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是指金融機構借錢給企業,也有部分是民間借貸借錢給個人,但廣義上是指金融機構借錢給企業。企業借了貸款自然就屬於負債了,負債資產就是貸款來的錢備置的固定財產。
金融資產屬於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金融資產,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就應按照管理者的意圖、風險管理上的要求和資產的性質,將資產分為以下四類:
(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2)持有至到期投資;
(3)貸款和應收款項;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貸款是資產擴展閱讀:
投資者在市場上購買金融資產,應考慮四個因素:
1、實際期限,指債務人必須全部償還債務之前所剩餘的時間。
2、流動性,指金融工具迅速變為貨幣而不致蒙受損失的能力。流動性與償還期成反比,即償還期越長,流動性越低,反之亦然;它與債務人信譽成正比,即債務人信譽越高,流動性越大,反之亦然。
3、安全性,指是否遭受損失的風險。
4、收益率,指凈收益對本金的比率。
金融資產與實物資產都是持有者的財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收入的增加,經濟主體金融資產持有的比重會逐步提高。同時,為了既獲得較高收益又盡量避免風險,人們對金融資產的選擇和對各種金融資產間的組合也越來越重視。
㈡ 銀行借款屬於資產嗎
不屬於資產,屬於負債。資產是一項由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資源。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這里所指的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包括購買、生產、建造行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項。
長期借款按照償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定期一次性償還的長期借款和分期償還的長期借款兩類。按照付息方式與本金的償還方式,可分為分期付息到期還本長期借款、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長期借款、分期償還本息長期借款;長期借款按照涉及貨幣種類的不同,可以分為人民幣長期借款和外幣長期借款。
(2)貸款是資產擴展閱讀
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對比
1、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區別就是還款期限。一年內為短期借款,一年以上的為長期借款。簡單來看,似乎二者只有年限和利率的不同,沒有其他本質區別。但是實際上二者的區別是很大的,因為兩種借款方式的時效是不同的,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也是迥異。
2、短期借款最大的優勢是利率低,最重要的特點是期限很短,有時甚至是對方通知就得馬上還款。長期借款的債權人不能馬上收回借款。
㈢ 貸款增加屬於資產還是負債
屬於消費。
如果買來的東西可以保值
可以變現,算是存量資產;
如果不可以保值的話,算是負債。
㈣ 貸款-本金 是屬於資產類科目還是負債類科目
貸款-本金 是屬於負債類科目。負債是指償還期在1年或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貨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等。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負債實質上是企業在一定時期之後必須償還的經濟債務,其償還期或具體金額在它們發生或成立之時就已由合同、法規所規定與制約,是企業必須履行的一種義務。
㈤ 貸款是資產還是負債
貸款對於銀行來說是屬於資產,貸款對於貸款的客戶來說就是負債,針對不同的主體貸款的性質就不同。
㈥ 中國銀行的貸款,算資產么
銀行貸款不屬於資產,屬於負債。銀行短期貸款(流動負債)。中長期貸款(長期限負債)。
貸款指債權人(或放貸人)向債務人(或借款人)讓渡資金使用權的一種金融行為。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 、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㈦ 銀行貸款屬於負債或者資產
企業向銀行貸款,這筆錢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就是資產,而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則是負債。
存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現金
如果是還貸款的話,則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㈧ 銀行貸款算不算資產
貸款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所以借方算資產的。貸方是負債,借貸平衡所有者權益是0,表明實際是0,但是當時算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