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烏茲別克銅價格

烏茲別克銅價格

發布時間:2021-06-27 11:58:45

❶ 烏茲別克貨幣換人民幣多少

1 烏茲別克蘇姆(UZS) = 0.0038 人民幣(CNY) 1 人民幣(CNY) = 264.6718 烏茲別克蘇姆(UZS)

希望採納

❷ 烏茲別克吃頓飯多少錢

你這問的有毛病,看你吃什麼了,吃倆包子也一頓,吃倆烤肉也一頓。吃頓日本料理也一頓,吃個盤牛排也一頓。價格就差老鼻子了

❸ 烏茲別克的問題

烏茲別克礦產資源開發與礦業政策及國際合作

烏茲別克共和國位於中亞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東南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國土面積44.78萬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經濟發展落後,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烏國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和金礦資源,目前已經受到國際礦業投資者的較大關注。

一、 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1. 石油和天然氣

烏茲別克擁有比較豐富油氣資源,是中亞地區未來油氣增長的重要國家。據烏茲別克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05年1月1日,烏天然氣預測儲量為5.9029萬億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預測儲量為11.8億噸。烏茲別克全國共有160 多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5個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薩爾、蘇爾漢河盆地、費爾干納。主要油田是:坎達格、烏奇克孜爾、科卡廷、帕爾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賈巴德;主要氣田包括:扎爾卡克斯、穆巴列克、舒爾坦等。

烏獨立以來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獲得較快發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產量達到最高峰812萬噸,是1992年的2.5倍。此後烏石油和凝析油產量不斷減少,2005年共生產石油及凝析油545萬噸,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圖1)。天然氣產量一直穩定增長(圖2)。2004年天然氣產量增長4.1%,達到歷史最高峰598.65億立方米。2005年天然氣產量為597億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氣在烏茲別克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佔80%,石油佔10~13%。

圖1 烏茲別克原油和凝析油產量變化圖

圖2 烏茲別克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資料來源:商務部網站,烏茲別克統計委員會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的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注冊資金現為2536.79億蘇姆(2005年底,1美元約合1180蘇姆),2005年產品銷售收入為41620億蘇姆,比上年增長50%;純利潤為4614億蘇姆,同比增長62%,資產總額為53360億蘇姆,2005年的總投資額為4959.4億蘇姆,同比增長27.2%。

烏油氣加工能力較強,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煉油廠:費爾干納煉油廠和布哈拉煉油廠,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兩座原油加工企業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合計為1120萬噸,目前均未達到滿負荷工作量,有意向與外國公司開展來料加工。
烏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氣加工企業: 穆巴列克天然氣加工廠,舒爾坦石油天然氣廠,舒爾坦天然氣化工綜合體,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鑽探公司,均為「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的下屬企業。

烏產石油製品和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俄羅斯、烏克蘭、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等。所產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主要出口吉爾吉斯、塔吉克、哈薩克及俄羅斯。

2. 煤

據烏茲別克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資料,2005年烏茲別克共採煤316.8萬噸,同比增長17.4%。露天採煤285.9萬噸,同比增長22.5%;井下採煤30.9萬噸,同比下降14.2%。開采褐煤309.5萬噸,同比增長17.2%;開采煙煤7.32萬噸,同比增長26.2%。2006年上半年烏茲別克共採煤170.9萬t,比2005年同期增長8.5%,。

國內煤炭的壟斷生產企業是烏茲別克煤業公司,2005年,烏茲別克煤業公司產煤292萬噸,佔全國煤產量的92.2%。經營的主要煤礦是位於塔什干州的安格連露天褐煤礦,該煤礦的探明儲量約為19億噸。烏茲別克另一家較大的煤業公司是沙爾貢煤業股份公司。該公司主要在拜孫煤礦和沙爾貢煤礦採煤。這兩個煤礦位於蘇爾漢河州,煤的儲量約10億t。

烏茲別克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400萬噸。烏茲別克國家電力股份公司每年對固體燃料的需求量將近300萬噸,是烏最大的煤炭用戶。

3. 金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極為豐富,也是烏茲別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據預測其潛在金儲量約5300噸,如果得到證實,這一數量在世界上已經排到第二位。目前全國已經研究和勘探了48 個金礦床,其中儲量在100噸 以上的大型金礦約有10 多個。以穆龍套金礦規模最大,賦存在早古生代黑色頁岩中,探明金的儲量約2000噸,平均品位為3.5克/噸。據資料分析,在礦床的深部(到達1500米的范圍內)還會有另外的1830噸儲量。

目前烏茲別克正在開採的金產地有9個,每年烏黃金產量約為90噸左右。主要有有4家企業從事黃金開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和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聯合體均為國有企業,還有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和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其中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是烏最大的金礦生產企業,其金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二。

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始建於1992年,1995年投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共生產7.7噸金。自投產以來,該合資企業已生產100多噸金。2006年6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取消了政府專門針對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規定的具有長期性的優惠,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2006年10月,烏茲別克納沃伊州經濟法庭宣布Zarafshan—Newmont合資企業破產,同時支持稅務機構對未支付的4900萬美元稅金的訴訟。該公司將在2006年底進行拍賣。
烏英合資企業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成立於2003年,固定資產為1160萬美元,其中英方Oxus Resources公司持股50%,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持股40%,納沃依礦冶聯合體持股10%。

此外,韓國公司也正在加入烏茲別克的金礦開發,2006年烏韓合資企UZ-KORES MAINING公司已經開始對克孜勒庫姆沙漠「西-UCHTEPINSKII」地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探工作。該項目由韓國資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直接投資,2006-2009年為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投入450萬美元進行勘探工作,如發現金礦,韓方將繼續投入2億美元進行開采。烏韓合資企業UZ-KORES MAINING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企業固定資本840萬美元,根據協議,該企業可在35平方公里的許可范圍內開展地質勘探。

4. 鈾

烏茲別克還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是世界前10個主要的儲量和生產國之一。2005年1月資料,烏國的回收成本≤130美元/kg鈾資源量有76936噸。目前共發現27 個礦床,都分布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

烏茲別克是世界鈾礦生產大國,2005年產鈾2301噸,比2004年增長14.1%,列世界第七位。鈾礦山集中在克孜勒庫姆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家鈾生產商是納沃依礦冶聯合體。

2006年以來,韓、俄、日等國家的公司和企業紛紛向烏提出合作開發鈾礦的要求。2006年初俄羅斯技術裝備輸出股份公司提出於2006年年底與納沃依礦冶聯合體共建合資企業的計劃。在2006年4月,韓國資源公司與烏茲別克地質和礦產資源委員會商定成立開采鈾礦的合資企業,開發位於克孜勒庫姆沙漠中心地區的DJANTUAR鈾礦,該礦是烏最大鈾礦之一,探明儲量7154噸,合資公司計劃於2007年初成立。

此外,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已經同烏政府就日本公司參與烏鈾礦開發、向烏提供貸款一事簽署了相互諒解備忘錄。法國「Cogema」公司也向烏提出了購買鈾礦原料的要求。

5. 銅、鋅

銅的探明儲量約150萬噸,僅次於哈薩克,居中亞第2位,大部分儲量都集中在阿爾馬累克地區的三個大型斑岩銅礦床中(卡爾馬吉爾、薩雷—切庫、達爾尼)。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吉扎克(Jizzakh)州的烏奇庫拉克(Uch-Kulach)礦床和南部的卡什卡達里亞州的坎迪扎礦床中。

烏茲別克銅鋅產量並不高,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Almalyk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mbine,AGMK)是烏茲別克唯一的銅、鋅生產企業。目前在位於首都塔什干東南的阿爾馬雷克特大型斑岩銅礦田開采銅礦;在塔什干州的卡爾馬吉爾(Kalmakyr)礦和薩里-車庫(Sary-Cheku)礦以及中部吉扎克州的烏奇庫拉克礦開采鋅礦石。2006年1至10月,鋅產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21%至4.0268萬噸,精煉銅產量同比下降12%至7.5735萬噸。

阿爾馬雷克礦業冶金集團除生產銅、鋅外,還生產金、銀、鉛等。2004年該企業銅產量為10.38萬噸,白銀73.7噸,金12.5噸,其純利潤為6430萬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長46.8%,企業出售產品純收入為3438萬美元,同比增43.4%,其中出口2326萬美元。2004年企業固定資產增長28.5%。

4.外資優惠政策

目前烏茲別克對於外國投資在法律上已經沒有任何障礙。外國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可以買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甚至擁有公司100%的股份(但合資企業仍是目前吸引外資的主要渠道),國家保障並保護在烏境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外國投資者的權益,烏「外資法」規定:國家給予投資者以擔保,保護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如果烏新頒布的法律有不利於投資者的條款,投資者可在自其投資之日起10年內繼續延用投資時有效的舊法律,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投資法」要求任何國家和地方行政機關都不得干預外資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對外資企業的資產不得實行國有化。外國投資者有權決定投資的所有權、使用和支配權,外國投資者的利潤及紅利可以自由匯出境外、進行再投資或用於任何其他目的。另外,合資企業在國家外匯交易所有優先調匯權;合資企業注冊後自然獲得從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權利,但需在外經部進行登記。

另外,對獨資、合資的油氣開采企業,自開採到油、氣之日起7年內免交利潤稅。7年後,利潤稅減半徵收。

三、烏政府礦業政策的最新調整

1.大幅度提高地下資源使用稅

近兩年由於國際礦產品價格大幅度提高,礦山企業成為主要的受益者。政府為從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資源使用稅的稅率。首先提高的是貴金屬和銅的資源稅,2004年開始,金從2.8%增加到5%,銀從7%到8%,銅7.9-8.1%,鎢保持在8%,這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是較高的。亞洲多數國家、多數礦產資源的權利金費率都保持在2—5%之間。如印尼的金的權利金費率為3.75%,銅為4%,鋅和錫為3%;泰國金的權利金費率為2.5%,菲律賓的金、銅、鎳、鋅權利金費率均為2%。資源稅的提高,加重了礦山企業的負擔。但這些並沒有結束政府提高資源稅的步伐,2005年1月1日起,烏茲別克政府又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稅。開採石油的資源稅率從12.3%提高到35%;凝析油從6.7%提高到32%;天然氣從18.5%提高到58%。油氣資源稅的稅率提高了3-4倍,其稅率遠遠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這便導致油氣資源開發領域投資環境的惡化,外資投入下降,生產企業積極性受到嚴重影響,一些企業已經不堪重負。對此外資和本國油氣開采企業表示強烈不滿,呼籲政府改變這一政策。自從這一政策出台之後,烏油氣產量,特別是石油和凝析油產量呈下滑趨勢。2005年當年,烏石油產量下降17.2%,天然氣產量下降0.3%。

面對這一結果,烏政府似乎察覺到「高資源稅」的弊端,並准備從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資源稅。不管怎樣,即使下調資源稅,也難以改變烏政府政策多變的特點。采礦業是一個投資期長的高風險行業,投資者最希望的是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政策環境,政策不穩定自然加大了礦業投資的風險。

2.取消對部分外資企業的無限期優惠政策

根據烏茲別克政府令,自2006年6月1日起,烏政府將對部分外資企業取消無限期優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對烏美合資企業「Zarafshan-Newmont」公司烏政府專門規定的無限期優惠政策全部被取消。該企業1995年投產以來已經順利經營10年,政府的這些優惠條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兩年由於加工的礦石中含金量越來越低,公司的金產量呈下降趨勢,2005年,「Zarafshan-Newmont」實際產金7.72噸,比上年下降了63%。優惠政策取消後,合資企業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據該公司的統計,至2006年6月30日美紐蒙特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資產負債達近9400萬美元。美公司對烏茲別克政府的決定表示極為不滿,公司認為政府沒按照當初簽訂的協議辦事,協議規定的優惠政策應當到項目結束,而政府是中途改變規定。另外按照烏的投資法律,如果新出台的投資政策使投資條件惡化,外國投資者可以在10年內繼續執行投資之日時有效的投資政策。同時也可以選擇執行新法律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烏政府的決定不但沒有遵守雙方的協議,而且也有悖於本國的法律。美公司決定上訴國際仲裁。

這一事件,對烏茲別克的礦業投資環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3. 重組國家油氣總公司

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是烏茲別克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壟斷性國有企業集團,從勘探、開采、運輸、加工、出售到對外引資,合作開發等,所有環節均掌控在該公司手中。截至2004年,公司擁有職工8萬人。

該集團公司成立於1992年。公司在最近兩年進行過兩次較大的改組,第一次是2004年6月,按照法國BNP財務咨詢公司設計的方案對油氣總公司進行了改組,將原有的8個子公司縮減為4個,分別是:「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公司」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

第二次是2006年下半年,根據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簽署的總統令,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再次進行了重組,下屬子公司的數量由原有的4個擴展為6個。其主要內容包括:將「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地質勘探公司」拆分為「烏茲別克油氣地質鑽探」和「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兩個公司,前者主要負責勘察和鑽探,後者主要負責油氣資源的開發和開采。原來直屬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管轄的「舒爾坦天然氣化學綜合體」此次劃歸烏茲別克油氣開采公司所屬。第一次改組時從油氣總公司劃出去的汽車天然氣公司改組為一個子公司「汽車天然氣銷售公司」,合並入「烏茲別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烏茲別克石油產品」和「烏茲別克油氣機械製造」公司仍保留原有建制。
另外,油氣總公司下設一個新成立的「烏茲別克油氣建設投資」公司,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烏油氣領域的投資項目和基本建設。新組建的油氣總公司的機構設置如圖3所示。

4.擴大對外資開放的油氣區域

2006年初,烏茲別克油氣總公司宣布,准備再劃分出12個油氣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這12個油氣區塊的天然氣總儲量約為1.5萬億立方米,液態碳氫化合物的儲量約為3.5億噸。目前,烏油氣總公司所屬的信息咨詢中心正為外國投資者准備這12個油氣區塊的有關資料,2006年將可以向外商提供相關信息。

烏油氣總公司將烏所有的油氣資源儲藏區域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在此之前已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了其中的13個區塊,其中9個正在進行談判或已經簽訂投資協議,這當中包括俄羅斯的「魯科伊」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以及其他國家的一些投資者。

統購統銷 壟斷經營——透視烏茲別克棉花產業
烏茲別克是世界主要產棉國之一。近150年以來,棉花產業一直是烏國的支柱產業,原蘇聯時期(1970年-1985年)烏國棉花曾達到年產500萬噸籽棉的歷史最高水平。獨立以來的籽棉產量維持在每年300萬噸-36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棉花總產量的5%,在世界上排名第5至6位(依每年巴西棉產量的大小而略有變動)。年出口量約為70萬噸—90萬噸,約佔世界棉花總出口量的11%,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第二位。餘下的20%-30%(約為30萬噸左右)部分供國內紡織業用。
烏全國12個州、一個共和國全都生產棉花,共有棉產區142個。其中,棉花產量較高的地區有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費爾干納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州。但受氣候、水質的影響,只有蘇爾漢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達里亞州和納沃伊州出產的棉花質量最好。烏棉花90%以上為中絨棉,只有不到5%是長絨棉。烏棉花約有7-8個品種,其中以「布哈拉-6號」為最佳(相當於新疆二級棉),曾獲得過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獎。由於大多數軋花廠設備老化、剝絨機效率低,導致棉籽上的短絨剝不幹凈,出絨率大約只有32%,低於新疆地區平均35%的出絨率,更低於南疆地區37%-38%的出絨率。棉絨剝不幹凈,加之榨油設備陳舊,致使烏棉籽的出油率只有10%-15%,也遠低於中國23%的出油率。
烏對棉花實行壟斷經營
烏茲別克棉花出口共有兩個渠道: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棉花公司(其中一個以出口棉短絨為主)和「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每年一度舉行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棉花產業成就的重要場所。
棉花生產在烏國仍屬「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體制。由原烏「棉花部」改制而來的「烏茲別克棉花工業協會」負責全國棉花的生產、加工、收購和運輸。「棉協」通過其在各州的「棉花協會分會」向個體農民和私人農場主下發棉花生產任務,負責調配資金、種子、化肥、殺蟲劑和水資源。
棉花採收後,棉農要按國家「指令性價格」向棉協交售生產定額內的籽棉;軋花廠按照與棉協簽訂的協議將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後統一送交到國家在各地建立的22個棉花集散中心(又稱「儲備庫」)等待裝運出口,或送往紡織廠進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額度的棉農可將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導性價格」交售給各州的棉協分會,再由各州棉協分會的交易員拿到國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掛牌出售。
烏國對棉花出口實行壟斷經營,只有外經貿部下屬的四大公司有權出口棉花和棉短絨。外國公司要獲得大宗棉花訂單,必須與國有棉花公司簽訂合同,依據國際市場行情與棉花的緊俏情況,外國公司必須支付從30%-80%不等的預付款,打入到烏國有的「國民外經銀行」的專用賬戶上,銀行向外國公司開出履約保函。餘下部分可開「即期信用證」,憑鐵路大票等單據結付。烏國的這種貿易方式由來已久,經長期觀察,違約的現象較少。
烏國原料商品交易所「烏茲別克原料商品交易所中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糧食,建材,有色與黑色金屬,化工產品等。棉花是其中之一。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萬噸。在交易所購買棉花行情隨國際市場波動,可按預想價位靈活下單,價格、品種的選擇餘地較大。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額外」支出。缺點是交易所要求百分之百預付,而且不出具銀行保函。
烏國棉花主要外輸通道
目前,烏茲別克棉花的主要外輸通道依次為:伊朗的阿巴斯港,波羅的海三國港口(主要是拉脫維亞里加港),烏克蘭的伊里伊切夫斯基港,俄羅斯各口岸以及中國的阿拉山口。隨著世界紡織工業中心向東南亞的轉移,烏國棉花向東南亞方向的輸出量加大。烏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條南向「阿富汗運輸走廊」,這條通道北起烏國南部邊境城市鐵爾梅茲,穿過阿富汗的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進入伊朗東部城市扎黑丹,然後直達喬赫巴霍爾港或阿巴斯港。此條運輸線路可縮短運距1100公里,節省在途時間12天,降低運輸成本20%。
現階段,烏國的棉花主要出口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韓、新加坡、孟加拉、越南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目前,中國是烏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國,烏國是世界范圍內對我國出口棉花的第二大國(美國為第一)。
烏國棉短絨的年產量只有幾萬噸,只有一個公司經營,求大於供,所以,棉短絨的交易條件更為苛刻(如要求100%預付),「潛規則」也表現得更為明顯。烏國從事棉花種植的大型農業企業有近300個,個體農戶有8.88萬家,按照2006年的統計,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農場生產的。2005年—2006年,國家從棉農手中收購棉花的價格分別為235美元/噸和300美元/噸,對外出口價格為1180美元/噸—1300美元/噸。雖然差價巨大,但請不要嘗試私下收購,否則會帶來很大麻煩。
從2005年10月開始每年一度的「烏茲別克國際棉花交易會」是烏對外展示其棉花產業的重要窗口。2006年第二屆棉花交易會有來自35個國家、250多家外國公司的350多名代表參加。
中國企業投資利弊分析
按照烏國政府制訂的「2005年—2008年紡織業發展規劃」,烏將逐步減少籽棉出口,擴大國內加工量,力爭到2008年,將現有25%的國內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烏官方還曾多次表示,在2006年—2010年內將不會再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籽棉產量將維持在360萬噸左右,皮棉將保持在120萬噸—125萬噸的水平。同時,隨著烏棉花深加工能力的提高,烏棉花對外出口會逐年下降,到2010年將保持在53萬噸—55萬噸。
烏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棉紡產業,通過建設新廠進行紡紗、織布和成衣製造;通過設備改造和技術更新提高老廠產量。在烏國投資棉紡業有很多有利條件:1、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穩步增長。具有穩定的原料市場和較大的產品銷售市場潛力;2、外資享受減免稅待遇。企業注冊資本最低為15萬美元,投資額在30萬美元—300萬美元之間的,利潤稅、財產稅等免3年,投資額在300萬美元—1000萬美元之間的免5年,1000萬美元以上的免7年。同時,外商作為投資運入烏國的技術設備以及生產所需物資還享受免徵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政策;3、外資企業購買當地棉花作為生產原料時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場的價格低15%的優惠,如果外資企業能夠完成從棉花原料到製成品生產的全過程,並能夠將80%的產品出口的話,棉花價格還可以優惠到20%;4、勞動力、能源、電力資源價格低廉,具有比較優勢;5、棉紗、紡織品出口市場大,除滿足烏本國2600多萬人的市場需求以外,還可以向中國、俄羅斯、印度、越南、中東歐國家、歐盟等出口。
投資中會遇到的障礙和不利因素:一、烏國經濟的「人治」色彩濃重,棉花行業更是一個高度「計劃經濟」的壟斷行業,在棉花原料的供應、電力、天然氣配給方面都會受到「計劃」的強烈影響。二、熟練技術工人少。雖然烏官方稱全國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9.9%以上,但與中國工廠中擋車工人靈巧的雙手比較起來,烏國真正熟練的紡織女工可謂少矣。需下大氣力培訓,且易流失。三、我國技術、管理人員來烏簽證難,不易獲得長期居住權。經常要半年、半年地延,徒然浪費企業管理人員的精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企業不必要的開支。四、調匯期長,企業常為利潤返回發愁。烏外貿總量近兩年來維持在100億美元左右,順差十幾億美元。因此,正常年份下,企業的調匯期一般為1-2個月;趕上國家集中償貸期,調匯時間可長達6-8個月,給企業經營造成很大困惑。

❹ 烏茲別克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烏茲別克自然資源豐富,是獨聯體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經濟實力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 烏茲別克貨幣蘇姆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但經濟結構單一,加工工業較為落後。農業、畜牧業和采礦業發達,棉花產量占前蘇聯的2/3,生絲產量占前蘇聯生絲產量的49%,洋麻產量占前蘇聯的90%以上,羊羔皮、蠶繭和黃金產量分別占前蘇聯的2/3、1/2和1/3。輕工業不發達,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國提供。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約3.5萬億美元。現探明有近100種礦產品。主要有天然氣、煤炭、石油、有色金屬、黃金、銅、鉛、鋅和稀有金屬等,黃金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年開采量80噸左右,在獨聯體居第二位。銅和鎢的儲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銀、白金、鋅、鋁礬土等金屬礦藏也非常豐富。鈾開采量占前蘇聯的25%。煤儲量為20億噸,鈾儲量約佔世界第七、八位。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12%。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卡拉庫盆地東北部邊緣的查爾米和布哈拉台階地區,其中最大的加茲里氣田儲量達4193億立方米。石油資源多集中在東部天山褶皺帶的費爾干納盆地,已探明儲量為5.84億噸。天然氣的產量僅次於土庫曼,居中亞第二位、獨聯體第三位,年產氣量在300億立方米以上。烏茲別克工業在中亞地區舉足輕重,天然氣、機械製造、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輕紡和絲綢等工業都比較發達。

❺ 烏茲別克的驢肉價格

幫忙打聽一下烏茲別克的毛驢價

❻ 關於烏茲別克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烏茲別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首都:塔什干

面積:44.74萬平方千米

人口:2670萬(2007年)

民族:多民族國家,共有129個民族。烏茲別克族占人口總數的78,8%。其他為俄羅斯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卡拉卡爾帕克族、塔塔爾、韃靼族和東幹人。

語言:烏茲別克語為國語。全國也通用俄語。以俄文字母為文字。

貨幣:蘇姆

國家地理

烏茲別克是位於中亞腹地的「雙內陸國」。南靠阿富汗,北部和東北與哈薩克接壤,東、東南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相連。西與土庫曼毗鄰。烏茲別克領土的大部分位於圖蘭低地,平原低地面積占總面積的80%。其中很大一部分為克孜勒庫姆沙漠,為前蘇聯的第二大沙漠。中部和西部也是沙漠地帶。在沙漠中分布著一塊塊較大的綠洲。東部和南部是天山山系和吉薩爾一阿賴山系。山脈之間分布一系列山問凹地和著名的費爾干納盆地。以及澤拉夫尚谷地和奇爾奇克一安格連谷地等。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及其支流。為烏茲別克兩條最大河流。最大的湖為鹹海,位於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兩國的邊境地帶。礦物資源主要有天然氣、石油、煤以及有色金屬(包括銅、鋁、鋅、鎢、鉬、鉛土和金礦)和稀有金屬。鈾礦儲量較大。黃金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屬大陸性氣候,常年乾燥少雨。年降水量,平原為80~90毫米。山地為1000毫米。

烏茲別克國名的由來

因烏茲別克人佔多數而得名。「烏茲別克」原意為「獨立」,源於14世紀上半葉金帳汗國首領烏茲別克之名。即為「烏茲別克人的國家」的意思。中國漢朝時稱其為大宛。

❼ 去烏茲別克旅遊,人均消費大概在多少左右

看你想窮游還是想玩得具體一些了,如果想深度游的話,時間可能要花多一些,自然也就貴一些,正常消費水平應該是人均五千元。

中亞的斯坦們,同樣是絲路的重要部分,但作為前蘇聯的領土,直到幾年前閉塞和簽證復雜程度都直逼朝鮮。從前年開始,不知道是一帶一路好榜樣還是改革春風吹滿地,各國慢慢開始向旅行者打開大門。特別是烏茲別克去年7月中正式開始實行的電子簽,又讓我們更容易揭開她的面紗。

總的來說,烏茲別克住宿價格並不高,如果預算在200-300塊一晚,已經可以住的相當不錯了,我一共在住了五個晚上,嘗試了五家不同的住宿,吃的也還行,總體消費水平不會很高。

❽ 烏茲別克是怎麼樣的國家

烏茲別克,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歷史悠久。9至11世紀,以突厥人、東伊朗人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烏茲別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國,伽色尼王朝等。13世紀被蒙古人征服。14世紀中葉,突厥人阿米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16至18世紀,烏茲別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汗國。19世紀60至70年代,部分領土並入俄羅斯。1917至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認,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
該國現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產國和第2大棉花出口國,世界第7大黃金生產國,同時烏國也是區域內重要的天然氣、煤、銅、石油、銀和鈾生產國。該國亦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道路平穩轉型的獨特範例。 烏茲別克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聯系。

❾ 烏茲別克電解銅是倫敦注冊銅嗎

金屬材料普遍的特點是純金屬的硬度要低於它的合金,它的合金硬度高、而熔點低。黃銅回是銅和鋅的合金,硬答度較高。而無氧銅和紫銅都是純銅,只是純度不同,無氧銅的純度更高一些,紫銅的純度也能達99.9%~99.99%(不同牌號有些差異)紫銅含有極少的1971

❿ 烏茲別克人有錢嗎

哈薩克
以石油、采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機器製造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煤、鐵、銅、鉛、鋅產量豐富。1984年產煤12,570萬噸,商品鐵礦石2,400萬噸。鎢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鉻和磷礦石占第二位。銅、鉛、鋅、鉬和磷的儲量占亞洲第一位。此外,鐵、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較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億噸,煤儲量為39. 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森林和營造林2170萬公頃。地表水資源530億立方米。湖泊和水庫7600多個。耕地大部種植以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還產棉花、甜菜、煙草等。畜牧業亦盛。收場占農業用地80%。羊只總頭數和羊毛產量在經濟中均占重要地位。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管道運輸和航空運輸也較重要。主要城市有 阿斯塔納、阿拉木圖、卡拉干達、奇姆肯特、巴甫洛達爾等。
哈薩克是世界產棉大國,棉花種植區域遍布全國各州,但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沙漠多,自然條件差,可耕

哈薩克獵手帶著獵鷹騎馬馳騁地面積小。目前哈薩克可耕地約450萬公頃,而其中棉花種植面積就約佔三分之一,達150萬公頃,年產籽棉400萬噸。棉花產量佔世界第四位,出口占第二位,棉花是哈國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約占出口收匯的34%。
哈薩克紡織工業基礎薄弱,發展緩慢,本國加工能力僅占其棉產量的15%左右。哈薩克獨立後一直堅持減少原料性產品出口、擴大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增加就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而輕紡業是哈發展的重點領域。
經濟發展特點
1、私有化進程快。現私有經濟已佔國家經濟總量的80%以上;
2、對外來經濟依賴性很強。自建國收到的外來投資按人均在獨聯體國家占第一位。
3、對外來商品依存度很高。特別是高科技產品、生活日用品、輕工產品基本被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土耳其的商品所替代。市場需求旺盛,物資集散輻射面廣。

閱讀全文

與烏茲別克銅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