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咨詢理財專家
如果你決定10年不動用這筆錢,所以建議你:
1.買些穩定收益的債券版型基金(穩定的收益不是很高5%-10%間)—權—40%
2.買些理財型保險,要交費期段,返還快、高的的兩全保險,或萬能型保險一次性投入後不再投入(這樣做收益會高點,但會損害到你的理財顧問的利益,也可以按顧問的建議書分年交,自己拿捏吧)——30%
3.買只優質長線股票——20%
4.給你和你的孩子買保障性保險——10%
『貳』 個人理財咨詢(有存款想做理財投資)
可以通過購買一份基金定投,作為未來寶寶的教育基金。
40萬元資金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資產配置。也可以考慮部分資金投資小戶型的房屋,方便日後出租,以租養貸。
『叄』 理財咨詢
家庭理財的具體方案,你看是不是適合你。
一般來說,40%--50%左右的錢是用於日常開銷的版,包括你的衣食住權行。20%--30%左右的錢存銀行,雖然現在CPI上漲很厲害,目前銀行年利率是2.5%,10月份的CPI已經超過4% ,等於說100塊錢存銀行一年要虧1.5塊左右的,但是這些錢是用來應急的,是必須要存的。5%--10%左右用來買保險,這個也是必須的,天有不測風雲嘛。剩下20%--30%的錢用於投資,錢少的話可以買基金,銀行理財,風險比較小一些,如果錢多點的話就可以使一下股票,外匯,黃金等。賺了更好,要是賠了的話那就賠了,不要動其他的錢。
理財要分清主要和次要:首先要考慮的是保險,因為目前保險在理財行業重要性排第一位的,其次是存銀行,然後是基金或銀行理財,最後是股票,黃金,外匯,實體經濟等。
『肆』 想個人理財,應該先向什麼地方(機構或個人)咨詢
銀行,證券,保險系統都是可以做理財規劃的,當然也有個人在做,銀行,證券,保險做理財是主要是考慮自己公司的理財產品,而找個人的話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他可以給你個全方面的投資組合.不過現在個人做理財規劃的還不成規模.
『伍』 個人投資 理財咨詢
理財的前提是保本,再保證有一定的收益的投資,所以建議選擇一些風險相對低的投資方式。
首先,可以考慮一部份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如基金定投,每個月買300-500,長期持有。
另外一部份存款,可以購買紙黃金,收益也相對可觀。
還有一部份存款,可用來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周期短,風險小。
最後,隨時可能會用到的錢,可用來購買貨幣基金,可以隨時購買,隨時贖回,用錢也比較方便靈活,比存銀行收益要高。
以上理財產品都可以通過去銀行直接購買,開通網銀的,網上可以直接購買。可去櫃台問一下!
另外,看些理財書也許會有啟發
可以去看看
1《理財周刊》《理財聖經》,台灣的黃培源著,中國商務出版社;
2《一生的理財計劃》,王在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3《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喬治.克拉森,比爾李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4)《財商百分百,個人理財與致富的常識與規則》,司馬長川,中國檔案出版社。
這幾本書通俗易懂,觀點鮮明,對金融從業人員也是不錯的理財入門書。
另外你也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注意幾點,會對你理財有很多的幫助的,
1、學會節流。工資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錢要節約,只要節約,一年還是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收入,這是理財的第一步。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想利用手中有數的幾個錢,藉助銀行儲蓄得幾個利息,或者是參加國債回購,利率稍高些 2、做好開源。有了余錢,就要合理運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3、善於計劃。理財的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說理財不只是有錢人的事,工薪階層同樣需要理財),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理財很重要。
4、合理安排資金結構,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平衡點,這部分工作可以委託專業人士給自己設計,以作參考。
5、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陸』 個人理財咨詢
如果您們工作已經穩定,且有住房或者說目前不考慮買房的話,我建議您可以從兩方面去考慮,第一、通過基金來理財,做到保值增殖,另外用少許,您收入的少許資金購買人壽保險,可以選擇返還型的保險。第二,為自己的未來的孩子做教育金的准備,可以通過保險,實現專款專用的作用。如果您目前還沒有自己的房子,也在考慮買房,同時也有些銀行存款的話,您可以從如下幾點來考慮,第一,先給自己買足夠的人壽保險,保額為房子的貸款、孩子的教育金和家庭未來五年的生活費用,意外外來的因素影響到美滿的生活。同時也得考慮活期銀行存款,保證自己不要因為失業,沒有工作的資金周轉,當然了,還有少許的錢,可以做其他的投資拉。究竟如何合規劃您的資產配置。您可以給我發信息,或者留下QQ下來,我和您聯系。
『柒』 銀行理財咨詢
正常情況下抄,銀行內部發售襲的理財產品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除非並非經由正規渠道進行理財。而且購買銀行內部理財產品是按份額計算,購買後系統自動劃賬,而會是個人操作劃賬。如果是做非銀行內部理財的話,正規渠道正規平台也應該沒事的。 如果是查詢人為劃賬記錄的話,可以到櫃台查詢明細,也可以到他們分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