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38019等於多少人民幣

38019等於多少人民幣

發布時間:2021-07-15 22:46:11

1. 幹部具體指哪一類人津貼指的是什麼

幹部一詞來自和制漢語,其意義是「在一個組織中擔任管理和領導職能的人」。這個組織可能包括政黨、社會團體等等。有學者指出,這個詞可能是閻錫山首次引入中國的。袁世凱不使用此稱呼,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則多次使用此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大陸地區大量使用「幹部」一詞,很少使用「官員」一詞,大有以「幹部」取代「官員」的趨勢。及至1990年代,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中國大陸也開始使用「官員」一詞了。但是中國大陸僅僅是在政府、警察、軍隊等國家公務員序列中採用「官員」的稱謂,四千多萬幹部中,七百多萬是公務員,一千多萬是國有企業幹部,其餘為國有事業單位幹部。

今天幹部一詞仍然在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通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幹部級別
中國幹部行政級別有比較嚴格的劃分,級別一般直接影響待遇,包括工資、分配住房、差旅標准、退休安排等等諸方面。而且原來的行政級別劃分並不限於政府職能部門,其他所有國有企業機構和部門都有同樣的級別劃分,包括軍警、國有公司、學校、醫院等各行各業,均參照政府部門行政級別。近年來中國政府推行改革,逐漸在非政府部門取消此類行政級別。

具體級別
等級 行政級別 代表職務 對應軍隊級別 領導職務工資(單位:人民幣元/月) 非領導職務工資(單位:人民幣元/月)
1 國家級正職 國務院總理 中央軍委主席 4000

2-4 國家級副職 國務院副總理 國務委員 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 3200

4-8 省部級正職 省、直轄市、自治區正職 國務院部委部長或主任 大軍區、軍種正職 2510

6-10 省部級副職 省、直轄市、自治區副職 國務院部委副職 國務院部委下屬國家局正局長 正軍級 1900

8-13 廳局級正職 國務院部委各司正職 省市自治區廳、局正職 地級市正職、巡視員 正師級 1410 1290
10-15 廳局級副職 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 省市自治區廳、局副職 地級市副職、副巡視員 副師級 1080 990
12-18 縣處級正職 國務院部委各司下屬處正職 省市自治區廳局下屬處正職 地級市局、區、縣正職、調研員 正團級 830 760
14-20 縣處級副職 國務院部委各司下屬處副職 省市自治區廳局下屬處副職 地級市局、區、縣副職、副調研員 副團級 640 590
16-22 鄉科級正職 鄉長 地級市局下屬處處長 縣級市下屬局局長、主任科員 正營級 510 480
17-24 鄉科級副職 副鄉長 地級市局下屬處副處長 縣級市下屬局副局長、副主任科員 副營級 430 410
18-26 科員級 村長、科員 連級
380
19-27 辦事員級 辦事員 排級
340

正廳級或以上為高級幹部。
省會城市一般為副省級城市,下屬幹部級別高於地級市一級。
行政級別原則上與黨內職務無關,但是地方官員同時任上一級黨委常委的,級別按上一級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務員局2008年12月8日頒布的《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初任職務及級別如下:
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定為22級;
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副主任科員,定為24級;
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科員,定為25級;
大學專科畢業生,任命為科員,定為26級;
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定為27級。

參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與行政級別

津貼(Allowances) 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條件下的額外勞動消耗或額外費用支出給予補償的一種工資形式。 津貼分配的唯一依據是勞動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的優劣,而不與勞動者勞動的技術業務水平及勞動成果直接對應和聯系。 津貼不與技術業務水平及成果直接聯系,這就決定了它是一種補充性的工資分配形式。 津貼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津貼具有相對均等分配的特點。

津貼標準是指某項津貼在單位時間內應支付的金額
津貼的主要形式:

地區津貼;
野外作業津貼;
井下津貼;
夜班津貼;
流動施工津貼;
冬季取暖津貼;
糧、煤、副食品補貼;
高溫津貼;
職務津貼;
放射性或有毒氣體津貼。
津貼-標准
1、津貼標准

津貼標準是指某項津貼在單位時間內應支付的金額。它的確定由兩種方式,一是按照雇員基本工資的一定百分比計算;二是按照絕對數額計算。第一種方式比較少見,大多數是按絕對數額計算。津貼標准在確定時考慮的因素包括:

企業有權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工作需要制訂和調整本企業的津貼發放標准
1) 工資標准。如果在制訂工資標准時,已經考慮了對特殊勞動的補償,就沒有必要另設津貼補償;如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些崗位和工種的特殊勞動性質和勞動消耗,就需要單獨設立補償津貼。

2) 勞動特殊性。對勞動的特殊性及對雇員的影響,要進行科學測量,作為確定不同等級津貼標準的依據。

3) 健康損害程度。一些津貼的發放是為了補償和預防特殊工作條件對勞動者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津貼標準的確定與對雇員身體的損害程度直接相關。因此,需要通過一些相關部門的技術測定,例如,醫療單位、職業病防治部門等對職業病的發病率和治癒率、以及勞動保護投入等多種因素進行科學度量,從而確定通過津貼形式對雇員健康程度的補償標准。

對一些特殊的工作和工種,中國有國家、地方和行業規定的統一津貼標准。此外,企業有權根據生產經營狀況和工作需要制訂和調整本企業的津貼發放標准。

2、支付形式

津貼有實物和貨幣兩種具體的支付形式。在一般情況下,與額外勞動補償有關的津貼支付貨幣,並構成輔助工資的一個組成部分;與身體健康補償有關的津貼有的採取實物的形式,有的採取貨幣的形式,以貨幣的形式居多。支付周期通常以出勤日累計,按月隨工資支付。

津貼-實施要點
選拔推薦人選必須是專業技術崗位上的在職人員,並以近5年來取得的專業技術業績、成果和貢獻為主要依據。選拔重點是在科研、管理等專業技術崗位上表現突出的優秀創新型人才。擔任副省級以上領導職務和享受副省級以上待遇的專家、學者,在企事業單位擔任黨政領導後不直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黨、政、群機關的工作人員,將不列入選拔推薦范圍。

1、津貼為特殊工資分配形式,與勞動者的實際勞動貢獻及勞動能力均無直接關系。

2、在勞動工資體制改革進程中,應正確處理津貼分配許可權上國家和集體之間的關系。

3、要加強對津貼制度的管理。

4、嚴格執行津貼的享受條件,不能任意擴大。

雲和縣安排了11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實施「農村教師任教津貼」制度,全縣240位農村教師都享受到了這一政策。任教津貼制度受益對象包括鄉鎮及以下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中正式在編的專任教師。根據農村教師所聘任的崗位和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年限,教育部門將這項月度津貼劃分為從60元至400元不等的5個檔次,而對於在農村學校任教的特級教師,除了能獲得基本的任教津貼之外,還能按月享受500元的特殊津貼。結合任教津貼制度,雲和縣還出台了農村教師薪級工資提檔制,將赴農村任教的教師薪級工資自動上浮一級,擁有本科學歷的農村教師比在城內任教的同級教師的薪資增加兩級。雲和縣農村教師的平均任教津貼額已經達到226元,在農村任教的本科教師人數已上升至49人。

津貼-審批條件

津貼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
為進一步規范企業津貼特殊工種管理,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促進養老保險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企業執行特殊工種范圍進行一次全面核定,並對核定後的特殊工種崗位人員實行統一登記和備案管理。

一、凡原執行國家規定行業特殊工種的企業,從即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交繼續列入執行特殊工種崗位范圍的申請,並以文本信息和電子信息兩種形式報送《企業執行特殊工種范圍申請表》。區、市、縣屬企業報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後,統一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市屬以上企業,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

二、企業經改進工藝或提升生產手段、使用新技術及新設備等,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後,現已不符合原執行規定標準的特殊工種(如原以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為主已改變為機械或自動化生產為主的工種),不再列入特殊工種的執行范圍。

三、與其他行業企業已明確的特殊工種具有相同生產方式方法、生產作業條件等標準的工種,除國家已有規定列入可參照其執行特殊工種范圍外,其他一律不得參照執行。

四、原未列入特殊工種執行范圍的企業和新建企業,此次均不得列入執行特殊工種的范圍;原已列入特殊工種執行范圍的企業,因改制等原因在原生產基地新組建成立的企業並生產原執行特殊工種范圍的產品,可列入特殊工種執行范圍,但工種崗位不得新增或擴大。

五、原屬從事特殊工種崗位的職工,因企業停產、半停產期間未從事生產作業(如下崗、離崗休養期間),雖發放了生活費和繼續繳納了養老保險費,也不得記入從事特殊工種崗位的工作年限。

六、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對各行業特殊工種范圍規定,對提交繼續執行特殊工種的企業進行核准,並下達企業執行特殊工種核定通知書。

七、經核定列入特殊工種執行范圍的企業,2005年6月30日前要認真組織填寫《企業工人從事特殊工種工作登記卡》,並以文本信息和電子信息兩種形式同時報送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經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確認的《企業工人從事特殊工種工作登記卡》,由企業存入職工個人檔案,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將其存入特殊工種崗位人員資料庫。

津貼-現狀

津貼目的是規范公務員的收入分配秩序

河南省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不是的「公務員加薪」,而是按照2006年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和規范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的原定部署,推進規范津貼補貼工作。通過實行統一的津貼補貼項目,嚴肅工資分配紀律,逐步解決津貼補貼發放秩序混亂、差距較大的問題。在規范過程中,不是都比規范前提高了,而是有升有降,有的降得還比較多。唐山市人事局、財政局也對網上近日出現的有關「河北唐山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邁出第二步」的報道作出回應: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不是加薪。

相關人員表示,規范公務員的津貼補貼,目的是規范公務員的收入分配秩序,縮小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使之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按照原定部署,河北省從2007年開始,對公務員的津貼補貼進行規范,正在規范的過程中。規范後,有比規范前收入提高的,也有與規范前持平的,還有比規范前收入降低的,並不是為刺激消費出台了「加薪」政策。

2. 戶縣秦風初級中學怎麼樣

簡介:戶縣秦風初級中學始建於1995年春,次年招生,位於縣城東南,庄嚴古剎西側,滄浪河畔,佔地面積38019平方米,人均30.85平方米。
注冊資本:605.13萬人民幣

3. 我國一年用水多少噸

1997年北方地區的年用水量2112億m3
2000年全國地下水開采總量為1115億立方米,佔全國總用水量的20%
2001 5567.43
2002 5497.28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其分布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4. 清海西寧2013年農民工的平均收入是多少

2013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1393元,與2012年的46483元相比,增加了4910元,同比名義增長10.6%;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2105元,同比名義增長11.3%。扣除物價因素,2013年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6.2%。

從地區分布看,八個市州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海西州、果洛州、玉樹州、黃南州、海北州、海東市、西寧市和海南州。

201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地區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地 區

2013年

2012年

名義增長率

總 計

51393

46483

10.6

西寧市

48165

43698

10.2

海東市

49902

45228

10.3

海北州

49917

43274

15.4

黃南州

53048

46031

15.2

海南州

46986

41498

13.2

果洛州

58408

49345

18.4

玉樹州

54286

49591

9.5

海西州

63941

58900

8.6

從行業門類看,年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采礦業7264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1倍;金融業67182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1倍;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6340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3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29047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7%;租賃和商業服務業30694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0%;住宿和餐飲業31724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2%。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是2.50:1,比2012年的2.21:1差距有所拉大。

201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分行業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行 業

2013年

2012年

名義增長率

合計

51393

46483

10.6

農、林、牧、漁業

32204

29087

10.7

采 礦 業

72640

54731

32.7

制 造 業

45090

42633

5.8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63403

59026

7.4

建築業

40242

38019

5.8

批發和零售業

40200

35273

14.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0428

57690

4.7

住宿和餐飲業

31724

27613

14.9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49989

54819

-8.8

金融業

67182

59574

12.8

房地產業

32456

33489

-3.1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30694

59383

-48.3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59097

60957

-3.1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39286

33091

18.7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29047

38722

-25.0

教育

57705

51359

12.4

衛生和社會工作

48976

43126

13.6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49730

45084

10.3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54414

47445

14.7

從登記注冊類型看,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平均工資最高,為6208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1倍;其次為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為5715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1倍;第三位是國有單位,為5541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08倍。年平均工資最低的為其他內資單位,為2398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7%。

201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登記注冊類型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登記注冊類型

2013年

2012年

名義增長率

合計

51393

46483

10.6

國有

55410

50729

9.2

集體

34255

29341

16.7

股份合作

41249

30519

35.2

聯營

30353

27719

9.5

有限責任公司

39773

35989

10.5

股份有限公司

62088

44240

40.3

其他內資

23983

26302

-8.8

港澳台商投資

57156

45006

27.0

外商投資

39891

38559

3.5

附註:
1.指標解釋
(1)單位就業人員:指在各類法人單位工作,並由單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員,包括在崗職工和其他就業人員。
在崗職工是指在本單位工作且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並由單位支付各項工資和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人員,以及上述人員中由於學習、病傷產假等原因暫未工作,仍由單位支付工資的人員。為准確反映行業用工情況,從2011年起,將在崗職工中的勞務派遣人員進行了單獨統計。
其他從業人員是指除在崗職工以外,實際參加本單位生產或工作並從本單位取得勞動報酬的人員。具體包括:非全日制人員、聘用的正式離退休人員、兼職人員和第二職業者,以及在本單位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員。
(2)工資總額:根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給本單位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房費、個人所得稅、水費、電費、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個人繳納部分等。
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工資總額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其他工資四部分組成。工資總額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況的扣款。
基本工資也可稱為標准工資、合同工資、談判工資。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季度或年度)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按照法定工作時間提供正常工作的勞動報酬。各單位給個人確定的底薪可作為基本工資。包括工齡工資(年功工資)。基本工資不含定時、定額發放的各種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也不包括補發的上一季度或上一年度的基礎工資。
績效工資也可稱為效益工資、業績工資。指根據本單位利潤增長和工作業績定期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獎金;支付給本單位從業人員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具體包括:值加班工資、績效獎金(如年度、季度、月度等)、全勤獎、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和其他名目的獎金;以及某工作事項完成後的提成工資、年底雙薪等。但不包括入股分紅、股權激勵兌現的錢和各種資本性收益。
工資性津貼和補貼指本單位制定的員工相關工資政策中,為補償本單位就業人員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貼,以及為保證其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而支付的物價補貼。具體包括:補償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及崗位性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地區津貼和其他津貼;如過節費、通訊補貼、交通補貼、不休假補貼、無食堂補貼、單位發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補貼以及上的各種商業性保險等。上述各種項目均包括貨幣性質的,也包括實物性質的和各種形式的充值卡、購物卡(券)等。
其他工資指上述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工資性津貼和補貼三類工資均不能包括的發給就業人員的工資,如補發上一年度的工資等。
(3)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計算公式為:

2.統計范圍
城鎮地區全部非私營法人單位,具體包括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商投資經濟、港澳台投資經濟等單位。工資統計是統計單位的就業人員,而個體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等非單位就業人員不在工資統計范圍內。201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全省共調查9593家,就業人員64.19萬人。
3.調查方法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企業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和《勞動工資統計調查制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工資統計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
4.行業分類標准
工資統計的行業分類標准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執行。

5. 5分之19等於百分之多少

5分之19等於百分之380
19/5=3.8=380÷100=380/100=380%

閱讀全文

與38019等於多少人民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per 瀏覽:703
北京博瑞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46
買基金什麼時候上車 瀏覽:481
匯添富外延基金到底怎麼了 瀏覽:811
融資建造類型 瀏覽:160
壽險理財規劃師有用嗎 瀏覽:605
保壘理財 瀏覽:759
ec融資 瀏覽:720
花生理財預警 瀏覽:932
富養女兒理財 瀏覽:414
企業融資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116
興業期貨廈門 瀏覽:176
華夏策略回報基金凈值 瀏覽:332
錦江融資租賃 瀏覽:709
蘇州科達股票代碼 瀏覽:318
股票圖標大全 瀏覽:449
小川科技融資 瀏覽:823
國投融資渠道 瀏覽:153
星河控股股票 瀏覽:256
山東黃金電氣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