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值才那麼一千億,京東方到底虧了多少錢
京東方以前是虧錢的!
現在一直在盈利!
第一,每一個板塊都有機會有龍頭股的出現,而且資金主力都是以報團的形式出現。
第二,要避免的誤區就是,雖然是熱點題材、沒有主力資金參與是毫無意義的!
第三,所謂大牛股的出現、沒有無緣無故的上漲。基本上都有資金提前進入進行洗盤吸籌、來迎接個股主升浪!
第四,在熱點板塊、能否擒拿一支主升浪的黑馬個股,要判斷日線、周線及月線是否調整到位?還要觀察過去量能、換手來做對比!是否是底部高換手率放量突破!
第五,爛板出大牛!主力資金對個股主升浪的拉升洗盤、吸籌初期,都具有恐嚇性的洗盤!嚇唬不堅定散戶籌碼、在主升浪初期習慣性用爛板的方式吸籌、洗盤!此時,考驗的是散戶的心態!
第六,記住一句話,熱點題材並不等於主力資金會參與!要看各項指標及資金大小來判斷個股等!
2. 怎麼看一支股票里,主力資金是否在場或離場
判斷主力資金流向的方法如下:
1、資金流向的熱點可從兩市成交額排名上觀察:每天成交量(成交額)排行榜前20至30名的個股就是資金流向的熱點,所要觀察的重點是這些個股是否具備相似的特徵或集中與某些板塊,並且占據成交榜的時間是否夠長(半天、一天、三天等時間長短和對資金吸引的力度的大小成正比)。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當大盤成交量比較低迷時,部分大盤股占據成交榜的前列,而這些個股的量比又無明顯放大,則說明此時大盤人氣渙散而不是代表資金流向集中。
2、在觀察選股時就需要注意資金流向波動性,從漲跌幅榜觀察資金流向的波動性:大資金(通常是我們所說的機構投資者或主力資金)的進場與閑散小資金進場是有所不同的,大資金更善於發掘有上升空間的投資品種(從圖表上看就是在相對低位進場),而閑散游資是否集中進場更多取決於當時大盤行情是否好。因此從盤面上來看,板塊個股具有輪動性,並且大資金總體上進出市場的時間早於小資金進出的平均時間。
3、看漲跌幅榜:最初發動行情的個股(漲幅居前,成交量放大)往往最具備示範效應,如果沒有買到龍頭股就買像龍頭的但還沒大漲的個股(從走勢上和板塊上去看)。
4、看跌幅榜居前的一些個股是否前兩天有過上漲行情,這兩天成交量是否也比較大。如果是,則說明人氣被聚集起來了,跟風的資金比較堅決,有利於行情的持續發展,當然大幅上漲後放量下挫則不在此列。
3. 《地面控制2:大撤退有秘技嗎
游戲中按" ~ "進入控制台
godmassive - 上帝模式
gomassive - 全部任務
fps
fps2
按鍵篇
游戲中的快捷鍵非常多,從畫面的移動到戰斗單位的操作,在這里筆者只列舉出遊戲中頻繁使用到的鍵位,其他的鍵位玩家可以參看游戲中設置選單的具體分布。
設置部隊集聚點(擁有兩個以上的集聚點後才有效):Z
打開運輸艦科技窗口:I
打開增加援軍窗口:K
強制攻擊:A
移動:M/滑鼠右鍵
停止先前的動作:S
工程車維修技能:R
組合命令(只有異型才有):E
第二種攻擊方式切換:X
兵種篇
無論是人類還是異型,游戲中所有的戰斗單位都可以進行戰斗方式轉換,每一種戰斗單位都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攻擊模式或者特殊能力,這里就針對一些比較常用的單位做詳細的分析,用處並不大的單位就不做過於具體的分析介紹。不同的部隊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發揮的作用都會有變化,一些有關的情況筆者會在下文的戰術篇中做具體分析。異型部隊與人類的部隊非常相似,雖然有一些差別,但因為篇幅的關系,這里筆者就不多做介紹,而是重點介紹人類的戰斗單位。
步兵系(Infantry)
單位名稱:輕襲步兵(Light Assault Infantry)
造價:150AP
佔用貨艙數:1格
詳細分析:人類最基本的戰斗單位,火力和防禦都很一般,轉換攻擊模式後可以發射專門對付裝甲單位的跟蹤導彈。雖然攻擊力並不高,但他們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可以批量生產,眾多的步兵一起進行轉換攻擊可以瞬間給裝甲單位造成巨大的傷害,因為是跟蹤性攻擊,只有速度很快的單位才有可能在被導彈追擊後躲開。占據炮台和碉堡也是這些步兵的拿手好戲,關鍵時候還可以充當炮灰的角色。
單位名稱:猛禽狙擊手(Raptor Sniper)
造價:255AP
佔用貨艙數:1格
詳細分析:狙擊手在沒有轉換攻擊模式的情況下並沒有任何攻擊力,當切換成狙擊狀態後狙擊手的視野和攻擊范圍都會大幅度提高,不過在狙擊狀態下無法進行移動。進入狙擊狀態後狙擊手的攻擊范圍要比游戲中所有的炮台都要遠,並且這個狀態可以給步兵致命的攻擊,只需要兩槍即可殺死一名步兵。配合可以遠距離偵察的單位可以充分發揮狙擊手的威力,同時也可以讓他們進入碉堡來防守某段道路。
單位名稱:圍城步兵(Siege Soldier)
造價:41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這個單位與輕襲步兵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要說優勢也就是他們的攻擊、防禦和生命都要遠遠高於輕襲步兵,但是造價實在過於昂貴,無法批量生產。而且比起車輛單位,他們的移動速度過於緩慢,在戰場上無法發揮太大的優勢,即使是防守也比不上以數量取勝的輕襲步兵,實戰中不建議大量生產。
輕型裝甲系(Vehicles)
單位名稱:裝甲運輸車(Light APC)
造價:40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一輛運輸車可以裝載8名步兵,同時運輸車還擁有自己的機槍,在運送部隊的過程中遇到敵人還可以用機槍進行還擊。運輸車可以在佔領遠處炮台時快速將步兵帶往目的地,一些只有步兵才能通過的叢林地形也可以用運輸車來快速運送步兵前往目的地,平原戰場上運輸車則無法發揮太大的作用。
單位名稱:裝甲偵察車(Recon Terradyne)
造價:35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偵察車的攻擊范圍和偵察范圍都非常廣,在大規模行軍中帶幾輛是個不錯的選擇,遠距離的攻擊范圍可以在戰斗中讓它們先行攻擊,削弱敵人或誘敵深入讓主力部隊進行伏擊。防禦太低是它們的致命弱點,遇到大量裝載火箭的單位它們將無法逃脫死亡的命運。
單位名稱:火箭炮(Rocket Terradyne)
造價:60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火箭炮的發射速度快得驚人,而且擁有較大的攻擊范圍,配合偵察車可以完全將火箭炮的威力發揮出來。但是火箭炮的裝甲和生命都不高,混戰中容易被擊毀,也無法有效抵擋大范圍火炮的攻擊。火箭炮無法攻擊步兵,因此在戰斗中不能造純火箭炮的作戰單位,大量的火箭炮單位也不應該單獨行動,如果遇到大量步兵類的敵人就只能眼睜睜的挨打,應該配合其他戰斗單位一起行動。火箭炮的另外一種模式可以釋放保護罩,可惜這些保護罩並不能有效抵擋攻擊。
單位名稱:工程車(Combat Engineer)
造價:51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惟一的醫療單位,工程車不僅可以修理受損的裝甲單位,受傷的步兵也可以醫治,同時戰場上存在的炮台等建築物在損壞後也可以用工程車來修好再投入使用。防禦戰中還可以讓工程車換成原地修復模式,通過這個模式來大范圍修理,在這個范圍內的友軍都可以緩慢地恢復生命,不過只有大量的工程車在一起才有很好的效果。變成切換模式後工程車將無法移動。
重型裝甲系(Terradynes)
單位名稱:毀滅坦克(Ravager Terradyne)
造價:2000AP
佔用貨艙數:4格
詳細分析:最昂貴的兵種,也是移動最慢的兵種,攻擊范圍和偵察范圍也不大,如果沒有其他戰斗單位來進行配合進攻的話將會死得很難看。生命和防禦都很高,在緩慢推進的戰斗中可以沖在戰場前面充當炮灰,不過一定要派工程車照顧它們,畢竟2000AP一輛的坦克是不能隨便就拿到戰場上賣掉的,損失一輛都會嚴重影響到整體的戰鬥力。防禦戰中還可以將毀滅坦克轉換攻擊模式,變換攻擊模式後可以將毀滅坦克看作是一門可移動的炮台。
單位名稱:解放者號(Liberator Terradyne)
造價:950AP
佔用貨艙數:3格
詳細分析:解放者號要比毀滅坦克略為遜色,移動速度和攻擊距離都要比毀滅坦克高,比較可惜的是防禦和生命都比較低,在戰斗中對於火箭的攻擊顯得無能為力。另外,因為攻擊速度較慢的緣故,面對一些移動較快的敵人無法保證很高的命中率,在攻擊固定目標時才有比較好的效果。第二種攻擊模式是專門對付步兵的機槍,利用這個特點可以讓解放者號和火箭炮相互配合來作戰,這樣即使是遇到大量的步兵也不足為懼。
單位名稱:火焰運輸車(Assault APC)
造價:750AP
佔用貨艙數:3格
詳細分析:與裝甲運輸車的性質相同,惟一不同的是火焰運輸車裝備了火焰噴射器,能夠造成大范圍的殺傷,對付成群的步兵非常有效,而且生命和護甲都要比裝甲運輸車高。眾多的火焰運輸車集聚在一起,即使是遇到少量的解放者號坦克也可以輕松打發,不過他們需要貼身後才可以攻擊,這樣的攻擊方式難免會被布好陣型的敵人的所有火力招呼。
單位名稱:移動火炮(Mobile Artillery)
造價:1200AP
佔用貨艙數:3格
詳細分析:攻擊距離最遠的戰斗單位,可以打到兩個畫面以外,並且威力巨大。變換成第二種攻擊方式可以一次性發射三次,不過單位無法移動;保持第一種攻擊方式的話可以移動,但每一次只有一發炮彈。移動火炮最大的缺點在於生命和防禦超低,而且攻擊沒有任何的準度而言,屬於無差別攻擊模式。如果4~6輛移動火炮一起攻擊同一個位置的話,即使是帶有保護罩的炮台也只能支撐短短的十幾秒,在奪取據點等作戰中移動火炮不可缺少。移動火炮除了可以嚴重擾亂敵人的秩序外,無差別的攻擊往往會出現非常意外的後果。
空軍(Helidynes)
單位名稱:武裝直升機(Light Helidyne)
造價:550AP
佔用貨艙數:3格
詳細分析:惟一的空中戰斗單位,武裝直升機只攜帶跟蹤導彈而沒有專門對付步兵的機槍,因此他們對地面上的步兵部隊完全沒有辦法。武裝直升機的最大優勢在於不受地形限制的移動能力,高移動速度為游擊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對空炮台和導彈都會給直升機造成致命的傷害,尤其是對空炮台,三發導彈即可解決一架直升機,有對空炮台的地方千萬不要讓直升機參與戰斗,否則全部會在瞬間被擊落。直升機切換成第二種模式後屬於偵察狀態,無法移動和攻擊。
單位名稱:運輸直升機(Transport Helidyne)
造價:70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運輸直升機可以運送車輛單位,不過每一次只能裝載一輛,正因為這個使得運輸直升機變成了雞肋部隊:沒有攻擊力,一次運送一輛作戰單位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只有在佔領步兵和車輛都無法到達的高地建築以及需要穿越水面的戰術戰斗時才有機會利用到它的功能,不過大規模的運輸作戰單位必須需要很多架才能做到有效移動,同時一架700的價格無形中限制了玩家的大量生產。
其他器材(Equipment)
單位名稱:哨崗機槍(Deployable Sentry Gun)
造價:25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沒有太大作用的防禦炮台,雖然可以使用運輸車將其帶到其他地方,但是由於攻擊力較弱,還是沒有太多的用處。
單位名稱:KZ感測器(Deployable KZ Sensor)
造價:500AP
佔用貨艙數:2格
詳細分析:感測器本身並不能自行移動,不過可以通過運輸車將它帶走。感測器的偵察范圍非常廣,加上可以隨身攜帶,無論是防禦還是進攻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科技篇
游戲中兩個種族的所有兵種並沒有相關的科技可以提高它們的攻防屬性,惟一可以升級的是負責運送部隊的運載艦(Dropship),運載艦一共有6個科技可以升級,不同的科技都能提高運載艦某個方面的性能。兩個種族的運載艦雖然在外形上有所區別,但科技卻沒有變化,下面就具體分析這6個科技的作用。
裝甲(Armor)
提高裝甲科技能夠讓運載艦抵擋更多的攻擊。不過從實戰中玩家會發現,運載艦被擊落的幾率並不高,周圍沒有眾多防空炮台的情況下很難將運載艦擊落。如果單單依靠普通空中部隊和對空部隊的火力,至少需要兩隊的戰斗機才能在運載艦離開前將其擊落,因此這個科技即使需要升級也等到資金非常充裕的情況下再進行,否則只會白白浪費金錢。
武器(Weapons)
這個技術可以提高運載艦本身的機槍攻擊速度。在自己擁有火力強大的戰斗單位之前,運載艦的武器威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它的攻擊范圍非常廣,運送部隊的過程中都可以進行攻擊。雖然運載艦擁有以上的諸多優點,讓人感到可惜的是它畢竟不是作戰單位,出現在戰場上的時間非常短,除非是處於被包圍的狀態。不推薦優先升級這個科技。
感測器(Sensors)
提高運載艦視野范圍的科技。這個科技與裝甲和武器科技一樣,屬於可有可無的科技。如果玩家的部隊集聚點偏向於地圖中央,這個科技還有一些作用,提高以後可以讓運載艦在運送部隊的過程中擔當偵察機的角色,遠距離的視野可以把它走過的這條路上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如果部隊集聚點在地圖邊緣,這個科技將毫無用處。
貨艙(Cargo)
增加運載艦的貨艙數量,讓運載艦能夠一次性運送更多的部隊。非常實用的科技之一,運載艦的貨艙增加也就意味著每一次補給的戰鬥力的增多,當然了,前提是需要玩家擁有很多的資金。戰斗後期這個科技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運載艦每一次完成部隊補給後都會出現一定的真空期,如果每一次只能運送數量非常有限的單位,面對戰斗後期頻繁的戰斗補給會明顯跟不上,增加貨艙數量後才能做到將部隊源源不斷地送到戰場前線。
引擎(Engines)
優化運載艦的發動機引擎,讓運載艦獲得更快的移動速度。重要的科技,提高移動速度也就等於提高了造兵的速度,如果玩家暫時不想提高太多的貨艙科技,不妨選擇這個,讓運載艦移動得更快。速度得到改良後運載艦不但在運送部隊的過程中危險性降低,往返戰場和後方基地所需的時間也會大大縮短。
燃料(Fuel)
當玩家將運載艦設置成停留模式(Stay)後這個科技才有意義。這個科技可以延長運載艦在戰場上的停留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玩家可以隨意控制運載艦進行戰斗、偵察等等和普通部隊一樣的功能,但在運載艦停留在戰場這段時間內後方的補給單位和科技升級都將無法進行,而且運載艦一旦被擊落就需要重新等待新的運載艦到來,運載艦的燃料消耗殆盡後將自動返回後方。
戰術篇
每一場戰斗,從開始到結束,無論是己方還是敵方的隊伍結構都在發生著變化,作為戰斗的指揮官,雖然希望整體的戰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但意外總會不時發生,即使是利用某種兵種之間的配合打下敵人的據點後,只要稍有疏忽也會在瞬間被敵人重新奪回。參與戰斗的單位數量的多寡也影響著一些戰術的正常發揮,雖然固定的戰術有很多,但是玩家還是需要在實戰中以實際情況為主,做適當的變動和改變。死死依靠固定不變的戰術很難保證取得戰斗的勝利,因此這里的戰術只能作為一種提示和指引,而不是制勝的萬能法寶。
進攻
戰術A
部隊構成:步兵+工程車+偵察單位
成型時間:短
威脅性:中等
具體方案:
雖然可以採取純步兵部隊來作戰,但在戰斗中不能缺少恢復部隊,如果沒有恢復部隊的存在,即使步兵兵團的人數再多,也無法在打下目標後長久守住。偵察單位的主要工作是提前知道敵人部隊的動向和意圖,因為步兵的機動性不高,如果被敵人先發制人很容易就陷入被動而傷亡慘重。這個戰術至少需要兩個編隊的步兵來組成,而且不能是純粹的一種步兵,對空對地的步兵都需要參與在內,這樣才可以避免出現無法攻擊空中單位的情況;工程車只需要2~3輛就可以滿足要求。如果不想要偵察單位也可以讓一些步兵來擔任偵察的角色,這個隊伍的組合可以在初期發動比較不錯的襲擊,即使是遇到一定數量的裝甲單位也可以應付。遭遇戰斗後工程車是首要的保護對象,如果工程車被擊毀,整個隊伍將失去補給。行動的過程中不宜拖泥帶水,前進的路線和攻擊的對象都應該非常明確,戰斗中採取集中攻擊的戰術,即使是面對成群的敵人也要逐個消滅。這樣以步兵為主組成的隊伍最懼怕的是對方遠距離的導彈類攻擊部隊,特別是重型大范圍的攻擊火炮,因為火炮的片面攻擊可以在瞬間將一個編隊的步兵軍團全部消滅,而且步兵移動太慢不容易躲避。這樣的隊伍用來襲擊據點、橋頭和碉堡比較適合,攻擊據點的話,一旦打下來就應該讓其他的作戰單位來負責防守。
戰術B
部隊構成:火箭炮+工程車
成型時間:中等
威脅性:極高
具體方案:
擁有遠距離攻擊以及追蹤特性的火箭炮絕對是戰場上的主力戰斗單位,這樣的部隊構成也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火箭炮只需要一個編隊的數量即可,工程車則要求多一些,6輛左右為佳。因為火箭炮的射程和可視范圍幾乎相同,所以不需要額外的單位來充當偵察的角色。這樣的組合無論是攻擊敵人的據點還是與敵人發生遭遇戰,都應該在戰斗中保持固定的陣型,戰鬥打響後工程車立即轉換第二種維修模式,爭取讓編隊內的火箭炮都處於可以修理的范圍內,藉此來降低戰斗中的損傷。異型的部隊則需要玩家自己來手動操作休息,對玩家的操作要求有所提高。雖說可以以這樣的隊伍組合來攻打對手的據點,但如果是擁有數個炮台的據點建議放棄攻擊,因為炮台的殺傷力過於恐怖,加上擁有極高的防禦力和生命,即使是勉強將炮台打掉,也會損失大半的部隊,顯得不值。這樣的部隊最懼怕步兵軍團,如果遇到數量眾多的步兵部隊,躲避是最好的辦法。步兵的攻擊距離沒有火箭炮遠,可以在對方進入攻擊范圍前擺脫對方的追擊。萬一遇上敵人的移動火炮,可以利用火箭炮的移動能力來快速接近對方後將其摧毀,雖然會在攻擊對方移動火炮的過程中被其他的單位攻擊,但一定要以移動火炮為主要目標,只有消滅移動火炮後自己的火箭炮部隊才會安全;如果對方處於高處或者需要繞遠路才能打到,乾脆放棄攻擊,返回基地重新布置隊伍的構成後再來。
戰術C
部隊構成:直升機群
成型時間:長
威脅性:中等
具體方案:
武裝直升機的高機動性和遠距離攻擊這兩個特點在實戰中應多加利用,對付沒有火箭發射單位的敵人部隊時直升機能夠充分發揮它們的力量,因為除了導彈的攻擊外,其他的任何攻擊方式都無法給直升機造成太大的傷害,使得直升機可以肆無忌憚的在敵人的上空隨意盤旋。只是直升機無法擔任佔領敵人據點的任務,因為它們無法下降到地面,即使是將據點的所有部隊都消滅殆盡據點依然是屬於敵人的,玩家也可以選擇讓少數的運輸直升機帶一些重型裝甲單位在旁邊等候,只要將據點的敵軍全部消滅,就立即放下地面單位迅速佔領。眾多的直升機也可以給敵人的運輸艦造成巨大的威脅,如果有能力造出兩個編隊的直升機,那麼就完全可以在對方運輸艦飛走前將其擊落。敵人一旦失去運輸艦,勝利的天平馬上就會向我方傾斜,即使敵人擁有多個據點也無濟於事,因為在對手還在等待新的運輸艦的這段時間,我們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和理由出動大量部隊將對方鏟平。不過直升機部隊應該絕對避免導彈單位,擁有防空炮台的據點也不要去發生沖突,否則會血本無歸。
戰術D
部隊構成:坦克+火箭炮+移動火炮+工程車
成型時間:長
威脅性:極高
具體方案:
綜合型編隊,其中坦克和火箭炮作為主要戰鬥力,移動火炮的主要任務在於封鎖前方的道路和作為後方火力支援,工程車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移動火炮的數量要求並不高,只需要2~3輛即可,因為它們是最脆弱的單位,在戰斗中非常容易被擊毀,屬於重點保護對象,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有數量足夠的工程車隨尾跟隨。與敵人遭遇後應第一時間將隊伍後方的移動火炮隱蔽,最好是拉開足夠遠的距離,這樣即使敵人發現後方的支援火力想要優先攻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樣就可以給坦克和火箭炮大量的攻擊機會。由於火箭炮是無差別攻擊,並不會辨認敵我雙方的單位,因此作戰中不要將火箭炮的火力集中在敵我雙方的混戰中,而是擊中打擊來敵的方向,雖然這樣不會給正在戰斗中的敵人造成傷害,但可以給前來支援路過的敵人造成傷害,在它們經過足夠的炮火洗禮後到達戰場時所剩下的生命也沒有多少了。如果敵人的部隊以步兵為主,那麼戰場前方的火箭炮則迅速後移,所有的坦克單位變成機槍攻擊模式,整個作戰過程工程車都需要隨時照顧受傷的作戰單位,盡量避免傷亡情況的出現。這樣的部隊結構雖然擁有很強的殺傷力,但操作要求是最高的,玩家需要同時控制四種不同的戰斗單位展開攻擊,而且戰場規模龐大後游戲速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防禦
戰術A
部隊構成:步兵+火箭炮+工程車
成型時間:中等
防禦強度:中等
具體方案:
由於火箭炮沒有對空能力,因此步兵群中對空的導彈步兵必不可少,它們是抵擋敵軍空中攻擊的惟一保障。如果據點附近有防空炮台,那麼必須要佔領,但是炮台距離據點較遠的話還是建議放棄使用防空炮台來防禦空中的敵軍。因為在防禦戰中很難做到兩頭都兼顧,敵人完全可以先用地面部隊來清掃沒有對地攻擊力的對空炮台然後再使用空軍來進行空襲。如果一定要保護遠距離防空炮台的話就需要離開據點,但是離開了據點,敵人就有機會進行迂迴攻擊,趁著己方部隊離開的空隙將據點佔領。所以還是呆在據點內部死守比較妥當,只是這樣的部隊結構在防禦上比較被動,即使擁有感測器來增加偵察范圍,也會因為敵人過多而在據點周圍疲於奔命,想要解決這樣的局面只有不斷增加援兵,當己方的部隊數量遠遠高於對手後才有機會沖出重圍
關卡篇
人類和異型兩個種族的劇情關卡都有12關,在這里筆者就挑出難度較大的幾個關卡做詳細的關卡要點介紹,而不述說兩個種族的所有關卡和故事背景,畢竟不是關卡劇情攻略。而且從攻略中得知了所有關卡的難點要點也降低了游戲的新鮮度,同時得知劇情後也沒有任何的可玩性可言。為了方便玩家分清楚攻略關卡,這里將直接列出關卡的名字。
人類(NSA)難點關卡解析
搶灘登陸(Calling the Shots)
第一個比較有難度的關卡,玩家必須先搶佔一個據點後才能將後方的部隊源源不斷送上戰場。而前往據點的路上就有眾多的遠距離炮台把守,如果先將這些炮台打掉的話,勢必會損失大量的部隊。一旦初始的部隊嚴重損失,將會給佔領據點造成巨大的難度,因此玩家開始先不理會下面的炮台,將所有的步兵送上運輸車後全速開往目的地,記得走左邊的方向。上斜坡後會遇到一座擁有300生命的炮台,進入炮台的攻擊范圍後將所有的步兵放出,然後轉變成導彈攻擊,幾下齊射打掉這個炮台。如果使用機槍攻擊的話將無法給炮台造成太多的傷害,切記切記!
炮台被打掉後,開始清理據點周圍的敵軍,全部清理干凈後成功佔領這個據點,隨後將所有的AP變成戰斗單位。單位的選擇上也需要注意,因為剛剛在這里站住腳跟,盲目建造大量裝甲車的話會導致資金的不足,而且對方有導彈機器人,會給裝甲車造成很大的傷害,沒有大量的裝甲車將無法戰勝這樣的敵人。因此我們不能建造裝甲車,全部建造輕襲步兵,導彈對步兵並沒有太大的效果,而步兵變換攻擊方式後卻可以給導彈機器人有效的打擊。加上友軍會遠遠不斷送來部隊,先前沒有打的下面的炮台都交給友軍來負責,自己則先防禦住敵人的幾波攻擊,當兵力蓄集到2個編隊左右後開始進發,沿途肅清所有的敵人。成功佔領後將運輸艦的降落地點設定在這里,為的是方便攻擊最後一個據點。最後一個據點內部擁有炮台,而且敵人眾多,需要集中大量的部隊一起發動攻擊才有勝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好已經佔領的據點,不要讓漏網的敵人有機可乘。
突出重圍(All that is Dear)
由於運輸艦被擊落,這一關無法得到後援部隊的支援,玩家只能依靠僅有的一些部隊來護衛VIP車輛脫離敵人的包圍圈。控制所有的單位全速往友軍的所在地進發,過橋後會遭到一些零星部隊的攻擊,不必停下來和他們纏斗。到達之前這里會遭到一波攻擊,不過好在友軍的數量較多,還不至於被攻陷。進入後所有的友軍都會加入,得到新的力量後繼續向前進,其中左邊還有一些部隊,可以讓速度較快的單位去招集。進入後,後方會出現大量的敵軍,以現在的力量根本無法抵擋,逃命第一。讓一些步兵進入附近的炮台中牽制住後方的追兵,裝甲車部隊護衛VIP車輛全速移動,穿過左邊的橋梁後也會看到一些炮台,故技重演讓步兵進入炮台繼續牽制敵人。只要到達這里,基本上就沒有任何的危險,前方雖然還有敵人,不過對於己方的力量而言不足為道。
寂靜之狼(Silent Wolf)
這一關己方只有三名狙擊手,沒有任何後援部隊,而且英雄單位不能死亡。想要正面沖突將地圖上的敵人全部消滅是不可能的,任務開始後先往後面的森林中後撤,避開巡邏的敵人後沿著森林前進,這里有一座雷達,控制一名狙擊手來操作雷達並將雷達全部展開,有了雷達的幫助可以看到戰場上的所有敵人位置。現在,控制剩下的兩名狙擊手在敵人巡邏的必經之路埋伏,利用狙擊手的遠距離攻擊逐個將其消滅。在確定大范圍內沒有敵人後,前往將這里的建築物摧毀,這個過程中玩家需要記住下面建築群中敵人的布局,因為在完成這個環節的任務後還要進入這些建築群中繼續未完成的任務。這里有一道門,玩家不能直接進入,而是需要控制英雄單位到去將那裡的吉普車開過來,偽裝成敵軍進入基地內部。進入基地內部前先將操作雷達的狙擊手撤出,否則進入後這名狙擊手將不會跟進來,而進去後雷達也將失去效果。進入基地後,按照任務的提示前往目的建築物,路上還會遇到一些敵人,依靠先前的記憶和狙擊手的觀察范圍,逐個將巡邏的敵人消滅。在基地中取得資料後,沿著路前往撤離地點即可完成任務。
最後一擊(Push)
作為最後一關,本關的地圖非常大而且敵人的數量眾多。據點玩家必須保證不會被敵人佔領,只要這個據點被佔領,任務馬上失敗。任務開始時,己方部隊出現在左下角的據點,有一定的距離,而且那裡正在被移動火炮攻擊。迅速建造一個小隊的武裝直升機,直飛山頭,敵人的移動火炮正在那裡發飆。不過這里並沒有防空火炮的保護,直升機可以長驅直入,先將火炮打掉後找出山頭上的感應器也一並打掉,破壞敵人的偵察。因為自己出現的據點比較遠的關系,筆者建議放棄左下角的據點,全部轉到去,這樣可以幫助友軍防守,又能夠保住任務地點不至於任務失敗。在穩住腳跟後,開始著手防禦,敵人會不斷派出空中部隊和地面部隊進行混合騷擾,因此據點左邊的兩門防空炮台如果已經被破壞,一定要抓緊時間將它們修好並派兵駐守。四周的碉堡則
異型(Viron)難點關卡解析
窒息(Asphyxiation)
本關敵人會從他們的據點源源不斷的出現,而且他們的目的和我們一樣,找到氣罐!只是我們要收集一定數量的氣罐,而他們則是摧毀。可以用運輸車和工程車來裝載,一共需要10個氣罐,運輸車只能裝載8個,所以在整個收集過程中必須有一輛工程車來收集另外兩個氣罐。本關動作一定要迅速,由於距離太遠的關系只能放棄。任務開始後迅速將已有的所有部隊派往上面一點的位置與那裡的部隊集合,在這里牽制住敵人的行動,同時開始大量建造工程車,因為異型的工程車也可以投入戰斗,並且在危險的時候還可以轉換為修理模式來維修其他的單位。負責收集氣罐的單位切記要避開敵人的注意,以收集氣罐為主,當得到10個氣罐後立即返回據點。其他的作戰單位則最大程度上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同時保護還沒有收集到的氣罐不被敵人擊毀,如果氣罐被擊毀到10個以下,任務會失敗。
巨炮(Aiming for the Teeth)
雖然本關提示需要佔領很多地方,但最終的目的是將附近的巨炮打掉,只要成功摧毀巨炮就可以完成任務。任務開始後先佔領據點作為補給站,隨後開始造兵防禦敵人的攻擊,最好的做法是將工程車進行組合,組合出5個左右的移動火炮後強制攻擊據點前方的沿河一帶。移動火炮的攻擊不要過於集中,分散攻擊這些區域,爭取做到所有的炮火都將這里覆蓋掉,這樣就可以充分吸引敵人的
4. 今年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近千億,為何會有這么大資金買入
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也處於底部的區域,而且很多資產的價格都是非常低的,所以才會有大量的資金買入的,從底部買入,從而能夠在價格比較高的時候賣出。
資本市場對於機構來說其實是非常賺錢的一個領域,因為這些機構利用大量的資本不僅僅可以影響到股市的波動,而且也能夠讓產業發生巨大的調整,所以機構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這些資金看中了低價格的產品。資本市場當中任何的資金其實都是逐利的,所以我們在分析這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要把主力放在第1個位置。目前這些資產的價格確實是比較低的,因為在上一輪當中已經出現了調整,所以現在購買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已經沒有太大的下跌空間了,肯定是能夠盈利的。
我認為這些資金流入對於我們國家的股市來說,確實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因為在流入之後能夠帶動更多的資金,對於我們國家的股市看好,能夠讓股市的增長變得更加的容易。
5. 如何從成交量和換手率分析有主力資金建倉跡象,和主力洗盤.
主力洗盤就是把低成本的籌碼震盪出來,通過其他非自己的散戶或中戶進行換手,達到抬高籌碼的成本,為輕松拉高做准備。
主力的洗盤方式不外乎下面幾種:
1、開高殺低法:常發生於股價高檔無量,而低檔接手強勁之時,投資人可以看到股價一到高檔(或開盤即漲停)即有大手筆殺了,而且幾乎是快殺到跌停才甘心,但股價卻是不跌停,不然就是在跌停價位,不斷產生大筆買盤,此時缺乏信心者乃低價求售,主力於是統統吃進,等到沒有人願意再低價賣出,壓力不大時,再一檔一檔向上拉升,如果拉了一二檔壓力不大,可能會急速接到漲停,然後再封住漲停。所以當投資人看到某股低位大量成交時,應該勇於大量承接,必有收獲。
2、跌停掛出法:主力一開盤就全數以跌停掛出,也以跌停殺出,待跌停殺出的股票到達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主力乃迅速將自己的跌停掛出單取消,一下將散戶的跌停拋單吃光,往上拉抬,而其拉抬的意願視所吃的籌碼多寡而定,通常主力要擁有大的籌碼時,才會展開行動,因此若籌碼不夠,則第二天可能還會如法炮製,投資者亦應在此時機低價買進才是。
3、固定價位區洗盤法: 此種情況護盤特徵乃是股價不動,但成交量卻不斷擴大。其洗盤的方式為:某股漲停是25元,跌停是15元,而主力會在18元處限價以 超大量的單子掛入。這樣的結果將導致一整天股價將"靜止"在18元和17元之間,只要股價久盤不動,大部分人將不耐煩拋出,不管再多的量全部以17元落入主力的手中,直到量大到主力滿意為止。
4、上沖下洗法:當股價忽高忽低,而成交量地不斷擴大時,投資者應該設法在低價位掛進股票。此法乃是主力利用開高走低、拉高、摜低再拉高,將籌碼 集中在他手上的方法,故稱為"上沖下洗"。此法綜合開高走低法和跌停掛出法而成,將會造成特大的成交量。
洗盤階段K線圖所顯示的幾點特徵:1、大幅震盪,陰線陽線夾雜排列,市勢不定;2、成交量較無規則,但有遞減趨勢;3、常常出現帶上下影線的股票十字星;4、股價一般維持在莊家持股成本的區域之上。若投資者無法判斷,可關注10日均線,非短線客則可關注30日均線;5、按K線組合的理論分析,洗盤過程即整理過程,圖形上也都大體顯示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態。
6. 連續兩天見光死的股票怎麼樣
這支股票的信息披露不嚴密,被預先利用了
也說明所出消息對主營業務也許沒有實質性影響,非實質性利好。股票大部分是炒朦朧題材,大夥都知道的消息就不太好了,
7. 如何分析有主力資金建倉跡象,和主力洗盤.
可以從資金流來分析。
一、主力建倉
建倉對主力來說,是一個過程,特別是盤子相對大的個股,如果利好刺激那麼主力會拉高建倉,如果主力看好個股的成長性,那麼建倉的周期是一段緩慢的過程,這完全取決於主力要籌集的籌碼多寡。更多的時候主力會採取打壓的建倉方式,特別是大趨勢不好的環境下,這樣的手法非常常見。再次是橫盤建倉,橫盤建倉往往出現在打壓建倉之後,多為交易指數依然處於下降趨勢之中。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之後,主力投資者開始大量建倉,股價逐漸止跌企穩形成橫向整理狀態。建倉的手法多種多樣,但是都脫離不了成交量,以量均線為標志的資金流,我們研究後不難判斷出主力的意圖。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拉升階段可恰當的參與,出現第一次高位換手後大家要注意高拋。一般可結合技術性指標KDJ 來判斷,這樣的階段性高點一般KDJ會反復出現頂背離,一但高位換手後,成交量就開始萎縮,KDJ必然形成頂背離死叉,這時是賣出的最佳時機。
第二點:洗盤階段,成交量會持續的萎縮,均線開始多次死叉,成交量持續萎縮到35日量均線下。這時大家不要急於買進,一定要很有耐心的等待股價繼續回落,回落的幅度看MACD,只要MACD不出現金叉後而再次底背離,就不要急於買進。
第三點:一旦股價回落到前期低點,KDJ開始多次背離後就要開始布局了,只要不放量破前低,那麼就考慮分批買進,當MACD出現底背離後,股價放量突破20日均線,大家就可以重倉買進了。因為這是主升浪。
二、主力洗盤
洗盤就是將不堅定的籌碼洗出,為主力之後的拉升做准備。
在沒有空殺空的情況下,許多投資者在買進某種股票以後,由於信心不足,常致殺低求售、被主力洗盤洗掉,看著股價一直漲上去。炒股的人,對於主力的洗盤技巧務必熟知,而主力的洗盤方式不外乎下面幾種:
1、開高殺低法:常發生於股價高檔無量,而低檔接手強勁之時,投資人可以看到股價一到高檔(或開盤即漲停)即有大手筆殺了,而且幾乎是快殺到跌停才甘心,但股價卻是不跌停,不然就是在跌停價位,不斷產生大筆買盤,此時缺乏信心者乃低價求售,主力於是統統吃進,等到沒有人願意再低價賣出,壓力不大時,再一檔一檔向上拉升,如果拉了一二檔壓力不大,可能會急速接到漲停,然後再封住漲停。所以當投資人看到某股低位大量成交時,應該勇於大量承接,必有收獲。
2、跌停掛出法:主力一開盤就全數以跌停掛出,也以跌停殺出,待跌停殺出的股票到達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主力乃迅速將自己的跌停掛出單取消,一下將散戶的跌停拋單吃光,往上拉抬,而其拉抬的意願視所吃的籌碼多寡而定,通常主力要擁有大的籌碼時,才會展開行動,因此若籌碼不夠,則第二天可能還會如法炮製,投資者亦應在此時機低價買進才是。
3、固定價位區洗盤法: 此種情況護盤特徵乃是股價不動,但成交量卻不斷擴大。其洗盤的方式為:某股漲停是25元,跌停是15元,而主力會在18元處限價以 超大量的單子掛入。這樣的結果將導致一整天股價將"靜止"在18元和17元之間,只要股價久盤不動,大部分人將不耐煩拋出,不管再多的量全部以17元落入主力的手中,直到量大到主力滿意為止。
4、上沖下洗法:當股價忽高忽低,而成交量地不斷擴大時,投資者應該設法在低價位掛進股票。此法乃是主力利用開高走低、拉高、摜低再拉高,將籌碼 集中在他手上的方法,故稱為"上沖下洗"。此法綜合開高走低法和跌停掛出法而成,將會造成特大的成交量。
洗盤階段K線圖所顯示的幾點特徵:
(1)、大幅震盪,陰線陽線夾雜排列,市勢不定;
(2)、成交量較無規則,但有遞減趨勢;
(3)、常常出現帶上下影線的股票十字星;
(4)、股價一般維持在莊家持股成本的區域之上。若投資者無法判斷,可關注10日均線,非短線客則可關注30日均線;
(5)、按K線組合的理論分析,洗盤過程即整理過程,圖形上也都大體顯示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態。
8. 請問下周有什麼股票肯定會漲呢
我說一隻股票600811東方集團,股改公司給出的條件,有點小氣,所以復牌後股價低於停牌價,但從這兩天的走勢看,以機構在護著股價有向上的感覺,我看下星期肯定要走強。
9. 11倍白酒股突然跌停,茅台市值蒸發逾千億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白酒股之所以漲勢兇猛,主要是在大通脹預期下,相比其他抗通脹標的,產品漲價更具空間和可操作性。據報道,今年上半年宣布旗下產品漲價的知名酒企已達到了近 20 家。
A股沒有永遠的神,每個階段的神股都是國家意志和大資金共振下的產物。白酒暴跌不過是漲的太多,有人搶跑引發了大家的恐慌發生了踩踏。白酒是近兩年的大牛板塊,有大量的基金抱團其中,我相信白酒也不會一直牛下去,類似這種的暴力跑路情況還會發生,畢竟漲多了就是最大的風險。還有我一直有個疑問,美國牛的發狂的是科技股,中國牛的上天的是白酒,到底是科技還是酒引領未來?
10. 怎麼知道主力資金撤退
假如一股票從20元漲到34元後,這中間主力就開始在不斷賣出股票,邊拉邊出等大跌的時候散文才明白出力已經跑了,這就是撤退的意思。
因為都喜歡高位追票,以為還能漲,其實就是吸引散戶高位接盤。
主力的出貨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戰略性撤退。戰略性撤退是比較大的行動,不能讓對手輕易探知。所以軍隊在撤退之前常常會施放一些煙霧以作掩護。比如在撤退之前用炮火猛轟一下敵方陣地,給對方造成要大舉進攻的假象,實際上他已經准備逃之夭夭了。當然也有一言不發悄悄溜走的,那另當別論。在股市的戰斗中也是如此。主力在出貨之前,即在他的戰略性撤退之前,一般會製造這樣的一些假象:一是強勁上揚,這種手法也常被稱之為撥高出貨。另一個掩護是突發巨量。突發巨量這種行為,一方面是利用散戶對成交量的偏愛,另外也有一種廣告效應,突發巨量的股票可以上榜,盤面上非常熱鬧,既製造了假象,又相當於為自己的股票做了「托」,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