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硬幣值錢
有收藏價值的硬幣有很多
一、硬分幣
硬分幣收藏價值比較高的是未公開發行.不參與流通的「五大天王」和「25小天王」。
「五大天王」為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這五枚硬分幣。
「25小天王」包括1992年1分2分、1993-1999年1分2分5分、2000年2分5分。
在流通硬分幣中,收藏價值較高的是五六十年代早期少數年份的原光硬分幣,如1955-1958年的1分,1959年的2分,1955年5分等。
二、長城幣
1979年及1980-1986年中國硬幣(長城幣)套裝收藏價值都比較高,其中1986年套裝價格已經突破了20萬元且有價無市。
三、流通紀念幣
流通紀念幣收藏價值較高的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30周年、第六屆運動會、建國35周年 、西藏成立20周年
四、牡丹系列硬幣套裝
1991-2000年中國硬幣套裝發行量不大,收藏價值也比較高。
收藏硬幣一定要注意硬幣的品相,品相的好壞決定了硬幣的價格,就拿1955年5分來說,全新原光的市價高達數百元一枚,而品相差的才1-2元一枚。
㈡ 一個比特幣值多少人民幣
根據2020年1月3日的貨幣換算比例,一個比特幣=47000人民幣。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陳述了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
每當比特幣進入主流媒體的視野時,主流媒體總會請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分析一下比特幣。早先,這些分析總集中在比特幣是不是騙局。而現如今的分析總集中在比特幣能否成為未來的主流貨幣。而這其中爭論的焦點又往往集中在比特幣的通縮特性上。
(2)比特幣硬幣價格擴展閱讀:
貨幣特徵: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為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㈢ 比特幣是不是像硬幣
你好,不是的,比特幣是種網路幣,沒有實物的,以人民幣來比喻的話,比特幣就是人民幣的序列號,你知道了某張鈔票上的序列號,你就擁有了這張鈔票。
㈣ 一枚比特幣價值數十萬,他卻將10萬比特幣全部套現,後來怎樣了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數字貨幣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貨幣,人們越來越知道,一個比特幣價值幾十萬是非常容易的。對於有投資眼光的人來說,在早期持有大量比特幣並致富的人並不少。然而,有些人卻恰恰相反。雖然其他人繼續持有比特幣,但他們會提前將10萬個比特幣全部套現,賺很多錢,然後很快就會停止參與相關交易。那他現在怎麼樣了?
根據網路,他自稱是「中國貨幣首富」李笑來,一個前企業家和英語老師,李笑來的網路名人地位炒作和使用有敏銳的感覺,使用虛擬貨幣世界的范圍,他成了很多韭菜生活導師,人們終於發現,然而,事實上,他是男人最後切細香蔥。
「韭菜的修養」
對投資者來說,了解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本質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國家層面的權威銀行作為擔保,比特幣的價值實際上是一種由一些資本和公司控制的存在。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來倡導比特幣,在人們購買大量比特幣後迅速變現,已經成為許多資本的普遍做法。
為了賺錢,很多人會使用這種風口試圖推測,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普通人不可以告訴是否因為自己的存在的價值,使背後的投資可能還是因為有資本促進投資機會。
作為一個網路名人,自稱是「比特幣的首富」在中國,李笑來操作顯示絕大多數人的首都圈錢背後的秘密,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提醒,投資者總是韭菜眼中的資本。作為韭菜的最高境界,理性和謹慎是必要的。
㈤ 比特幣漲破51000美元/枚,什麼是比特幣
一枚比特幣摺合人民幣35萬左右,給3枚比特幣就可以在中國很多地方換套房子了這就是當代鬱金香。只不過17世紀的時候沒有互聯網而已,影響也沒有那麼廣,到底什麼是比特幣呢,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三、比特幣和人民幣的交易是不支持的。還發文關閉了中國大陸地區的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為的就是保護我們投機者。目前比特幣作為投機產品,受到很多人追逐。它的交易方式大多為保證金加杠桿。這就解釋了,時不時有爆出比特幣過山車行情,一夜收割多少散戶韭菜的消息。51000的基數隨便來個百分比,都能哭一個晚上的。收割方式簡單粗暴,就連搞火箭和汽車的大佬也來湊熱鬧。但是另一個投機大佬巴菲特老子就說看不懂虛擬貨幣。而散戶卻熱愛的不要不要的。比特幣現在的價值並非自身的價值,而是投機者非理性下追求的賺錢效益。虛擬幣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是以後數字貨幣的先驅。
㈥ 什麼樣的硬幣最值錢
在以前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一個炒貨幣的熱潮,在那個時候,比特幣是非常值錢的,一個比特幣被炒到了一個天價,但是現在最值錢的還是1980年那時候的硬幣。
㈦ 比特幣一年漲20倍別只見吃肉 忘了投機客跳樓
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如果要問全球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資產是哪一個品種,答案當然毋庸置疑——比特幣。
今年年初,1個比特幣的價格還不到1000美元,而到美國東部時間本周一(12月18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萬眾矚目的比特幣期貨正式開始交易,其中1月合約開盤價便超過20000美元。這也意味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比特幣價格漲幅超過20倍。而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到過去8年,那麼比特幣價格的漲幅達到驚人的2200萬倍。
盡管比特幣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造富運動,讓很多質疑比特幣泡沫的人被「打臉」,但如果審視過去3次重大的比特幣市場回調,又可以看到比特幣造富神話中同樣伴生著大量毀滅財富的災難。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大家應該都能明白——在投機資產的大漲行情中,絕大多數人是無法真正賺到錢的。
在2011年剛開始的時候,每個比特幣的價格還只有0.3美元,到了6月8日那天,已經達到31.5美元,半年不到的時間里取得了超過100倍的漲幅。然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比特幣價格又暴跌到11美元,再過不到一個月又跌至7.8美元,然後繼續回落到4.77美元。也就是說,短短兩三個月比特幣價格暴跌了85%。
由於沒有一個定價體系的「錨」,最初的比特幣市場更多是靠流動性驅動。跌幅最大的一天是價格見頂之後,當天跌幅超過30%。在整個下跌過程中,一共有7天比特幣的單日跌幅超過20%。整個下跌過程持續了3個月才真正見底,相信大部分人都很難再堅定持有了。
到了2013年,比特幣再次出現超過100倍的漲幅,但其中同樣也伴隨著兩次暴跌,特別是第二次暴跌,用了好幾年才得以修復。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其實就是在2013年開始參與比特幣交易的。可以說,2013年那次100倍暴漲及其後的大跌,讓比特幣真正進入了中國公眾的視野。
從比特幣在2013年的走勢來看,第一次暴跌是在價格觸及266美元的高點之後,比特幣在3天之內暴跌77.4%,下跌到了54.25美元。如此慘烈的崩塌式下跌,恐怕任何「價值投資者」都會被震出去。
接下來是當年的第二輪大跌,也是比特幣歷史上最毀滅財富的一次下跌。由於此前比特幣的暴漲暴跌吸引了大量「人民幣玩家」入場,甚至有人開玩笑說是「中國大媽」入場掃貨才帶動2013年比特幣的第二波「主升浪」,但到了12月5日,以中國央行為首的監管部門發出《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指出比特幣不是貨幣,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這個通知也導致了比特幣出現歷史上最大一次暴跌:在83天之內價格暴跌92.5%,幾乎毀滅了這個市場。
2013年的這次大跌,讓比特幣進入一輪長期熊市——從2013年一直到2015年,比特幣價格基本上是震盪下行,期間只有短暫的反彈。任何一個人再看好比特幣,也很難長期在熊市中保持自己的信仰。特別是這一次經過了前期的快速下跌後,沒有繼續創新高,而是不斷向下。這也是為什麼到2015年比特幣似乎又被中國投資者遺忘了的原因。
許多人曾經把比特幣市場看成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資產泡沫,能夠和其對比的只有近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當然,也可能我們的視野不夠開闊,無法看到比特幣的價值。
對於比特幣來說,看空、看多的雙方都有各自的理由,沒有必要作過多爭論。但通過對比特幣幾次泡沫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一資產的波動率非常大,而且也出現過比較長的熊市。基於此,如果投資者對其基本面認知不夠,建議不要過多參與博弈。
回到投資(或投機)的本質——投資,總有人會賺錢;而任何一次投機,也一定有人能大賺特賺。這就好比買彩票,總會給你一個暴富的憧憬,但每一次中六合彩的人,又恰恰不是你。
在投資上,我們要有「富人思維」,懂得放棄,盡量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圍內做投資,也就是說,要買入自己能理解的資產品種。通過數據回溯我們看到,比特幣雖然有巨大的漲幅,但其中不乏幾次巨大的波動和長期熊市。最終,又有多少人能從頭賺到尾呢?
如果你不是時間的朋友,那你一定是時間的敵人——比特幣和許多投機品種一樣,看似經歷了一輪巨大的上漲,但有多少人能成功拿走盈利,多少人曾經賣掉過,熊市底部幾年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放棄了?關鍵是,投資人必須對所持有的品種有認知,有了認知才有信心,才能夠作價值判斷。否則最終就是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他人,交給每天的市場波動。
用巴菲特的話說,市場中永遠有「拋硬幣大賽」冠軍。懂得放棄、相信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價值,才是時間最好的朋友,才能帶來最大的杠桿。
㈧ 比特幣跌破8000美元,為什麼沒有實物的貨幣會有那麼高的價值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資產。經過去年的跌宕起伏,投資者今年採取了謹慎的態度。然而,隨著近日美國股市持續下跌,而全球資本市場不確定是否會上漲,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一直一路飄紅,5月14日上午突破8000美元。
虛擬貨幣能成為普遍等價物,是因為貨幣的本身是一種貨品的事實。原始貨幣只是每個人都認可的商品,價值是通過交換產生的,從最原始的易貨交換到硬幣的使用,如金、銀、銅和鐵,如絲和絲,如珊瑚殼等,所有這些都有使用價值。在電子時代,所謂的信用貨幣有什麼不同嗎?相反,這種看似虛構的信用貨幣被國家的經濟信用所認可,而經濟信用本身是有價值的。
㈨ 比特幣價格十年漲幅超1000萬倍,比特幣的原理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自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2010年購買比特幣時的第一個價格約為0.0025美元。以27000美元的價格計算,比特幣誕生以來的漲價幅度已經達到1080萬倍!也就是說,1元人民幣的原始投資可以購買61.3個比特幣,當前頭寸價值為1080萬元人民幣。即使比特幣實現了如此驚人的增長,花旗銀行最近也宣布了30萬美元的目標價格,這是目前價格的11倍!
雖然集中交易也有許多致命的缺點。世界上現有的貨幣和銀行100%是由國家中央銀行發行或放棄的,普通人不能參與貨幣和銀行的發行或中央銀行賬戶。如果央行持續發行貨幣白銀,將不斷稀釋人們手中的貨幣白銀,降低貨幣白銀的購買力。這一點也不令人震驚。世界上有些國家也發生過這種情況。以辛巴威為例,近年來,政府大量發行貨幣和白銀,導致辛巴威經濟崩潰,最終不得不將美元引入當地合法貨幣和白銀。經濟學家們正在考慮在辛巴威取代比特幣。
㈩ 比特幣到底有沒有實體的硬幣,我在網上看到
在絕大多數時間內,比特幣市場平靜如水,而價格的劇烈波動往往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發生。——其實不僅僅是比特幣,大部分金融資產交易所中的交易標的物都擁有相似的特徵。由於比特幣的市值依然比較小,所以其價格更容易受外界事件的影響。以今年的兩次漲跌行情來看:由於比特幣挖礦產量減半的事件,比特幣價格從7月1號至7月10號上漲了50%;而由於最大的比特幣美元交易所Bitfinex被黑客攻擊並盜取12萬個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在之後的六天內連續跌掉了25%。
如果在更長的時間范圍內來看外部事件對比特幣價格的影響,那麼得出的結論會更加明確。首先來看看中國:2013年12月份,中國央行等五部委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表示比特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比特幣在一天之內跌去35%;2013年10月份,淘寶賣家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網路上線首個支持比特幣支付的服務,受該消息的影響,比特幣在隨後的兩個月里完成了近10倍的上漲。
而剩下的故事就屬於外國人民了:日本2014年2月份,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停運,比特幣價格暴跌50%,後來該交易所一直沒能恢復運營;美國——2013年11月份,美國司法部,證監會和美聯儲均承認比特幣是一種合法的金融工具,比特幣當天上漲20%;歐洲——2013年4月份,塞普勒斯遭遇金融危機,銀行儲戶面臨嚴重損失,比特幣在當月完成了130%的漲幅。
以上足以表明,比特幣是一個非常依賴事件驅動型的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