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國際原油價格體系
20世紀60年代以前,國際石油市場的突出標志是「標價」,是「七姊妹」制定「標價」壟斷石油的時代。
20世紀60—70年代的突出標志是「官價」,即歐佩克定期公布的沙烏地阿拉伯輕油價格,可以說是「標價」的結束,「官價」的開始,是歐佩克不斷取得勝利,在國際石油市場取代國家大石油公司成為國際石油市場新主角的時代。
20世紀70—80年代的突出標志是「參考價」。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上升,主要石油消費國消費量增長趨緩,有的甚至下降,以沙烏地阿拉伯輕油為基準的歐佩克「官價」無法維持,於是出現了一個便於多方面接受的「一攬子參考價」。與此同時,由於社會經濟技術的進步,遠期交易大量出現,期貨市場也孕育誕生。
20世紀80—90年代的突出標志是「期貨價格」。由於期貨市場參與者多、流通量大、價格發現及時、能較好地反映市場供求狀況等,從而使各方自覺地接受了期貨價格而放棄了「官價」和最初意義的參考價。
20世紀90年代後期,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歐佩克強調價格機制,設想建立一個當油價高於28美元/桶和低於22美元/桶就相應增產或減產的機制,以此來協調歐佩克的行動。但是石油市場和價格的主宰者由單極變成了多極,石油價格成為石油市場多方制衡的結果。
❷ 什麼叫「國際油價」
目前,國際市場油價以美元計價,計量單位一般為「桶」。「桶」是容積單位,1桶約合159升。由於不同品種的原油密度不同,所以每桶所合質量也有所不同。以API度為34度的沙烏地阿拉伯輕質原油計算,1噸約合7.33桶。
平時我們談到原油價格,都會說「國際油價」如何如何。可是在這樣表述的時候,我們是否真正想過,到底什麼是「國際油價」?其實,壓根不存在一個國際的油價。全球很多地方都是產油區,而這些產油區出產的石油品質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這些石油的價格也有一定的差別,並無一個統一的價格。正因為如此,美國能源信息署在其全球油價的統計中,列出了全球近40個產油區的原油價格。
那麼,平常我們說的「國際油價」到底指什麼呢?其實,我們平常約定俗成提及的「國際油價」,指的是WTI原油價格,即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是在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期貨交易所交易的WTI原油期貨的最近期合約的價格,是美國市場以及西半球市場常用的原油基準價。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同時NYMEX的WTI原油期貨又是最活躍的原油交易品種,所以WTI原油期貨的最近期合約的價格成為投資界「萬眾矚目」的能源風向標,也就毫不奇怪了。這是不國際的「國際油價」。
雖然WTI原油期貨價格在投資界萬眾矚目,但是將其作為「國際油價」的代表,其實是有些高抬了它。相比WTI原油價格,英國北海的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其實才更具國際性。
西歐、地中海和西非地區出產的石油,往往用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作為基準價,其期貨則是在英國倫敦的ICE洲際交易所(原IPE,即國際石油交易所)交易。根據其長期以來的市場表現,布倫特原油價格更能代表全球油價的趨勢。
❸ 國際原油價格有哪些基準價格
長期以來,國際市場原油交易形成了3種基準價格,即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價回格答、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和阿聯酋迪拜原油價格。
上述3種基準油價均分為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其中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期貨價格因其交易量大而最具參考價值。
1、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價格
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品質較好,又被稱為「西得克薩斯中質油」或「得克薩斯輕質甜油」,其價格是北美地區原油的基準價格,也是全球原油定價的基準價格之一。通常所說「紐約市場油價」就是指紐約商品交易所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
2、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
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也是一種輕質油,但品質低於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非洲、中東和歐洲地區所產原油在向西方國家供應時通常採用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格。通常所說「倫敦市場油價」就是指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
3、迪拜原油價格
迪拜原油是一種輕質酸性原油,產自阿聯酋迪拜。迪拜油價在一般新聞報道中較少涉及。
❹ 國際油價跟實際油價怎麼換算
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的換算關系 國際油價××美圓/桶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是××元/升。
換算關系1:國際油價是以桶為單位,國內以升為單位國。國際油價的一桶相當於159升,(這個數字非常准確換算關系2:國際油價是以美圓為單位,國內以人民幣為單位,現在一美圓大約換6.8元人民幣,(這個數字隨時間變化)。 換算關系3:國際油價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油價指的是成品油的價格。國際上原油轉換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約為1:0.9,加上加工損耗、原油進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約為1:0.8,以美國前幾年的數據為例,當時原油18美圓/桶,美國商人賣22美圓/桶,比例大約為1:0.82。美國的成品油質量是高於國內#97油的。(這個數字是根據國際上的平均水平算出,中石油的數據找不到,按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更低,但是也可能中石油的加工成本特別高,也未可知)根據以上換算關系國際油價100美圓/桶,換算成#97國內油價為100×6.8÷159÷0.8=5.346元人民幣/升國際油價最高達到140美圓/桶時換算成#97國內油價為7.484元人民幣/升。
目前國際油價為70美圓/桶左右時 換算成#97國內油價為3.742元人民幣/升。
❺ 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多少美元一桶
隨著國際原油投資興起,很多朋友問到原油投資的相關細節問題。原油內價格的報價單位是容「美元/桶」,而國內的原油交易所都以人民幣進行報價。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一般以一噸7.3桶(美製42加侖/桶)或者以1.1610千升來計算。所以,原油一桶大概是159升或者137公斤。1桶=158.98升=0.14噸=42加侖。【美製】1加侖=3.785升 【英制】1加侖=4.546升,歐美等國家的加油站,一般以「加侖」來做單位,而中國的加油站則以「升」來計價。一桶原油是多少錢呢?因為前面已經知道,原油一桶大概是159升。而目前國內92汽油市價為6.20元/升,因此一桶汽油是6.20元/升x159升=985.8元。更多原油知識歡迎網路搜索九州原油網站咨詢。
❻ 國際原油價格怎麼換算
國際油價換算規則:國際原油價格和國內油價之間如何換算呢?國際原油價格跌跌專不休,油價牽動這我屬們每個人的生活成本,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小到汽車加油,大到整個生活開支,都和原油價格有其聯系。現在一看,原油已經從107美元跌到50美元了,那麼對於國內油價是多少呢?我們有必要學習一下國際油價換演算法則。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換算規則是怎麼樣的?我這里來給您算一下,現在50美元/桶,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呢?原油重量容積換算:1噸=7.3桶,1000公升=1噸,我國油價一般以升來計算,我們這里可以換算一下,國際油價換算為人民幣之後是多少錢?為方便計算取整數:50美元/桶,那麼1噸原油=328.5美元,美元當前的匯率為1美元=6.1305元,那麼1噸原油=2013.87元。
❼ 國際原油價格與與國內成品油價格關系
國內成品油價格遭長期壟斷,國際原油價格漲,發改委會說要與國際接軌,所以國內也漲;國際原油價格跌,發改委會說要看中國國情,所以國內不跌。
❽ 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是如何換算
貨原油報價原則:交易所以布倫特原油市場價格為基礎,綜合國內原版油市場價格及中國人民銀行人權民幣兌美元基準匯率,連續報出現貨原油的人民幣中間指導價。國內現貨原油報價單位:人民幣元/噸,報價保留到元的整數位。
國際原油價格是美元報價,只需要按匯款折算就成。當然還不是最終價格,還要加上保險及運費,才是到岸價格。
國際原油價格與國內原油價格的換算關系:國際原油價格單位美元/桶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是元/升。
換算關系1:國際原油價格是以桶為單位,國內以升為單位國。國際原油價格的一桶相當於159升。
換算關系2:國際原油價格是以美元為單位,國內以人民幣為單位,現在一美元大約換6.8元人民幣。
換算關系3:國際原油價格指的是國際上原油的價格,並不是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國內油價指的是成品油的價格。國際上原油轉換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約為1:0.9,加上加工損耗、原油進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約為1:0.8,以美國前幾年的數據為例,當時原油18美元/桶,美國商人賣22美元/桶,比例大約為1:0.82。美國的成品油質量是高於國內#97油的。
❾ 歷年國際原油價格
只有1997年以後的數據了,抱歉。
❿ 國際油價和國內油價的區別在哪
據他的分析,2009年國內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中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國內汽油零售價要保證煉油廠不虧本和保證加油站有盈利」。「這意味著煉油的成本、稅費、毛利、流通環節價差以及加油站利潤將全部攤進油價中,由車主來買單,而煉油廠和加油站理論上是穩賺不賠的。」
據姚達明介紹,當時這種定價方式的背景是,2005年前後爆發「油荒」,特別是廣東珠三角地區,因為國內價格體系未理順,煉油環節虧本,導致煉油企業煉油積極性下降,批零倒掛導致零售油站虧本而不願意賣油。於是2009年起為了保證油品供應,就把這兩部分成本計入到了油價中。換句話說,是「車主們為保證供給付出的成本」。
「在進行費改稅之後,我國最終的汽油零售價格包含幾個要素:1.國際原油價格;2.國內平均加工成本;3.稅收;4.煉油廠的合理利潤;5.流通環節差價;6.國家對價格適當調控。其中,前3項比較直觀外,後3項仍比較模糊。」姚達明分析說。
而記者查詢了國家發改委的有關解釋,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油價在較長時期內一直低於國際市場。2008年6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後,國內油價相當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每桶83.5美元的水平。2008年國際油價一度漲至每桶147美元的高點,但國內從來沒有達到這個高度。2008年12月我國出台成品油稅費改革方案並下調油價後,當時的國內油價與國際上基本一致,均為每桶45美元左右。此外,社會上流傳的國內油價追漲快追跌慢的觀點是一種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