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行不良貸款哪些途徑可以轉出表
資產重復組。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對一些制具有重組價值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進行處置時,往往首先對這些企業的資產(包括債務) 進行重組,目的是為處置不良貸款構建一良好的財務基礎和經營基礎。對銀行來講,用這種方式處置不良貸款方式的最明顯優點是:銀行
2.債權轉股權。銀行使用債權轉股權的方式處置不良貸款的具體形式有兩種:銀行直接持股和通過其他機構如資產管理公司持股。由於受現行《商業銀行法》的約束,我國銀行一般都是通過其他機構來實現債權向股權的轉化。對銀行而言,假設企業的還款能力弱主要是由於資本結構不合理,而企業仍有還款的潛力,債轉股可能會減少銀行不良貸款的損失,甚至可以將不良貸款轉化為正常貸款。但是,銀行如何判斷和證實借款企業是否滿足債轉股的條件,如何解決控股不控權問題,如何保證企業在緩解債務負擔後能夠實現正常經營,如何解決商業銀行的股權退出的渠道,等等,是事先難以完全確定的,或是在現行制度環境下不能確定的。這意味著,債轉股雖然能使銀行得到間接控制企業的權利,但是信息成本較高,處置不良貸款的時間成本高。
⑵ 不良貸款出表的可行做法有哪些
貸款都在表內,應該是表外不良資產。
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以及規避表專內資產過大導致的監屬管成本過高(監管費根據表內資產按比例收),還有資本充足率的因素,同時也為了實施主動資產負債管理,往往會大力發展表外業務,亦即中間業務,例如:貸款承諾函、保函、開口的銀行承兌匯票等,如果這些業務發生了風險,也會形成不良資產,這就是表外不良資產,表外不良資產一旦形成,就必須轉到表內。
什麼是表內不良貸款 ?
貸款發放出去後,對於逾期貸款、收不到利息的貸款均列為不良貸款。
⑶ 不良貸款為什麼能實現出表
有制度的啊
有不良資產的撥備 用利潤去抵消
已經認定不良貸款的話 只能這樣啊
⑷ 不良貸款資產證券化是否出表
這個是適用具體會計准則23號—金融資產轉移,真實銷售是關於資產證券化的業務版語言,會計語言叫做權金融資產終止確認。具體會計處理還劃分整體終止確認和部分終止確認,大概的處理的轉銷終止確認部分的資產(及減值准備),收到款項+轉移後收到的金融資產-轉移後承擔的金融負債-終止確認的資產賬面價值=轉讓收益,計入當期損益。具體看一下企業會計准則講解405-408頁的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