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半導體板塊大漲是怎麼回事
半導體板塊11日盤中走勢活躍,截至目前,聚飛光電漲逾12%,中晶科技漲停,珈偉新能漲逾9%,上海貝嶺、韋爾股份、思瑞浦、三安光電等漲幅超7%。
消息面上,去年以來,半導體行業「漲聲」不絕於耳,漲價環節涉及代工、設計以及封測環節,漲價領域則包括內存晶元、電源管理晶元以及汽車晶元等。
另據報道,2020年12月9日,國產功率半導體龍頭士蘭微電子表示,公司相關產品成本不斷提升,從即日起SGT MOS產品的價格本月提漲20%。
12月16日,富滿電子也在產品聯絡函中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所有產品含稅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統一上調10%,以期聯合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應對成本壓力。
(1)dram價格下跌傳導到手機價格擴展閱讀:
專業分析認為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
銀河證券分析師指出,近期MOSFET、存儲晶元等均出現漲價趨勢,預計供不應求情況將延續。雖然去年四季度存儲晶元整體價格仍處於下行通道,但受下游數據中心建設、智能手機出貨拉動需求復甦明顯,疊加今年存儲廠商謹慎的資本開支和晶圓產能擠壓,預計以伺服器DRAM為代表的部分存儲產品價格有望步入上行通道。
天風證券指出,半導體晶元漲價背後體現的是行業景氣,漲價是表象,供需關系是核心。行業景氣度持續兩個季度,大概率會向上傳導到材料和設備環節。
㈡ 電腦內存條什麼時候降價為什麼今年內存條價格比以前貴了近3倍
在過去的2016年,整個DRAM、快閃記憶體產業被漲價、缺貨等問題籠罩,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在2017年SSD/內存市場又將會迎來什麼樣的變化?漲價、缺貨還會延續到什麼時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存儲漲價那些事。
內存漲價:每一年一次的"大姨媽"?
內存漲價,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這幾年時間,內存市場好像在玩捉迷藏,漲跌規律不定。可以"白菜價"到讓人懷疑會不會買到假內存?可以高價到讓人覺得這是不是內存廠商惡意抄高價格,像炒房一樣。
如果認真去翻翻這幾年內存市場行情,你會發現一條波浪線循環著:2012年前後大白菜價、2013年大漲價、2014年有所回落、2015年降到低谷、2016年持續上揚,2017年……。2017年,僅僅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內存整體價格就上漲幅度超18%,漲價之兇猛多年未見了。
(1)DDR4內存價格
以京東上銷量前茅的HyperX Fury DDR4-2400 8G單條為例,我們為看看近半年,它的價格走勢圖(從2016年8月開始)。
京東平台上,目前HyperX Fury DDR-2400 8G單條的銷量為第一。從近半年價格走勢圖來看,在去年8月份,價格僅為289元。那時大家已覺得貴了,期待一年一度雙11大促,然而11.11當天,報價高達339元,之後一直猛漲至如今479元,漲幅度超過65%。
雙通道8Gx2 DDR4-2400 內存價格同樣跟風上漲,從最初的500多元,漲到如今799元 ,讓想升級大容量內存的用戶增加購機的成本。
而追求高頻率的用戶更心疼了,像影馳名人堂DDR4-3600 高頻內存套裝已經從最低價時999元,漲至如今1199元,漲了200元。
目前不同容量、不同頻率、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DDR4內存無一不在漲價,且漲幅創下近年來新高,關鍵是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沒有任何的市場訊號顯示,內存價格近期有回落的餘地。
(2)DDR3內存的價格
目前DDR4內存是市場的主力,DDR3內存逐漸退出,但是由於Intel擠牙膏式升級,用戶換新平台缺乏動力,升級老舊平台是明智之選,所以對DDR3內存價格的關注不亞於DDR4內存。
以京東銷量不錯的經典威剛普條萬紫千紅 DDR3 1600 8G單條來說,從當初的238元,漲至如今的359元,漲幅超過50%。記得,筆者在2012年以169元入手這條內存,用到了2017年,買二手還能賺個翻倍的價錢,論保值率,內存不輸給黃金啊。
SSD漲價:一漲回到解放前
近年來,相對於內存價格的陰晴不定,SSD固態硬碟的價格總體上走低。過去SSD由於高昂的售價只屬於少數派,但是TLC快閃記憶體的普及拉低SSD的成本,使得SSD的價格越來越便宜。在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120G/240G SSD價格一度降至299元/399元,512G SSD也有不少低至599、699元。很多預言家斷定,隨著SSD價格的不斷走低,將全面取代HDD。
不過,普及遭遇阻力,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SSD的價格全面上調,一路上漲,漲幅超過市場預期,讓很多還在觀望的用戶感嘆不如早早入手。
金士頓UV400 120G SSD近半年價格走勢圖(從2016年8月開始)
從金士頓UV400 120G的價格走勢圖來看,2016年8月價格低至296元,如今漲至369元,漲了73元,漲幅24%。
三星750 EVO 250G SSD近半年價格走勢圖(從2016年8月開始)
240G/256G容量也不例外,以三星750 EVO 250G為例,近半年來價格漲得有點離譜,從最低價的439元,已經飈至619元,漲了180元,漲幅41%。
不同容量,不同型號,不同品牌、不同介面的SSD固態硬碟都在跟風上漲,這一波行情繼續上漲的信號強烈,短期也沒有回落的跡象。
什麼原因導致內存價格大幅度上漲?
上游DRAM內存顆粒價瘋漲
來自於DRAMeXchange的DRAM價格
內存行業觀察者DRAMeXchange集邦科技最新統計結果顯示,DRAM協議價已經突破了最近18個月的新高點。進入2017年僅過了一個月,4Gb DDR4內存顆粒的協議價已經從2.837美元上升到3.347美元,漲幅達到了18%!而這僅僅是上游廠商的顆粒原料價,中間的內存控制器、PCB板以及組裝成本都在逐漸上漲,可想而知到一條內存成品誕生,其零售價的漲幅會非常的大。
DRAM顆粒嚴重缺貨
漲價,總是離不開市場的供需關系。顯然,內存這次漲價,這是主因,DRAM顆粒為什麼會缺貨呢?
由於內存市場不景氣,更新換代遲緩,市場需求不旺盛,目前主要DRAM內存大廠都沒有增產計劃,而且將主要產能轉移生產3D NAND快閃記憶體,造成DRAM內存供需短缺。
更新換代 致產能不足
DDR3內存自從2007年服役以來,至今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相比Intel的更新換代步伐來說,內存發展可謂相當緩慢。DDR4在2015年小規模面世,真正大規模鋪向市場是2016年。相比於DDR3,DDR4內存大不同,電壓、時序、頻率都相應變化,連金手指也不同,工廠由DDR3轉DDR4內存生產,這勢必造成一時產能的壓力。
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
內存的DRAM,快閃記憶體的NAND都是非常依賴進口,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以美元為結算的貨幣體系下,漲價是必然的結果。不光是SSD、內存,幾乎全部的數碼電子產品今年都一定程度漲價。在DIY領域,包括主板、機箱、顯卡等近期都有漲價的趨勢或已經開始漲價。
猜想,還有一隻無形的手
全球的DRAM內存顆粒市場上,三星、SK海力士、美光已經呈現三分天下的架勢,其中三星無論工藝、產能還是佔有率都有絕對優勢。2014年第一個量產20nm DRAM工藝之後,如今三星再次領跑,已經量產了18nm DRAM。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去年已經將70%的DRAM產能轉換到20nm,如今又進入了18nm時代,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相比之下,SK海力士明年初才會量產18nm DRAM,而美光還停留在前往20nm的路上。
有報道稱,三星是這波DRAM內存價格上漲主要推手之一。目前三星超過7成晶元產能已經被蘋果/自家手機、大陸OPPO/Vivo瓜分,再供應給其他品牌十分有限,同時,一部分產能轉去生產成長速度最快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進一步壓縮DRAM生產的空間。市場供需決定,讓三星有能力,有資格主導價格調整。有外媒評論就指出,此舉可能是三星為彌補其Note 7手機停產造成的損失。
當然,作為終端的廠商,金士頓、威剛、芝奇、海盜船等主要內存廠商也希望內存的價格有所上調,畢竟白菜價的內存隔一年就來一次,隔一年就內存廠商就要「吃草」。前段時間還鬧出某高端內存品牌面臨資金鏈斷裂,企業倒閉的風險,可見內存廠商活都不容易,有機會漲價,肯定不會錯過。
SSD漲價的背面原因:殊途同歸
跟內存一樣,SSD的成本主要來自於晶元,只不過由DRAM換成NAND快閃記憶體而已。目前具備生產NAND晶元的廠商唯數不多幾家,三星、Intel/美光、東芝、閃迪、海力士幾乎壟斷全球九成以上市場。現在面臨著2D NAND向3D NAND轉型,而除了三星、美光較成熟之外,其他家的3D NAND良品率並不太高,量產嚴重不足,致整體的NAND顆粒總出廠量不足,供應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各大SSD廠商在爭奪本就不夠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必然會在競爭中抬高NAND出廠價,最終上漲的成本由消費者來承擔。
另一方面,受手機影響也比較大。在過去2016年,手機的容量幾乎翻倍,最高可達到256GB級別。手機里ROM所使用快閃記憶體晶元與SSD里快閃記憶體晶元生產來源是一致的。大容量手機出貨量的猛增,很快消耗掉原本產能就不足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僧多肉少,SSD固態硬碟首當其沖受影響。
內存/SSD價格回歸預測:
內存:目前DRAM顆粒的行情呈現繼續上漲的趨勢,遠沒有NAND快閃記憶體樂觀,三星、美光等巨頭都表示,沒有增產DRAM計劃,且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3D NAND製造上來,這將更一步加劇DRAM供不應求的局面。這樣局面將導致內存價格繼續上漲。
筆者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內存價格會沖擊高點,像DDR4-2400 8G單條還有100元左右上漲空間,而DDR4-2400/2800 8Gx2套裝還有100-200元上漲空間。今年內價格沒有回落的餘地。如果近段要買內存的用戶要抓緊了,後面還要接著漲。
SSD:SSD的情況要比內存好一些,2017年是3D NAND普及的元年,一旦突破技術瓶頸,提升良品率,3D NAND將大規模供應市場,東芝、閃迪、海力士等廠商釋放出積極信號,這一刻不會太遠,所以SSD固態硬碟面臨缺「芯」的日子不會太久。
西數於昨天宣布,成本更低的64層 512Gb TLC NAND晶元試產,意味著未來250G、500G及TB級別大容量SSD價格有望出現大幅跳水。且SSD正處於普及期,價格有很大回落的餘地。綜上,筆者認為SSD近期有上漲的趨勢,但不會全年處於上漲勢態,現在要購買SSD的用戶不妨再觀望觀望。
寫在最後:
內存/SSD上漲,正值開學季,又是一年一度裝機旺季,近段迫切裝機的用戶不盡要吐槽了,這波漲幅行情著實帶坑了。所以在最後,給大家挑幾款值得買的內存與SSD,僅供參考,入手需慎重,因為現在的價格都虛高。
㈢ dram漲價預期增強 概念股望持續受益的dram怎麼讀,什麼意思
受到智能復手機零組件制進入備貨旺季影響,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DRAM廠將產能大量移轉至生產Mobile DRAM,標准DRAM產能受到嚴重擠壓。同時三大DRAM廠今年開始跨入20納米世代,產能自然減損情況已導致近期的投片量明顯低於上一世代30納米製程。第3季以來DRAM市場已是供不應求,10月以來平均漲幅已達15%左右,第3季以來累計漲幅已達45~50%。
分析進一步指出,各大品牌手機因為高解析影響處理和儲存需求,新機搭載DRAM和NAND容量都大幅提升,也是「漲價有理」的關鍵。新款智能手機的陸續倍增將進一步推升Mobile DRAM需求,標准型DRAM產出受到產能排擠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供貨吃緊形勢將日趨嚴峻。目前市場整體庫存偏低,市場補庫存情緒十分高漲,預期DRAM價格漲勢將延續至第4季,相關產業鏈有望直接受益。
㈣ 傳統晶元生成的時間成本太高,有沒有解決方法
沒有,現在還沒有製造晶元的技術。
㈤ ROM、RAM、DRAM、SRAM和FLASH的區別是什麼
1、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導體存儲器,ROM在系統停止供電的時候仍然可以保持數據,而RAM通常都是在掉電之後就丟失數據。
2、RAM分為兩大類:SRAM和DRAM。
SRAM為靜態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讀寫最快的存儲設備,但是它也非常昂貴,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級緩沖,二級緩沖。
DRAM為動態RAM(Dynamic RAM/DRAM),DRAM保留數據的時間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過它還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從價格上來說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計算機內存就是DRAM的。RAM價格相比ROM和FLASH要高。
3、LASH存儲器又稱快閃記憶體,它結合了ROM和RAM的長處,不僅具備電子可擦除可編程(EEPROM)的性能,還不會斷電丟失數據同時可以快速讀取數據(NVRAM的優勢),U盤和MP3里用的就是這種存儲器。
存儲器的概念很廣,在集成電路中,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卡等。
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儲器,計算機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
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外存),也有分為外部存儲器和內部存儲器的分類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內存指主板上的存儲部件,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數據和程序,但僅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關閉電源或斷電,數據會丟失。
㈥ 內存為什麼要漲價啊
內存行業觀察者DRAMeXchange集邦科技最新統計結果顯示,DRAM協議價已經突破了最近18個月的新高點。進入2017年僅過了一個月,4Gb DDR4內存顆粒的協議價已經從2.837美元上升到3.347美元,漲幅達到了18%!而這僅僅是上游廠商的顆粒原料價,中間的內存控制器、PCB板以及組裝成本都在逐漸上漲,可想而知到一條內存成品誕生,其零售價的漲幅會非常的大。
DRAM顆粒嚴重缺貨
漲價,總是離不開市場的供需關系。顯然,內存這次漲價,這是主因,DRAM顆粒為什麼會缺貨呢?
由於內存市場不景氣,更新換代遲緩,市場需求不旺盛,目前主要DRAM內存大廠都沒有增產計劃,而且將主要產能轉移生產3D NAND快閃記憶體,造成DRAM內存供需短缺。
更新換代 致產能不足
DDR3內存自從2007年服役以來,至今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相比Intel的更新換代步伐來說,內存發展可謂相當緩慢。DDR4在2015年小規模面世,真正大規模鋪向市場是2016年。相比於DDR3,DDR4內存大不同,電壓、時序、頻率都相應變化,連金手指也不同,工廠由DDR3轉DDR4內存生產,這勢必造成一時產能的壓力。
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
內存的DRAM,快閃記憶體的NAND都是非常依賴進口,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以美元為結算的貨幣體系下,漲價是必然的結果。不光是SSD、內存,幾乎全部的數碼電子產品今年都一定程度漲價。在DIY領域,包括主板、機箱、顯卡等近期都有漲價的趨勢或已經開始漲價。
猜想,還有一隻無形的手
全球的DRAM內存顆粒市場上,三星、SK海力士、美光已經呈現三分天下的架勢,其中三星無論工藝、產能還是佔有率都有絕對優勢。2014年第一個量產20nm DRAM工藝之後,如今三星再次領跑,已經量產了18nm DRAM。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去年已經將70%的DRAM產能轉換到20nm,如今又進入了18nm時代,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相比之下,SK海力士明年初才會量產18nm DRAM,而美光還停留在前往20nm的路上。
㈦ 求助,剛裝了機,開不了機,主板上dram亮
三星手機一般建議進行以下步驟排查及處理:
1、用線充充電一段時間嘗試開機。專
2、將SIM卡和SD卡同時取出,然後按開屬機鍵10秒以上,測試能否開機。
3、若可以進入開機界面,但是手機不能進入主頁,請您重啟手機嘗試。操作步驟如下:同時按住電源鍵和下音量鍵7秒以上重啟設備。
(註:部分機型需要長按電源鍵8-10秒才能重啟手機)。
若是依然無法正常開機,有可能為系統程序或硬體出現問題,建議將手機送至就近的服務中心進行檢測。
㈧ 內存:DRAM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據媒體報道,受到智能手機零組件進入備貨旺季影響,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回DRAM廠將產能大答量移轉至生產Mobile DRAM,標准DRAM產能受到嚴重擠壓。與此同時神牛相關資訊人員還了解到三大DRAM廠今年開始跨入20納米世代,產能自然減損情況已導致近期的投片量明顯低於上一世代30納米製程。第3季以來DRAM市場已是供不應求,9月以來缺貨問題日益嚴重,價格幾乎天天上漲,9月累計漲幅已經超過10%。
㈨ 為什麼現在內存條價格越來越高了 大概什麼時候才會降價啊 這個價格是
內存條價格相對來說並沒有太大變化的。所以往後價格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唉!真是少見多怪,相當年1998、99年的時候,一條128M的內存條,都從4、5百元漲到1、2千。現在才多少?
1999年9月,台灣南投發生7.6級地震,新竹科技園遭受重創!當時全世界70%以上的內存都依賴該科技園,於是內存價格瘋漲,64M的SD內存當時3、400一根,2、3天就是800了,這個時候很多做批發的都開始壓貨從而進一步推高價格,我接觸到的最高價是1600。就像書上寫解放前的米價一樣,9點電腦城開門的時候你去問價格800,9點30去850,10點鍾再去直接就1000,愛買不買。很多裝機商都去買二手內存32M甚至8M、16M來給客戶裝機,雖然二手價格也在漲,但好歹還是比新的便宜許多,很多急著用電腦客戶也都能接受,比較新的太他媽貴了,當時一台17寸顯示器也就這個價。
之後的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SD內存又經歷過一波漲價,01年國慶前後128M的條子最低到了60,02年開始上漲,最高拉到400多。其中主要還是上游商家在作怪。
所以,以後看到內存白菜價的時候,就像去年4G只要8、90一根,有閑錢的不妨攢一點在手裡,頂多半年時間就能賺上幾倍。
㈩ 現在內存價格飈升原因是什麼未來幾個月走勢會如何什麼時候會降價
目前DDR2/3都在轉入新製程,產能也在穩步增加,50nm新製程已經開始量產了,其成本將比回70nm降低大約一半答!很明顯DDR3內存跌破前期低點190元只是時間問題,DDR3大幅降價也能促進普及,而普及又會拉動產量,產量增加又會進一步攤薄成本降低價格,通過如此良性循環加快DDR3的普及。前幾年DRAM廠因看好Vista而大舉投資,使得DDR2產能劇增,這也是內存連跌兩年的主要原因,所以DDR2產能是嚴重過剩的,通過減產DRAM廠已經渡過了最困難時期,半年多來DRAM廠都在增加產量,內存價格高企也使得盈利增加,通過改進升級製程也會降低成本從而保持競爭優勢。DDR2被DDR3取代後需求也會萎縮,所以供求決定了DDR2會逐漸下跌回落到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即便價格降低時需求有所回暖,產能仍然是供大於求的!DDR也是走的這條漫漫下跌的道路!那些說價格上漲的朋友,建議你去查一下DDR被DDR2取代時的價格!06年底1G DDR的價格可是高達1000元!現在1G DDR才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