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年鋼材消耗量是多少
2000-2006年鋼材消耗量分別為
1.42,1.85,1.95,2.54,3.35,4.15,4.95億噸
年均19%增長,預計今後幾年仍將維持高位,但增長放慢。
❷ 歷史上A股,「眉飛色舞」(鋼鐵有色大漲)的行情是幾幾年到幾幾年之間
6124那一波
❸ 請熟悉螺紋鋼期貨歷史的高手進
1.不管是股票還是期復貨,在短期都是一個制炒作的過程。炒作,這個詞就體現了一種極端情況。剛上市的時候,大家過分樂觀,上市定價比較高,上市時期價比當時現貨價高的過分,就必然引發高位的套保盤拋出,打壓價格。
2.原因有二:一是前期漲幅已經不小,需要休息,多空都需要再籌集資金;另外就是鐵礦石談判處於僵持階段,多空都不敢輕舉妄動,盤面也就比較平靜。
3.螺紋的影響條件主要有3:最直接,反映最快的就是資金,多空誰的資金多誰就有優勢。最根本的就是供求(現貨價),也是影響比較長期的。適合炒作的有庫存,產量,還有類似鐵礦石談判。這次鐵礦石談判爆出的間諜門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盤面漲了多少,大家都看到了。另外最近現貨價開始下跌,成交萎靡,可以注意一下期貨盤面。
❹ 近十年鋼材價格行情月k線圖
近十年鋼材價格行情月k線圖是:
❺ 如何查我的鋼材網歷史價格
一般這種大型的價格網上,都是可以查好多年前的鋼材價格,都是有選項框的,你可以根據日期來選擇你要查詢的那一年的鋼材價格。
❻ 哪裡有到中國鋼鐵歷史價格走勢
中國鋼鐵價格低谷應該是2015年底到2016年4月,當時的螺紋鋼和線材價格達到了1650元,熱軋板卷達到了1700元,全行業出現了嚴重的虧損。
❼ 中國歷年鋼鐵產量
據從1896年到1948年的半個多世紀的統計,全中國累計的鋼產量只有760萬噸(包括機械廠的鋼產量在內)。其中達到最高年產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萬噸,而且絕大部分產量還分布在日本侵佔的東北地區。發展概況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1949年全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居世界第26位。
1952年全國鋼產量為135萬噸,1983年達到4002萬噸,增長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遞增速度為11.6%。1949~1983年,中國累計產鋼5.47億噸,生鐵5.75億噸,鋼材3.87億噸。
產地分布 鋼鐵工業的地區分布發生了可喜變化。舊中國的鋼鐵工業由於被日本帝國主義壟斷,主要集中在東北一隅,如1943年東北的鋼產量就佔全國鋼產量的94.5%,分布極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區(未計台灣省)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高達85.8%。
東北地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達70%。但經過30多年建設,布局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已降到57.3%,東北地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也降到了25.5%。
(7)鋼鐵價格歷史最高擴展閱讀: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70年代後期,全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約為3500億噸,其中富礦儲量約為1500億噸(以上均不包括中國的儲量)。蘇聯鐵礦石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近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是巴西、玻利維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這五國鐵礦石儲量之和佔世界總儲量的90%左右。蘇聯70年代各年的鐵礦石產量為1.95~2.46億噸,占同期世界年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強,是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國。
澳大利亞、巴西、美國、中國、加拿大的鐵礦石產量依次占第二至第六位。鐵礦石資源豐富是發展鋼鐵工業的重要條件。全世界平均的礦鐵比總的趨勢是下降的,20世紀50年代末高於2.00,60年代末降為1.80左右,70年代末又降至1.70左右。
❽ 鋼鐵發展的歷史
1.在人類發明煉鐵之後不久,就學會了煉鋼。由於鋼較之最初的生鐵有更版好的物理、權化學、機械性能,所以很快就得到大量的應用。但是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對鋼的應用一直受到鋼的產量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鋼的應用才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鋼鐵是鐵與C(碳)、Si(硅)、Mn(錳)、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鐵)外,C的含量對鋼鐵的機械性能起著主要作用,故統稱為鐵碳合金。它是工程技術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最主要的,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
❾ 600022山東鋼鐵歷史最高價
估計繼續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