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稀土價格低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稀土價格低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6-24 06:55:30

❶ 稀土產業擁有哪些優勢你對於稀土產業的發展有何看法

稀土是一種非常占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資源界中有一句話,石油相當於工業的血液,而稀土相當於工業的維生素,有了稀土這個重要的因素,工業才能有一個更大的發展,有一個更加強壯的發展。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出台有效的管用的舉措,加大稀土行業的整頓和規范的力度,同時,也將創新和完善有關稀土的相關管理機制,加快構建更加結構合理科技水平和更加先進的稀土資源保護、更加有效的行業發展格局,發揮好這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的特殊價值。通過以上的機制來規范稀土的開采形式,以及保護性的開採的理念。

❷ 為什麼中國要低價出口稀土

稀土,歷來是國家戰略資源,被譽為進入未來世界的鑰匙。
而中國白雲鄂博稀土礦佔全世界可開采資源的90%,世界70%的稀土消耗量靠中國出口,所以中國地質學家把稀土稱為「上帝對苦難中國人的唯一眷顧」。但由於無節制的開采,賣國買辦們的肆意出口,加之日美兩國戰略上的聯合壓價,導致稀土資源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甚至抵補不回開采費用。這種情形,不禁讓人痛哭流涕!
今天,在專家們的呼籲之下,國家終於禁止稀土出口。
銦,液晶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中國禁止稀土出口,讓台灣地區,日韓等國的液晶生產商膽戰心驚,國際市場上液晶面部價格應聲而漲!
而用到釔的等離子日子也不好過了,壟斷等離子的幾大廠商面臨有專利無材料的困境。
本高手大膽預測,中國禁止稀土出口將加快等離子消亡的速度,而液晶面板生產線被迫轉移至大陸。
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平板電視的跌勢將止。此後將持續一段價格穩定期。而兩年後,生產線轉移完成,又將開啟液晶降價之門。
而等離子陣營把等離子技術視為核心生產力,不會輕易將生產線轉移到大陸。因此,等離子的價格將處於劣勢。
喪失了價格的優勢,等離子將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
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稀土企業——包頭的一家稀土有限公司。因為全世界的稀土80%以上的儲量在中國,中國的稀土80%以上在包頭的白雲礦區。你到他們公司的大門口,以及稀土研究院的大門口,都看到這樣一幅醒目的標語: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這句話出自世紀偉人D公之口。我和當地單位的專家以及普通工人聊起這個話題時,他們都認為,D公這句話有著很深的寓意。中東是世界的油庫,以前也都是列強們掌控一切,西方大佬們以十分低廉的價格收購了他們的油田,廉價甚至不化錢就掠奪了他們的石油資源。現在他們把油田收回了很大部分,而且成立了「歐佩克」——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終於奪得了相當一部分石油市場的操控權!
很遺憾,前幾年我們非但沒有掌控。而且大量的賤賣,到相互壓價。例如長江流域某省的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把氯化釹(釹,稀土元素的一種)由90年代初的五十多萬一噸,一下降到幾萬元一噸。有些稀土製品,4個9純度的價格,過去幾年連以前兩個9 純度的價格都賣不到。搞稀土的人都知道,純度差一個9,價格就相差十倍。難怪小日本在暗暗竊喜、大量儲備!
國內的一些稀土和其他小金屬的出口商們,和一些日本的代理商們。你們這樣的賤賣中國特有的物資,和當初滿清割地賠款的賣國行經有區別嗎?!
好在我國的稀土界元老和專家們,經過幾年的呼籲,使前幾年那種現象逐步得到糾正。但我們離D公提出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樣一個戰略牽制的目標,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由於石油的飛漲,鐵礦石的猛漲,以及,電解銅等有色金屬的大漲,使中國人民逐步意識到,中國應該到尋求反制的時候了。CCTV等媒體也開始關注這方面的事了。這是好事!
雖然我們醒悟的有點晚,但作為大眾意識的代言人的媒體,開始醒悟,開始尋訪專家、尋求對策。並以媒體的公眾影響力,鼓動一下,這樣就離觸動決策層的時間不遠了!
該行業的有識之士,在不斷地上下呼籲,已經快十個年頭了!這十年中,日本已經大量囤積了稀土和有色小金屬。我們已經有點晚了!我們應該抓緊奪回我們的掌控權,監管和限制並重;並做好我們的戰略儲備。
在有步驟的籌建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的同時,我們應該建立:
有色小金屬戰略儲備。
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戰略儲備。
動用政府力量,整合生產企業。實行國家統一收購。使這些我們國家特有的戰略物資,達到他們自己應有的價位。並對HF(氫氟酸)等核工業材料,實施嚴格的出口配額管理,對於潛在的敵對國家,實施出口限制!
對煤炭出口實行控制管理。
…………只有實施嚴格監管,我們才能在進口我們所急需的物資和設備上有談判的砝碼。
監管和限制是一把雙刃劍,政府不應該在物價上漲和出口下滑時患得患失。眼光應該放遠一點。等到我們真正掌控住這些戰略物資的時候,我們在國際上就有了說話的物質資本,錢有我們賺的!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中國,抓緊這最後的機會吧!不要等把我們的礦山全部挖空賣光了,那就徹底完了!

❸ 工信部談稀土為何只賣出土的價格帶來什麼影響

工信部談稀土為何只賣出土的價格帶來了股價暴漲,受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講話的影響,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稀土的股價在11點10分左右開始被迅速拉升,截至午間收盤,大漲20.99%,收於0.98港元。

據悉,3月1日上午,國新辦就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指出,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讓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了。

肖亞慶表示,今年1月份,工信部發布了《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稀土是一個戰略性資源,發布條例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的戰略和市場需求,以及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來進行一些規范。規范的目的,就是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當然政府在維持市場秩序中也要發揮好作用,該放的放,該管的要管住。

(3)稀土價格低對中國企業的影響擴展閱讀:

發布會上,肖亞慶指出了當前國內稀土行業存在的幾方面問題:

首先是行業惡性競爭壓低稀土價格的問題。肖亞慶表示,現在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就是因為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被浪費掉。

第二是國內的稀土生產存在不少環保問題,當地群眾反映非常強烈。因為稀土市場好,企業就使勁地采、使勁地挖、使勁地煉,環境保護方面有很多反映。

第三是稀土本身是稀有地資源,但現在存在無序開采、資源浪費的情況。比如只採最富裕的那塊,中國話叫「挖白菜心「,把最好的采走了,資源的綜合利用效果很差,從長期來看,用幾年沒有了,資源綜合利用也會有問題。

第四是稀土發展低水平重復非常多,而高水平的稀土產品還比較少,這樣不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❹ 中國限制稀土的出口配製對稀土出口行業有何影響,對稀土出口是利好還是利空

限制會怎麼樣,當然國際稀土價格會上漲了。限制的是出口量,比如原來是每年出口300噸,我這是假設,每頓10000元,是3百萬。現在雖然限制了,但是稀土價格升了啊。每噸20000就算只出口150噸就和原來一樣了。而且成本,和資源也都節省了下來,所以這是重大利好!
再加上稀土行業的整合。
但是現在的包鋼稀土和廣晟有色就不要再碰了,風險太大了!

❺ 稀土禁止出口對中國有什麼好處,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稀土,歷來是國家戰略資源,被譽為進入未來世界的鑰匙。 而中國白雲鄂博稀土礦佔全世界可開采資源的90%,世界70%的稀土消耗量靠中國出口 ,所以中國地質學家把稀土稱為上帝對苦難中國人的唯一眷顧。但由於無節制的開采,賣國買辦們的肆意出口,加之日美兩國戰略上的聯合壓價,導致稀土資源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甚至抵補不回開采費用。這種情形,不禁讓人痛哭流涕! 今天,在專家們的呼籲之下,國家終於禁止稀土出口。 銦,液晶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中國禁止稀土出口,讓台灣地區,日韓等國的液晶生產商膽戰心驚,國際市場上液晶面部價格應聲而漲! 而用到釔的等離子日子也不好過了,壟斷等離子的幾大廠商面臨有專利無材料的困境。 本高手大膽預測,中國禁止稀土出口將加快等離子消亡的速度,而液晶面板生產線被迫轉移至大陸。 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平板電視的跌勢將止。此後將持續一段價格穩定期。而兩年後,生產線轉移完成,又將開啟液晶降價之門。 而等離子陣營把等離子技術視為核心生產力,不會輕易將生產線轉移到大陸。因此,等離子的價格將處於劣勢。 喪失了價格的優勢,等離子將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 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稀土企業--包頭的一家稀土有限公司。因為全世界的稀土80%以上的儲量在中國,中國的稀土80%以上在包頭的白雲礦區。你到他們公司的大門口,以及稀土研究院的大門口,都看到這樣一幅醒目的標語:中東有石油 ,中國有稀土。 這句話出自世紀偉人D公之口。我和當地單位的專家以及普通工人聊起這個話題時,他們都認為,D公這句話有著很深的寓意。中東是世界的油庫,以前也都是列強們掌控一切,西方大佬們以十分低廉的價格收購了他們的油田,廉價甚至不化錢就掠奪了他們的石油資源。現在他們把油田收回了很大部分,而且成立了歐佩克--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終於奪得了相當一部分石油市場的操控權! 很遺憾,前幾年我們非但沒有掌控。而且大量的賤賣,到相互壓價。例如長江流域某省的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把氯化釹(釹,稀土元素的一種)由90年代初的五十多萬一噸,一下降到幾萬元一噸。有些稀土製品,4個9純度的價格,過去幾年連以前兩個9 純度的價格都賣不到。搞稀土的人都知道,純度差一個9,價格就相差十倍。難怪小日本在暗暗竊喜、大量儲備! 國內的一些稀土和其他小金屬的出口商們,和一些日本的代理商們。你們這樣的賤賣中國特有的物資,和當初滿清割地賠款的賣國行經有區別嗎?! 好在我國的稀土界元老和專家們,經過幾年的呼籲,使前幾年那種現象逐步得到糾正。但我們離D公提出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樣一個戰略牽制的目標,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由於石油的飛漲,鐵礦石的猛漲,以及,電解銅等有色金屬的大漲,使中國人民逐步意識到,中國應該到尋求反制的時候了。CCTV等媒體也開始關注這方面的事了。這是好事! 雖然我們醒悟的有點晚,但作為大眾意識的代言人的媒體,開始醒悟,開始尋訪專家、尋求對策。並以媒體的公眾影響力,鼓動一下,這樣就離觸動決策層的時間不遠了! 該行業的有識之士,在不斷地上下呼籲,已經快十個年頭了!這十年中,日本已經大量囤積了稀土和有色小金屬。我們已經有點晚了!我們應該抓緊奪回我們的掌控權,監管和限制並重;並做好我們的戰略儲備。 在有步驟的籌建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的同時,我們應該建立: 有色小金屬戰略儲備。 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戰略儲備。 動用政府力量,整合生產企業。實行國家統一收購。使這些我們國家特有的戰略物資,達到他們自己應有的價位。並對HF(氫氟酸)等核工業材料,實施嚴格的出口配額管理,對於潛在的敵對國家,實施出口限制! 對煤炭出口實行控制管理。 只有實施嚴格監管,我們才能在進口我們所急需的物資和設備上有談判的砝碼。 監管和限制是一把雙刃劍,政府不應該在物價上漲和出口下滑時患得患失。眼光應該放遠一點。等到我們真正掌控住這些戰略物資的時候,我們在國際上就有了說話的物質資本,錢有我們賺的!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中國,抓緊這最後的機會吧!不要等把我們的礦山全部挖空賣光了,那就徹底完了!

❻ 中國稀土對美國工業企業有何重大影響

近年來,隨著中國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許多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如華為的5G技術。但就在中國科技蓬勃發展之際,美國卻跳出來搗亂,先後制裁華為、中興等企業,特別是試圖阻止中國在全球范圍內購買高端晶元,企圖遏制中國相關科技產業的發展。不可否認,美國的這一舉動的確讓我國頭疼,但並不是無可奈何。俗話說,各奔東西。面對美方不斷的強行打壓,中國似乎已經在反擊中悄然發力。

除了提高稀土出口價格,中國還將實施稀土產業出口管制。可以預見,這次不尋常的漲價只是一個警示的開始。雖然美國也有大量的稀土資源,但距離能夠分離提純稀土礦物還很遠。由此可見,美國也在艱難應對全球稀土資源短缺。


退一步說,中國在稀土資源方面的相關行動,其實是出於自身的發展需要。畢竟,這種不可再生資源在未來軍事工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至於是不是拐彎抹角,完全是假的。我們相信,即使我們失去了晶元的來源,有一天我們的國家也會在晶元領域實現自治。到那時,無論其他國家如何阻撓中國的科技發展,他們永遠不會成功。無論什麼樣的壓迫,中華民族都將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光榮的象徵。

❼ 中國稀土為什麼這么便宜

國內企業間相互壓價,自相殘殺。國家沒有統一管理,沒有採取嚴厲控制措施。

❽ 日本發現稀土對中國的影響

樓主您好!日本發現稀土對中國的影響不大。

日本發現稀土對中國在市場稀土市場的影響力所造成的沖擊都將有限,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對中國稀土資源整體的依賴。
目前陸地上的稀土都開采不完,還沒有必要去海下開挖,加之海上開采生產成本實在太高,因此,對中國稀土市場也基本無影響。對中國稀土供應真正產生影響的將是美國的鉬公司以及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司。

在中國新任領導班子上台後,經濟轉型成為重中之重。過去中國稀土產業粗獷式的開發模式已難以為繼,存在破壞生態環境等嚴重弊端,因此對中國稀土產業進行整合升級十分必要。既然日本宣稱已經探測到天量的稀土,也沒有道理強化中國以白菜價將這一重要戰略資源賣給自己的輿論壓力,給中國管控稀土出口提供正當理由。畢竟,稀土貿易對於中日兩國來說早已經超出貿易的范疇,而上升到戰略資源的層面。

日本探測到大量高品位稀土資源也不是中國稀土企業的末日。單就數量上講,日本探測到的680萬噸稀土資源相對於中國稀土儲量而言並不算龐大,而且雖然日本發現稀土礦藏,但鑒於深海開采等技術瓶頸,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稀土資源主要依靠外部進口的模式,不會關閉中國稀土企業的去庫存化大門。如何適應新形勢下的生存環境,或是中國稀土企業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❾ 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的現狀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加上與其同族的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的總稱。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學性質,分為輕、中、重稀土元素,前5種元素為輕稀土,其餘為中重稀土。稀土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國擁有較為豐富的稀土資源,中國的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中國的稀土資源主要有以下特點:
——資源賦存分布「北輕南重」。輕稀土礦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包頭等北方地區和四川涼山,離子型中重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岩等南方地區。
——資源類型較多。稀土礦物種類豐富,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離子型礦、磷釔礦、褐釔鈮礦等,稀土元素較全。離子型中重稀土礦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輕稀土礦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對環境影響大。輕稀土礦大多可規模化工業性開采,但釷等放射性元素處理難度較大,在開采和冶煉分離過程中需重視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離子型中重稀土礦賦存條件差。離子型稀土礦中稀土元素呈離子態吸附於土壤之中,分布散、豐度低,規模化工業性開采難度大。
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稀土工業迅速發展。稀土開采、冶煉和應用技術研發取得較大進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已形成內蒙古包頭、四川涼山輕稀土和以江西贛州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產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選、冶煉、分離技術以及裝備製造、材料加工和應用工業體系,可以生產400多個品種、1000多個規格的稀土產品。2011年,中國稀土冶煉產品產量為9.6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
——市場環境逐步完善。中國不斷推進稀土行業改革,推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企業自主決策、價格供求決定的稀土市場體系。最近幾年,中國稀土行業投資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稀土市場規模目前已接近千億元人民幣。市場秩序逐步改善,企業間的兼並重組逐步推進,稀土行業「小、散、亂」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觀。
——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研發體系,在稀土采選、冶煉、分離等領域開發了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獨有的采選工藝和先進的分離技術為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稀土新材料產業得到穩步發展,實現了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產業化,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支持。
中國稀土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為全球稀土供應作出了重要貢獻。長期以來,中國認真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促進稀土的公平貿易。當前,中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中國生產的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儲氫材料、拋光材料等均佔世界產量的70%以上。中國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節能燈、微特電機、鎳氫電池等終端產品,滿足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需求。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稀土行業存在不少問題,中國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主要表現在:
——資源過度開發。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超強度開采,中國稀土資源保有儲量及保障年限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原有礦山資源大多枯竭。包頭稀土礦主要礦區資源僅剩三分之一,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儲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南方離子型稀土大多位於偏遠山區,山高林密,礦區分散,礦點眾多,監管成本高、難度大,非法開采使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采富棄貧、采易棄難現象嚴重,資源回收率較低,南方離子型稀土資源開採回收率不到50%,包頭稀土礦采選利用率僅10%。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稀土開采、選冶、分離存在的落後生產工藝和技術,嚴重破壞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離子型中重稀土礦過去採用落後的堆浸、池浸工藝,每生產1噸稀土氧化物產生約2000噸尾砂,目前雖已採用較為先進的原地浸礦工藝,但仍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破壞植被,嚴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農田。輕稀土礦多為多金屬共伴生礦,在冶煉、分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高濃度氨氮廢水、放射性廢渣等污染物。一些地方因為稀土的過度開采,還造成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災難,給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重大損失。而生態環境的恢復與治理,也成為一些稀土產區的沉重負擔。
——產業結構不合理。冶煉分離產能嚴重過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發滯後,在稀土新材料開發和終端應用技術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擁有知識產權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產加工技術較少,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匱乏。稀土作為一個小行業,產業集中度低,企業眾多,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企業,行業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惡性競爭。
——價格嚴重背離價值。一段時期以來,稀土價格沒有真實反映其價值,長期低迷,資源的稀缺性沒有得到合理體現,生態環境損失沒有得到合理補償。2010年下半年以來,雖然稀土產品價格逐步回歸,但漲幅遠低於黃金、銅、鐵礦石等原材料產品。2000年至2010年,稀土價格上漲2.5倍,而黃金、銅、鐵礦石價格同期則分別上漲4.4、4.1、4.8倍。
——出口走私比較嚴重。受國內國際需求等多種因素影響,雖然中國海關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項目,但稀土產品的出口走私現象仍然存在。2006年至2008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針對稀土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稀土行業的監管力度。2011年5月,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強對稀土開采、生產、流通、進出口等環節的管理,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強稀土行業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政府設立稀有金屬部際協調機制,統籌研究國家稀土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和政策等重大問題;設立稀土辦公室,協調提出稀土開采、生產、儲備、進出口計劃等,國務院有關部門按職能分工,做好相應管理工作。2012年4月,批准成立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發揮協會在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秩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意見》實施一年多來,行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行業發展秩序有了明顯改善。

❿ 稀土賣出「土」價,會產生哪些影響

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表示,中國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了。 鋼鐵生產中,稀土不可或缺;提升航空航天等材料的綜合性能也離不開稀土,故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 又因稀土金屬具有良好的光電磁效應,也被稱為“新材料之母”。此外,稀土還是軍工“利劍”,如核反應堆的結構材料,航空母艦、核潛艇、戰斗機等的生產都離不開稀土。 所以,稀土既重要,又值錢,還不可再生。中國要想打好手中的這張“好牌”“王牌”,就必須加強對稀土的管控。

中國稀土出口企業一度達到200多家,這還沒算上盜采、走私稀土礦的黑色產業鏈。據業內估計,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稀土中,來源不明、生產指令性計劃外的“黑稀土”,佔比已經超過一半。同時,開采成本低,如中國南方特有的離子型稀土礦,是全世界最容易提取的重稀土資源。此外,從白雲鄂博的稀土礦來看,成本低的秘密在於“尾礦”。 “尾礦”就是開采鐵礦石剩下的礦渣。白雲鄂博是鐵和稀土共生,鐵礦是大頭,鐵含量大概是34%。稀土就存在“尾礦”之中,這也是“中國稀土礦被當鐵礦挖”的來源。除了儲量高、成本低,缺乏集體價格談判機制和斬不斷的“黑稀土”供應鏈也是稀土不“稀”的重要原因。我國稀土企業雖多,但各個企業的銷售並沒有統一定價,且銷售渠道分散。稀土企業惡性競爭,分散的賣方相互殺價,行業整體喪失市場議價能力。

與稀土價格低對中國企業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什麼寶理財 瀏覽:997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
深股通流入資金周排名 瀏覽:759
通達信普及版帶交易嗎 瀏覽:911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