈,並響應國家關於「預防為主」的健康方針,將現代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緊密結合,打造出集健康產品、健康管理和醫療康復於一體的大健康產業版塊。

迄今,博奧生物在國內已經形成了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大型產業化基地,並形成了以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核心的產業化平台。

5、達安基因

達安基因屬於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成立於1988年是一家集臨床檢驗試劑和儀器研發銷售的一個生物醫葯公司。2004年在上海上市在國內基因檢測十大公司排名第五擁有大量的醫學專家以及專業的技術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

2. 廣東壹健康的基因檢查項目獲得投資了嗎

壹基因已經獲得500萬天使輪融資,創始人王軍一地將其中的400萬投入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建設。

3.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4. 阿里巴巴在第6輪融資的時候,有紅色的基因的注入

2688屬於正普公司,注冊阿里巴巴商標在先,阿里巴巴當初未設立時就存在了,但是阿里巴巴域名被馬雲阿里巴巴注冊了,毫無疑問的侵權,但是馬雲的「阿里巴巴」有當地政府的支持(政府的良心都被收買了),所以正普一直敗訴,不過這個商標官司會一直打下去的。如果中國還是個講法律講民主的國家,還需要繼續發展壯大,這場官司總會打贏的。

5. 現在投資哪類比較好基因鏈大家關注過嗎

華大基因頂著「基因界騰訊」光環上市,誰能想到才一年多時間,就從資本追捧的獨角獸淪為口誅筆伐的「毒角獸」,人們的信心是如何喪失的?

好事不會接二連三發生,壞事總會接踵而來!華大基因近段時間流年不利,各種負面消息纏身,股價從最高點261.99元跌到57元左右,這期間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大,而資本、研究機構力挺的力度越來越弱,究其原因的明星光環褪色,越來越多的人用別樣地目光審視華大基因!

500

1/說好的高大上其實入行門檻低

華大基因的第一大股東是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原來的華大控股),這是一個業務龐大的公司,涉及基因、醫學、農業、製造、健康等多個領域,上市的是比較賺錢的基因測序業務——基因測序是一個朝陽行業,天風證券醫葯研究團隊認為2020年全球基因測序行業規模將超過120億美元,而中國基因測序市場2020年將突破百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為20~25%。

這么看華大基因不是符合高大上的人設嗎?事情沒這么簡單!鋅刻度(ID:beefix)調查發現基因產業鏈可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是核心物料,由基因測序儀、特殊試劑、專利技術構成,中游是測序分析,用基因測序儀、特殊制試劑等分析採集的基因獲得最終數據,下游是醫院、第三方機構等渠道,它們負責提供用戶的基因,很明顯基因產業鏈含金量最高的是上游,其次是下游,中游最低,很明顯華大基因處於行業的中游。

500

圖/財富證券

換個角度看,基因產業鏈上游可類比英特爾、高通等晶元巨頭,基因產業鏈下游可類比戴爾、聯想、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知名電腦品牌、手機品牌,而基因產業鏈中游可類比的就是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2018年華大基因銷售費用遠遠大於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為3.39億元、研發費用為1.61億元)、無形資產中的專利權金額(2.07億元)一直沒有增加,恰好印證了其「代工廠」的形象。

其實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也涉足了基因產業鏈上游,只不過這部分業務在非上市的華大智造公司中。2013年美國基因測序公司因業績不佳被華大控股收購,後藉助美國基因測序公司的資源成立了華大智造公司,陸續發展獲得了自主生產國產基因測序儀的能力,可以說華大智造才是集團的「護城河」。

500

圖/上市招股說明書

多家專業財經媒體證實華大控股正在為華大智造融資,估值為50億美元約等於人民幣345億元,對標公司是上游龍頭公司Illumina,後者股價約為328.1美元、市值約為482.31億美元,凈利潤約為6.79億美元。再看看華大基因,市值約為232.1億人民幣,還沒有華大智造的估值高!如果有一天華大智造登錄A股,投資者才會幡然醒悟之前自己買的不是「基因界騰訊」,而是「基因界富士康」,割韭菜也要講基本法呀!

6. 有哪些靠譜的基因檢測公司

目前國內有上千家基因檢測企業,但是檢測手法就五花八門啦。在腫瘤相關的基因檢測發展好快,目前還沒有進入醫院系統,建議選擇一些知名的企業像華大、基石生命、燃石等。

7. 如何向天使投資人借貸

這個你就想多了

8. 什麼是創業最強的基因

張洪昌旗下的精品教育營銷服務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教育招生引擎,世界級教育網站。下轄精品學習網、無憂考網、搜客網等知名教育網站,擁有500萬注冊用戶,年產值千萬元。

張洪昌少年時代酷愛運動,尤其喜歡跳遠,自認為是比賽型選手,就是一上賽場就興奮、觀眾越多越出成績的那種,平時能跳6米,一比賽,觀眾一喊就跳7米,被教練稱為「人來瘋」。他於2001年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並自籌6萬元創辦精品學習網。同年實現盈利。2003年吸收海外風險投資,實現公司規模升級。2004年海外分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購無憂考網、搜客網,總體業務比2004年增長200%。

2006年1月,世界數據集團(下稱IDG)把1000萬美元風險投資投給了精品學習網,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教育服務類網站最大的一筆融資。IDG是中國資深的互聯網風險投資商,而精品教育集團卻是行業新秀。是什麼使IDG動心?又是什麼使雙方一周內就談妥合作?

是精品學習網管理團隊的專業和理性,更是掌門人張洪昌的激情、執著的創業基因起了作用。

在張洪昌眼中創業成功不是小概率事件。創業者擁有了激情、執著和切實可行的商業計劃,成功絕對是大概率事件。

張洪昌的公司發展了4年多,其中也經歷了波折,這就要提到創業者的最強基因:執著。走過波折,渡過難關全靠執著。創業者認定了一個目標,只要不是明顯的不能做,就堅持下去,輕易別改。

2003年SARS來時,很多網路公司停工,發不出工資。張洪昌也沒業務了,然而員工的工資卻照發,還多發了補助,買了保健用品。他是借錢給員工發工資、補助。自己的房貸都還不了,還差點被銀行「請」出家門。

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講正是由於當時執著地認為公司大有前途,「非典」只是突發事件,抱定了決不放棄公司,即使傾家盪產也要支撐下去的信念,所以才在那樣困難的情況下保住了核心員工,並扛過難關,有了現在的發展。

創業免不了遇到困境,而張洪昌恰恰就是個遇到困難就異常興奮的人,他會把員工和合作夥伴拉出去,喝點酒,意氣風發一下,大家熱熱鬧鬧笑談一回,困難也就過去了,只要不把困難看在眼裡,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在精品教育里,不僅是張洪昌,他的整個管理團隊中的每一個人身上也都體現著執著,體現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英雄氣概。正是這個團隊散發出來的執著精神,使得精品教育成功地獲得了國際風險投資。

2006年1月,精品學習網獲得了中國教育服務類網站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1000萬美元。張洪昌在與IDG進行融資談判時只用了一周的時間,而且IDG對張洪昌的第一次出價1000萬美元根本沒有討價還價。這是因為IDG在接觸張洪昌的公司前對這個行業進行了詳細調研,對他們的商業模式已經考察了一年半載。更重要的是,IDG被張洪昌及其管理團隊的創業熱情和執著精神所深深觸動。一周時間能達成協議實際跟人直接相關。IDG非常認可張洪昌的團隊,他們不但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同時做事非常執著。從個人能力來講,張洪昌本人無論是對互聯網的理解還是對教育的理解,及在整個公司戰略的執行、公司日常運營的管理方面都是行業內最優秀的。IDG對張洪昌個人的評價是執著和思路比較清晰。

然而,公司獲得了這樣一筆巨大的投資,張洪昌卻不認為現在相當成功,在他眼裡得到融資,是新的創業的開始。在沒得到融資時,公司的目標是獲得風險投資者的認可。得到融資後,無論是別人的期望,還是公司發展相關利益人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對成功的定義也進行了更新,把公司做成國際公司成為他新的目標。

在教育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精品教育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與張洪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是分不開的。

理性和非理性都是創業者的基因。有時理性使得創業者堅持下去,而有些時候確實非理性更能促使創業者產生奮斗的勇氣和信念,從而執著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創業者首先必然是非理性的。現在很多人都想創業做公司,但很多人都會自問:我憑什麼能把它做起來?其實你不要問,千萬別問,因為你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試想每年有幾十萬、上百萬人去創業,別說全成功,就是有10%的人成功,也意味著這世界突然問出現10萬個成功企業;現在數數,這么多年中國總共也沒有出過10萬個成功企業啊,憑什麼一撥創業者中就有10萬個成功機會呢?算來算去就那麼幾個成功的,

我怎麼能成功?如果佔了天時地利人和,但運氣差,同樣不能成功……這樣一想真的很難成功了。很多人是用數學計算的方式計算成功概率的,把客觀條件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放在了第二位,自然不能成功。

當一個人有創業的沖動和想法時,其實已經領先了。幾百萬創業大軍中的很多人是先想當老闆然後創業的,這其實不叫創業。創業是先有一個想法,有長遠發展,有興趣,可執行。當你有了這樣的想法,你已經是百萬人中的5%的人了;你能把商業計劃相對成熟地定出來,把一步步的發展想得很清楚,你就是5%中的5%了;你再執著一些,成功自然可以想像了。其實創業有時像賭博,但你總得賭一把。

創業者也應該是理性的,你雖然成功概率很大,但也不要想著哪天能一頭撞上金山。你把創業成功定義為自己成為蓋茨,那真是小概率事件,幾百年才出一個。但你定義為公司可以日常運轉,可以支撐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社會效益,能長期發展,你就很容易成功了,因為你不用當創業明星。

兼具理性與非理性的基因,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事業,那麼擺在創業者面前的將是一條通往成功的大路。

9. 達安基因的融資融券為什麼這么多

達安基因融資融券

就是看好這個股票

才會融資融券

10. 華大基因檢測到底是不是騙人的

不是騙人的。

華大基因是一個專門從事生命科學的科技前沿機構。以學、研、用為主的科研方式。涉及人類、醫學、農業、畜牧、瀕危動物保護等分子遺傳層面的科技研究。

2015年12月18日,證監會公布華大基因擬創業板上市《申報稿》,該公司上市保薦券商為中信證券(600030)。

(10)基因融資擴展閱讀:

華大基因學院

華大基因學院致力於國際化開放辦學,建立「以項目帶學科 、帶產業、帶人才」、在實戰中培養人才的新型教育培養體系,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高校開展本、碩、博聯合培養計劃,涵蓋非學歷教育和公共教育,培養生物領域科研和產業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機構願景:打造跨領域教學平台,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培養生物科學和產業人才,建立適應新生命科學以及未來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發展的創新教育體系。

華大基因學院已和包括華南理工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在內的10餘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教育合作關系,採用」2.5+1.5+X」或「3+1+X」的模式開展本、碩博聯合培養,同時還與香港中文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奧胡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國際知名高校開展碩、博聯合培養計劃,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方式。

閱讀全文

與基因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
青海省年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14
08245股票 瀏覽:573
華民慈善基金會登陸 瀏覽:838
82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26
stp外匯平台 瀏覽:457
資金用途有哪些 瀏覽:711
格萊美股票 瀏覽:688
滬深300指數基金管理費最低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