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國內市場,物價上漲,說是人民幣貶值;在對美元,說是人民幣升值。究竟人民幣是升值還是貶值呢
現在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也就是說你拿人民幣去換美元要付出之前更多的錢
如果人民幣升值也就是不需要那麼多的人民幣就能換到美元
這種是相對的,你需要一個確切時間的匯率和一個月之前或者半年或者一年的匯率去比較,這樣升值貶值就很明顯了
㈡ 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美元貶值:
假設美元兌人民幣1:8。美元貶值後,美元能夠兌換的人民幣就變少了,變成1:7。再假設本人手上擁有1W美元,在匯率沒下降前,這1W美元=8W人民幣,但由於美元的貶值,所能兌換的人民幣減少,於是這1W美元就變成了7W人民幣,這之間就相當於本人手上的1W人民幣無故蒸發消失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美元使用區即用美元當流通貨幣的地方,如美國,由於他們本身就一直都在使用美元,所以即使美元貶值,也不會影響國內物價什麼的,所以美國金融危機的時候才採取各種手段提高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因為中國是擁有美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所以美國這種行為完全就是損人利己的下三爛招數。
所以,美元貶值對本種貨幣幾乎毫無影響,但是對於擁有大量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個人而言就可能遭受巨大損失。
假如美元對人民幣是1:10,中國一萬億的美元外儲就是10萬億人民幣。假如美元對人民為1:1,則中國一萬億的美元外儲就是1萬億人民幣!美元貶值,貶的是美國的債務。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2012年人民幣的匯率一直處於跌宕狀態,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
㈢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美國就賺了
人民幣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何來貶值而言?不錯,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國際市場上,人民幣VS美元要升值,在國內人民幣VS大排面要貶值。
1、美元公式:一個很重要的公式是我們一切分析的基礎:美元報價=人民幣報價*匯率。如一隻中國產的茶杯,價格4元,人民幣匯率8.27,茶杯賣到美國,報價為4/8.27=0.5元美元。美國抱怨中國貨太便宜,0.5美元的價格讓美國人實在難以競爭,小布希想盡一切辦法,要讓美國市場上的中國貨從0.5漲價到0.7-0.8美元。
官方媒體翻來覆去強調,美利堅強制人民幣匯率升值,匯率升值至1:5,美元報價自動漲至4/5=0.8美元,就沒什麼競爭力了。事實上,等式的右邊有兩項 -匯率、人民幣報價。美國人還有另一種陰謀,如果中國通脹,杯子賣到7元一隻,則7/8.27=0.8美元,一樣達到目的。
2、通脹:通脹說來就來,一夜之間,物價就漲上去、電煤礦油就缺口、經濟就過熱了。什麼導致經濟過熱?按央行官員的口徑,是汽車、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的過度投資。但過度投資的根源是價格上漲。價格上漲的根源是需求過熱,需求過熱的根源呢?央行官員就瞠目結舌,答不上來了。在8.27的匯率下,美國人的一個手段,就是用盡量多的美元沖擊人民幣體系。固定匯率類似一種坐莊系統,賣盤太多時,莊家就要進場維持價格。美國人拋多少,央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這個8.27就名存實亡了,也達不到幫助企業出口的目的。 過去的一年中,大量熱錢湧向中國,美國人的行為可謂瘋狂 -中國的基本面很強,美國財團充滿信心,投機資金源源不絕。年終總結,央行每天買進5億美元,一年累計買入了1600億美元。04年1-6月又買了700億之巨,外匯儲備達到4700億美元。央行和商業銀行有很大區別,商業銀行資源有限,且用的是舊錢;商業銀行買賣外匯,不會影響金融穩定。央行是發鈔行,擁有鑄幣權。理論上,央行的接盤能力是無限的。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動資金用完後,可以開動印鈔機,印製新錢,接下美元。但新錢有新錢的壞處——新鈔一發,後患無窮。美國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大量新印製的人民幣流入市場,將導致物價系統的災難。中國商業銀行的放大系數約為2.5-3.5。去年,M2貨幣總量由18萬億增長到22萬億,如果沒有美元潮,放貸額甚至是縮減的,商業銀行會惜貸,信貸失控純屬無稽之談。新增4萬億貨幣總量,對僅有10萬億GDP的經濟體來說太大了。一下子多了這么多錢,物價豈能不漲?物價一漲,生產企業豈會不大幹快上,盡量多快開工?便出現所謂的經濟過熱。即是說,聯系匯率導致人民幣被低估,美國人沖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增加、物價上漲、經濟過熱。用格林斯潘的話說,如果中國堅持不升值,他們自己的貨幣就會出問題。
3、魚與熊掌:如果人民幣被低估,美國人必然樂意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最終導致人民幣過多,通貨膨脹。經濟是均衡的,你堅持固定匯率不動搖,我就用美元沖你人民幣,最終導致你通貨膨脹,失去競爭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選擇固定匯率,還是選擇穩定物價?中央的態度很明確,固定匯率是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去年頂住7國財長的壓力,被認為是外交縱橫的一項重大收獲。按中國人的一貫思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美國的勸告,反著做就可以了。美利堅要我們升值,我們偏不能升值。但事實究竟怎樣,還是要講清楚:匯率上漲,受益者是人民幣持有人,即13億民眾。你可以輕松去加勒比海灘度假,甚至娶一個年輕漂亮的馬來西亞太太。匯率不漲、國內通脹的話,受益的是政府和銀行。作為最大的債務人,幾萬億壞帳相應縮水,更容易償還,政府獲得大量的鑄幣權,以應付財政開支。財富只有一筆,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總之,百姓去加勒比渡假是沒有指望了,更沒錢娶一房馬來太太,這些錢將用來填補國有銀行的虧空。總體上,以國家利益而說,填補銀行總比去海灘渡假重要得多,但還是應跟民眾解釋清楚,中央的選擇中,誰是受益者、誰是受害者。
㈣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是人民幣貶值還是升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指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
人民幣的匯率通常用貨幣對USD/CNY表示,這種標價方式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代表1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因此匯率的數值變大,表明美元兌人民幣升值,數值變小,代表美元兌人民幣貶值。
但如果我們說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就要用不常用的間接標價法來說明,貨幣對就變為CNY/USD,代表1個人民幣等於多少美元,此時數值變大就代表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因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漲,指的是CNY/USD的數值變大,也就是人民幣升值。
㈤ 經常聽別人說美元貶值,美股會漲,他又說人民幣升值,股市也會漲,為什麼豈不是自相矛盾
美元貶值等同於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幣值與美元掛鉤 人民幣升值更多的是因為有大量的熱錢流入國內 推高股市和樓市的價格
㈥ 關於美元貶值 人民幣升值
1.兩者都有,前期是由於美元貶值,人民幣由於跟美元關系比較密切,所以只對美元升值,但是對非美貨幣都是貶值,隨著次貸爆發,美元對非美貨幣開始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基本沒變,所以對非美貨幣開始升值,具體的比例說不出來,大概就是從匯改以來,對美元升值了20%左右,對其他非美貨幣應該在10%左右
2.石油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不斷貶值,石油價格就會漲,前期油價大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美元貶值,,現在美元升值了,並且對石油的需求降低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所以油價大跌
3.人民幣變化影響不了石油價格,只有美元變化和石油的供求情況影響石油價格
㈦ 美元在人民幣升值前換還是升值後才換
當然是在人民幣升值前換啦。。。。
如果你是用美元換人民幣就要在人民幣升值前換
如果人民幣換美元,那就等人民幣升值換
㈧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表示美元升值還是人民幣升值
總體來說是人民幣貶值。例如6.4人民幣換1美元,現在匯率上升,6.8元換1美元。
要理解人民幣的升值與貶值,可以從如下相關知識理解:
人民幣升值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比如現在6.3654人民幣可換1美元,升值後1美元只能買3元人民幣或者說6.3654人民幣可以買2美元)。比如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一元人民幣只能買到一單位商品,人民幣升值後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
人民幣貶值,對國家來說有一定好處,理由如下:
人民幣升值美國是最大的放債國家,它經濟危機了其他國就開始貶值,這樣使別的國家資產無形中蒸發掉用別國欠的錢進行吃喝),也就是美國消費世界買單。反之,人民幣貶值,對中國來說有一定好處。
人民幣兌外匯牌價 參考如下:
㈨ 美元貶值了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成明顯通貨膨脹是2008年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但是,在央行11次上調准備金率,六次提高存貸款利率的情況下,從去年開始的物價持續上漲問題仍未緩解,國家不得已採取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為何被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視為通貨膨脹剋星的利率手段在中國就不管用呢?,歸根結底是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原因沒有分析清楚。
中國通貨膨脹的症結究竟在哪裡呢?其一,美元降息和大幅貶值,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大幅上漲,從而導致我國進口商品大幅漲價,傳導到國內商品接連上漲。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日前說,鑒於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盡管政府已通過財政盡力採取了價格補貼等來控制物價,但來自世界糧食、石油等普遍上漲帶來的傳導效應卻是短期難以避免的。其二,美元貶值,導致國內持有美元的企業紛紛拋售美元,投資於房地產以及其他商品。其三,引入美元,引入了通貨膨脹。如此這般,利用利率手段抑制通貨膨脹就很難見效。
怎麼辦?有三個應對之方,一是加速人民幣升值;二是加速提高勞動力價格,增加社會公共福利,以解決國內消費需求不足和貿易順差過大的問題;三是保持股市平穩發展,發揮股市吸納過剩流動性的作用。
當然,另外一些方面也不可忽視。石油價格、糧食價格上漲也引發和推動了通貨膨脹。可以說,中國的通貨膨脹是綜合原因引發的,解決辦法只有採取經濟的、行政的、產業的等綜合方法才能達到目的。加速人民幣升值、繼續使用貨幣工具以及諸如市場干預和限制乙醇工業發展等措施都應該綜合運用。
美國的接連加息對中國貨幣政策將帶來很大影響。一方面中國大陸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任務很重,對繼續加息的要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中國加息,而美國接連減息,導致中美利差倒掛(人民幣利率高於美元利率),相對人民幣來說美元將繼續貶值,促使未來全球資金將進一步流入中國,使中國的流動性過剩局面進一步惡化。流動性過剩加劇,可能導致資產價格繼續攀升甚至使通貨膨脹成為現實。這就形成這樣一個局面:眼看著物價節節上漲,卻又不能使用加息貨幣工具;使用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回收過剩流動性,但是,美國一直減息,美元一直貶值,又使中國流動性過剩加劇。這就好像我們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是在「堵水」,而美國降息卻是在「注水」,不把「注水口」堵上,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人認為,目前,央行已經失去了貨幣調控的主動權,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是也有一定道理。起碼美國接連降息使中國貨幣政策處於兩難選擇的境地。
如何應對呢?當前應該加速人民幣升值步伐,縮短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時間;大幅度提高勞動力、環保、資源能源成本;迅速出台鼓勵企業、個人對外直接投資優惠政策;繼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回收商業銀行過剩流動性。
同時,保持股市穩定發展對當前經濟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股市的穩定向上發展,可以吸納大量過剩流動性,對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有好處。如果當前股市出現暴跌甚至發生股災,那麼,對當前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股市吸納的大量流動性必然會一方面流向儲蓄、其他理財產品,另一方面將會流向房地產以及其他商品上面,將推動房地產價格以及物價繼續走高。因此,要建設好股市,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使股市成為良好的投資資金與消費資金的蓄水池,較好地吸納當前過剩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