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創業大腦是干什麼的
創業大腦是電視某檔節目,這檔節目我不記得是哪個台了?這個節目主要是有天才,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在這個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華
B. 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如何做大怎樣尋找投資如何融資好呢
淺談中小企融資策略要素1、成本——為什麼融資?融資總收益、總成本是多少?只有當總收益大於總成本時,才去融資。融資成本從小到大順序為:財政撥款、商業信用、內部集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 2、規模——籌資過多,增大融資成本,加重負債,償還負擔,增加風險(經營與信用風險)。籌資不足,影響業務,缺乏產品實力,相對增加了成本。在融資規模上,要切記八個字:量力而行,綜合決策。 3、時機——從企業內部看,要選准經營、開發與發展的關鍵時機,配合以適度、及時的資金到位。從企業外部看,要抓住銀行等融資機構出台最新金融產品、改善企業融資環境的良好時機,全力跟進,「吃第一口梨」,走在同行的前邊。 4、控制——融資中常會使企業所有權、控制權有所喪失,而引起利潤分流,使企業利益受損。如:房產證抵押、專利技術公開、投資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戶暴露、企業內部隱私被明晰等,都會影響企業穩定與發展。 要在保證對企業相當控制力的前提下,既達到融資目的,又要有序讓渡所有權。 5、市場——擴大規模、佔有市場是企業融資的主要目的。要考慮資金用於哪個產品的擴產、增銷上,將為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份額,帶來多少整體利益。同時,還要考慮能否爭取到其他資金,進入資金市場,運用多種資金和資源,兩個市場統盤決策,達到互補效應。 6、風險 ——a、選擇風險較小的融資方式和金融產品; ——b、運用風險可控制的融資手段; ——c、當已知風險足夠大時,要有更大的融資收益作為保證; ——d、對融資項目的風險性要有清醒、准確的認知。 銀行行長和投資家們認為,你對項目風險認知得越全面越深刻,說明你越有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融資成功的企業提醒 戰略不清晰,方向不明確 融資成功之後的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變得戰略不清晰,方向不明確,因為錢多起來無法控制自己什麼都去嘗試的慾望,不斷的嘗試和試挫,導致貽誤了公司發展的最好機會。企業要迅速成長,一定要策略非常清晰,方向很明確。 如果拿下圍棋打個比喻,一個棋盤有361個點,一個剛剛開始走圍棋的企業,肯定覺得哪裡都可以放一個子,沒有一個定勢的放子,導致最後花了不少努力,也花了很多錢,但是走不出一個好的棋局, 小企業在頭三年,戰略和執行力是很多企業死掉的最大一個原因。 管理問題導致企業失控 世界上可能存在技術天才,但是一定不會存在管理天才,因為管理和領導都是一個需要經驗和豐富的實踐才可以慢慢積累的。 有一個企業融資之後就人員擴張,短短的時間,從幾個人擴展成幾百個人的公司,人員成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企業管理成長的速度,這樣公司會出現管理失控。 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柳傳志經常說「公司把土夯實了再往前走」,我是比較贊同這個看法。 團隊理念的認同,保持創業精神 公司的成敗,商業的成敗取決於人。雖然說一方面我反對人員的迅速膨脹,但是另外一方面公司必須要搭建一個強壯的核心團隊。 融資之後需要給員工更多的信心,要延攬一些關鍵性人才,給他們一些股票、期權,比較合理的待遇,來加強你團隊,當然這裡面有個前提,大家要認同整個企業的理念,因為員工就像肉一樣,你的中層是骨架,領導團隊是你的大腦,你如果沒有一個強壯的骨架和大腦的指揮,你光弄一堆肉,這堆肉是爛肉,根本立不起來,所以中層和高層團隊的打造是十分重要的。 組建顧問團隊 在矽谷很多的公司,都會邀請一些創業成功,所謂做企業很有經驗的人來做他的天使投資人,或者獨立董事,顧問。在建立共同的利益之後,這些人即使不加入你的企業,也可以給你帶來很多指導性的意見和經驗,甚至可以給你帶來業界資源,這個還是挺重要的。一個企業要做大要靠很多人來幫你。 制定長期的發展計劃 如果沒有計劃,很容易導致人員快速膨脹,財務上過渡消耗導致現金流出現問題。所以融資之後,要結合戰略制定出一個長期的計劃,包括財務和人員計劃,把公司的目標還是需要專注在一個方向上。 專注 小企業最關鍵就是需要專注,使得企業快速的成長,公司價值迅速的增長,給未來上市和下一輪融資打好基礎。一個企業的成長,就是對自身弱點不斷的超越,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融資的一些注意事項近期,許多咨詢用戶探討如何融資,怎樣才能更好的完成融資過程等話題,在探討過程中發現許多人存在一些誤區,在此提出如下注意事項,希望能給欲融資的您一點啟發。 並非資金越來越好 有些人認為資金越多越好,這樣才有「實力」。從事物的普遍規律來看,任何事物都會有合適的「度」,過多或過少都有其弊端。資金的多少要看項目可能的投入和發展空間而定,當然也涉及到項目發起人與風險投資人的利益分配問題。本人認為,並非資金越多越好……。 建立自信的心態,與投資者平等談判 有些項目所有者由於工作經驗不足,可能會造成一些不自信的心態……。記得有一位投資家曾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好的項目永遠比希望尋找好項目的資金少。應該堅信自己,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與投資者進行平等談判。 應充分體現自身價值 無論在商業計劃中,還是談判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體現自身價值,比如你的網站的用戶群體、你優秀的團隊、你的個人特殊才能等等。否則,也許不是你去融資,而是被投資者吃掉……。 項目描述應通俗易懂 許多投資者並非了解所有的行業領域,這樣,在書面和洽談中,應盡量將你的項目通俗易懂的描述出來,確保對方能夠理解,並且要強化優勢所在。 與投資商建立長久的夥伴關系 投資商往往有兩種,一種是長久的投資,與您真正的同心協力共同把這項事業做好,還有一類是短期投資,希望項目快速提升價值,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將股份賣掉,獲得差額回報。 在網站發展的過程中,這兩種投資方式可以說都是很好的夥伴,無論是那一種都會對項目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投資者會想方設法幫助你把項目做好,要與投資商建立長久的夥伴關系……。
C. 拜騰B輪5億美元融資完成沒有
拜騰宣布輪5億美元融資完成,南京全球總部正式啟用。
6月11日,拜騰位於南京的全球總部正式啟用。同時,拜騰宣布B輪5億美元融資順利完成,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啟迪控股、寧德時代等。根據拜騰的計劃,其南京工廠的沖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將在今年10月完工,進行設備進駐。
BYTON Concept概念車
除了首款BYTON Concept SUV車型外,拜騰第二款轎車車型和第三款MPV車型預計會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上市。
來源:搜狐新聞
D. 哪吒汽車宣布啟動D輪融資 360戰略領投或成第二大股東
哪吒V
360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和安全服務提供商,是互聯網免費安全的首倡者,旗下擁有 360安全衛士、360手機衛士、360安全瀏覽器等知名安全產品及應用,積累了廣泛的用戶基礎。憑借十餘年來在網路安全領域的不輟深耕,構建了以360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新一代安全能力體系,協助國家、城市、行業和企業提升協同聯防高級網路威脅的能力,為數字時代大安全保駕護航。
在中國互聯網協會、工信部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百強榜單中,360位列第十一,是其中排名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和安全公司。
360具備世界級的漏洞挖掘與攻防對抗能力,積累了海量全網安全大數據以及數千件原創技術和核心技術發明專利,打造出一套以「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新一代網路安全能力體系,致力於成為擁有國家級技術能力、國民級數據規模、國家級規劃能力的新時代網路安全運營商。
E. 百度大腦那麼火 騰訊人工智慧也沒閑著
五年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或許還列屬專業詞彙。但五年後的今天,個性化信息推送,人臉識別,語音操控等,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入侵』到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並決定性地影響著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
BBC預測,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1190億元人民幣。此外,由AI帶動的雲服務、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產業的迭代與發展規模更是不可估量。
走在互聯網最前端的BAT自然不會錯過此等機遇。為此,筆者籌劃三期特別報道,全面解析BAT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版圖與最新進展。
今天,從已經通過微信、QQ等產品『綁架』數億用戶的騰訊帝國說起。
在BAT中,騰訊的AI布局相對較晚,更多的是業務驅動,隨後逐漸加大投入、全面開花,主要圍繞三條路徑展開:
1、基於騰訊的核心產品和技術優勢,形成不同的業務體系在人工智慧方面突破。
2、秘密組建專注於底層基礎的研究團隊與實驗室,做長線技術積累。
3、悶聲收購和投資一批優秀公司的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公司。
一、出錢圈地:偏向海外
在騰訊龐大的投資並購單中,多以泛文娛、醫療健康、游戲、汽車交通為主,針對AI類初創屬於較小篇幅,但與主體領域交叉較密切。投資項目偏向海外地區,投資輪次多以天使、A輪早期為主。
近兩年,騰訊披露的AI領域投資項目如下:
1)Diffbot
Diffbot是一家位於灣區的數據公司,成立於2012年,主要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讓『機器』抓取網頁關鍵內容,並輸出軟體可以直接識別的結構化數據。今年,騰訊與矽谷風投機構Felicis Ventures領頭了Diffbot 1000萬美元的A輪。
2)iCarbonX
iCarbonX中文名為碳雲智能,由前華大基因董事合夥人王俊創立,其業務領域延續了華大基因的健康醫療,定位於生命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慧創建的數字生命生態系統的研究。
今天4月,碳雲智能完成近10億元的A輪融資,騰訊、中源協和及天府集團為主要投資方。
3)CloudMedx
CloudMedX是一家醫療健康數據收集和分析服務提供商,從眾多醫院實時收集不同病患的數據,經處理分析後向醫療機構提供符合 HIPAA(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的健康預測和分析。CloudMedx 將原始病患數據經過分析後可以反映一些病症的發展趨勢、發生模式、偏差以及預測可能性結果,從而為臨床治療和早期檢測診斷提供非常有借鑒意義的參考。
2015年5月,騰訊向CloudMedx注入630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4)Skymind
Skymind 是由Adam Gibson於2014年6月份創建,主要業務為開源項目DeepLearning4j。Skymind公司主要是為那些使用 DeepLearning4j的公司提供支持服務,同時將深度學習整合到Hadoop系統,用戶存儲、處理、以及分析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
2015年 4月,騰訊向Skymind注入數百萬美元天使輪投資。
5)ScaledInference
Scaled Inference成立於2014年,由兩位前谷歌工程師創立。是一家面向所有個人的雲計算服務。開發類似Google等公司內部使用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並把它發展成一種任何人都可使用的雲計算服務。
2014年7月,騰訊投資Scaled Inference。
6)搜狗
這一樁投資案可追溯到2013年。騰訊以4.48億美元戰略入股搜狗,並將旗下的搜索和QQ輸入法並入搜狗現有的業務中,新搜狗將繼續作為搜狐的子公司獨立運營。
騰訊當時的投資更像是3Q大戰的延續,以及基於自家搜搜業務不見起色的背景。但在隨後幾年的發展中,搜狗也逐步由搜索和輸入法的產品公司,衍生為語音智能和大數據公司。
此外,騰訊高級副總裁姚星曾對外表示,他和騰訊的投資並購部已經達成共識,開始大量考察美國的機器學習平台類創業公司。一則中國這類技術公司不多;二則收購這種公司可以快速補足騰訊在演算法領域的不足。
二、基礎研究:分散各地
在基礎研究領域,騰訊結合微信、QQ、金融等主要業務優勢與領域方向,配設了不同的實驗室與業務團隊。在服務自家業務的同時,還推出了相關領域的行業產品。
1)香港:WHAT LAB
相比北京、杭州雲集的高校資源,更為年輕的深圳稍顯單薄。在去年底,騰訊跨海牽手港科大,低調地成立了『微信-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英文簡稱WHAT LAB。以人工智慧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改善用戶的生活服務體驗,藉助大數據拓展機器學習的邊界。
此外,騰訊基金會捐贈了1000萬元在推進香港科技大學科研創新,並透過雙方的深入合作搭建產學研溝通互動的有效平台,共同推進應用成果轉化。
2)上海&合肥:優圖實驗室
騰訊優圖隸屬於騰訊社交網路事業群,2012年逐步成立,分設在上海與合肥兩地。專注於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業務落地。
經過數年發展,騰訊優圖逐步積累了人臉檢測、五官配准、特徵提取比對及活體檢測等世界頂級的人臉技術。結合語音、唇語及面部表情,『優圖人臉識別』可對照片、視頻及人頭模型等攻擊進行立體化防範。
6月,在國際權威人臉識別資料庫LFW上,優圖以99.65%的成績刷新紀錄,超過Linkface、Face++、Facebook及Google等頂尖團隊。
上海團隊已為騰訊超過五十個業務提供圖像技術支持,技術主要服務QQ空間、水印相機、天天P圖等產品落地。合肥團隊的相關技術則主要為天天P圖、魅拍等產品中服務,擅長圖片美化、人像美容美妝、圖像識別和各種濾鏡技術。
3)北京:微信模式識別中心
在推動微信新技術和功能研發的核心團隊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位於北京的研發團隊,其源於原騰訊研究院,騰訊研究院解散之後,一部分人歸入到微信部門。外界的認知是這是一個做『模式識別』研究的團隊,最早於2010年9月成立,現在叫微信北京研發中心。
團隊研究方向有語音識別、圖像分析、語義理解、微信大數據挖掘等,其研發成果廣泛應用於微信和騰訊其他產品中。對外提供的服務有微信語音識別、圖像分析、音頻指紋、微信語義客服機器人等,日服務量達到數千萬。目前致力於創建微信對話機器人的平台,更智能連接微信公眾平台的服務。
實際上,這個團隊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微信用戶都用到過,比如微信裡面的語音轉文字、聲紋識別、電視節目中的搖一搖等。
『雖然這些新功能看似比較簡單,但背後的技術沉積需要挺長的時間』,一位前騰訊員工稱,『底層技術要沉寂幾年的時間,應用層的實現則會短很多。』
4)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
騰訊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據介紹,專注於搜索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和人工智慧四大研究領域。
實驗室主要組織了技術與工程事業群里有學術志向的員工參與研究工作,同時與哈工大,中科大等高校展開合作,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微信、QQ、QQ音樂、QQ視頻等產品中。搜索部門主要關注自然語言識別。通過騰訊雲,該實驗室的兩大產品雲搜和文智已經開放給行業使用。不過,近期該試驗室對外披露的項目與進展較少,官方網頁無法打開。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騰訊人工智慧研究院將於近期成立。
三、落地業務:自家產品與行業用戶
BAT的人工智慧技術研發更多以商業需求驅動,騰訊也不例外,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漫無目的研究和不必要的失敗,但其技術與產品也難以實現較大程度的創新和突破。
1) 微信:前封殺『小冰』 後推出『小微』
微信事業群主要圍繞人機互動領域的拓展,同時也植入了圖像和語音識別等技術。
一年前,微信上曾因『泄露隱私、誘導用戶拉群、注冊垃圾賬號』等為由封殺微軟小冰聊天機器人。微軟寫過多封公開信表示強烈不滿。雙方劍拔弩張,一度還傳出了『微軟要在平台上封殺QQ』的謠言,但是最後事情不了了之。
一年後,微軟『小冰』回歸了微信平台。此外,微信也推出了智能機器人『小微』,用戶可以用自然語言與之溝通,解決此前語音助手智能機械應答的短板。
據官方介紹,與普通語音助手相比,『小微』與用戶溝通不再是一問一答形式。藉助微信平台近6億的日活躍用戶資料,『小微』可以結合用戶個人特點和社交好友及日常習慣來給出更貼近用戶的結果。
此外,小微還和微信支付功能『牽手』,試圖將微信平台上的購物、支付、打車等服務全部牽連在一起形成一個O2O的閉環商業體系。
當然,微信中語音轉譯文字,翻譯等功能的實現也不乏背後語音智能技術的支撐。
2)雲搜和文智
雲搜和文智是前文提及,騰訊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的兩塊主要B端產品。
雲搜可對公司內部各大垂直搜索業務進行高度抽象和整合,為用戶提供可視化的數據定製服務。同時,它還具有聯想詞推薦、高級糾錯、人工干預、按域檢索、個性化分詞等附件組建功能。
文智中文語義平台,則擁有較強的中文語義分析功能。基於它提供的API,用戶可進行搜索、推薦、輿情、挖掘等語義分析應用,也能定製具有產品特色的語義分析解決方案。
3)其他業務
此外,優圖人臉識別已應用至金融、安防與身份識別等領域。其中,在騰訊徵信、微眾銀行、財付通的應用,讓它可以結合消費、社交等情況對用戶進行信用評估,加固身份驗證的安全防線。這一技術甚至得到了官方認可,優圖已牽手公安部所屬的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開展下一步布局。
四、硬體平台:合作為主
在硬體的產品布局中,騰訊則主要通過自身平台的用戶與流量優勢,吸引合作為主,主要包括QQ物聯、微信智能硬體、TOS+戰略等三個平台。
1)QQ物聯
如果說微信、QQ等產品旨在連接人,那基於設備端的QQ物聯則是騰訊在連接『物』上的努力與布局。
QQ物聯是一個硬體的SDK,通過SDK或晶元模組,可實現設備的快速聯網。2015年,QQ物聯啟動了『億聯計劃』將投入20億的資源,在資金、流量、服務、培訓、營銷等方面針對合作對象進行扶持。利用騰訊全國20個創業基地和成熟完善的OPEN創業服務體系,通過免費接入、免費推廣、免分成、雲成本減免、QQ物聯硬創投資基金等方式。
此前,QQ物聯已與英特爾開展合作,聯合發布了智慧居家養老照護平台,改變著傳統養老醫療模式。今年初,與李寧、達芙妮推出了兒童藍牙定位跑鞋。
2)微信硬體平台
實際上,早在2014年,微信就小試牛刀,試驗過接入可穿戴設備。2015年8月,微信正式推出了空調、玩具、路由器、家居、電視、充值、健康、穿戴等八大行業的『微信硬體行業解決方案』。
硬體廠商通過微信掃碼即可連接設備,而用戶通過微信服務號就能實現對設備的管理。目前,微信硬體平台已接入2400多個硬體廠商,設備激活量達到2500萬。
3)『TOS+』戰略
TOS+戰略由騰訊在2015年提出,分為『TOS』和『+』兩個部分,TOS其實就是個基於Android,騰訊出品的手機ROM。
關於TOS已經不是新鮮新聞,早在2015年1月份,騰訊就已經開始邀請用戶內側這個ROM;據說3月份的版本仍然是基於Android 4.3開發。
而關於騰訊做手機ROM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2010年,幾經輾轉徘徊,中間經歷了MIUI的興起、也經歷了點心OS這些玩家的隕落,用一位網友的話說這次騰訊再次操刀做TOS的原因只有四個字『我不死心』。
從2010年到2015年,騰訊先後推出過QQ Service手機、TITA手機系統,一直沒有做起來。
TOS+中的『+』正是讓手機與智能硬體底層打通的一個延展OS,其關注的領域包括智能手錶、微游戲機、虛擬現實產品三個領域。
TOS+的野心更像是做『連接器』,而像血壓儀、體脂儀以及智能家居的一些長尾產品已經分別由『微信智能硬體』和『QQ物聯』這兩個平台完成連接,只要打通標准,根本不需要騰訊再定義解決方案規則。
一方面,TOS+與二者共同構成了騰訊在智能硬體領域的布局,另一方面,它將改變不同智能硬體設備之間,因缺乏底層連接而相互獨立的局面。QQ物聯與微信硬體也將被整合在一起,走並行發展的道路。
五、結語
從公開的數據看,微信目前有超過6億的活躍用戶,每天還在產生大量的數據,轉化為搜索和電商的用戶,同時與用戶行為匹配,龐大的用戶基數與數據資料讓騰訊成為一個具有極大的需求和可開發的AI『金礦』。
通過不斷發展自身業務、進行底層研發儲備推進學研合一,讓技術與數據快速得到驗證,產生經濟價值,同時通過加快對優秀公司的收購和合作步伐補足自身短板,快速進入賽道。
通過與網路、阿里的對比,騰訊的在人工智慧的布局與技術優勢仍缺乏較高的護城河,基於社交和通訊的生命線,在微信上的數據挖掘以及技術落地或許是騰訊的有利機會。
所以總的來看,騰訊在人工智慧方面所乾的事,還是輔助現在的產品和業務,比如在微信、移動支付等功能上加入人工智慧的元素;基於人工智慧本身憋一個大招的產品,還沒有這樣的典型產品,對騰訊來說,人工智慧技術是潤物細無聲的產品體驗進化推力。
F. 用20分鍾融資三個億,簽下謝娜、王一博的杜華,是如何興風作浪的
自從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亮相之後,杜華出圈了,與此同時,所有的言行都被置於輿論的放大鏡中。
以杜華的年齡和背景來看,她的成就在業內已足以讓大多數人望其項背。現在出道,無疑是站上了一個很高的起點。
令人稱奇的是,舞台上的杜華,衣衫粉嫩,顏值在線,口無遮攔,依然是二十年前的「迷之自信」,反而有一種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的感覺。
不過對於粉絲們,真的需要一些時間去理解和接納。
G. 如何向投資人介紹項目
面對投資人,我們要表現得聰明能幹些,這樣成功的幾率才會更大!
我們要對項目做回出深入的市場分析,答間接告訴投資人該項目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能夠獲取用戶或消費者、具有持久的競爭力、廣闊的市場、且風險小、回報率高。
向投資人介紹自己的團隊,你的團隊必須表現出良好的執行力和協作精神,團隊中各方面人才優勢互補,有決心把業務做大做強。
你要把融資的原因說出來,公司未來幾年將如何發展,談談未來一兩年發展的里程碑(產品、收入、新市場等)。你計劃用本輪融資走多遠,需要招聘哪些人,有哪些財務指標表明接下來兩年將繼續保持增長,你對於每月用戶增長數量的預期是多少。
最後說一下你計劃融資多少錢,你是否已向其它公司做出什麼承諾,你計劃在多長時間內完成本輪融資。
H. 中國AI初創企業去年融資額排名如何
據報道,美國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創業不久的中國人工智慧(AI)相關企業2017年融內資額超過容美國,首次躍居全球首位。中國企業向面部識別和AI處理器的開發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而在專利和論文動向方面,中美也在展開競爭,給人以最尖端技術的競爭已進入中美兩強時代的印象。
中國科學院旗下企業、從事處理器開發的寒武紀科技也於2017年8月從阿里巴巴集團等獲得1億美元融資。面部識別技術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等相繼推出的「無人便利店」等地不斷得到採用。而處理器則被稱為AI的大腦,全球范圍內需求正在擴大。但是,日本AI的整體研發的質與量都與中美存在明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