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許家印要求恆大倆月賣兩千億這件事
關於許家印要求恆大倆月賣兩千億這件事,我是這樣看的,這說明樓市的價格繼續堅挺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了。據悉,此次恆大的營銷策略是七折左右,而且在優惠的基礎上還會有九六折的簽批,打折力度之大,可以用震驚來形容。可以這樣來看,一套原本一百多萬的房子,在打折過後,僅僅需要六十萬左右就可以買到,這樣的價格相信有很多人一定會心動不已。恆大此次強勢營銷主要是為了即將到來的黃金季節,金九銀十。
恆大打折的消息在網上曝光後,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雖然力度非常大,還是要小心不要被套路。畢竟恆大也不是第一次低價賣房了,後來都證實是在炒作。不過恆大降價,也是一個信號,未來樓市真的會和大蔥一般廉價,到時候買房就不再是年輕人的一座大山。
⑵ 下半年恆大地產資金走向
恆大地產集團在下半年將減少土地儲備。將現有財務多用於補充此前的土地消耗。恆大地產長春公司於6月10日在烏蘭浩特市的土地出讓儀式上,摘得烏蘭浩特市東大門入口處一處佔地面積約430畝的地塊。
許家印補充,恆大目前現金充足,手上可動用資金739億,在減少拿地的情況下,該筆資金主要用於還銀行國內貸款,以改善財務指標。
⑶ 恆大的房子現在能不能買,會不會爛尾
能買,不會爛尾,房地產行業屬於高度資金密集型行業,已經金融化了。房子是否爛尾要看HD的資金是否能持續。
2020年3月,恆大宣布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通過銷售高增長、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負債大降。到2020年6月30日有息負債總額降至「5字頭」的承諾,也遠超市場預期。
2020年恆大老總許家印就公開表示,在六月底之前會帶領恆大持續減負,負債數將會降到6000億元以下。年中的時候,恆大拿出了136億港幣進行還款共計17.5億美元。恆大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之前,徹底清算掉所有的境內外市場債券,後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實現了減負3000億的目標。
恆大提前還款136億,透露地產行業全新邏輯和未來之路
「三道紅線」出台至今,給房地產行業帶來空前的影響和改變。新時代下龍頭企業靠負債來驅動發展已經成為過去,而降負債調結構是大環境下,「範本」企業必須要做的重點。筆者挑選了恆大為例,透過其看房企應對當前市場的新邏輯。
2021年6月29日,恆大表示恆大有息負債約5700多億元,與去年最高時的8700多億元相比,大幅下降了約3000億元。這意味著,恆大降負債如期兌現了對市場的承諾,「減負」力度超過市場預期。這樣的變化是從恆大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新戰略開始的。
中國恆大還發布公告,稱已安排自有資金約136億港元匯入債券還款賬戶,用以償還2021年6月28日到期的14.5億美元債,以及所有境外美元到期的應付利息近3億元,合計約17.5億美元。
⑷ 按照恆大地產的財報 2019年底恆大的總資產是多少
2019年底恆大的總資產是2.21萬億。
年報數據顯示,2015-2019五年間,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的內總資產和總容負債均實現了從千億向萬億的跨越。
2015年TOP4房企的總資產合計達1.85萬億,總負債達到1.45億元。而2019年這兩項數字則分別突破6萬億和5萬億,達到6.81萬億和5.85萬億。
2016年,恆大總資產和總負債都率先突破萬億,達到1.35萬億和1.16萬億,2019年,又是恆大總資產率先突破2萬億,達到2.21萬億。
(4)恆大的資金最近怎麼看擴展閱讀
然而,和總資產並列的還有總負債以及資產負債率。從凈負債率來看,根據2019年年報,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的凈負債率分別為46.3%、33.9%、159.3%、176.4%。相比之下,萬科和碧桂園始終保持較低的凈負債率水平,長期償債壓力小。
恆大和融創的凈負債率均高於150%,長期償債壓力相對較高,這也導致公司需要准備大量的資金用於償債和付息,從而擠壓利潤空間。
⑸ 恆大更好的運營 吸收更多的資金
"資金管理術更加幫助恆大更好的運營。其實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有很多種方法來表達這種社會責任。比如說恆大搞足球就是體現了社會責任,能振興中國足球恆大也是社會責任。當然,恆大也是為了提升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地標性建築是指每個城市的標志性區域或地點,或者能夠充分體現該城市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許家印也許正式看重這一點,將投入重資金進行地標性建築。
許家印曾說過,做這個地標性建築實際上是商業地產,主要是從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後來考慮這一戰略,可能會發展成一個城市地標性的建築。 我們會做地標性的建築,比如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樣的地標性建築,還有商業、飲食、文化和娛樂什麼都有,地標性和城市綜合體是我們恆大的目標。
那麼,下半年我們在一些寒冷的地區,像新疆,內蒙,沈陽,長春這些今年計劃是不拿地,而要等到明年二、三月再拿地。非寒冷地區我們大概在10月份來拿少量的地,用於第二年公司的增長,補充以前的開發消耗。"
⑹ 限購令不會影響恆大地產集團資金鏈問題如題 謝謝了
雖然限購令擴散已不可避免,似乎並不認為限購令會影響恆大了。恆大在房地產銷售傳統淡季,依然保持了強勁的銷售勢頭,環比增幅雖然基本持平。 事實上,銷售數據能維持增長,恆大是採取了靈活的定價策略。 按目前的態勢,恆大似乎已不需要採用大規模的降價來實現銷售提速。此前,在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恆大銷售額連續實現環比增長,這就不需要公司再採取其他措施。但是為保持公司強勁的銷售,也許會有一些優惠措施。 目前,根據恆大的布置,正常情況下恆大銷售肯定會有所提升的,只要限購令不是明天立即擴散,恆大超額完成目標似乎怎麼都不成問題。
⑺ 恆大資金證券化如何運營的
公司上市後,可以在資本市場募集比較大的資金,把募集的資金去做投資。
⑻ 恆大地產集團提前還債,說明了什麼問題
恆大為何選擇提前償債?
在人民幣升值之際,提前償還高利率的境外債,無疑是多贏之舉。
恆大的降負債之路,足以為所有房企提供借鑒。
其一,做大現金流,是關鍵中的關鍵。在個別房企組建「不帶頭降價聯盟」之際,恆大毅然打響了金九銀十降價促銷第一槍,背後正是出於回籠現金流的考慮。要知道,全國房地產市場從增量時代已經逐步進入存量時代,能不能率先搶收,能不能放下身段,決定了未來的生存發展空間,絲毫猶豫不得。
其二,降負債要持之以恆,切忌半途而廢。降負債,不僅是為了降低企業經營杠桿,從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給市場傳達了穩健經營的信號。尤其是提前償債,更向市場釋放了非同一般的決心和信心,這種信號有時候比償債本身更重要。
其三,千萬不要與政策周期背道而馳。在中國,沒有什麼比政策更能影響房地產行業,把握准政策周期方能避免陷入被動。恆大之所以在今年3月就提出「降負債」的發展戰略,無疑看到了樓市大周期的變化;同樣,恆大之所以在10月全面加速降負債,也是看到了監管層的政策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