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理財產品怎麼買最劃算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版金根據產品合同權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產品。
各大機構理財產品各不相同,如您有相關需求,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均不一樣,按是否保本分為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理財,搜索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查看詳細的產品說明書進行了解及購買。
應答時間:2021-01-2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㈡ 貸款買理財產品劃算嗎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質押貸款,利息有兩種: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或上浮%。於是有人問,如果把質押貸款的資金再去買銀行理財產品,會賺到錢嗎?這樣貸款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劃算主要看貸款利息和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比。如果預期年化收益比利息高,就會劃算。下面,希財網詳細為你介紹。
目前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5%至5.8%之間,比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稍高。
以100萬元買理財產品為例,若投資期限為1年,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為5.5萬元。在該產品剛起息時,質押貸款獲得90萬元,然後到另一銀行買投資期限為11個月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8%,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約為4.8萬元。
兩款產品獲得的預期年化收益共為10.3萬元。若上述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為5.1%,貸款期限為11個月,則90萬元貸款利息約為4.6萬元。10.3萬元減去4.6萬元,純預期年化收益為5.7萬元。也就是說,折騰了半天,冒著被銀行提前收回貸款的風險,純預期年化收益才多收入2000元。
綜上來看,貸款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想賺到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原來購買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要比質押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二是重新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也要比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出許多。
此外,還要注意理財產品質押貸款主要是針對急需資金周轉的投資者,貸款資金禁止用作購買理財產品等權益類投資。如果被銀行發現貸款資金用來投資理財,那麼會對個人造成影響。
㈢ 錢存銀行定期的合算,還是買理財合算。
存銀行定期,安全性高,但是收益不明顯;買理財產收益高但是風險大。
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的資金或貨幣。是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源。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個月,最長5年,選擇餘地大,利息收益較穩定的特點
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投資。
㈣ 存銀行,還是買理財,哪個更劃算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版行理財產品權。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定期)存款:目前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分別為1.5%、2.1%、2.75%,大銀行基本執行的是基準利率;中小型銀行存款利息基本均有所上浮,3至5年定期存款利率在3%至3.5%左右。
一般情況下,中小銀行的存款產品利息會高一些,所以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㈤ 買銀行理財劃算還是存款劃算
沒有誰更劃算,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收益目標、流動性要求的產品即可。
銀行理版財:根據權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
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結構性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
如「眾邦多邦利」銀行存款產品,靠檔計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轉入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支取當日實時到賬,支持隨時支取,無限額限制。非常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㈥ 到銀行買理財產品,劃算嗎
我是在銀行管理理財產品的,以下幾點建議:
1、目前市場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在銀監會規定的3R及以下,基本沒什麼風險;
2、起點為5萬。、,不過有逐漸升高起點的趨勢;
3、不同產品定價方式不一樣,保本的一般以SHIBOR定價,非保本的定價方式多樣;
4、如果你是風險厭惡者,可建議購買,如果你是風險偏好者,理財不適合您;
投資渠道很多,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錯誤一定要及時承認錯誤(止損),不然你很容易在這個市場倒下。
㈦ 理財型保險真的劃算嗎
首先,我覺得理財型保險面向的人需要有以下幾個需求
1.有閑錢,2.耐得住時間。
為什麼說要有閑錢呢,因為理財型保險在短期看來,真的收益率特別低,就拿經常作為強制儲蓄為噱頭的5+5型保險,存五年放五年,十年下來其實收益率也就1%上下(但是有送保障),但在我看來,不如拿錢存定期,拿定期收益買卡單。
同時也有萬能型產品,目前萬能型產品有十年期、五年期、六十周歲,收益率大部分在4%上下,有附送保障,這類產品我倒是覺得可以考慮,但期間較長,收益與定存差不多,中途退出有損失,真正需要閑錢配置一點就好了。
理財型保險大部分是終身型,無附加保障的,特別是銀保類產品,比如存5年保終身,收益率也很低,無附加保障,也就是被保險人死了,就拿本金和收益出來而已,沒有額外賠償,說是收益有復利滾存,活越久拿越多,但其實算下來,後面多拿的錢無非是你前面少拿的錢而已。
但是,這類保險,有幾個好處:
1.收益免稅,也就是產品收益是免納所有稅收的。
2.避債,如果你有欠外債,保險產品的收益和本金,或是給付的保險賠償金,均不能拿來抵債。
3.免遺產稅。如果你是個很有錢的人,那麼你可以拿很多錢配置保險,等你死後,兒子繼承這遺產,是不用交納遺產稅的。
所以,理財型保險總的看來,並不適合很多人,保險更重要的是保障,每年叫我存幾萬塊錢做保險理財,我更願意一年拿幾千塊錢配置消費型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一萬元理財產品哪個收益高呢做理財合算嗎
理財產品都有最低的額度限制不過合時代還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總體而言門檻是最低的了,而且年化率也是所有理財產品中最高的,我老公經驗研究網上理財,做合時代的時間最長了。
㈨ 銀行理財和余額寶哪個劃算
貨幣基金:目前收益率已經跌破2.5%,安全性和流動性相對較高。根據監管規定,單個貨幣基金每日「快贖」額度為1萬元,即1萬元以內的贖回可實時到賬。隨著貨幣基金收益率的下跌,及1萬元快贖額度的限制,適合小額資金配置。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目前收益率大約在3.5%-4%左右。
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以及收益目標的產品即可。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