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金本位恢復黃金價格

金本位恢復黃金價格

發布時間:2021-07-14 20:06:12

❶ 金本位的時候,黃金定價是根據什麼定的

不是用美元或是人民幣來衡量黃金的價格
而是用黃金來衡量其他貨幣的
假如黃金再漲 是說明你其他貨幣再跌
若是黃金再跌就是說明其他貨幣在升值
這點樓主要明白
美元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則往往處於上升途中,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
這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第二,美國GDP仍佔世界GD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顯然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第三,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黃金和美元的歷史關系

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就是我們俗稱的「金本位制度」,也就是說各國的貨幣都是以黃金為兌換根本的,但是後來由於歐洲和日本的復興,各國都大量使用美元套購黃金,導致該體系崩潰,最終IMF放棄了這一制度

❷ 特朗普團隊或恢復金本位 金價會暴漲嗎

所謂「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來決定。

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實際並不可行

單就「金本位」來說,戰略上回歸不是沒有可能,但戰術上不具備可操作性,各國政府目前沒有足夠的理由放棄主權信用貨幣。但值得一提的是,美聯儲至今手握8000噸黃金儲備,並不是因為需要分散金融風險,而是以備不測。

包括美國在內,要恢復金本位的成本是巨大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但擁有全球最多的官方黃金儲備,本身就是一種對黃金市場的「威懾」。


❸ 能不能恢復金本位制

國際金本位制

國際金本位制度是以黃金作為國際本位貨幣的制度。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度,19世紀70年代以後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仿效,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制度逐漸統一,金本位制度由國內制度演變為國際制度。國際金本位制按其貨幣與黃金的聯系程度,可以分為: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一、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的貨幣制度,它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貨幣制度。1816年,英國頒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開始實行金本位制,促使黃金轉化為世界貨幣。隨後,德國於1871年宣布實行金本位制,丹麥、瑞典、挪威等國於1873年也相繼實行金本位制。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各國已經普遍實行了這一貨幣制度。
金幣本位制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②金幣可以
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造成金幣,或以金幣向造幣廠換回相當的金塊;③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支付手段的權利;④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間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從這些內容可看出,金幣本體制有三個特點: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自由輸出人。由於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金幣的面值與其所含黃金的價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幣數量就能自發地滿足流通的需要,從而起到貨幣供求的作用,不會發生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因而金幣本位制是一種比較健全和穩定的貨幣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准備世界大戰,加緊對黃金的掠奪,使金幣自由鑄造、價值符號與金幣自由兌換受到嚴重削弱,黃金的輸出入受到嚴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帝國主義國家軍費開支猛烈增加,紛紛停止金幣鑄造和價值符號的兌換,禁止黃金輸出人,從根本上破壞了金幣本位制賴以存在的基礎,導致了金幣本位制的徹底崩潰。

二、金塊本位制與金匯兌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受到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影響,加之黃金分配的極不均衡,已經難以恢復金幣本位制。1922年在義大利熱那亞城召開的世界貨幣會議上決定採用「節約黃金」的原則,實行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實行金塊本位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美國等。在金塊本位制度下,貨幣單位仍然規定含金量,但黃金只作為貨幣發行的准備金集中於中央銀行,而不再鑄造金幣和實行金幣流通,流通中的貨幣完全由銀行券等價值符號所代替,銀行券在一定數額以上可以按含金量與黃金兌換。英國以銀行券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相等於400盎司黃金的銀行券(約合1700英鎊),低於限額不予兌換。法國規定銀行券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21500法郎,等於12公斤的黃金。中央銀行掌管黃金的輸出和輸入,禁止私人輸出黃金。中央銀行保持一定數量的黃金儲備,以維持黃金與貨幣之間的聯系。
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為「虛金本位制」,其特點是:國內不能流通金幣,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紙幣;紙幣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外匯。實行這種制度國家的貨幣同另一個實行金塊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外匯和黃金作為准備金,體現了小國對大國(「中心國」)的依附關系。通過無限制買賣外匯維持金塊本位國家貨幣的聯系,即「釘住」後者的貨幣。國家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黃金的輸出輸入由中央銀行負責辦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一些拉美國家和地區,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等國,均實行過這種制度。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國際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迫使各國放棄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從此資本主義世界分裂成為相互對立的貨幣集團和貨幣區,國際金本位制退出了歷史舞台。參考資料:國際貨幣制度

❹ 如果美國恢復金本位,中國持有的9000多億美元國債怎麼辦

所謂「金本位」,就是本國貨幣和一定數量的黃金掛鉤(比如1美元對應35分之一盎司黃金)。如何人都可以用美元到美國政府要求兌換黃金。現在的美聯儲的黃金儲備是8500噸,也就是2.7億盎司。現在的黃金每盎司是1084.70美元.如果按照現價計算,這些黃金對應也就是2900多億美元。如果美國恢復金本位,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要求美聯儲用黃金換回美元,美國政府會在1分鍾內破產。

❺ 金本位的價格不會變嗎

第一,金本位制度下確實不會有通脹和通縮。因為貨幣是黃金(金幣),是有真實價值的,所以不存在錢不值錢的問題,不會發生通脹。而現在使用的是紙幣,紙幣本身沒有真實價值,它的價值是發行貨幣的政府賦予它的(即名義價值),但當貨幣供給量過多時,貨幣的實際價值(即購買力)就會降低,實際價值與名義價值不符了,就通脹了。
第二,你們老師講的對於重商主義下「獎出限入」政策的批判,從理論上看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重商主義時期正是金本位時期。當一個國家黃金存量減少後,國內整體物價水平和成本會下降(因為黃金是貨幣,黃金減少意味著貨幣減少,黃金越少,黃金就越值錢,能買的商品就越多,錢值錢了,東西就便宜了,物價就降低了,明白不?!)成本降低後,會提高出口競爭力,從而使出口增加,引起黃金流入。反之如果黃金存量增多的話,由於貨幣供給多,會引起物價、成本上漲,降低出口競爭力,使出口減少,最後黃金又會流出。從理論上講,這是金本位制度下所特有的,「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機制」。由於有這個機制的存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發生持續的國際收支失衡,也不會出現黃金的枯竭。所以當時重商主義所倡導的「獎出限入」追求貿易順差是沒有意義的。順差之後會引起黃金流動,必然使物價、成本發生變化,最後出口受到抑制,順差減少,貿易收支最終歸於平衡。
第三,你說的關於黃金被融化退出流通的問題,一般是在金銀復本位時期出現的,因為當時金幣、銀幣並行流通,他們都各自有一個名義價值,但是由於金銀供求關系的變化,他們在實際流通時的實際價值會和名義價值偏離。因為銀的產量大,所以銀的實際價值低,可是在流通的時候銀幣仍然可以按照他的名義價值流通,銀幣就變成的所謂的「劣幣」,而金幣由於其實際價值高於名義價值就變成了所謂「良幣」。那麼在老百姓看來既然劣幣的實際價值低,可卻不影響他的流通,那大家自然都會用銀幣。而金幣的實際價值更高,那人民就會把金幣還原成金屬塊的形式儲存起來,這就會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慢慢的,市場上充斥的就都是銀幣了,而金幣逐漸就退出流通了。
另外在金本位時期,也可能會出現人們把黃金儲存起來的情況,因為當時除了流通黃金外,還流通可以兌換黃金的銀行券(實際上就是紙幣)那麼同樣的道理,當金幣的實際價值高於名義價值時,人們就不會使用金幣了,而是使用銀行券。那麼金幣被溶化後儲存起來就退出流通了。
補充:即使是在最典型的金鑄幣本位時期,也不是只單純流通金幣的,銀行券和金幣是共同流通的,不會沒有紙幣,一定有~~!!

回答樓上的:歷史上典型的金本位時期,確實有大量的英鎊流通,並和黃金一樣充當事實上的世界貨幣,但是金本位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實現的前提就是各國必須遵循(1)貨幣發行要有黃金准備(2)銀行券自由兌換(3)黃金自由輸入輸出三個基本規則,也就是說英鎊發行仍然是以黃金儲備為基礎的,否則英鎊就無法保證其與黃金之間的自由兌換。其實這種自動調節機制本來就是理論上的,事實上各國的在此期間並未出現物價的明顯波動,自動調節機製作用的發揮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樓主本來問的就是課本上的原理的嘛。而且我也強調了這些是理論上的解釋。另外,教科書上和教書先生並沒有說反對重商主義的獎出限入政策,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都有其歷史的重要作用,我們對於重商主義的評價也是有積極的一面的。
至於你說的美國,他確實是靠販賣軍火發家致富了,保護貿易政策、出口也確實在一定時期促進了其經濟實力的快速提高。但人家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可就不靠出口,美國的貿易額只佔他GDP的百分之二十多,人家現在還不是主要靠國內市場拉動經濟增長。美國從來就不是個貿易立國的國家。

❻ 恢復金本位還有可能嗎

除非地球的人口減少2/3才有可能出現。

❼ 金本位制度有什麼弊端嗎 世界貨幣體質會恢復成金本位制度嗎 通貨膨脹可以規避嗎

一、金本位制度的主要缺點是:
1、它大大限制了使用貨幣政策對付失業等問題的能力;
2、只有當黃金與其他產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是穩定的,將貨幣與黃金掛鉤的做法才能確保總體價格水平的穩定;
3、當各國經濟增長時;除非能不斷地發現新的黃金,否則中央銀行無法增加其持有的國際儲備;
4、金本位制給了主要的黃金產出國通過出售黃金來影響世界經濟狀況的巨大的能力。
5、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赤字時,往往可能由於黃金輸出,貨幣緊縮,而引起生產停滯和工人失業

二、世界貨幣體制不會恢復成金本位制度。

三、通貨膨脹不可以規避:——通貨膨脹的原因被概括為以下五種情況:

①需求拉動。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又稱超額需求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上升。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又被形象地描述為「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動。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又稱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升。

③結構性因素。結構性通貨膨脹指在沒有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情況下,只是由於經濟結構因素的變動造成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社會各部門勞動生產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發展趨勢不同,與世界經濟聯系程度不同,但由於一方面現代社會經濟結構不容易使生產要素從落後部門、衰落部門、封閉部門向先進部門、興起部門、開放部門轉移,另一方面落後部門、衰落部門、封閉部門卻又要求在工資、價格等方面向先進部門、興起部門和開放部門看齊,結果就會導致一般價格水平上漲。

④供給不足
即在社會總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社會總供給相對不足而引起通貨膨脹。「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發生的隱蔽型通貨膨脹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商品供給嚴重匱乏而致。

⑤預期不當
即在持續通貨膨脹情況下,由於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期不當(對未來通貨膨脹的走勢過於悲觀)而引起更嚴重的通貨膨脹。

補充
通貨膨脹: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❽ 歷史上黃金價格暴漲暴跌的例子有哪些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停止實行金本位制。

19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希望藉助金本位制走上復甦之路,恢復金本位制度。

1931年,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蕭條,英國結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口,要求人民將持有黃金全數上交銀行。美國放棄金本位制。

2、「布林頓森林體系」

在二戰已近尾聲的1944年,44國代表聚集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參會的部分國家在次年簽署《布雷頓森林協定》。

國際經濟體系的核心從黃金變為美元,當時的美元有世界黃金准備的75%支持。美國持有黃金二百億美元以上,債務卻不到一百億美元,可謂盛極一時。

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一直持續到1967 年。其時美國因深陷越南戰爭泥潭,龐大的財政赤字多次沖擊美元信譽,於是各國紛紛拋售手中美元,瘋搶黃金。隨著越戰的深入,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終於全面引爆美元危機。

3、1968年3月,全球黃金搶購潮導致倫敦黃金市場成交創天量,美國再也無法維持黃金官方價格,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每盎司35美元的市場供應。從此,金價正式進入自由浮動。

而7年後,由於美元危機加深,西方國家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轉而實施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崩潰,黃金踏上了非貨幣化改革的歷程。

但好景不長。美國經濟超強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蝕,當年的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流動資產已從1950年的八十億美元增加到二百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如果全數兌換成黃金,美國的黃金存底便會見底。

4、1967年,法國退出黃金總匯。

戴高樂站在投機客的一邊不無私心。法國是美國以外全世界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如果按它宣稱的將每盎司黃金提到70美元的水準,法國將大賺一筆。

結果是,美國無限制地用美元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美元泛濫成災,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輸出並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黃金大量流失時,美元作為國際儲備物質基礎大大削弱,最後它和黃金的固定聯系被切斷,紙幣流通規律遂發生作用。美元相對黃金必然貶值,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不堪一擊。

5、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

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

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在當時這一招的功效還壓迫了西德和日本兩國實現貨幣升值,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狀況

6、接下來就是黃金價格像一匹野馬那般狂飆突進了。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沖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原油飆漲達一桶30美元,金價漲到244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這一年3月12日發行的美國《商業周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淚流滿面,標題是《美國的衰落》。10月,美國通脹率沖破12%,黃金成為對抗通脹的有力武器。

7、1980年是世界黃金市場起伏最大的一年。里根政府上台後推行高利率政策,使美元匯率堅挺,給黃金投資者很大打擊。

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

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可惜在這么壯觀的黃金多頭市場,真正的贏家是那些供應黃金的賣方,比如金礦主之類。就像各種市場的大牛市,看多投機客未必賺了很多錢,金價從35美元漲到850美元,要有多大的想像力啊!恰恰相反,那些在850美元還在追漲的人要比在40美元買進持有的人要多得多。

伯恩斯坦就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美國阿拉斯加州退休基金在1980年進場,以691美元的價格買進一噸黃金,在同年年底以575美元的價格又買進一噸,1983年3月,它以414美元拋出這些黃金。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8)金本位恢復黃金價格擴展閱讀:

要確定黃金市場的大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常常需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因素有許多,投資者需逐個分析,判斷出主要因素。以下將列舉對國際黃金價格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

1、金價美元

由於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走勢與美元匯率走勢的關系變得非常密切,歷史資料顯示,兩者常常呈逆向互動關系。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則漲。

2、金價原油

國際原油價格與黃金市場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眾所周知,抗通脹是黃金的一個主要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又與通貨膨脹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國際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動的互動關系。

3、商品市場

隨著金磚四國經濟的崛起,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強,再加上國際對沖基金的炒作,導致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從2001年開始強勢上揚,高企的價格引起了全球經濟界的擔憂。

4、股票市場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在通常情況下,黃金價格的走向與經濟狀況、股票走勢相反。如果股市當前是牛市,股票、基金價格上升,將帶走大量黃金投資,這是黃金價格很有可能下跌;如果當前股市是熊市,股票、基金等價格疲軟走弱,投資者也自然會離場選擇其他投資渠道,他們可能會選擇黃金投資,這時就有可能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這種變化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如果投資者預期經濟發展前景良好,預料股市將繁榮發展,自然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向股票市場,黃金市場的資金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5、金價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

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通常是黃金現貨消費淡季,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黃金價格底部一般出現在二季度,而受歐美發達國家消費刺激,三季度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到達高峰,使得黃金價格持續走高。

6、政局震盪

國際政局和各國之間的戰亂也常常影響黃金價格。當出現政局動盪或戰亂時,經濟發展會受到相當負面的打擊,這種情況將造成通貨膨脹,人們會把目光投向黃金投資,這時黃金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

7、中央銀行

世界各國央行是黃金的最大持有者,假如央行開始拋售黃金,那黃金短期內價格將會下跌。

8、金融危機

當金融危機來臨,人們會覺得將錢存在銀行並不安全,於是大量資金將湧向其他投資渠道,例如買黃金。當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出現不穩定的現象時,黃金價格很大機會會出現上漲。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造成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

9、通貨膨脹

如果一個國家的物價相對穩定,代表其貨幣的購買能力也穩定。如果一個國家發生通貨膨脹,則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將會下跌。這時市場資金將會轉向黃金市場。從而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參考資料:

網路——黃金價格

❾ 為什麼說黃金不可能重回金本位今日的暴漲只是炒作,日後的暴跌也是亦然

黃金不可能回歸金本位:
1,公元1368年前,區域經濟貨幣以金銀銅或牛馬為幣種;而1368年,跨區域貿易開始,需要通用貿易貨幣,金銀產生,即資本論里「金銀天然非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這句話本身也具備馬克思可個人歷史觀的局限性)
2,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金銀的儲備,無法對應跨區域貿易的結算金額
3,布雷森頓體系的結束,強權政治左右貨幣歸屬
第二個問題
日後暴跌:1,常識性邏輯,沒有一直上揚的品種,凡事不可極,樂極生悲和否極泰來都是這個邏輯
2,所有涉及價格的問題,只要有定價,供求關系是直接因素,這里的供求再直接化,是資本市場的直接做多做空的數量(至於決定這個角色轉化,就取決於參與主體的意識流,做跌意識流為主導時候,就直接決定行為做空)
3,還是深化商品概念,現金交割的黃金白銀,可能不存在使用價值,但可操作價值的背後的商品屬性需要層次化思考

❿ 本世紀以來影響黃金價格的重大事件

樓主所提問的本世紀才過了9個年頭,這樣的事件可以說是少之有少,上專個世界就多得多了。屬
上世紀對黃金價格發生重大影響的事件:
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令到金本位制度發生重大改變,從而使短時間內黃金價格飆升
2.海灣戰爭的爆發令到國際石油供應出現緊張,從而使金價狂漲。
3.歐盟於1999年簽定央行黃金拋售協議,從而使黃金價格在一段時期內處於穩定。
其實還有很多,建議你讀讀《貨幣戰爭》,裡面都是作者對金本位的認同論,當然少不了就是黃金在經濟領域的發展史。
本世紀對黃金價格發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這很少):
1.本世紀初的能源危機以及糧食危機令到黃金價格每盎司突破千元大關
2.由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令金價由千元大關跌至600~700美元/盎司水平

閱讀全文

與金本位恢復黃金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寫無息貸款申請 瀏覽:723
高升控股年季度交易日價格 瀏覽:647
000417基000417基金凈值 瀏覽:351
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瀏覽:341
做市商外匯 瀏覽:734
如何將大額外匯匯出國 瀏覽:573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txt 瀏覽:154
央企背景公募基金公司有哪些 瀏覽:775
北京長生明投資管理 瀏覽:185
2019年1月3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212
都有哪種類型的基金 瀏覽:890
平安人保股票價格多少錢 瀏覽:453
證券投資者風險評估分幾級 瀏覽:55
3s理財 瀏覽:405
股票熱點預測 瀏覽:796
美元匯率半年走勢兌人民幣 瀏覽:238
山西美錦價格 瀏覽:888
美元對人民幣費率怎麼算 瀏覽:871
雄安高鐵股票有什麼 瀏覽:149
聯動天翼融資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