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東石油儲備佔全世界多少百分比
擁有7420億桶探明石油儲量的中東地區佔到全球探明石油總儲量數的61.5%。產油大國有:
1、委內瑞拉
已證實石油儲量:2965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4.35%
每日石油產量:238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74.6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75.9萬桶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石油產業是其經濟命脈,該項所得占委內瑞拉出口收入的約80%。
2、沙烏地阿拉伯
已證實石油儲量:2626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7.85%
每日石油產量:1052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264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147萬桶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273年。
3、加拿大
已證實石油儲量:1752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1.91%
每日石油產量:348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221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232萬桶
加拿大的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很多人說起石油只會想到中東地區,其實是加拿大出於保護自然資源的考慮,並沒有過多的去開採石油,
而且加拿大的石油97%以上的石油皆為油砂,大部分都用於了出口,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石油存儲可供其使用217年。
4、伊朗
已證實石油儲量:1370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9.31%
每日石油產量:425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185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0
伊朗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石油大國,實際上也是,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其國家工業主要以石油開采為主,
國家經濟命脈和外匯也主要以石油為主要來源,可以說石油收入占據了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伊朗的石油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202年。
5、伊拉克
已證實石油儲量:1150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7.82%
每日石油產量:264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69.4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40.3萬桶
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原油儲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工業也主要跟石油有關,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
伊拉克戰亂導致開採石油的大部分工廠都停工了,石油出口量也收到一定的影響,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453年。
中東石油危機:
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
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自此,由中東地區爆發戰爭引發的石油危機漫延全球!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國際輿論開始關注起世界「能源危機」問題。
許多人甚至預言:世界石油資源將要枯竭,能源危機將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作出重大努力去利用和開發其它能源資源,那麼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面臨能源短缺的嚴重問題。
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資源將會在一代人的時間內枯竭。它的蘊藏量不是無限的,容易開采和利用的儲量已經不多,剩餘儲量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到一定限度就會失去繼續開採的價值。
在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導的條件下,如果能源消費結構不改變,就會發生能源危機。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石油的短缺或是壟斷,都必將引起世界的轟動。可見石油已經一躍成為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石油資源在被開發以前,阿拉伯的酋長們的財產「用一頭駱駝就可以拉走」但如今,是他們掌握著世界經濟的命脈,一些原來弱小的國家,因這上天賜予的寶貴財富,從此在國際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有史以來,還沒有一個由弱小國家組成的集團能過迫使占人類絕大多數的其他國家的人民如此戲劇性的改變生活方式,而遭到的抗議卻如此之少。」
2. 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從出口石油中賺了很多錢
是的。如阿聯酋的老闆買了曼城俱樂部,10年的球場冠名費據說達到4億英鎊!
不過,如沙特,也早在調整產業結構。其非油產業快達到總產值的一半左右了。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
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
3. 1970年左右為何中東石油油價上漲
1967年6月,以色列突然向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發動空襲,挑起了第三次中東戰爭。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在中東地區建立公正、永久的和平,要求以色列從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所佔領的土地上全部撤出」的第242號決議,但該決議因美、蘇、英、法四國舉行的中東和平會議的失敗而未能得以貫徹落實,為此,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第一次聯合起來對美國和英國實行了石油禁運措施。怎奈由於當時美國的五大石油公司控制著中東地區石油生產總量的57%,英國、荷蘭和法國的三家石油公司控制著41%,[⑥]所以,這次禁運措施並沒有對美英等國造成任何影響。
然而,中東地區的局勢並不以美國及日本的願望為轉移。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包括非洲產油國在內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同海灣阿拉伯國家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以石油為武器的統一戰線,採取獨自的石油政策,不僅紛紛將西方國家石油公司實行國有,而且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同時對親以色列的美國採取中斷或減少石油供應的措施。10月18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決定完全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接著,利比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產國也先後宣布中斷向美國出口石油。此外,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還把所需中東石油的國家劃分為「友好」、「中立」和「敵對」三個類別,以便採取「利用矛盾,分隔作戰,逐步為贏」的石油攻勢。符合下列三條件之一的劃為友好國家:(1)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系;(2)對以色列實行某種經濟制裁;(3)為阿拉伯各國提供某種軍事援助。
就是石油禁運措施導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發生.
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974年),又稱作1973年石油危機,發生在1973年的,當時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
4. 中東石油出口量佔比
中東地區石油的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佔世界石油產量的30%,出口量佔世界市場的近45%.由此得知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 世界各地出口產品有什麼,比如中東是石油出口國啊,舉幾個例子吧。
世界各地出口產品有什麼,比如中東是石油出口國啊,舉幾個例子吧。
1、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2、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之一。尼原為農業國。七十年代起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農業日漸萎縮。資源豐富。已探明有30多種礦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錫、煤、石灰石等。迄今已探明石油儲量270億桶,居世界第九位,以目前開采速度可再開采30年。
3、瑞典
瑞典實行發達的私營工商業與比較完善的國營公共服務部門相結合的「混合經濟」,以高工資、高稅收、高福利著稱。 森林、鐵礦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發展並形成了采礦冶金、林業造紙、電力和機械製造四大傳統工業體系。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的木材、鐵礦、水力資源的國家,瑞典著重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經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業品出口到國外。
4、印度尼西亞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
5、巴西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
6. 中東產油國對石油價格的上下調動對世界石油的供求影響是什麼
石油是剛性需求產品,與日用品不同,價格影響需求較小,反而需求影響價格較大。
若國際油價較低,各個國家可能會利用低油價期擴大本國的石油儲備。
由於中東石油出口佔世界石油出口的比重過於重大,中東降價,其他石油出口國為了保持市場份額,也不得不跟隨降價。蘇聯解體前,國際油價持續保持低位就是沙特的傑作。美國與沙特現在又故技重施了。
7. 20世紀70年代,為什麼中東石油價格提升會引發經濟危機
石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自70年代起開始取代煤炭,成為世界能源消費的主要部分。石油的生產和消費極不平衡,美國、歐洲和日本所生產的石油不到全球總產量的20%,其石油消費量卻佔全球總消費量的70%,不得不大量依靠進口,石油價格的變動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表現。
中東國家是主要的石油生產國,1960年9月,第三世界石油生產國建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致力於改變長期形成的油價過低的不合理局面。70年代起,OPEC成員國通過參股和收歸國有等措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石油資源。
70年代初美元匯率下調,西方工業國的製成品價格相應上漲,由於石油貿易以美元計價結算,石油出口收入跟隨美元匯率持續下降,石油生產國蒙受重大損失。1973年10月中東戰爭爆發後,OPEC成員國一方面加快石油生產國有化進程,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石油價格從此前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1979年1月,OPEC再度提高油價,把每桶原油定價調整為14.327美元,到1981年10月,國際市場油價上升到每桶34美元。
石油價格的大幅度上升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嚴重依賴石油進口的經濟體遭受了嚴重的外部沖擊,國際金融市場主要貨幣匯率的靈活調整為這些經濟體吸收這種外部沖擊提供了可能。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一句話來總結的話,生產成本增加引起的蝴蝶效應
8. 中東各國所產石油百分之六十供出口,中東地區所產的石油為什麼會大量出口呢
一、產油國人口少,石油消費量小 二、產油國工業不發達
9. 國際油價的飆升,中東產油國家日進斗金,為何弊端很大
國際石油價格一直是關乎到世界國計民生的事情,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不管是政府,企業,工廠,還是國民都很對石油價格十分關注,因為石油價格的漲跌,關繫到國家和社會的日常發展。就比如,國家工業建設,雖說如今電氣時代減少了很多石油的使用渠道,但是石油所具備的地位到目前為止依舊是無法替代,因而,石油價格無論是對國家經濟發展,還是日常生活,都能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因此,如何有效減少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實現國家經濟發展多元性,這是擺在中東國家面前的重要課題。
10. 中東的石油按照目前的出口量,大約還能撐多少年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供人類用多久?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專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三四十年,有專家則認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題為《即將來臨的石油危機——真正的危機》的文章認為,今後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應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後20年左右的時間,全球石油產量可能開始持續下降。雖然市場力量和石油生產技術的改進可能使石油供應繼續保持到21世紀,但是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的設想早得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地質學教授克雷格·哈特菲爾德指出:「自1979年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為止人類整個燒油史中燒掉的石油還多。」 這位教授認為,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質勘探技術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儲量明顯減少,因為現有石油消費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在本世紀內,世界主要靠豐富的低價石油推動了經濟車輪的前進,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中東報》認為,到1997年底,開採石油已達8070億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動盪的70年代開採的。根據一些保守的估計,石油儲量不會超過8300億桶。還有一些報告指出,世界石油總儲量約達9950億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費石油240億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地區以外的石油儲量正在下降。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石油業協會估計,地球上尚未開採的原油儲藏量已不足兩萬億桶,可供人類開采不超過95年的時間。在2050年到來之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煤炭。其後在2250到2500年之間,煤炭也將消耗殆盡,礦物燃料供應枯竭。面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全世界認識到必須採取開源節流的戰略,即一方面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開發新能源最後,補充一下水變油是絕對不可能,違反了最基本的能量守恆定律,把水分解成氧和氫多需要的能量就是氧和氫燃燒多能釋放出的能量,如果再考慮過程中的其他消耗,那就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