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折舊資金有什麼用途,與其他資金相比,可以用來償還銀行貸款嗎
1993年以前,我國執行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時,提取折舊是按專項資金進行管理的,提取折舊時
借:固定資金
貸:折舊(相當現在的累計折舊)
同時
借:車間經費(相當現在的製造費用)、企業管理費
貸:專用資金-更新改造資金
更新改造資金,當時只能用於固定資產的更新換代,專款專用,最後回到固定資金。
當時的資金平衡表分為左右兩方,即資金來源和資金佔用,來源的固定資金、專用資金、流動資金分別等於佔用的固定資產、專項資產、流動資產,構成資金佔用和資金來源的等式平衡。
1993年7月1日的會計制度的改革,直至現在的企業會計准則,打破了原來計劃經濟的僵局,在會計核算上實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原理,固定資產折舊不再按基金管理,提取的折舊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於企業的凈資產中,靈活使用,當然也可以用來償還銀行貸款的。
❷ 什麼是企業折舊資金
折舊資金實質是,通過費用化形式收回資金,從財務管理角度叫折舊資金,也就是說:折舊是產品成本的一部分,產品銷售後除了收回成本外還有利潤,收回成本中的折舊資金主要是用用來更新資產用的,但企業現金流中一般不會不會專門設置這個名稱的賬戶的,只是企業管理中計劃時用的。 需要說的是,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是會計的兩個角度:一個側重核算,另一個側重資金管理等方面財務管理
❸ 實收資本制、授權資本制、折衷資本制是什麼意思
(1)實收資本制。即在企業成立時,需確定資本金總額,一次籌足,實收資本與注冊資本數額一致,否則企業不難能成立。 (2)授權資本制。即在企業成立時,雖然也要確定資本金總額,但是否一次籌足,與企業成立無關,只要籌集了第一期資本,企業可成立,其餘部分由董事會在公司成立後進行籌集。 (3)折衷資本制。即企業成立時確定資本金總額,不一定一次籌足,但是要規定首期出資額或比例及最後一期繳清資本的期限。
❹ 會計中的折舊每月轉到費用中,為什麼好像有折舊資金積累進行使用呢,折舊資金是哪來的,原來是什麼
應該是「折舊基金」,不屬於會計范疇的概念,是財務管理學籌資中的概念。折舊基金就是平時固定資產折舊時積累起來的。
❺ 北京醫保卡和醫保存摺資金來源及使用區別
醫保卡是用來看病的,可以實現實時結算的功能,不用再去報銷了。這裡面沒有資金,只有看病的支付記錄,是用來記賬的。按規定醫保存摺的錢本意是用來看門診的,當然,錢取出來干什麼都行。
❻ 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中的折疊資金問題,折疊法律地位,這是什麼意思啊,這里的「折疊」是什麼意思
這里的「折疊」應該是網路詞條編輯的bug,會議文件中並沒有出現關於「折疊資金」的用語。
❼ 折衷資本制的表現形式
折衷資本制的表現形式及具體內容在不同國家公司法中略有差異,具體可分為許可資本制和折衷授權資本制兩種類型。
(1)許可資本制。亦稱認可資本制,是指在公司設立時,必須在章程中明確規定公司資本總額,並一次性發行、全部認足或募足,同時,公司章程可以授權董事會在公司成立後一定期限內,在授權時公司資本一定比例的范圍內,發行新股、增加資本,而無需股東會的特別決議。 大陸法系國家如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基本上都實行了認可資本制。認可資本制是在法定資本制的基礎上,通過對董事會發行新股的授權、簡化公司增資程序而形成的。只不過,實行認可資本制的多數國家對授權尚未發行的資本數額和授權的期限進行限制。這種在公司設立時和成立後兩個階段分別採用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的做法,既可保證公司資本在公司成立時即得以確認,又增強了公司增資的靈活性。
(2)折衷授權資本制。是指公司設立時,在章程中載明資本總額,只需發行和認足部分資本或股份,公司即可成立,未發行部分授權董事會根據需要發行,但是授權發行的部分不得超過公司資本的一定比例。如日本和我國台灣實行的就是折衷授權資本制。折衷授權資本制是在授權資本制基礎上通過對授權董事會發行股份的比例和期限進行限制而形成的,不僅堅持了授權資本制的基本精神,又體現了法定資本制的要求。
❽ 民航局集中折舊資金屬於自籌資金嗎
不是。折舊不產生現金流。
折舊不需要資金,不存在折舊資金,更不存在折舊資金是不是自籌。
這就是指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
❾ 折舊資金怎麼理解
折舊資金顧名思義就是由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而產生的資金。
明確范圍
折舊資金,顧名思義就是由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而產生的資金。因而將該項資金的使用范圍確定為全部用於集團公司范圍內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是比較合適的。同時,由於該項資金數額較大,應統一收繳到集團公司財務部門,按業務需要合理統籌安排使用,而不能由各下屬分(子)公司自行支配使用各自計提的折舊資金。所以,集團公司在對折舊資金的統一管理上.第一步必須對折舊資金的使用范圍和統一收繳使用作出明確規定,保證折舊資金的集中管理有一個明確的前提,並能使該項資金在以後的使用中逐步體現出集中管理的優勢。
設置單位
為加強對折舊資金的集中管理使用,集團公司有必要設置一個對折舊資金進行專門管理的單位。該管理單位應該具備三個基本功能:第一,必須能清晰對折舊資金進行統一收支核算管理;第二,管理人員必須能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概念有準確的認識和理解。並能對各下屬分公司所需固定資產投資是否屬實進行准確的認定;第三,有關管理單位還必須具備對下撥的折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基於這三個功能,最好是在集團公司設一個獨立的科室,業務可由財務部門歸口管理。
制定目錄
我國相關稅務法規對固定資產有明確規定:① 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②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兩年的,也作為固定資產。引用稅務法規中關於固定資產的解釋作為依據。而沒有引用《會計准則》中關於固定資產的解釋,主要是為了能更側重關於固定資產投資涉稅的管理。因為如果按稅法規定應該作固定資產處理而未作固定資產處理的,就有可能面臨涉稅風險。比如。煤礦企業井下錨網支護所用工具錨桿拉力計,價值大約在6000元左右,其規定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其實物形態也符合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但煤礦企業通常是將其作專用工具管理。作為一項成本費用開支進行賬務處理。而不是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因此。通常會引發兩個涉稅風險:一是如果遇到國稅檢查將可能引發進項稅不能抵扣的涉稅風險;二是如果遇到地稅檢查就又將會引發所得稅費用時間性差異的涉稅風險。因此,制定一套全面規范的集團固定資產目錄非常必要。
實施監督
1.在各下屬分(子)公司依據計劃實施的過程中,集團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各分(子)公司進行檢查:第一,檢查是否按計劃規定使用資金;第二,檢查是否按計劃項目規定進行投資;第三。檢查所實施的項目是否確實必要。
2.每年初。集團公司管理部門要組織人員對上年度的折舊資金投資情況進行項目驗收和賬務審計:首先。對年度批準的投資項目逐項進行實地檢查和驗收。已完成並通過驗收的填制好驗收卡片,未完成的或還未實施的要分析出原因。其次,對折舊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賬務審計,在項目的實施中,由於最初是按計劃實施的,所以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資金有可能沒有使用或節約,也有可能超支,對於沒用或節約的資金要按規定收回集團公司,對於超支的情況要分析原因,上報領導層批准後補撥。第三,根據上述檢查內容寫出《年度折舊資金投資使用情況報告》,上報集團公司領導層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