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措施
閃牛分析:
什麼是資金使用效率?什麼是資金使用效率?
資金使用效率,是評價資金使用效果的一個參數,主要的兩個指標是資產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在財務方面衡量資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指標就是資產周轉率。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企業資金充裕不僅可以及時償還債務,支付職工薪酬,而且還可以滿足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和對外擴張的需要。
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提高認識
首先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次要通過短期籌款和投資來調劑資金的餘缺;最後,必須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做到專款專用,防止資金被挪用和形成「三角債」。由於資金的使用周轉牽涉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因為它是關繫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所以要層層落實,嚴格把關,提高資金的周轉和使用效率。
分配資金
首先,要保證有充足的資金來滿足正常生產經營需求;其次,保證資金高效率的使用,企業通過增加流動現金和控制現金流出來獲取維持日常生產經營和擴張所需的資金;再次是要降低現金流動過程中的風險,准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比如應收賬款的收回期限,生產原料、物資的采購時間等,降低任何可能導致企業產生經濟損失的風險。否則,易導致收支失衡,資金拮據等問題。最後就是要合理規劃企業現有的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投資,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佔用應合理分配。
賬目管理
加強存貨及應收賬款管理是盤活資金、解決資金佔用困擾的一項重要措施。加強存貨管理,建立健全存貨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產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制度,堵住漏洞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定期檢查盤點,盡可能壓縮積壓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針對不同行業,了解行業所處經濟周期、銷售旺季、淡季等,用科學的方法建立存貨的最佳結構。
同時,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賬齡。另外,在不影響信用的基礎上,推遲付款時間等。 企業要盤活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其作為提高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同時,企業要制定好經營管理戰略與策略,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資產也能保值和增值,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的進行生產經營,不斷發展壯大。
❷ 反映企業經營效率的財務指標有哪些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是對企業營運資金狀況進行分析的重要指標,它反映的是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以及企業管理層對應收賬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其常用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凈額
/
平均應收賬款
(公式一)
在這個公式裡面,分子反映的是從「存貨」到「應收賬款」這一環節的營運資金周轉過程。然而,仔細剖析該比率的內在含義,不難發現,其真實含義是衡量應收賬款在一個會計年度內轉換現金的次數。也即是說,該比率應該是「已經轉換為現金的應收賬款」與「未轉換為現金繼續持有的應收賬款余額」之間的比率,因此,改進後的公式如下:
應收賬款周轉率
=
某一會計期間收回的應收賬款總額
/
平均應收賬款(公式二)
在這個公式里,分子真實反映了從「應收賬款」到「現金」這一環節的營運資金周轉過程。
不難看出,兩個公式不同之處在於分子,但公式一所反映的營運資金是從「存貨」到「應收賬款」,與該比率的真實含義風馬牛不相及。許多外部使用者採用公式二,是由於無法收集公式一中所要求的數據,但作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而言,只需從總賬「應收賬款」科目貸方發生額採集數據即可,從而得出更為恰當的財務分析比率。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反映了存貨變為現金及應收賬款的速度。其常用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
=
銷售成本
/
平均存貨
(公式三)
在這個公式里,分子所反映的是「產成品」到「銷售成本」這一環節的營運資金周轉過程,其矛盾在於:存貨所反映內容比較廣泛,包括材料、在產品、產成品,隨著經營環節的進行,人工成本和相關製造費用不斷投入,各環節的存貨價值也不斷增大,所體現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最終產成品的價值達到最大值,由產成品轉移到銷售成本的價值也始終是最大的;而分母則是材料、在成品、產成品三者平均之和,其體現的存貨不是最大值。因此,在分子分母所代表經濟含義不一致的情況下,分子始終代表最大值,而分母代表是一個均值,其計算結果,必將是誇大的。作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者,由於掌握了相關信息,應該對存貨的結構及影響存貨周轉速度的重要項目進行分析,分別計算材料周轉率、在產品周轉率、產成品周轉率,改進公式如下:
材料周轉率
=
某一會計期間耗用的材料成本
/
平均材料
(公式三)
在產品周轉率
=
某一會計期間耗用的製造成本
/
平均在產品
(公式四)
產成品周轉率
=
某一會計期間結轉的銷售成本
/
平均產成品
(公式五)
存貨周轉率
=
材料周轉率
+
在產品周轉率
+
產成品周轉率
(公式六)
❸ 平均資金利用率是什麼概念
資金利用率可以用總資產周轉率表示 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內總額 流動資容金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 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分析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❹ 常用財務指標有哪些
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工業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或凈值)提供的利潤等。
⑵ 流動資金。分全部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和結算資金,每百元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
⑶ 成本。分全部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等。
⑷ 利潤。分產品銷售利潤、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4)資金使用效率財務指標擴展閱讀
財務指標優缺點: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
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❺ 什麼是資金使用效益,其審計內容有哪些
資金使用效率評價資金使用效果的一個參數,主要的兩個指標是資產使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在財務方面衡量資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指標就是資產周轉率。
提高認識
首先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1] 其次要通過短期籌款和投資來調劑資金的餘缺;最後,必須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做到專款專用,防止資金被挪用和形成「三角債」。由於資金的使用周轉牽涉到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資金不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因為它是關繫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大事。所以要層層落實,嚴格把關,提高資金的周轉和使用效率。
分配資金
首先,要保證有充足的資金來滿足正常生產經營需求;其次,保證資金高效率的使用,企業通過增加流動現金和控制現金流出來獲取維持日常生產經營和擴張所需的資金;再次是要降低現金流動過程中的風險,准確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比如應收賬款的收回期限,生產原料、物資的采購時間等,降低任何可能導致企業產生經濟損失的風險。否則,易導致收支失衡,資金拮據等問題。最後就是要合理規劃企業現有的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投資,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佔用應合理分配。
賬目管理
加強存貨及應收賬款管理是盤活資金、解決資金佔用困擾的一項重要措施。加強存貨管理,建立健全存貨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產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制度,堵住漏洞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定期檢查盤點,盡可能壓縮積壓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針對不同行業,了解行業所處經濟周期、銷售旺季、淡季等,用科學的方法建立存貨的最佳結構。同時,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賬齡。另外,在不影響信用的基礎上,推遲付款時間等。 企業要盤活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其作為提高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同時,企業要制定好經營管理戰略與策略,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資產也能保值和增值,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的進行生產經營,不斷發展壯大。
❻ 企業常用的財務指標KPI有哪些
1. 關於企業的整體規模或價值的指標包括
- 總資產
- 凈資產
-股價
-市值=每股股價 X 股份數
2. 盈利能力指標
- 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100%
- 成本率=成本/銷售
- 利潤率=凈利潤/銷售*100%
- 營銷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 費用/銷售*100%
毛利率或成本率是大部分生產企業判斷生產效率的指標,根據企業的成本構成可以進一步細化分析成本中「料、工、費」的比率,並通過相應控制達到控製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對於很多銷售主導型的公司,比如快銷、奢侈品、手機等,會特別關注營銷費用佔比,如廣告、促銷的不同營銷費用與實現銷售的分析等。
而技術型公司或科技企業中很關心研發費用佔比,這個涉及到企業的未來發展的潛力,也可進一步細化為專利數量等具體指標。
3. 償付能力指標
- 資產負債率 =總負債/總資產
- 凈資產負債率=總負債/凈資產
- 利息收入比 = 凈利潤/利息支出
企業承受負債的能力,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給企業融資時所優先考慮的指標。
對於不少銀行或金融機構,客戶的資產負債率等都有所謂「紅線」,一旦超過「紅線」就不但決不能再貸款,而且還要想法把原來的貸款收回來來減少風險。所以對於企業而言,不缺錢的時候銀行定在屁股後面要借錢給你,真正缺錢的時候,你反而從銀行借不到錢。世態炎涼,跟紅頂白,大抵如此。
作為企業而言,由於這些資產負債率是「時點型」指標(即季末或年底的出具報表的時點),因此為了規避上述的「紅線」,企業總會有一些小手段來在報表時點上「暫時」降低資產負債率。其實銀行為了使報表的賬面好看也會做同樣的事來臨時提高自己的現金儲備,這就是為什麼原來在季末或年末可能12月31號到1月1號一天的日收存款益率可能會是平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Cook the book & play with the figure」,銀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一樣要對他的股東負責。
4. 流動性指標
- Current Ratio =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y
- Quick Ratio= (Cash+Bank+A/R)/Current Liability
- Cash Ratio = (Cash+Bank)/Current Liability
根據不同的資產的變現能力來體現不同程度的謹慎性原則。畢竟存貨可能「清倉大甩賣」,應收賬款也可能成為「壞賬」,這些資產的變現能力都有可能受影響。
5. 流動凈資產 (Net Working Capital) = 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
大多企業用來衡量現金流狀況的最主要資產負債表項目。(此三項和業務直接相關,而且是資產負債表中的主要變化及風險所在)
6. 周轉率/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
AR Turnover= Sales/Average AR
DSO = 365/AR Turnover
存貨周轉率
Inventory Turnover= Cost/Average Inventory
DSI = 365/Inventory Turnover
應付賬款周轉率
AP Turnover= Cost/Average AP
DPP = 365/AP Turnover
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的企業在銷售之後收錢的速度,說到底,反應的是企業與下游銷售商、代理商之間的博弈能力。
存貨周轉率反應的是生產出來的產品被銷售掉的速度,主要反映了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不過也受許多其他的非市場因素影響,比如企業的管理思維——按需下單(Pull)還是大量備貨(Push)——對存貨周轉率有很大影響。
應付周轉率與應收周轉率類似,反應的是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的博弈能力。供應商強勢,應付周轉率高,應付周轉天數少;反之亦然。
7. 現金周期 Cash Cycle= 應收賬款DSO+存貨DSI-應付賬款DPP
這個就是在6的基礎上計算來估計企業從生產到最後收款所需要的流程,這個流程越短,說明企業運營所佔用的資金越少,或者是資金使用的效率更高。
在極端情況下,現金周期可能出現負數。比如使用零庫存管理概念的Dell, 應收DSO和存貨DSI都非常的短,而應付DPP卻很長,這樣Cash Cycle就是負數;我估計如小米、蘋果也是類似的情況。用別人(供應商)的錢去賺錢,總歸是最好的。
❼ 四大主要財務指標是什麼
四大主要財務指標是指: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企業發展能力指標。
1、償債能力指標是一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管理指標,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財務指標是指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❽ 衡量一個企業經濟效益的財務指標有那些
一般企業可選擇常用的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資本積累率等10項具有代表性的指標。
一、償債能力指標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⑴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從債權人角度看,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⑵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越強;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佔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⑴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⑵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也表明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
二、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主要用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一般來說,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則運營能力越強。資產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周轉天數)來表示。
計算公式為:
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8)資金使用效率財務指標擴展閱讀:
工業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或凈值)提供的利潤等。
⑵ 流動資金。分全部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和結算資金,每百元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
⑶ 成本。分全部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等。
⑷ 利潤。分產品銷售利潤、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建築業(指廣義的建築業,包括水利、鐵道、公路、市政工程等的施工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等。
⑵流動資金。分定額流動資金、非定額流動資金,自有流動資金、非自有流動資金,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流動資金周轉天數,流動資金佔用率(產值資金率)等。
⑶工程成本。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即施工管理費),工程預算成本、工程實際成本,工程成本降低額、工程成本降低率等。
⑷利潤。分工程結算利潤、產品銷售利潤、作業銷售利潤、材料銷售利潤、其他作業利潤,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產值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❾ 這些財務指標 哪個比較有用,又分別代表什麼
1長期投資公司股票六大財務指標分析1. 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從會計的角度講,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其金額表現為收入減費用後的差額。利潤總額由四部分組成,即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支凈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利潤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若一家上市公司一年只賺幾百萬元,在林園看來,這種公司是不值得他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所以,林園對企業年利潤總額的定義至少都要賺1個億,比如武鋼、寶鋼每年都能賺上百億元,招商銀行也能每年賺數十億元,這樣的企業和那些「干吆喝不賺錢」的企業不是一個級別的。企業只有賺足了錢,才有不斷擴張的動力,才有在行業周期不景氣時抵禦風險的能力,而足夠數量的利潤才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創新費用支持,企業的生命力才能長久,這也符合長期投資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企業沒有這樣長久生存並成長的能力,也就沒有必要去在它身上實踐價值投資。
林園在挑選重倉股的時候,首先考察的是利潤總額絕對數量大的公司,然後結合其他財務指標,以及該企業的經營特色去決定是否值得投資。他之所以會看重這個指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投資者應該知道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告的時間與實際會計年度會有一定的時間差,而通過提前知道未披露的財務報告數據,就可以有效地對股價短期走勢做出判斷,這是很多短庄利用財報披露的時差,做短炒的依據。而知道了利潤總額後,就掌握了企業的賺錢情況,短時間內,這些企業的利潤不會有快速變化的,在披露報告的時間差內,可能有些指標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對公司的正確認識。因此,一旦知道了這些企業的賺錢能力,投資者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一些機構也是利用這個特性建倉的。
2. 每股凈資產——不要去關心股票的凈值又稱為賬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賬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
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而且很多投資者,認為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
然而,林園對這個指標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凈資產。比如說,上海房價大漲之後,有一些人要對上海商業股凈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凈資產應該大幅升值,但在林園看來,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也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
因此,每股凈資產高低不是林園判斷企業「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因為它總是被人為地進行修飾。費心思去判斷修飾它的動機,不如不去關心,反而不會擾亂自己的選股思路。
3. 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是單位凈資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凈收益,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如果企業沒有發生增資擴股等籌資活動,凈資產收益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公司發生了增資擴股,公司的稅後利潤必須同步上升,才能保持原來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所以,在上市公司不斷增資擴股的情況下,凈資產收益率是否能維持在較高(>10%)的水平,才能反映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較好。為了讓證券市場上的資金流入獲利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監會要求配股的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任何一年都不得低於6%。
凈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比如2003年,林園買入貴州茅台時,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林園對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調研也發現其凈資產收益率也達53%。
這個指標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效益,林園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於20%。凈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他是不會選擇的,因為任何公司都會增資擴股的,如果連證監會的10%的規定都無法滿足,那還有什麼可研究的呢。
4. 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
此項指標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弱,顯示出公司產品的訂價能力、製造成本的控制能力及市場佔有率,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產業趨勢變化。但不同產業,則會有不同的毛利率水準。
林園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而且具有穩定上升的趨勢,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例如:山西汾酒連續5年毛利率保持上升,從2001年的59.7%至2005年達到72.1%,中端產品的平均價位在50元以上,毛利率超過70%,高端產品的毛利率超過80%。但由於高端產品在公司產品銷售中所佔比例僅為3%~4%,因此業績並不是最好的。
林園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他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比如貴州茅台的產品毛利率驚人,高度與低度茅台酒的毛利率分別達到了83.28%和81.67%。這主要得益於產品漲價和銷售渠道的拓展。
5. 應收賬款——注意迴避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應收賬款是伴隨賒銷而發生的,其確認時間為銷售成立。按照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同時滿足商品已經發出和收到貨款若取得收取貨款的憑據兩個條件時,應確認收入,此時若未收到現金,即應確認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確認時間因具體銷售方式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寄銷、分期收款銷售等等。
應收賬款的計價由於從應收賬款中取得現金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嚴格地說,應收賬款不能按其到期值(面值)計價,而應按未來現金的現值計價,但企業為了財務報告的美化,多數應收賬款按其到期可收回的價值計價。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普遍明顯增多,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日益重要的問題。
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效益下降。由於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發出商品,開出銷售發票,貨款卻不能同步回收,而銷售已告成立,這種沒有貨款回籠的入賬銷售收入,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產生、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預繳,如果涉及跨年度銷售收入導致的應收賬款,則可產生企業流動資產墊付股東年度分紅。企業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產生的墊繳稅款及墊付股東分紅,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久而久之必將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進而導致企業經營實際狀況被掩蓋,影響企業生產計劃、銷售計劃等,無法實現既定的效益目標。
(2)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由於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應收應付制),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的賬上利潤的增加並不表示能如期實現現金流入。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按照應收賬款余額的百分比來提取壞賬准備,壞賬准備率一般為3%~5%(特殊企業除外)。如果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超過提取的壞賬准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企業應收款的大量存在,虛增了賬面上的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
(3)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產生較多的利潤,但是並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主要表現為:
① 企業流轉稅的支出。應收賬款帶來銷售收入,並未實際收到現金,流轉稅是以銷售為計算依據的,企業必須按時以現金交納。企業交納的流轉稅如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以及城市建設稅等,必然會隨著銷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② 所得稅的支出。應收賬款產生了利潤,但並未以現金實現,而交納所得稅必須按時以現金支付。
③ 現金利潤的分配,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另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應收賬款的回收成本都會加速企業現金流出。
(4)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取得存貨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營業周期的長短取決於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為兩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使營業周期延長,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澱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現金短缺,影響工資的發放和原材料的購買,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5)增加了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的出錯概率,給企業帶來額外損失。企業面對龐雜的應收款賬戶,核算差錯難以及時發現,不能及時了解應收款動態情況以及應收款對方企業詳情,造成責任不明確,應收賬款的合同、合約、承諾、審批手續等資料的散落、遺失有可能使企業已發生的應收賬款該按時收的不能按時收回,該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過法律手段收回的,卻由於資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終形成企業單位資產的損失。
所以,對應收賬款應當盡量採取迴避的態度,因為你無法判斷這筆錢的未來究竟會怎樣。
另外,應收賬款數量多,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比如:新興鑄管,其應收賬款都是各地的自來水公司延期付款,自來水公司屬於市政基礎工程部分,就算其經營發生問題,但涉及民生問題,政府部門會用財政進行彌補,所以不用擔心他們還不上錢,新興鑄管多年來都能夠順利收回。再比如雲天化的應收賬款也是由於和用戶的貨到付款方式形成的,所以,基本不屬於賒銷等方式,只是銷售收入的確認「滯後」了,收回自然不成問題。而另外一種情況是產品銷售不暢造成應收賬款多,這就要小心了,說明企業的產品市場銷路有問題,只能採用賒銷來消化庫存,提高周轉率,因此不管其他財務指標變得有多漂亮也掩蓋不了未來前景可能變壞的信號。
6. 預收款——越多越好!
預收款與應收賬款恰好相反,預收賬款是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賬款的指標,屬於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科目。按照權責發生制,由於商品或勞務所有權尚未轉移,所以預收賬款還不能體現為當期利潤。但是,預收賬款意味著企業已經獲得訂單並取得支付,所以只要企業照單生產,預收賬款將在未來的會計期間轉化為收入,並在結轉成本後體現為利潤。
因此,預收賬款的多少實際上預示了企業未來的收入利潤情況,對於估計上市公司下一個會計期間的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下,「先收款後發貨」不僅避免了大多數企業面臨的產能閑置、營銷費用高企問題,而且規避了「先發貨後收款」中存在的壞賬可能。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企業或所屬行業競爭力或景氣程度的提升。
預收款多,說明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預收款越多越好,如貴州茅台長期都有十幾億元的預收款,2005年末預收賬款占公司主營收入的39.26%,2006年第三季度時預收賬款達到23.76億元,表明公司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談判力,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由此看來,該公司在未來幾年要做的事情就是開足馬力生產,因為僅預收賬款就讓其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