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登錄地方財政公開網查詢農民補貼資金
可以在當地的財政廳官方網站進行查詢。以安徽省為例,打開安徽省財政廳,點擊首頁的惠農補貼查詢。進入到惠農補貼查詢平台以後輸入被查詢人的姓名和證件號碼就可以查詢到了。具體的查詢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網路上輸入安徽省財政廳,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後點擊進入。
B. 河南的惠農政策有哪些
很多啦~~~
1.家電下鄉
2.減免農業稅
3.國家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
4.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
咱、、就知道這四條嘞~~~呵呵...希望可以幫到你.
C. 惠民惠農補貼發放不規范,存在截留、挪用等問題怎麼辦
便民惠農補助派發不標准,存有截流、侵吞等難題該怎麼辦?全新監督現行政策來啦。12月2日,國家財政部監管點評局長郜進興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詳細介紹了前不久國家財政部等七部委局協同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推進一卡通重點整治的成效,在全國各地范疇內增加整治幅度,創建常態化,促進重點整治邁向深層次,專升本報名將相互配合國家財政部監管點評局發布6篇重點整治典型性稿子。這名責任人表明,在效仿稿子中提及的典型性經驗做法的基本上,各省市應融合本身具體,開發設計出一套合乎本地要求的整治對策,進而貫徹落實好便民惠農政府補貼資產的有效合規管理派發,讓人民大眾進一步感受到補貼產生的滿足感。
D. 貪污260元惠農補貼資金怎樣定罪
貪污260元惠農補貼資金,沒有到達立案條件,不構成犯罪,不會追究刑事責任,一般進行黨紀政紀處罰。
E. 財政部門如何加強惠農資金管理
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鄉鎮職能轉變的需要,加快構建區鎮公共財政框架和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省市對鄉鎮財政改革工作的布置和要求,2007年章貢區穩步推行了「鎮財區管」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兩年來各項改革工作運行平穩,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建立了科學規范的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發放機制,逐步規范了各鎮、村的收支行為,有效促進了基層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近日,區財政局對各鎮「一卡通」工作進展情況、惠農補貼資金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研。
一、我區「一卡通」改革的基本情況
根據上級部門的部署,我區自2007年8月開始組織實施以「一卡通」為主要內容的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管理制度和支付方式改革。通過廣泛宣傳、擬定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業務培訓、區鎮聯網、網上指導、信息採集、開設銀行帳戶等工作的開展,平穩地實施了改革的各項工作。兩年來按照全面納入、完善優化、繼續深化的指導思想,我們從擴項、協調、夯實基礎、加強宣傳等方面扎實推進「一卡通」改革。
我區2007年8-12月,納入項目數3個,指標數57.43萬元,發放數是57.43萬元,發放戶數30312戶;2008年,納入項目數30個,當年指標數1949.13萬元,發放數是1699.94萬元,發放戶數29056戶;2009年1-5月,已發放項目數24個,指標數925.22萬元,發放數是826.43萬元,發放戶數25398戶。
二、我區加強惠農補貼資金管理,推進「一卡通」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強宣傳、主動服務。充分運用了電視、會議、牆報和宣傳資料等手段,對改革政策全方位的宣傳。製作和發放《鄉鎮財政改革政策宣傳手冊》,深入鄉鎮宣傳「一卡通」改革精神,讓惠農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廣大農民積極支持和參與。今年以建設機關效能年為契機,深入鄉鎮、深入農戶,由坐等群眾反映問題轉為主動下訪掌握情況,切實解決惠農補貼發放工作的實際問題。
2、建立機制,強化監督。建立常規性檢查和專項性檢查相結合、實地檢查和網上檢查相結合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按照「六到戶」「六不準」的原則強化「一卡通」改革的監督管理。隨機走訪農戶,檢查資金落實和發放信息公開情況,聽取農戶的意見和要求,直觀了解掌握基層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加強財務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有效落實各項惠農資金。
3、夯實基礎,源頭保障。實行「資金一戶管,補助一卡發,服務一站辦,收支一本帳」措施。各鎮(街辦)均建立了資金明細帳,農戶信息資料台帳,重點做好發放清冊、發放不成功清單以及農戶信息變更表的裝訂歸檔工作,以扎實的基礎工作在源頭上保障資金到戶,不留發放死角。
4、明確職責、溝通協作。加強與主管部門、各鎮以及農信社的交流和溝通,對改革中的各項措施進行認真細致的討論,適時調整流程、理順相關環節,層層分解任務,確保每個環節與部門掛鉤,每項工作落實到人,每筆資金發放到戶,確實提高涉農資金效率。
5、加強建設,提高效能。為給惠農補貼打開快捷方便的綠色通道,架高了財政專用網路,實現了區鎮聯網,信息資源共享;為財政所配置了專用電腦、UPS、列印機、掃描儀等硬體;各鎮(相關街辦)均安裝使用了「一卡通」軟體,區級財政通過網路及時提供技術幫助和業務指導。在改善硬體設備的同時,加大了對基層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進行了多期業務培訓,著重加強了操作流程、系統軟體運用的能力,提高辦公效能。
我區實施「一卡通」改革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充分發揮了惠農政策和涉農資金的合力效應,徹底改變了以往條塊分割、分散管理的做法,通過整合資金、封閉運行,「一個漏斗向下」,從源頭上杜絕截留或挪用惠農補貼資金的現象,有力保障了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
三、我區「一卡通」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1、主管部門及鄉鎮對「一卡通」改革認識不到位,缺乏主動意識。有些主管部門及鄉鎮片面認為通過
「一卡通」平台發放,就是把工作轉移給財政部門了,致使財政所承擔大量的工作和壓力。因「一卡通」工作是處於惠農資金落實的最終環節,按照省政府的實施方案,其基礎工作都應由主管部門承擔,「一卡通」是作為一個發放的平台由財政部門進行撥付;目前縣級主管部門往往不行使審核資金分配的職責,部門之間配合不到位,僅僅是布置各鎮對資金分配後報財政發放,而財政部門督促的力度也非常有限,往往會造成拖延資金發放的現象。
2、農信社對
「一卡通」存摺的服務和管理不到位。有的補貼項目摘要欄模糊、列印不準確;允許農戶隨意取消「一卡通」存摺,又沒有及時通知財政所,致使後面的補貼資金無法正確發放;有的農信社不返回發放清冊給財政所,或者清冊未加蓋業務處理專用章,使得雙方的資金流轉和查詢缺少法律依據;農信社沒有建立定期與財政所核對的制度,財政所不能及時了解已變更農戶存摺帳號,造成部分資金發放不成功。
3、該軟體系統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不便於操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如下問題:已發放的項目不能選擇鄉鎮結帳上傳,因各鎮的實際情況不同,錄入的進度也不同,但系統只能在所有鄉鎮錄完並審完才能上傳,這樣不能正真反映實際發放情況;系統僅設置了一道審核程序,並且沒有顯示每個步驟具體操作員名字,不便於監管;數據部分停發和批量導入速度慢,並且容易死機,嚴重影響操作。
4、農戶對改革的精神以及「一卡通」存摺的使用理解不到位。有的農戶長年在外打工,而在發放「一卡通」存摺後,農戶需本人攜身份證到信用社去,才能領取到第一筆補助款,致使「一卡通」存摺和各項補貼資金的及時發放存在困難;有的農戶對存摺進行銷戶、換折等操作後,未能及時告知當地財政所,致使資金不能及時發放;有的農民姓名用字不規范,易造成系統確認出錯(如同一人同時使用「藍」、「蘭」字);有的農戶由於分家,造成存摺戶名與實際情況不相符,致使在銀行認證時發生錯誤。
5、改革經費不足,基層財政人員少、力量小、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一卡通」改革覆蓋面廣、項目繁多、資金額大,牽動、涉及的部門很多,從組織宣傳到具體落實,為保證每一個環節的順利實施,雖然我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還存在很大的資金缺口,特別對硬體的投入,如伺服器的增設和擴充迫在眉睫,現有伺服器已超負荷運轉,嚴重影響了資料庫的安全系數。我區平均每個財政所僅有兩到三個人,並參與了大量的鎮中心工作,面對繁雜的「一卡通」業務,往往是顧此失彼、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往延誤了資金的發放;財政所人員更新慢、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很難適應改革的新形勢,特別是電腦操作和軟體運用上尤為突出。
四、加強我區惠農補貼資金管理,推進「一卡通」改革的幾點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一是由各項惠農資金的省、市主管單位以及省農信社共同強調和聯合布置,徹實加強部門間的領導,引導其履行好各自的職能、職責,形成一個良好的機制和氛圍,最終使國家的惠農政策及時落到實處。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思想工作,讓廣大農戶朋友真正認識、切身體會到「一卡通」在落實惠農政策的好處和作用,從而正確使用「一卡通」存摺。
2、完善軟體,提升能力。一是省用友軟體公司應對「一卡通」系統軟體進一步完善、升級,解決實際問題,方便基層操作,提高效率。二是為基層財政所注入新鮮血液,加強培訓,注重實效,建設一支高效、實干鄉鎮財政隊伍,為改革提供人力支持。
3、重新核對,確保准確。目前由於農戶信息的不夠准確,而導致發放不成功現象較嚴重,對於這種狀況,要採取到村到戶、分次分批重新核對農戶基礎信息,重點核對好身份證號碼、姓名、存摺號等。與農信社建立定期核對制度,對農戶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一卡通」系統內有關數據,提高發放的准確性。
4、多方籌措,保障經費。為進一步深化「一卡通」改革提供資金保障,基層財政要摒棄等、靠、要、觀望的態度,多途徑籌措改革經費,同時上級財政部門加大對基層改革經費的投入。只有在財權與事權的高度統一下,才能更有力地推動改革。
F. 安徽省惠農補貼發放信息查詢平台,怎麼查詢我的補貼到賬沒有
您可以在安徽省財政廳的官方網站進行查詢,具體的方法如下:
1、打開回安徽省財政廳官網。答
2、進入安徽省財政廳官方網站以後,下拉頁面找到惠農補貼查詢,點擊打開。
3、頁面跳轉進入安徽省惠農補貼發放信息查詢平台,點擊補貼查詢按鈕。
4、在安徽省惠農補貼發放信息查詢平台的查詢界面,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或銀行卡號,點擊查詢按鈕。
5、頁面轉入查詢結果顯示界面,即可看到安徽省惠農補貼發放的明細了。
應答時間:2020-1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河南省農機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0年04月09日
河南省財政廳 河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關於下達《河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方案》的通知
豫財農〔2010〕
各省轄市財政局、農機局,有關縣(市)財政局、農機局:
為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擴大需求,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拉動 農機 工業發展,加快推進我省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農業,促進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財〔2010〕28號)要求和《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結合我省農業和農業機械化發展實際,我們研究制定了《河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件:河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方案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
河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方案
為做好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項目實施工作,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0]28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編制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目標,以提高 農機 裝備總量、改善裝備結構、提高農機化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拉動 農機 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為主要任務,繼續以推進主要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為重點,兼顧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突出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機具推廣應用;完善 補貼 管理辦法,規范操作程序,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尊重農民購買 農機 自主權,引導 農機 企業加強研發生產適銷對路 農機 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最大限度發揮財政 補貼 政策的引導效應,進一步調動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具的積極性,擴大農村消費,拉動國內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二、主要目標
(一)調動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提高農民購買農業機械能力,擴大農戶直接受益范圍,促進農民增收。
(二)改善農業裝備結構,提高 農機 裝備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
(三)加大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提高主要農作物和養殖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促進丘陵山區機械化和旱作節水農業發展。
(四)促進 農機 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三、基本原則
(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分結合、務求實效。
(二)突出重點,兼顧區域特色,向優勢糧棉油主產區傾斜、向重點作物、養殖關鍵環節傾斜、向農民專業合作服務組織傾斜、向全國農機化示範縣及重點地區傾斜。
(三)促進 農機 產品質量提高,推廣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
(四)充分尊重農民購機的自主選擇權。
(五)加強引導,合理布局,優化結構,提高 農機 組織化程度。
(六)操作程序科學、簡便、高效。
四、實施規模及范圍
2010年安排 農機 購置 補貼 第一批資金6億元。為使 補貼 政策惠及更多農民,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覆蓋全省所有農業縣區。土地面積較小的市轄區合並實施或由鄰近縣代為實施,具體實施方式由省轄市確定。重點發展玉米生產、水稻生產、保護性耕作、油料生產、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和煙草生產機械化。
省屬農場計劃單列,市屬管理的地方農場的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納入所在縣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范圍,農場職工與本縣其它農民享有同等申請 補貼 的權利。
按照省委省政府玉米機收率達40%的要求,按需求計劃對玉米收獲機械進行 補貼 。第一批資金一般應安排1/6用於 補貼 玉米收獲機械(信陽市除外)。
安排專項資金,選擇試點,對購置工廠化育秧設備及糧食烘乾機械的 農機 專業合作社予以 補貼 , 補貼 資金由省里定點 補貼 到社。
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和煙草機械的 補貼 資金單列,專防資金優先滿足開展全程承包防治的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購買植保機械,截止期限至 6月30日。對於逾期未完成的 補貼 金額,由縣級 農機 主管部門調整 補貼 其他機型。
五、 補貼 機具及 補貼 標准
(一) 補貼 機具種類
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後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動力機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和其他機械等12大類40個小類116個品目機具(詳見附表2)。
補貼 機具中手扶拖拉機和小型穀物聯合收獲機,只在17個山區縣、26個丘陵縣(國家統計局界定,見附件3) 補貼 。
(二) 補貼 機具的確定
農業部確定 補貼 機具種類范圍,省農機局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確定具體 補貼 機具范圍。 農機 生產企業根據省 農機 管理部門確定的 補貼 機具范圍,提出 補貼 產品機型,省農機局匯總並進行分類分檔,確定具體 補貼 額,形成 補貼 產品目錄向社會發布。 補貼 機具應是列入國家或省級支持推廣目錄的產品。各地可根據實際和資金額度對 補貼 機具類別進行取捨,但不得取捨具體型號。可以對當地農業生產急需的機具類別實行「普惠制」探索。
(三) 補貼 標准
使用中央和省級資金,總體上執行不超過30%的 補貼 比例。單機 補貼 額原則上最高不超過5萬元。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免耕播種機、擠奶機械、大型聯合收割機、烘乾機單機 補貼 限額可提高到12萬元;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單機 補貼 額可提高到20萬元。在此基礎上,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需要,利用地方財政資金對當地農業生產急需和薄弱環節的機具給予累加 補貼 。是否實行累加 補貼 ,累加 補貼 的 補貼 率和 補貼 額度等由各地自行確定。
六、 補貼 對象
補貼 對象為納入實施范圍並符合 補貼 條件的農民、農場職工、直接從事 農機 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取得當地工商登記的奶農專業合作社、奶畜養殖場所辦生鮮乳收購站和乳品生產企業參股經營的生鮮乳收購站。
在申請 補貼 人數超過計劃指標時, 補貼 對象的優選條件是: 農機 專業合作組織; 農機 大戶、種糧大戶;移民新村;乳品生產企業參股經營的生鮮乳收購站、奶農專業合作社、奶畜養殖場所辦生鮮乳收購站。同時,對購置玉米聯合收獲機、水稻插秧機、購置主機並同時購置配套農具的要優先 補貼 。申請人員的條件相同或不易認定時,根據申請 補貼 的先後排序或農民接受的其它方式確定。
七、經銷商的確定
補貼 機具經銷商應具備資質條件並由 農機 生產企業自主提出,報經省農機局統一公布,供農民自主選擇。各地 農機 部門和生產企業應加強對 補貼 產品經銷商的監督管理。農民可以在省域內跨縣自主選擇經銷商購機。
八、申報程序
2010年度 農機 購置 補貼 資金的申報程序如下: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 農機 主管部門根據本實施方案,對本轄區農業生產需要、農機化現狀、農民購買能力和購買積極性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提出年度 補貼 機具種類、數量和資金分配計劃、管理措施等,商同級財政部門制定本地《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資金使用方案》。由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 農機 主管部門、財政局於2010年4月20日前聯合報省財政廳、省農機局備案(各一式兩份)。
購機 補貼 政策的公布、申請、公示、購機、核實,結算等程序按照省財政廳、省農機局《河南省中央和省級 農機 購置 補貼 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暫行)》(豫財辦農[2005]32號)執行。
九、 補貼 資金的支付
補貼 資金由省財政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統一向生產企業或生產企業認定的省級區域總供應商支付。 補貼 機具到位後,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 農機 主管部門要及時認真審核 補貼 結果表、 補貼 協議、 補貼 發票、資金申請表,並對 補貼 農戶進行機具核實,無誤後將 補貼 結果表、資金申請表報省農機局,經省農機局審查後,報請省財政支付 補貼 資金。
十 、工作進度安排
1、2010年1月—3月份,省農機局會同省財政廳制定《河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實施方案》,上報財政部、農業部備案。同時公布《河南省2010年度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產品目錄》、《河南省2010年度農業機械 補貼 產品供應商名錄》。
2、2010年4~10月份,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 農機 主管部門按照有關程序和規定,組織購機 補貼 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工作,並在每個月底上報本市工作進展情況。此間,省農機局對各地項目執行情況組織抽查或巡迴督查。
3、2010年10~11月,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 農機 主管部門進行專項年度執行情況總結,並在11月中旬將專項年度執行情況總結報告和電子檔案資料報省農機局。
4、2010年11月~12月,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的基礎上,農機局對年度 農機補貼 專項 補貼 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總結。
十一、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對農民購買 農機 實行專項 補貼 ,是落實中央扶持「三農」政策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拉動內需、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有效措施,對於進一步調動農民積極性,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各地要盡快啟動 補貼 工作,確保不誤農時。各級 農機 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應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密切配合,齊心協力,精心組織,要建立和落實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任務,認真做好調查摸底、方案制定、動員部署、培訓指導等工作,確保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順利實施。 農機 主管部門要與當地種植業、畜牧、漁業、農墾以及水利、林業等部門搞好溝通協調,切實把牧業、林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納入 補貼 范圍。縣級 農機 主管部門主要負責政策宣傳、 補貼 對象的確定公示、購機情況核實、檔案登記匯總及項目監管等。
為保證農業機械 補貼 政策順利實施,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保證必要的組織管理經費,主要用於政策宣傳、信息檔案建立、公示等組織管理方面的支出。嚴禁擠占挪用財政 補貼 資金用於工作經費。
(二)規范操作,嚴格管理。各地要嚴格執行《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規范操作,嚴格管理。要嚴格 補貼 產品經銷商由生產企業自主推薦的制度,由農民自主選擇經銷商和 補貼 產品。不得採取不合理政策保護本地區落後生產能力。嚴禁地方保護主義,嚴禁強行向購機農民推薦產品,嚴禁借擴大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之機亂漲價。同一產品銷售給享受 補貼 的農民的價格不得高於銷售給不享受 補貼 的農民的價格。要嚴格執行 補貼 對象公示制度,為方便農民,可對價值較低的機具採取購機和公示同時進行的辦法。要加強對農民購機情況的檢查核實,包括是否購機、購買機具是否為協議規定的機具等。啟動實施全國 農機 購置 補貼 管理軟體系統,加快實現購機申請、審核、結算、檔案管理等信息化網路化,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三)加強引導,宏觀調控。 農機 購置 補貼 既是強農惠農政策,又是一項產業促進政策。各地要正確把握政策取向,統籌規劃,充分發揮 補貼 政策的宏觀引導作用,合理確定 補貼 范圍,科學設定 補貼 額。通過 補貼 政策的實施,切實優化 農機 裝備結構,提高薄弱環節農機化水平,全面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同時,促進新技術推廣應用,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要公平公正確定 補貼 對象,培育農機化發展主體;合理分配 補貼 資金,促進區域農機化協調發展。各地要深入搞好 農機 裝備需求調研,科學分析現狀與不足,要加大對植保專業服務組織的 農機 購置扶持力度,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因地制宜制定 農機 購置 補貼 規劃,為 補貼 政策持續深入實施提供有效支撐。
(四)嚴肅紀律,加強監管。要進一步嚴格紀律,嚴格執行國務院「三個禁止」要求,嚴格執行 農機 購置 補貼 管理「四項制度」,嚴格執行農業部規定的「八個不得」要求。各級財政、 農機 部門要加強對 農機 購置 補貼 工作的監管,要進一步加強 農機 購置 補貼 實施情況的督導檢查,制定督查方案,明確進度要求,落實督查任務和責任。省財政廳、省農機局將不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和重點抽查。嚴查違規違紀行為,特別要加強對倒賣 補貼 指標、套取 補貼 資金、亂收費、搭車收費等違規行為的檢查,發現問題嚴厲查處,決不姑息。對發生問題的縣,將查實的情況通報全省 農機 系統,並抄送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建議對相關責任人按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參與違法違規操作的經銷商,要永久取消經營 補貼農機 產品的資格。對參與違法違規操作的生產企業要及時取消 補貼 資格。各地要將督導檢查情況及對各類違規違紀案件查處情況及時報省財政廳、省農機局。
(五)加強宣傳,搞好服務。各地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資金使用方案要向社會公布,充分利用各大新聞媒體,加強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的宣傳工作,特別是要做好農民的宣傳引導,讓農民了解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政策內容、程序和要求。要搞好咨詢服務,認真答疑解惑。要高度重視與企業的資金結算工作,保證每季度結算一次,減輕 農機 生產企業資金周轉壓力。要協調 農機 企業做好 補貼 機具的供貨工作,督促企業做好售後服務工作。要加強 補貼 機具的質量監督,了解 補貼 機具的質量狀況和農民的反映,安排專門機構受理農民的投訴,對存在質量問題、農民投訴多的機具及其生產企業,應按管理許可權及時取消 補貼 資格,保護農民的權益。
各地 農機 主管部門要繼續做好農業機械購置 補貼 信息報送工作,實行信息周報制度,要及時做好半年和全年專項執行情況的總結,分別在6月20日和11月20日前報送半年和全年 農機 購置 補貼 (包括地方財政安排的 補貼 )實施情況總結報告及電子文檔。
H. 惠農資金情況
「強農惠農資金」是指各級財政安排用於「三農」的各項資金投入,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對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資金、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等。具體包括如下內容:1.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類資金主要是用於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病險水庫治理、農村能源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農村公路建設、土地整理與耕地保護等資金。2.涉農補貼類資金主要是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畜牧良種補貼、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與撲殺補助、退耕還林補助、生態公益林補償、森林植被恢復費、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家電下鄉補貼、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產糧大縣獎勵、油料生產大縣獎勵、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等資金。3.支持農業產業化和社會化服務建設類資金主要是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科技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新農村現代物流網路建設、政策性農業保險等資金。4.農業綜合開發類資金主要是用於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等資金。5.農村綜合改革類資金主要是化解鄉村債務和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國有農場稅費改革、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等資金。6.農業防災救災類資金主要是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救濟資金、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等資金。7.支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類資金主要是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建設、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低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醫療救助、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補助等醫改資金、農村「五保」供養和敬老院改擴建、農村安居工程建設、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民政專項救助資金、農村環境保護、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等資金。8.財政扶貧開發類資金主要是各級財政部門安排的用於扶貧開發的資金。9.庫區移民類資金主要是各級財政安排的用於支持庫區飲水、道路等生活生產設施建設和移民後期扶持、補助的資金。10.支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類資金主要是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鄉鎮機關辦公用房建設等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