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生鐵的漲幅08
2008年上半年呈現需求泡沫
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5月中國國產鐵礦石原礦產量首次突破7000萬噸,6月又突破8000萬噸,達到8156萬噸,連續3個月創造單月產量歷史新高。2008上半年,中國國產原礦合計39255萬噸,增長22%。
另海關統計顯示,中國進口鐵礦石並未因市場疲軟而明顯回落,2008年6月進口量為3779萬噸,比5月小幅下降2.9%,但日均進口量仍是歷史最高的125.9萬噸,高於5月。2008上半年,中國進口鐵礦石合計23023萬噸,增長22%。
從需求面看,2008年6月中國生鐵產量也創造歷史新高,達到4339萬噸,但繼續呈現增速放緩勢頭,2008年第二季度:4、5、6三個月生鐵產量同比增長分別為9%,8.7%和6.8%。2008上半年,中國生鐵產量合計24771萬噸,增長9.5%。
以原礦品位30%計算,2008年上半年中國原礦產量39255萬噸,可生產成品礦18057萬噸;未統計的國內小礦山產量以2007年1億噸/年的生產能力計算,2008上半年至少可生產原礦5000萬噸,以小礦山原礦品位23-25%計算, 應可生產成品礦1900萬噸,兩者合計提供國產成品礦20000萬噸左右。
2008上半年,2億噸的國內礦與進口鐵礦石23023萬噸合計供應量為43000萬噸左右,生鐵產量24771萬噸需求鐵礦石為39633萬噸,因此1-6月中國鐵礦石供應超過需求3300萬噸以上(圖1)。
即使不考慮沒有統計的國內小礦山產量,僅4-6月中國國內有統計的大型礦山產量,及進口鐵礦石數量之和都超過了當月鐵礦石需求,超出幅度分別為13%、8%和9.6%(圖2)。
2008年1-6月,進口鐵礦石數量超過實際需求,是造成港口嚴重壓港,國際現貨價格過快上漲的主要因素,所體現的數量和價格都有一定泡沫。
2008下半年供需整體基調偏松
根據統計局數據,2008年1-6月中國鐵礦石開採行業投資增長高達55%,在全國所有行業中排名高居第四,2007年鐵礦行業投資增長曾經回落到19%,但受到價格上漲刺激,2008年初新礦山投資再度升溫,預計2008年3-4季度國內鐵礦石產量將在上半年的基礎上繼續增長,全年產量可能將突破8億噸。
而根據主要海外礦石供應商已宣布的產量計劃,2008年下半年,出口量的增長會遠遠大於上半年。VALE宣布2008年增加產量2500萬~3000萬噸,力拓則要增加至少3500萬噸。另外,今年5月澳大利亞FMG公司全面投產,預計FMG下半年將出口2000萬噸鐵礦石。
麥格理銀行近日對2008下半年的預測稱,即使考慮到可能的投產延期或者減少,2008年鐵礦石供應量增長仍然很大,不僅彌補了2007年供應的短缺,同時也彌補了鐵礦石庫存重建的需求。預計供應增長將超過消費增長3000萬噸。
據計算,2008上半年中國生鐵產量同比增加2159萬噸,需求鐵礦石3454萬噸,如果下半年生鐵產量增長仍然保持這一水平,僅上半年過剩的鐵礦石就可滿足下半年的需求,國產和進口鐵礦石數量略有增長即可保持供應大於需求的基本面。
焦煤漲價整合鐵礦石需求結構
2008—2009財年澳大利亞出口焦煤價格由2007年度每噸98美元增至300-305美元,漲幅為200%-210%。以每噸鋼400-500公斤的焦比計算,國際焦煤價格上漲,將使每噸鋼成本增加100美金/噸以上,中國國內焦碳價格從2007年3季度至2008年中期,價格累計上漲1800元/噸,摺合260美金/噸,使噸鋼成本增加105-130美金/噸。
2008年度國際鐵礦石合同價格上漲65%-79.8%,漲幅30-42美金/噸,以每噸鋼使用1.55噸鐵礦石計算,礦石成本增加46-65美金/噸。證明2008年開始焦碳成本上漲已超過鐵礦石成本上漲,企業主要的成本控制矛盾已由鐵礦石轉向焦煤。
基於以上原因,2008年3季度開始,高品位鐵礦石和球團礦使用比例可能將有所增加,理論上計算,鐵礦石入爐品位提高1%,煉鐵焦比將下降1.5-2%,產量則提高2.5%,每提高1%的球團礦配比,焦比將降低0.8-1公斤。
但從上半年進口結構看,高品位的巴西礦進口增長僅為14%,低於進口整體增長率22%,也低於印度,澳大利亞的增長率,幾乎只有印度進口增量的1/2(表1)。
而2008年1-6月中國進口球團礦為1046萬噸,同比下降13%之多,造球精粉也存在同樣問題,1-6月增長僅3.3%。因此,雖然2008年3-4季度中國鐵礦石供應整體預期寬松,但球團,高品位粉礦,及造球精粉可能仍將存在結構性的供求矛盾,各品種之間價格也將拉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