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為什麼材料價格的變動乘的實際數量

為什麼材料價格的變動乘的實際數量

發布時間:2021-08-02 00:19:12

1. 為什麼價格變動對成本的影響是要乘以實際數量

價格變動,只能看到價格這一成本要素自身的變化;要看到其影響,就有必要根據一定的計價方法和價值轉移(領用消耗)過程推算、演算,根據一定時期總量的計算,分析其對這一時期總成本的影響結果。

2. 材料單位價格為什麼會影響材料存貨期末余額變動

看你使用的是什麼計算存貨的方式
1.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期初存貨結余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及進價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價值的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2.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貨後,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1種方法。計算公式:庫存原有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採用移動平均法能夠使企業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由於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這兩種方法都可能導致材料單價的變動影響期末的存活金額變動。

3. 金蝶KIS迷你版中錄入原材料時為何提示數量和單價的乘積與原幣金額不相等是否繼續

估計你就是需要出原材料的數量金額帳,你在錄入憑證的時候,把數量和單價添上就行了,不過業務還會提示數量*單價不等於金額的提示,這個沒有關系,是因為小數位保留的問題,你可以不用關他

4. 為什麼物價水平乘以實際收入為總收入

因為[實際工資](Real Wage)以工人所得的貨幣工資實際上能夠買多少生活消費品、開銷多少服務費做標准來衡量的工資。所以
實際工資=名義工資/消費者物價=貨幣工資/價格指數
用貨幣工資額所能換得的生活資料和服務的數量。在貨幣工資不變的條件下,其水平決定於物價因素。如物價上漲則實際工資水平下降。可以衡量職工的實際收入水平。
實際工資是反映工人實際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實際工資是指工人用貨幣工資所能購買到的生活資料和取得的勞務的數量,它較確切地反映了工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在生活資料價格和勞務收費不變的情況下,名義工資的增長就表現為實際工資的提高;如果生活資料價格和勞務收費提高,以及賦稅等等加重,那麼,名義工資不變或略有提高時,實際工資就會呈現下降趨勢。
實際工資是貨幣工資水平與生活費用的比例,它與貨幣工資水平成正比,而與生活費用的上漲呈反方向變動。供參考。

5. 怎麼計算價格差異引起的利潤變動數數量差異引起的利潤變動數是不是直接用差異數乘什麼比率就行

要算價格差異引起的利潤變動數時,將數量固定在實際銷售數量,按變動前和變動後的價格分別算銷售收入,然後算出各自的利潤,其差額就是價格差異引起的利潤變動數
要算數量差異引起的利潤變動數時,將價格固定在實際銷售單價,按變動前和變動後的數量分別算銷售收入,然後算出各自的利潤,其差額就是數量差異引起的利潤變動數
不知給你說明白沒有

6. 初級實務里,這個影響那個變動,我怎麼就是搞不明白呢,

材料消耗量變動的影響主要反映實際消耗的數量與計劃消耗的數量,用計劃價格才能反映實際使用量對總成本的影響.
總成本的變化是由實際消耗量和實際價格共同影響所致,如果用實際價格,則無法反映實際消耗量對總成本的影響了,因此在測算材料消耗量變動影響的時候用計劃價格進行測算.

7. 材料消耗量變動差異為什麼要乘以計劃價格

我以前在國有生產企業時,是未取得發票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估價入帳,不計算成本差異。下月頭紅字沖回。被領用的材料用當月期初和本期發生的賬面材料成本差異、計劃成本和相應的公式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分攤材料成本差異。這是實際操作,我沒看書面是怎樣表達的。計劃成本不等同標准成本。計劃成本是存貨日常核算的一種方法。存貨的日常核算有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

8. 數量差異如何理解

下列各項屬於成本差異中數量差異的是(BD )。
A.材料消耗量變動的影響 B.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
C.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的影響 D.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

舉例:

成本差異=實際成本-標准成本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實際數量×計劃價格+實際數量×計劃價格-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計劃價格)+(實際數量-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價格差異+數量差異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

材料數量差異 =(實際數量-計劃數量)×計劃價格

材料價格差異 =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計劃價格)

【例7-26】假定N產品2007年成本計劃規定和12月份實際發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單價如表7-24所示。

表7-24 直接材料計劃與實際成本對比表

2007年12月

項目 材料消耗數量(千克) 格料價格(元/千克) 直接材料成本(元)

本年計劃 200 16.75 3350

本月實際 170 20.00 3400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50

從前述N產品單位成本表(表7-23)和直接材料計劃與實際成本對比表可以看出,該產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本月實際比本年計劃超支50元。單位產品材料成本是材料消耗數量與材料價格的乘積,其影響因不比主要在於材料消耗數量差異(量差)和材料價格差異(價差)兩個方面。現用差額計算分析法計算這兩個方面因素變動對直接材料成本超支的影響如下:

[答疑編號10070407:針對該題提問]

材料消耗數量變動的影響=(170-200)×16.75=-502.5(元)

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170×(20-16.75)=+552.5(元)

兩因素影響程度合計=-502.5+552.5=+5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的影響=(實際工時-標准工時)×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

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實際工時×(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

【例7—27】承【例7—24】,假定該公司實行計時工資制度。N產品每台所耗工時數和每小時工資成本的計劃數和實際數如表7-25所示。

表7-25 直接人工成本計劃與實際對比表 金額單位:元

項目 單位產品所耗工時 每小時工資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本年計劃 15 100 1 500

本月實際 11.84 125 1 480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3.16 +25 -20

從N產品單位成本表和直接人工成本計劃與實際對比表可以看出,N產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本月實際比本年計劃降低20元。採用差額計算分析法計算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如下:

[答疑編號10070408:針對該題提問]

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影響=(11.84-15)×100=-3.16×100

=-316(元)

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11.84×(125-100)=11.84×25

=+296(元)

兩因素影響程度合計=-316+296=-20(元)

9. 價差為什麼乘以上期的數量

我所學的是電力工程造價,因為定額的更新是緩慢的,現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厲害,以前的定額價格拿到現在來肯定不適用了,所以就要調整價差,定額幾年出一期,所以每年有價差調整文件,定額中的材料機械進行調整,所以每項定額中所包含過的材料機械都需要比對價差表進行調整更改的,是比較繁瑣的一項工作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材料價格的變動乘的實際數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