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定價構成是什麼
影響定價決策的因素包括企業的營銷目標、成本、顧客、競爭對手和其他外部因素。
企業目標
要了解價格和制定價格,必須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明確的是公司的目標是什麼,是增加市場份額,改善企業收入,最大化利潤,還是其他目標。如果營銷部門已經對於公司目標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那麼確定價格在內的營銷組合,便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相反,如果定價與公司的目標相背離,可能花了很大精力,結果並不是公司想要的。因此,定價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定價決策和公司目標的契合度。
那麼怎麼樣才能了解公司的目標是什麼呢?一般有兩種辦法:一是企業主管(亞太區總裁,中國區總經理, 等)介紹公司的願景、每年的年度計劃,二是從公司網站閱讀公司CEO向投資人提供的報告。
顧客
在明確了解營銷目標以後,我們有必要了解客戶的要求,因為是他們決定了產品定價正確與否。盡管他們的要求並不是一成不變,但是我們必須要了解他們現在需要的是什麼。這是一個看上去是很簡單的問題,有的人會認為我做這個市場營銷工作都十多年了,還不知道誰是我的客戶嗎?但是,有時候我們確實不知道,或者說我們只知道我們部分的客戶,也可能是只知道昨天的目標客戶,但這些人今天已經不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我們經常會得到銷售的反饋,說價格不好,說質量不好,。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可能是我們把目標客戶群搞錯了,可能花了大量時間在與客戶溝通,但是這部分人並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也有可能是我們的客戶,但是他們要不是並不是這部分產品。因此,過一段時間,可以是半年或者一年,要問一下我們自己,誰是我們的客戶,我們要找什麼樣客戶。很有可能我們想找的是高端客戶,但是我們的產品是低端的,那就不配匹。這個問題看上去看簡單,甚至有些傻,但是如果不仔細分析,我們還是可能把客戶搞錯。
當然,還應該知道他們是怎麼購買的。
競爭對手
影響企業定價決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競爭對手,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市場上並非只有我們一家公司,可能會有同類檔次的公司,或是更高端的公司,也可能是比我們低一個檔次的公司。我們必須了解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他們的戰略是什麼,優勢是什麼,還應該了解他們的成本、價格以及可能對企業定價作出的反應。
以相機為例,一個正在考慮買相機的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策之前,會比較市場上各個品牌,如佳能、奧林巴斯、三星和索尼等的價格、質量和外觀各個方面,結合手裡的預算,作出決定。如果索尼採取高價格、高利潤戰略,其它競爭對手也進入這個細分市場。而低價格、低利潤的戰略可能有效阻止競爭對手進入市場或是把他們淘汰出局。因此,在制定價格之前,應該對市場上競爭對手的產品價格、質量和各方面的性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以此為基礎對自身的產品進行定位,才能使產品價格更有針對性和競爭力。
成本
成本是企業能夠為產品設定的底價。企業在制定產品的價格時,如果不能覆蓋生產、分銷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就有可能是虧本的,不能給投資人帶來相應的回報。企業的成本分為兩種,即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隨產量變化的成本,例如不管企業是否開工,都必須支付廠房每月的租金、設備維護費用、暖氣費以及其它方面的開支。而可變成本直接隨生產量水平發生變化。生產一台聯想電腦,會涉及到CPU、主板、顯示器和組裝等成本。一般而言,這些成本是大體相同的,它們的總成本往往與數量成正比。與些同時,有一個成本在決策中至關重要,應該引起企業重要,那就是管理費用。 一個工廠會有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等管理層的費用需要分攤,特別是當企業有很多個部門,有很多條產品線時,管理層的工資有多少是分攤某條產品線,或分攤到某一個部門,會直接影響對產品定價企業的決策。
如果說我們有這樣一個產品,它的銷售價是100元,它的成本是110元。,那麼這個產品是銷售做,還是不銷售做呢?如果工廠的設備利用率超過有980%以上,答案很簡單,就不銷售做了。如果這個企業的人員和設備的利用率只有530%左右,或更低,我們還需進一步分析。首先分析一下具體的成本情況,如果固定成本320元,變動成本560元,管理費用是30元,實際上與產品直接相關的成本只有80元,售價超過直接產品成本,產量越多,分攤到單位產品的管理費用越少,.所以應該選擇生產這個產品。如果產品的售價不變,成本變為120元,其中固定成本為30元,變動成本為75元,管理費用為15元,那麼決策也很簡單,肯定不能做銷售,這兩個部分的成本已經超過了售價,做得越多,只會虧得越多。
其他因素
在企業定價的過程中,除了顧客和競爭對手,還必須考慮其他外部因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條件,如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和利率等對企業的定價策略有重大的影響。如果經濟處於衰退階段,消費者的購買力減弱,企業繼續維持高價可能會使銷售量下降。政府也是影響定價決策的重要因素,營銷人員需要了解影響價格的法律,這方面在出口方面特別明顯,很外多出口企業已經因為對當地的環境不了解,結果受到反傾銷調查。
所以,做市場要各個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公司的目標,公司大的戰略,未來幾個月公司要什麼;第二,要了解誰是我們的客戶,客戶的采購過程,以及在決策過程中他們最關心是什麼;第三,我們必須了解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他們的戰略是什麼,優勢是什麼;第四,必須對真實成本有一個准確的把握,特別是應該從作業成本的角度來分析產品的成本。與此同時,也應該考慮外部的經濟條件和政府等外部因素。
『貳』 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在中國對戰略物資採取國家定價,剩下的由市場決定。
『叄』 商品的價格構成是什麼
信息商品價格的形成,是以信息商品的價值、使用價值為基礎,以供需關系和壟斷為市場的關鍵制約因素。至此,我們對價格的構成有了一個比較概括的認識。本節是以前面兩節為基礎,從信息商品生產的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等方面探討信息商品的價格構成問題。
『肆』 商品市場價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看供需狀況,也看各種客觀條件對農產品運輸的影響,也有國家政策調控,一般說農民的收益是比較低的,因為單個個體的農產品量肯定是比較少的,所以農民掙的是辛苦錢。價格看城鎮的需求量,物以稀為貴,供應的量少了,終端價格就推高供應鏈整個的價格水平,這是必然的。但又萬不可根據市場行情一哄而上,因為種子會漲價成本會提升供應的多了銷售不出去必然價格就跌下來,導致虧本經營。
『伍』 生產價格是怎樣形成的它與商品價值有何區別
商品的抄生產價格的形成以各個不同產業部門的個別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均衡化為平均利潤率為前提。K.馬克思說:「求出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76頁)。它是商品的市場價格上下波動的中心。
它與商品價值的區別只有一點:為生產價格是指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
(5)價格是怎麼構成的擴展閱讀:
商品價值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一般指商品單價,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正相關;
在單位勞動時間的總價值量為常量時,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陸』 商品價格是由什麼組成的
商品價格由兩大因素組成:生產成本和利潤。生產成本,具體包括:材料費用;勞動手段消耗的費;工資費用;其他費用,即企業組織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物質消費和勞動消耗的費用,如管理費用等。商品的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原料、能源、設備折舊以及勞動力費用等;商品的利潤,則是勞動者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值得指出的是,生產成本應當是生產商品的社會平均成本或行業平均成本,利潤應當是平均利潤。按照社會平均成本加上平均利潤制定的價格,便是商品的市場價格。
『柒』 菜點的價格是由什麼構成的
一一道菜的價格首先是有它的原材料,一級廚師的工資一般才在他原材料的基礎上都要翻三倍左右才能進行銷售。
『捌』 經濟學中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簡單說,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商品的社會價值。商品的生產價格是由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平均利潤構成的。
『玖』 價格是怎樣形成的政治題
1.價格的含義: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就是商品的價格,即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影響價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來源:考試大 2010/1/14 【考試大:中國教育考試第一門戶】 模擬考場 視頻課程 字型大小:T T影響價格形式的因素主要包括成本、供求關系、國家經濟政策等。
(1)價值:即商品價值量,它從根本上決定了商品的價格
(1)成本。商品價格由生產商品中耗費的生產資料費用、人工費用和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即利潤(含稅金)三個部分構成。
成本構成商品價格的主體。從目前商品價格構成的一般情況來看,工業品成本約占價格構成的70%-80%,農產品成本品種間差異較大,約占價格構成的50%-90%,都在價格中佔有很大比重。因此,成本的變化是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最重要原因。
(2)供求關系。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供給方與商品的需求方以市場為紐帶,以價格為中介,形成供求關系。商品供求的變化與商品價格的變化互為因果,並以相反方向循環往復。
具體表現為:
①供給和需求變化引起價格變化:如果供給大於需求,商品價格下降:如果供給小於需求,商品價格上升。
②商品價格變化又會作用於商品供給和需求的變化:如果商品價格上升,會使商品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如果商品價格下降,會使商品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③這種關系現為供給或需求的增加會變為減少,價格的下降又會變為上升,原來不平衡的供給大於需求通過市場競爭和價格變動,在一定的情況下會轉化為需求大於供給的新的不平衡。
(3)國家經經濟政策。國家經濟政策對價格形成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
國家經濟政策對價格形成的間接影響,主要表現為國家某些經濟政策的執行會引起商品成本及市場供求等因素的變動,從而引發價格的變動。如提高職工工資、實行加速折舊政策會引起即期單位商品成本上升而產生價格上漲的壓力,實行稅收優惠降低商品成本則可能引起商品價格的下降。
國家經濟政策對價格形成的直接影響,主要是通過國家對商品價格的直接管理即直接定價來實現的,如普遍服務政策、價格補貼政策、農產品收購保護價政策等,這些方針和政策直接關系某些商品價格的形成與確定。來源:考試大-價格鑒證師考試
(4)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人們的購買心理、地區差異、季節氣候、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市場投機、戰爭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價格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