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位把違規差旅費存入代管資金帳戶,現提代管資金作為經費使用,如何
第一,你外甥多大年紀了?簽字領取補償款需要達到法定的年齡,也就是說要求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達到法定年齡才可以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其次,你外甥作為代管人,當被代管的財產需要處理時,代管人有權代替被代管人做出對被代管人有利的處分,也就是說你外甥在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有代你的那個親戚做出處分財產的權利,可以簽字領取補償款,但這個補償款屬於那個親戚,不屬於你外甥,他只有代為管理這筆錢的權利。
B. 資金代管協議是否需要經過公司股東同意才能簽署
看是什麼公司的,如果是股份制公司,資金代管協議需要經過股東同意。
C. 請問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單位的代管資金與經費撥款有什麼區別呢
代管資金是指接受其他單位或個人委託代收、代管的各類款項。其所有權和使用權均不屬於單位,而是歸屬於其他單位、團體或個人,不是單位的收入;經費撥款是單位根據年初的財政部門預算、申報用款計劃後,單位根據預算要求可以自行安排使用的資金,屬於單位收入。這與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沒有影響。
D. 鄉鎮代管資金做賬依據
您好,了解做賬方面的知識可以點我昵稱到會計實務版塊了解一下哦,還可以到論壇發帖提問,會有學友幫忙解答的!
E. 1、新舊制度銜接後 財政代管資金掛在其他應收款,財政以零餘額用款額度撥回,財務與預算會計怎麼處理
借:零餘額用款額度
貸:其他應收款
F. 資金代管到期資金會繼續監管嗎
我是真的需要得到證監會的批准
G. 河北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財政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暫行辦法�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財政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暫行辦法
一、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下簡稱「土地出讓金」)的財政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根據財政部和國家土地管理局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徵收管理的通知》(財綜字〔1995〕10號)的有關規定,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土地出讓金財政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主要任務是:根據政府土地出讓計劃,依法組織土地出讓金收入,合理安排土地出讓金支出,作好土地出讓金收支核算,加強財政監督、檢查,維護國家的利益,充分發揮土地資產效益,促進經濟的發展。
第三條土地出讓金包括:
1.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
2.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
3.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
二、財政財務管理
第四條土地出讓金收入應直接繳入財政部門在銀行設立的「土地出讓金財政專戶」。除財政部門外,其他部門不得設立土地出讓金帳戶。
第五條在土地使用權出讓過程中收取的定金(或預付款),應直接繳入「土地出讓金財政專戶」,不得在其他部門滯留。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時,定金轉為土地出讓金價款。
第六條各地土地管理部門應根據土地出讓金清算單,列清土地開發費用、業務費用和土地凈收益,每月及時與財政部門進行結算。
第七條根據財政部財綜字〔1995〕10號文件的規定,財政部門應根據土地管理部門填報的清算單,及時清算、撥付出讓土地的開發費用。土地開發費用應按如下范圍列支:
1.補償性支出
指因徵用土地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
拆遷建築物回收的殘值應當及時入帳,沖減開發費用。
2.開發性支出。
指徵用土地之後,用於土地的各項開發費用(不含市政大配套費用)。具體包括:
出讓的土地所在小區范圍內發生的基礎設施建設費,即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水等;
為徵用、開發出讓的土地而支付的銀行貸款利息。
第八條土地開發費用的計算辦法是,出讓土地的單位面積開發費用乘以按圖紙出讓土地的總面積。單位面積開發費用的計算辦法是,出讓土地所在小區的總開發費用除以該小區的土地總面積。
第九條財政部門可以為土地出讓金徵收管理部門核撥並提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業務費。具體比例應以不超過繳入金庫的土地出讓金總額的2%為准。
第十條土地出讓業務費,應按如下范圍使用:
1.對有償出讓的土地地域內的勘探設計費;
2.為開展土地有償出讓工作所支付的廣告費、咨詢費;
3.土地出讓給外商過程中的外方中介人傭金;
4.土地在進行出讓(拍賣、招標等)時所支付的場地租金;
5.查處未補辦出讓手續而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原屬行政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發生的開支;
6.為開展土地有償出讓工作及土地出讓金徵收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辦公費、購置費、調查研究費;
7.業務人員培訓費、宣傳費;
8.按規定由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登記單、清算單、專用票據和財務報表所發生的費用;
9.對有關票據、報表等進行保管、倉儲、運輸所發生的費用;
10.聘請財務會計等專業征管人員所必需的工資和酬金。
第十一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應向財政部報送土地出讓金收支季度報表和年度預、決算。其中,季度報表應於季度終了後20日內報送財政部;年度預算應於當年3月底之前報送財政部,一式三份;年度決算應於第二年3月底之前報送財政部,一式三份。
第十二條各級財政、審計、土地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土地出讓金的審計、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對違反財政、財務制度,隨意增加土地開發費用,擅自提取業務費,土地出讓金不繳入財政,要按照《國務院關於違反財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及國家其他有關規定給予單位和主要責任人以相應的處罰。
三、會計核算
第十四條土地出讓金收支會計科目包括三類,即:資金來源類、資金運用類和資金結存類。
第十五條土地出讓金資金來源類會計科目核算內容和方法如下:
1.土地出讓金收入。
財政部門按規定向土地受讓方徵收的土地出讓價款,用本科目核算。發生收入時,記收方;沖銷轉帳時,記付方。平時收方余額反映財政部門土地出讓金累計收入數。
按季結帳時,將「土地出讓金支出」科目的付方余額轉入本科目的付方沖銷。結轉後本科目的收方余額。作為本季度的土地出讓凈收益,全數上繳金庫。上繳時記本科目付方。
2.合同預收款。
財政部門按規定或合同協議向土地受讓方預收的土地定金(或保證金)等,用本科目核算。預收數記收方;轉帳結算或退回時,記付方。收方余額反映尚未結算的合同預收款數額。
3.暫存款。
發生的各種臨時性應付、代管等款項用本科目核算。發生數記收方;沖轉或結算退還數記付方。收方余額反映尚未結算的暫存款數額。
第十六條土地出讓金資金運用類會計科目核算內容和方法如下:
1.土地出讓金支出。
清算、核撥土地開發費用、土地出讓業務費,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下設二個明細科目,即:土地開發費用、土地出讓業務費。
各項支出數記付方;支出收回數或沖銷轉出數記收方;拆遷建築物的殘值收入,作沖減開發費用處理,記本科目收方。付方余額反映當期土地出讓金實際支出累計數。
年終結帳時,本科目的付方余額全部轉入「土地出讓金收入」科目沖銷。
2.暫付款。
發生的各種臨時性應收或待核銷的結算款項,用本科目核算。發生暫付款時記付方;結算收回或核銷轉列支出時記收方。付方余額反映尚待結算的暫付款金額。
第十七條土地出讓金資金結存類會計科目(即:銀行存款科目)核算內容和方法如下:
「土地出讓金財政專戶」各種資金來源及資金運用的銀行存款,用本科目核算。存入時記收方,提取時記付方。
四、附則
第十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計劃單列市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並報財政部備案。
第十九條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凡財政部以前頒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相抵觸的,一律按本辦法執行。
H. 河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
河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維護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城鎮住房建設,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水平,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監督。
第三條住房公積金由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在職職工共同繳存。
有條件的城鎮單位聘用進城務工人員,用工單位和職工可以繳存住房公積金。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人員可以申請繳存住房公積金。
第四條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均屬於職工個人所有。
職工有要求所在單位按規定為其設立住房公積金賬戶和按期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權利。
第五條住房公積金應當用於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人員(以下統稱繳存人)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省級機構,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住房公積金管理法規、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揭發、檢舉、控告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監督中的違法行為。
第二章機構及其職責
第八條設區的市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理委員會),作為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決策機構。
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運作。縣(市、區)不設立管理中心。
第九條管理委員會在住房公積金管理方面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和調整住房公積金的具體管理措施並監督實施;
(二)擬訂住房公積金的具體繳存比例;
(三)確定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
(四)確定受委託辦理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的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受委託銀行);
(五)審批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及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六)審議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方案;
(七)聽取同級財政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對住房公積金進行財政監督、金融業務監管情況的通報和管理中心根據審計報告進行整改情況的匯報,並作出相應的決議或者處理意見;
(八)審議管理中心提出的住房公積金呆賬、壞賬核銷申請和擬向社會公布的住房公積金年度公報;
(九)需要決策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管理委員會擬定的章程或者議事規則應當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執行,通過後的會議決議應當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省級機構備案。
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設立在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廳),負責管理委員會的會議籌辦、決策事項督辦等工作。
第十一條管理中心依法履行下列管理職責:
(一)擬定住房公積金具體管理辦法並監督執行;
(二)編制、執行住房公積金的歸集、使用計劃,並組織執行,編報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三)審批個人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個人住房貸款的發放,按管理委員會審議批準的比例購買國債;
(四)負責記載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等情況;
(五)負責住房公積金的核算,指導、監督分支機構的內部核算;
(六)提出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分配方案,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報管理委員會審議後執行;
(七)負責住房公積金的保值和歸還;
(八)負責對分支機構和業務經辦網點業務管理的授權;
(九)組織建立管理中心及其所屬機構的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並與上級住房公積金行政監管部門聯網;
(十)承辦管理委員會決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管理中心是直屬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的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
管理中心不得掛靠任何部門或者單位,不得與任何部門或者單位合署辦公,不得經辦或者參與經辦各類經濟實體。
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不得兼任其他行政、事業單位和經濟組織職務。
第十三條管理中心可以根據業務需要,按精簡效能、合理布局的原則,在符合規定條件的縣(市)設立分支機構或者業務經辦網點;在設區的市的區可以設立業務經辦網點,不設立分支機構。
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提交管理委員會審議同意,經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業務經辦網點的,應當報管理委員會批准。
分支機構和業務經辦網點不是獨立的事業法人,不單獨登記設立,在管理中心授權范圍內履行職責,不得超出授權范圍從事業務活動或者由其他機構代管業務。
第十四條上級政府機關及石油、煤炭等跨設區的市特大型獨立工礦區和鐵路系統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的設置、職責和業務范圍按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管理中心應當推行電子政務,與分支機構、業務經辦網點建立統一的電子網路業務管理系統,在網站上公布業務辦理程序和相關規定,為住房公積金的賬戶設立、繳存、提取、貸款等事項辦理提供方便。
第十六條管理中心應當與受委託銀行簽訂委託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委託合同應當使用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中國人民銀行省級機構制訂的合同示範文本。
第十七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財政部門對管理中心業務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將其工作成效與獎懲掛鉤,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三章繳存
第十八條管理中心應當全面、准確地掌握單位及其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相關信息,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第十九條單位應當到管理中心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並辦理賬戶設立手續,或者經管理中心登記審核後,到受委託銀行辦理賬戶設立手續。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人員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應當持身份證件、居住證明和合法收入等證明材料,到當地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賬戶設立等手續。
第二十條單位發生合並、分立、撤銷、破產、解散或者改制等情形的,應當為職工補繳未繳或者少繳的住房公積金。單位合並、分立和改制時無力補繳住房公積金的,應當明確住房公積金繳存主體,才能辦理合並、分立和改制等相關事項。
單位撤銷、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未繳或者少繳的住房公積金應當列入所欠職工工資,清算時應當列入財產的第一清償順序。
第二十一條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二十二條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人員申請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的工資基數,按繳存人上一年度月平均納稅收入計算,也可以按其所在設區的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
第二十三條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五。
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具體繳存比例的確定和調整,由管理委員會擬訂,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條單位內部提前離崗的職工,住房公積金應當繳存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已辦理離休、退休、退職手續的不再繳存。
職工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領取工資的,職工個人可以免繳住房公積金,但職工所在單位應當按規定繳存比例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
第二十五條住房公積金自存入繳存人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之日起,按國家規定的利率和計息辦法計息。
第二十六條管理中心應當建立繳存人個人住房公積金明細賬,記載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等情況。
第二十七條單位應當按規定時間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存,不得截留職工的住房公積金不繳存。
連續虧損兩年且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低於當地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五十的單位,可以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低於當地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的單位,可以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待單位經濟效益好轉後,應當再提高繳存比例或者補繳緩繳的住房公積金。
經依法批准緩繳養老和失業保險金的,可以同時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和緩繳住房公積金。
單位申請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的,應當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工會討論通過,並經管理中心審核,報管理委員會批准後執行。
單位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超過一年的,應當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八條繳存人在本省設區的市內變動工作的,應當申請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轉移手續;
到本省另一設區的市工作的,應當申請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異地轉移手續。
有關管理中心應當按規定及時予以辦理。
繳存人到外省(區、市)工作的,原繳存地管理中心應當協助辦理相關轉移手續。
第四章提取與使用
第二十九條繳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其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退職的;
(三)出境定居的;
(四)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五)被納入當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
(六)房租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高於管理委員會規定的;
(七)遇有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
(八)在集中封存賬戶管理兩年以上未繼續繳存或者未辦理轉移的;
(九)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十)因參軍、上學,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十一)被判處刑罰,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十二)其他依法允許提取的情形。
繳存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繳存人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繳存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繳存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第三十條職工符合規定情形申請提取其住房公積金賬戶存儲余額的,職工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核實並出具提取證明。
提取證明以外的其他所需證明和資料,由職工個人提供,並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職工同意,單位不得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存儲余額。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人員符合規定情形申請提取其住房公積金賬戶存儲余額的,應當出具相關證明和資料。
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提取申請之日起三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第三十一條繳存人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可以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貸款人在未償還清貸款本息前,不得再次申請貸款。
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准予貸款或者不準予貸款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貸款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貸款手續。
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風險,由管理中心承擔。
第三十二條繳存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應當提供真實有效的證明或者資料,並提供擔保。
管理中心不得指定或者變相指定擔保單位或者機構。
第三十三條繳存人在繳存住房公積金所在地以外的設區的市購買自住住房的,可以向購房所在地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所在地管理中心應當視同本地繳存人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
繳存住房公積金所在地管理中心應當提供繳存人繳存住房公積金證明,協助調查繳存人還款能力和個人信用等情況。
第三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符合條件的繳存人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
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的,應當為繳存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提供便利,不得阻撓、拒絕。
第三十五條住房公積金應當依法使用。管理中心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不得將住房公積金用於出借和房地產投資、經營股票、期貨交易等活動。
第三十六條管理中心在保證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的前提下,經管理委員會批准,可以在國家和本省規定比例內將住房公積金用於購買國債。
管理中心只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或者商業銀行櫃台購買一級市場新發行的國債並持有到期。
管理中心不得使用住房公積金從事國債回購或者委託理財業務,不得將購買的國債用於質押、抵押等擔保行為。
第三十七條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應當存入管理中心在受委託銀行設立的增值收益專戶,用於建立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准備金、管理中心管理費用和城市廉租住房的補充資金。
貸款風險准備金和廉租住房補充資金的具體管理使用,按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八條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由管理中心按規定的標准編制全年預算支出總額,報本級財政部門批准後,從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上交本級財政,由本級財政按計劃撥付使用。
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標准,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按略高於國家規定的本級事業單位費用標准制定,並適當增加管理中心事業發展的資金。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九條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對管理中心業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並會同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中國人民銀行省級機構組織開展對設區的市貫徹執行住房公積金管理法律、法規及政策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適時提出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政策措施。
對查證屬實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省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機構具體負責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四十條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住房公積金歸集、提取和使用的監督,並向本級人民政府的管理委員會通報。
管理中心在編制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時,應當徵求財政部門的意見。
管理委員會在審批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時,必須有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參加。
第四十一條中國人民銀行省級機構應當加強對受委託銀行承辦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的監督管理,督促受委託銀行嚴格執行相關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履行與管理中心簽訂的委託協議。
第四十二條審計部門應當對住房公積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真實性、合規性、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並對管理中心負責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第四十三條管理中心應當定期向管理委員會和本級財政部門報送財務報告,並在結算年度終了兩個月內將經管理委員會審議後的財務報告如實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管理中心應當按規定向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報送住房公積金統計報表、會計報表等業務數據資料。
第四十四條管理中心和職工有權督促單位按時履行下列義務:
(一)住房公積金的繳存登記或者變更、注銷登記;
(二)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轉移或者封存;
(三)按規定調整計算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的月工資額和繳存比例;
(四)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
第四十五條管理中心可以對未按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
單位應當如實提供用人情況以及工資、財務報表等與繳存住房公積金有關的資料。
管理中心應當對單位提供的資料予以保密。
第四十六條管理中心應當督促受委託銀行及時辦理委託合同約定的業務。
受委託銀行應當根據委託合同的約定,協助管理中心催繳住房公積金,催收逾期住房公積金貸款,定期向管理中心提供相關的業務資料。
受委託銀行在撥付住房公積金時,對不符合政策規定使用方向的,有權不予辦理,並及時向設區的市管理委員會、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中國人民銀行省級機構報告。
第四十七條管理中心應當為單位和繳存人發放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有效憑證。
管理中心應當每年與繳存單位和繳存人對賬,向社會發布住房公積金對賬公告,向繳存單位和繳存人發放住房公積金對賬憑證。
繳存單位和繳存人有權查詢本單位、本人的住房公積金繳存和提取情況,管理中心、受委託銀行不得拒絕,不得收取費用。
繳存單位和繳存人對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有異議的,可以申請管理中心或者受委託銀行進行復核。管理中心、受委託銀行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給予書面答復。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管理委員會的決策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依據管理職權責令限期改正。
第四十九條管理中心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管理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取消行政執法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應當由管理委員會決策的事項自行決策,或者不執行管理委員會依法做出的決策,情節較嚴重的;
(二)違反規定挪用住房公積金,或者對批准挪用住房公積金行為不予抵制,也未向監督部門及時報告的;
(三)向社會公布虛假財務報告的;
(四)向他人提供擔保的;
(五)拒絕或者阻擾監督部門依法實施監督的;
(六)連續3年未通過業務管理工作考核的;
(七)兼任其他行政、事業單位和經濟組織職務的;
(八)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行為的。
第五十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規定,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管理中心責令限期改正,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用於經營活動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一)截留職工住房公積金不繳存的;
(二)未經職工同意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儲余額的;
(三)為職工申請住房公積金提取出具虛假證明的。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規定,繳存人提供虛假證明或者資料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存儲余額的,由管理中心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繳存人提供虛假證明或者資料騙取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由管理中心責令限期改正,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用於經營活動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萬元以下罰款;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阻撓、拒絕繳存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並進行不良行為記錄。
I. 請問財政代管資金、專用基金、財政專戶管理資金三者的異同點求大神指導!!!
財改代管資金,是指為下屬單位管理的資金。
專用基金,是指用於某事業的專項基本金。
財政專戶,是指財政的各項拔付資金專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