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有哪些
名單如下:
北京市:
北京東城區、北京市朝陽區、北京未來科技城、北京市麗澤商務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房山區長陽鎮
天津市:
天津津南新區、天津市生態城、武清區、河西區
河北省:
石家莊市、秦皇島市(北戴河新區)、廊坊市、邯鄲市、遷安市、唐山市曹妃甸區、唐山市灤南縣、保定市博野縣
山西省:
太原市、長治市、朔州市平魯區、陽泉市、大同市城區、晉城市、懷仁縣
內蒙古自治區:
烏海市、呼倫貝爾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石拐區
遼寧省:
沈陽市渾南新區、大連生態科技新城、營口市、庄河市、大連市普灣新區
吉林省:
遼源市、磐石市、四平市、榆樹市、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山市撫松縣、吉林市船營區搜登站鎮
黑龍江省:
肇東市、肇源縣、樺南縣、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安達市
上海市:
上海市浦東新區
江蘇省:
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泰州市、南京河西新城、蘇州工業園區、鹽城市城南新區、崑山市花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崑山市張浦鎮、南通市、丹陽市、蘇州吳中太湖新城、宿遷市洋河新區、崑山市、徐州市豐縣、連雲港市東海縣
浙江省:
溫州市、金華市、諸暨市、杭州市上城區、寧波市鎮海區、杭州市拱墅區、杭州市蕭山區、寧波市(含海曙區、梅山保稅港區、鄞州區咸祥鎮)、寧波市寧海縣、臨安市昌化鎮
安徽省:
蕪湖市、銅陵市、蚌埠市、淮南市、阜陽市、黃山市、淮北市、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寧國港口生態工業園區、六安市霍山縣亳州市
福建省:
南平市、平潭市、福州市倉山區、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資區
江西省:
萍鄉市、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新余市、樟樹市、共青城市、上饒市婺源縣
山東省:
東營市、威海市、德州市、新泰市、臨沂市,壽光市、昌邑市、肥城市、濟南西區、煙台市、曲阜市、濟寧市任城區、青島市嶗山區、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青島中德生態園、濰坊市昌樂縣、平度市明村鎮
河南省:
鄭州市、鶴壁市、漯河市、濟源市、新鄭市、洛陽新區、許昌市、舞鋼市、靈寶市
湖北省:
武漢市、武漢市江岸區、黃岡市、咸寧市、宜昌市、襄陽市
湖南省:
株洲市、韶山市、株洲市雲龍示範區、瀏陽市柏加鎮、長沙市梅溪湖國際服務區、岳陽市岳陽樓區、長沙市長沙縣、郴州市永興縣、郴州市嘉禾縣、常德市桃源縣漳江鎮
廣東省:
珠海市、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市蘿崗區、深圳市坪山新區、佛山市順德區、佛山市樂從鎮、肇慶市端州區、東莞市東城區、中山翠亨新區、河源江東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柳州市(含魚峰區)、桂林市、貴港市
海南省:
萬寧市
重慶市:
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兩江新區、永川區、江北區
四川省:
雅安市、成都市、溫江區、郫縣、綿陽市、遂寧市、崇州市
貴州省:
銅仁市、六盤水市、貴陽市烏當區、貴陽市、遵義市(含仁懷市、湄潭縣)、畢節市、凱里市、六盤水市盤縣
雲南省:
昆明市五華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林芝地區
陝西省:
咸陽市、楊凌示範區、寶雞市、渭南市、延安市
甘肅省:
蘭州市、金昌市、白銀市、隴南市、敦煌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
吳忠市、銀川市、石嘴山市(含大武口區)、銀川市永寧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庫爾勒市、奎屯市、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伊寧市
2012年試點擴大范圍:
常州市試點新增新北區
武漢市試點新增蔡甸區,2012年試點含江岸區
沈陽市:新增瀋河區、鐵西區、沈北新區,2012年已批復渾南新區
南京市:新增高淳區、麒麟科技創新園(生態科技城),2012年已批復河西新城區(建鄴區)
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新增洋湖生態新城和濱江商務新城,2012年試點含梅溪湖區
佛山市:新增南海區,2012年已批復順德區、順德區樂從鎮
第三批試點名單
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試點名單
(一)新增試點名單
北京市:
門頭溝區、大興區龐各庄鎮、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西城區牛街街道
天津市:
天津濱海高新技術開發區京津合作示範區、靜海縣
河北省:
唐山市
山西省:
大同市、忻州市、呂梁市離石區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
遼寧省:
沈陽市和平區、新民市
吉林省:
通化市、白山市江源區、臨江市、吉林市高新區、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黑龍江省:
佳木斯市、尚志市、哈爾濱市香坊區
江蘇省:
徐州市(含新沂市)、東台市、常熟市、淮安市洪澤縣
浙江省:
溫嶺市、富陽市常安鎮、寧波大榭開發區
安徽省:
宿州市、亳州市、六安市金寨縣、滁州市(含定遠縣)
福建省:
長樂市、泉州市(含德化縣、安溪縣蓬萊鎮)、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
江西省:
鷹潭市、吉安市、撫州市南豐縣、南昌市東湖區、南昌市高新區
山東省:
萊蕪市、章丘市、諸城市、棗庄市薛城區、日照市莒縣、濰坊市臨朐縣、濟寧市嘉祥縣、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區)、萊西市
河南省:
開封市、南陽市
湖北省:
荊州市(含洪湖市)、仙桃市
湖南省:
永州市祁陽縣、湘潭經濟開發區、常德市(含津市市、澧縣、漢壽縣)、沅江市、郴州市安仁縣、郴州市宜章縣
廣東省:
河源市江東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欽州市、玉林市
重慶市:
渝中區
四川省: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宜賓市興文縣、廣安市、瀘州市、樂山市(含峨眉山市)
貴州省:
安順市西秀區
雲南省:
大理石、文山市、玉溪市
陝西省:
漢中市
甘肅省:
張掖市、天水市
青海省:
格爾木市、海南州貴德縣、海南州共和縣
寧夏回族自治區:
中衛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昌吉市、阿勒泰地區富蘊縣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石河子市、五家渠市
(二)擴大范圍試點名單
石家莊市試點新增正定縣
廊坊市試點新增固安縣
邯鄲市試點新增叢台區
遼源市試點新增東豐縣
威海市試點新增乳山市
泰州市試點新增泰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阜陽市試點新增太和縣
溫州市試點新增蒼南縣
武漢市試點新增江夏區
黃岡市試點新增麻城市
襄陽市試點新增老河口市
柳州市試點新增鹿寨縣
綿陽市試點新增江油市[3]
B. 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建辦科〔2012〕42號內容:
智慧城市是通過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整合信息資源、統籌業務應用系統,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新模式。為探索智慧城市建設、運行、管理、服務和發展的科學方式,決定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現將《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並做好2012年度申報試點有關工作。
一、建設智慧城市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各地要高度重視,抓住機遇,通過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產業轉型發展。
二、申報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城市(區、鎮),應制定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對照《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國家智慧城市創建目標並編制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政策、組織和資金保障體系。
三、請抓緊組織開展申報工作,並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提出推薦意見,於2012年12月31日前將申報材料連同電子文檔報送我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 。
C. 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的指標體系
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指標說明 保障體系與基礎設施 保障體系 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及實施方案 指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及實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組織機構 指成立專門的領導組織體系和執行機構,負責智慧城市創建工作。 政策法規 指保障智慧城市建設和運行的政策法規。 經費規劃和持續保障 指智慧城市建設的經費規劃和保障措施。 運行管理 指明確智慧城市的運營主體並建立運行監督體系。 網路基礎設施 無線網路 指無線網路的覆蓋面、速度等方面的基礎條件。 寬頻網路 固定寬頻接入覆蓋面、接入速度等方面的基礎條件。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 指下一代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和使用情況。 公共平台與資料庫 城市公共基礎資料庫 指建設城市基礎空間資料庫、人口基礎資料庫等公共基礎資料庫。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指建設能對城市的各類公共信息進行統一管理、交換的信息平台。 信息安全 指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和有效性。 智慧建設與宜居 城市建設管理 城鄉規劃 指編制完整合理的城鄉規劃。 數字化城市管理 實現區域網格化管理。 建築市場管理 促進政府在建築勘察等環節的監督和管理能力提升。 房產管理 促進政府提升在住房規劃等多個領域的綜合管理服務能力。 園林綠化 提升園林綠化的監測和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 歷史文化保護 指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水平。 建築節能 提升城市在建築節能監督、評價、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綠色建築 提升城市在綠色建築的建設、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水平。 城市功能提升 供水系統 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排水系統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其整體功能的發展狀況。 節水應用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其整體水平的發展狀況。 燃氣系統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其安全運行水平的發展狀況。 垃圾分類與處理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其整體水平的發展狀況。 供熱系統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其整體水平的發展狀況。 照明系統 指城市各類照明設施的覆蓋面和節能自動化應用程度。 地下管線與空間綜合管理 利用三維可視化等技術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智慧管理與服務 政務服務 決策支持 指建立支撐政府決策的信息化手段和制度。 信息公開 指通過政府網站等途徑,公開財政預算決算等領域的政府信息。 網上辦事 完善政務門戶網站的功能,擴大網上辦事范圍,提升網上辦事效率。 政務服務體系 建立上下聯動、層級清晰、覆蓋城鄉的政務服務體系。 基本公共服務 基本公共教育 促進教育資源的覆蓋和共享。 勞動就業服務 加大免費就業培訓的保障力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社會保險 提升社會保險服務的質量監督水平,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社會服務 提高服務的透明度,保障社會公平。 醫療衛生 提高服務質量監督的透明度。 公共文化體育 提升體育設施服務的覆蓋度和使用率。 殘疾人服務 提升殘疾人社會保障、基本服務的水平。 基本住房保障 增強服務的便利性、提升服務的透明度。 專項應用 智能交通 指城市整體交通智慧化的建設及運行情況。 智慧能源 指城市能源智慧化管理及利用的建設情況。 智慧環保 指城市環境、生態智慧化管理與服務的建設情況。 智慧國土 指城市國土資源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建設情況。 智慧應急 指城市智慧應急的建設。 智慧安全 指城市公共安全體系智慧化建設。 智慧物流 指物流智慧化管理和服務的建設水平。 智慧社區 指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便捷化、智慧化水平的建設。 智能家居 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和環保節能的建設。 智慧支付 指包含一卡通、手機支付、市民卡等智慧化支付新方式的建設。 智能金融 指城市金融體系智慧化建設與服務的建設。 智慧產業與經濟 產業規劃 產業規劃 指城市產業規劃制定及完成情況。 創新投入 指城市創新產業投入情況。 產業升級 產業要素聚集 指城市為產業發展、轉型與升級而實現的產業要素聚集情況。 傳統產業改造 指在實現城市產業升級過程中,實現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情況。 新興產業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 指城市高新技術產業的服務與發展。 現代服務業 指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狀況。 其它新興產業 反映城市其它新興產業的發展及提升狀況。
D. 國家智慧城市的試點
住建部2012年12月4日發布通知表示,我國將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申報試點工作於2012年度啟動。
根據通知,申報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應具備以下條件: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已列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或相關專項規劃;已完成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已有明確的智慧城市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財政預算;責任主體的主要負責人負責創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申報和組織管理。
在國內,已有22個大中城市規劃文件中,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寧波、武漢、廈門等地方已制定或實施智慧城市發展的專項規劃。
E. 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背景
為規范和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構築創新2.0時代的城市新形態,引領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鄉建設部於2012年12月5日正式發布了「關於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並印發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兩個文件,即日開始試點城市申報。辦法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經過地方城市申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初審、專家綜合評審等程序,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90個,其中地級市37個,區(縣)50個,鎮3個。2013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再度公布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又確定103個城市(區、縣、鎮)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加上住房城鄉建設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總數已達193個。2013年1月29日,由住建部組織召開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公布了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指出,智慧城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城鎮化戰略部署的具體任務,也是擴大內需、啟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新要求,各省和試點城市要按照住建部發布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文件要求,切實、高效推進試點工作,在創建過程中,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監督和考核。
國家開發銀行表示,在「十二五」後三年,與住建部合作投資智慧城市的資金規模達800億,並根據已簽訂的合作協議扎扎實實穩步推進項目遴選、調查、放款等工作;試點城市所在省代表和試點城市代表表示,將按照國家智慧城市的總體要求和規劃,精心組織、認真落實,有計劃、按步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國內外的經濟形勢要求盡可能的擴大投資和啟動內需,但經歷前幾輪的大規模投資刺激後,傳統項目的邊際效益正在迅速下降,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新經濟模式形成、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將集約、低碳、生態、智慧等先進理念融合到城鎮化的具體過程中是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緊迫的課題之一。住建部是承擔著城鎮化推進任務的重要部門之一,在響應中央戰略部署的同時,積極探索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創新手段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服務民生,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區、鎮)應運而生,為此,住建部在充分理論研究、認真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從解決城市實際問題入手,提出並推動智慧城市試點創建工作,其重要內容是從方法論高度重新認識城鎮化發展和規劃,智慧的規劃和管理城鎮,智慧的配置城市資源,優化城市宜居環境,提升城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最終實現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續發展。
F. 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介紹
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北京市門頭溝區等84個城市(區、縣、鎮)為國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試點,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等13個城市(區、縣)為擴大范圍試點,加上2013年8月5日對外公布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所確定的103個城市(區、縣、鎮)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290個,為規范和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構築創新2.0時代的城市新形態,引領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鄉建設部啟動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經過地方城市申報、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初審、專家綜合評審等程序,試點城市將經過3―5年的創建期,住建部將組織評估,對評估通過的試點城市(區、鎮)進行評定,評定等級由低到高分為一星、二星和三星。
G. 近300個智慧城市試點發現了什麼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先後發布了三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進行新型智慧城市試點,並均出台了相應規劃,計劃投資規模超過萬億元。從實際效果看,新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醫療、政務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廣泛成果。金鵬信息專家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頂層設計對當前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存在的短板與誤區進行剖析。
目前新型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存在三大瓶頸問題,這將對新型智慧城市的快速健康發展形成很大阻礙。
一、技術驅動特徵明顯智慧與城市脫節
只見智慧,不見城市。把時下流行的先進的信息技術都載入到城市之上,包括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SDN(自防禦網路)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信息採集、信息處理以及信息服務的套路,沒有實現信息技術與城市各功能模塊的深度融合,浮於表面,解決不了深層次的矛盾,缺乏吸引力,民眾感覺不到智慧,感覺不到生活的變化。一個城市是否智慧,不在於技術是否先進,而在於是否恰到好處,解決了什麼實際問題。
城市是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系統,城市生存和發展依賴三種基礎設施,支撐城市中順利進行各種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工程性基礎設施一般指能源系統、給排水系統、交通系統、通信系統、環境系統、防災系統等設施。社會性基礎設施則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金融保險、社會福利等設施。如果從改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和運行機制入手,進行智慧化方案的總體設計,使這些要素產生的微氣候系統對城市有明顯的影響力,新型智慧城市才能真正體現出價值。
二、規劃相對主觀與周圍環境缺乏融合
一般來說,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對於所在城市的戰略定位、城市特色、資源條件、人口構成、支柱產業等等都有比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的目標和建設計劃也較具有針對性。但問題是只就城市論城市,制約條件與邊界條件考慮較少,規劃設計偏於主觀。現代社會流動性很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與所屬區域之間,乃至境內與境外之間頻繁流動,城市只有與周圍的環境有效地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新型智慧城市與周邊信息化環境的融合主要在於幾個方面:
1、網路基礎設施的對接,保證全程全網一致性的傳輸質量和安全性要求;
2、區域內融合的信息與數據從規模和質量上遠比一個城市內的信息融合更有開發利用的價值;
3、應用系統間的融合,如相鄰城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信息的對接,物流標識和物流系統的對接;
4、配套機制的融合,如認證系統和徵信系統的互認,為城市與周邊的經貿合作提供支撐。
三、重硬輕軟實施難度大
目前的新型智慧城市規劃也好,設計也好,基本都偏重技術架構,講求技術先進、功能全面、性能高超。硬環境描述得比較清楚,但在軟環境方面,比如制度、環境、配套機制、政策措施、商業模式往往語焉不詳,而沒有軟環境的支撐很可能會走傳統信息化的老路子,達不到新型智慧城市的高度。要把軟環境說清楚,必須對城市的功能服務體系有透徹的了解,對政府的治理體制、城市的運行管理機制、社會事業服務的機制有著深入的把握,對於現有城市管理與服務的弊端有著清晰的認識,對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與利益訴求有著深刻的洞察。而這些,恰恰是信息通信從業者的短板,缺乏對政府治理體系的認知和經歷,捕捉不到體制機制的關鍵問題,提出的保障措施和推進策略難以切中關鍵,資源集約、信息共享、應用協同等這些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價值就難以實現。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H. 住建部和科技部發布的智慧城市試點有幾批,多少個試點
以下回答僅供參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3年8月5日對外公布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確定103個城市(區、縣、鎮)為2013年度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包括83個市、區;20個縣、鎮以及在2012年首批試點基礎上擴大范圍的9個市、區。加上住房城鄉建設部此前公布的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目前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已達19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